刘士芳(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互联网+”时代下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分析
刘士芳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重庆400053)
摘 要:在分析“互联网+”给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了基于“互联网+”的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策略,包括重构课程体系、建设智慧课堂、建设智慧实验实训室和建设智慧校园生活社区等。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互联网+”;智慧
“互联网+”是2015年的年度热词,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也首次提出了制定“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并在大会上指出,推动“互联网+”是中国经济转型的重大契机。随着传统行业中存在的诸如缺乏人性化、缺乏消费选择多样性等弊端的逐渐显现,“互联网+”已逼迫传统行业进行颠覆性的变革。因此,传统行业要做的,就是联手“互联网+”,改掉行业存在的弊病。高等职业教育在各行业大力联手“互联网+”的形势下,同样面临着变革,“互联网+”给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
“互联网+”是创新2.0下的互联网催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新形态,它代表着当前先进的生产力。在“互联网+”的推动下,经济形态将不断地发生演变,进而激活整个社会经济实体的生命力。“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是对“互联网+”最简单、最通俗的理解。各传统行业充分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经济形态,从而充分发挥互联网在社会资源配置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
2.1“互联网+”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产生的影响
当前,我国全产业正处于转型升级的时期,在“互联网+”战略的推动下,中国的生产制造也正在向生产“智造”迈进,未来劳动密集型企业必然会越来越少,取而代之的是精工作业,而精工作业需要大量的具备高等技术的人才。与此同时,从业人员的工作环境也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数据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是将来从业人员工作环境的主要特征。这种工作环境对从业者有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对从业人员的技术要求会越来越高,而这些要求无疑会对肩负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重任的高等职业教育带来影响。高等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方面不仅要培养学生具备某一项传统技术,如传统的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汽车维修技术、电子商务应用技术等,还要培养学生掌握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以及云计算等新兴技术。
2.2“互联网+”对高等职业教育教学环境产生的影响
2.2.1“互联网+”对课堂环境产生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传统课堂教学,是一种教师讲授、学生听讲的线下课堂模式,而这种线下课堂模式已经无法适应当前“互联网+”时代下的知识学习要求。“互联网+”时代下不断涌现的一些新技术已将大量知识和信息推送到了无处不在的网络上,如云计算技术、移动网络技术、大数据技术等。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的课堂将不再是单纯的线下课堂,而是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相结合的混合型课堂模式。
2.2.2“互联网+”对实验实训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验实训室一方面是学校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场所;另一方面是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模拟,其目的是让学生更快更好地适应将来真实的工作场景。因此,高等职业教育院校的实验实训室也必须建设成智慧实验实训室,使其具备数据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的学习环境特征。
2.2.3“互联网+”对高等职业教育师资产生的影响
在云计算、大数据下的电商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已成为工具性技术的背景下,高等职业教育对教师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应用新知识和新技能的能力以及创造性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既要发挥一个学习者的作用,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具备操作现代教育教学媒体的能力;同时还要发挥作为导学者的作用,教师的角色不再是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其主要职能已经从“教”转变为“导”,承担着引导学生学习线上课堂知识和技能,以及线下课堂知识和技能的任务,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生的整个学习链中,包括听课、练习、实时答疑、实时知识反馈等。
3.1重构课程体系
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主要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构成,但随着“互联网+”下的传统行业变革,每个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都要用到或是接触到“互联网+”的内容。因此,高职院校在课程体系中应当加入“互联网+”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的课程。著名高职教育专家俞仲文先生就建议,基于云计算、大数据下的电商技术、物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已经成为工具性技术,应该将这些技术作为公共必修课纳入职业技术教育课程体系。
3.2建设智慧课堂
课堂教学环节是学生在学校学习知识、获得知识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关键在于做好教学互动,做好学生考勤管理工作,做好教学信息无纸化输送,以及做好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监控。在现行的教学过程中,传统的课堂互动、学生课堂考勤、课堂质量监控等环节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传统的学生考勤,一般是老师点名学生应答的方式。这种考勤方式效率低,存在代答“到”的现象,考勤结果不准确,且纸质考勤表不便于保管。课堂互动环节,一般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口头交流,其交流的信息很难实时记录下来,尤其是针对某些讨论激烈的知识点或是疑难点,只有依靠教师课后或学生课后进行纸质记录,而纸质记录不利于重要知识点的深度挖掘和汇总统计。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现代化教学的需要,而基于“互联网+”的,集智慧教学、人员考勤、质量监控等功能于一体的智慧课堂模式正在逐步被应用。
在智慧课堂建设中,智慧教室、电子书包、流媒体、网络学习平台等技术,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创新,实时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通过网络学习交流平台、流媒体应用等,将校园的空间维度拓展到互联网,让学生回到家中还能继续学习。同时,在智慧课堂方面,学校还可利用大数据,对课堂上老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可对学生的成绩及学习状况进行多元化的分析和评价,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提供科学的数据。
3.3建设智慧实验实训室
由于实验实训室是学生未来工作环境的模拟,因此,为使学生能更好适应未来数据化、智能化、连接化、信息化的工作环境,高等职业教育的实验实训室也必须具备数据化、智能化、信息化等特征。传统的实验实训室一般要有专人负责看护和管理,且一般只针对上课时间进行开放,学生若想在其他非上课时间进入实验实训室做实验则是不允许的。这种传统模式,一方面增加了高等职业教育的人力成本,另一方面也让实验实训室因大量时间闲置而无法充分发挥其效能,产生了巨大浪费。因此,建设智慧实验实训室的重点是实现实验实训室开放式的智慧化管理。
在智慧实验实训室的建设中,要充分运用网络通信技术以及物联网技术智慧化识别、定位、跟踪、实时监控和管理实验实训室中的各种设备、物资以及进入实验实训室的人员。比如,在对进入实验实训室人员进行智慧化识别方面,可通过在每个实验实训室前后门各安装一个无线射频识别(RFID)考勤机,对进入的每一位学生进行识别,实现学生考勤的智慧化统计。同时,无线射频识别技术也可对进入实验实训室的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对合法用户进行考勤统计,对非法用户进行警告。
3.4建设智慧校园生活社区
高等职业教育校园一方面承载着教学活动,而另一方面承载着教师和学生的生活,学生和教师们主要的人际交往也在这个大社区中活动着、发展着。同时,智能终端装备也在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师生中日益普及。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智能感知环境和综合生活信息服务平台迫在眉睫。
智慧校园生活社区可通过建设智慧校园生活和智慧校园文化来实现。智慧校园生活应当实现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电子饭卡在校园内自由消费,随时随地预约各体育场馆,实现各种服务自助缴费等功能。智慧校园文化应实现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优秀资源共享、各类信息的即时推送,如就业信息、社团活动信息、校园竞赛信息、讲座信息等的推送,以及实现社交网络的功能。
传统行业在“互联网+”时代下正发生着颠覆性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在“互联网+”时代下要能够继续承担起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任,则需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来不断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课堂教学、实验实训环境,以及校园生活环境等,实现高等职业教育的智能化、信息化。在“互联网+”时代,未来的高等职业教育会向智慧教育的方向发展,高等职业教育的形式必将会更加多元化与人性化。
参考文献:
[1]宓芹.浅析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高校教师教育技术培训[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4):157-158.
[2]孙筱,徐立军.基于互联网的高职专业课程开发初探[J].价值工程,2011(22):205-205.
[3]崔宏尧.基于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的职业教育的发展研究[J].金卡工程,2014(1):22-23.
[4]车明朝.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与机遇[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2):38-46.
[5]胡惠琴.互联网环境下大学教育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09(7):33-33.
[6]陈明选.基于物联网的智慧校园建设与发展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61-65.
[7]张龙磊.基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的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5(14):125-125.
[8]胡旺.基于智慧教室的教学模式设计研究[J].广东开放大学学报,2015(4):87-92.
Analysis of 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 for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he“Internet Plus”Age
LIU Shi-fa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f Chongqing Electric Power College,Chongqing 400053,P.R.China)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internet plus”on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this article probes into relevant“internet plus-based”strategies of development for it including re-build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constructing smart classes,building intelligent labs and practical training rooms and constructing smart campus life communities.
Key words: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Internet+”;smart
作者简介:刘士芳(1981-),讲师,研究方向为电子商务。
收稿日期:2015-10-19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8032(2016)01-000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