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杨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所,浙 江 杭 州 310018)
为了学生的发展:校企合作教学制度的公平审视
何杨勇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高教所,浙 江 杭 州 310018)
摘要:本文认为教育公平的重要前提是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应该作为校企合作的根本指向,成为校企合作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准,谨慎地对待企业需求为导向和校企文化的融合;校企合作要遵循教学规律,以专业特点为基础,注意教学的全面性;校企合作要为大多数学生发展服务,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对弱势群体给予特别的扶持。
关键词:校企合作;教育公平;学生发展
高职教育中的校企合作,指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培养人才的一种教育教学机制,更多指的是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学生、学校、企业和政府(社会)是重要的利益主体。一般认为,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学生可以更好了解企业,学到知识技能,提升品格和素质,甚至获得少许的经济回报。学校通过校企合作,可以利用企业的设备和资源进行教学,节约教学成本,提升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就业水平,增强社会影响力。企业通过校企合作,有利于减轻招聘和培训成本,提高员工技能素质,能有效地利用学校的资源,享受国家补贴。政府和社会,通过校企合作,促进学生知识技能的提升,提高学生就业率,减轻财政负担,推进职教事业发展。但是,这样的视角有三个问题值得我们注意:
问题一:这是一个有关校企合作的理想预设,即只有完美的校企合作才能如此,然而,现实中的校企合作总是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某些利益主体的预期收益,未必能够完全达到。
问题二:这是一个利益趋同的预设,即各利益主体之间,或者利益主体内部,没有任何冲突,然而现实中的校企合作,是利益主体之间或者内部博弈妥协的结果。“由于合作主体(学校和企业)的目标差异,产生了‘学校本位’和‘企业本位’两种不同的价值取向,二者不可避免地存在价值冲突。”[3]
问题三:这是一个解构根本前提的预设,当校企合作被切割成为多个利益主体的目标时,成功地使学生的发展与企业盈利处在了同等的位置上。有的校企合作甚至仅仅关注学校和企业两个主体之间的合作与博弈,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是缺席,就是被忽略,学生的发展在学校和企业获益过程中,被解构和淹没了。当促进学生发展的根本前提都放弃了之后,所谓的教育公平无从谈及了。
联系高职校企合作的实际,我们认为从促进学生发展的视角来分析,高职校企合作的教育公平指向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指向;二是要促进学生身心的积极发展;三是对弱势学生采取必要的扶持。
一、为了学生发展
(一)校企合作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
合作教育创始人施奈德之所以提出校企合作,主要是因为当时工程教学学校内设备和资源缺乏,一些项目难以开展教学,学生的实习通常和学校的专业教学无关[4],他之所以引进合作教育,是为了提升学生的知识技能,为了学生发展的需要。我们不否认,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可以获利,学校可以提升知名度,获得国家和政府的相关奖励和补贴,但是,既然校企合作的根本目的是育人,在其他目标的追寻中需要有两个限制性条件:一是这些目的并非是最终目的,只是达到最终目的的手段和途径,学校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提升知名度,企业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获利,但校企合作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二是这些目标受制于最终目的,即企业通过校企合作的获利方式,学校提高知名度的方式,受最终目的的引导和制约,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不能为了获利、提升知名度的过程中,阻碍或损害学生的发展。按照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教育公平前提来判断,当学校和企业的利益和学生利益相冲突的时候,应当以学生利益为根本;当企业的需求和学生的发展相冲突的时候,应当以学生发展为准绳。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的时候,一定要把是否能够促进学生知识技能提升,道德精神发展作为重要的参考标准。
(二)学生发展是校企合作的评价标准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采用t检验来计算计量资料平均值的差异程度,采用χ2检验来计算计数资料的构成比的差异程度。
在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评价上,学生发展是重要的指标和标准,具体可以表现为学生对校企合作教学和实践的满意度,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是否提升,学生对职业的兴趣和学习的动力是否得到激发,甚至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未来的发展是否产生积极的影响。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职院校在评价校企合作的成功与否,还停留在合作企业的规模是否庞大,合作企业是否是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合作企业吸纳了实习学生的数量,实习学生工资的多少,学校和企业是否获利等等作为评价标准,忽视了学生在校企合作中的真实感受和客观效果。这是需要我们在校企合作质量评价时必须要注意和加以改进的。
(三)谨慎对待企业需求和文化融合
原来的高职教育是以供给为导向的,不管企业需要不需要,学校按照自己传统的方式培养人才,导致人才的能力和素质与企业需求不相匹配。现在高职教育要以企业需求(市场)为导向,根据企业对人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来培养人才。校企合作通过企业参与人才的教育和培养,能更好地把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结合起来,这是正确的。但问题在于,从学生发展的视角看,企业需求有合理的,有不合理的,有和学生发展相一致的,有和学生发展相冲突的。因此,满足企业需求,一定要区别谨慎的加以对待。校企文化融合也是校企合作中政策制度构建中提得比较多的建议。学校文化是从育人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是在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成长和发展起来的,两者有可能有交集,有相互补充的地方,但也不是没有冲突。有的企业文化宣扬利润至上、不择手段、残忍冷酷、唯命是从,可以说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对于这样的企业文化,高职院校要坚决加以抵制和批判,而不是不问青红皂白地加以融合。总而言之,从校企合作机制的构建,必须要有明确的企业需求和校企文化的选择和发展机制,不能唯企业需求,唯企业文化是从。
二、为了学生的更好发展
(一)要注意教学的系统性
校企合作是教育教学机制,需要遵循教学规律。课程史专家泰罗提出,课程目标有五个来源,对学生的研究、对当代社会生活的研究、学科专家的建议、利用哲学选择目标、利用学习心理学选择目标[5]。可以说,当前高职校企合作的课程主要是根据企业的岗位需求来设计的。但是,一方面,无论企业需要学生具备怎样技能,作为教学,还需要遵从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学科专家根据知识系统性进行编排;另一方面,即使是企业所需要的岗位技能,也必然具有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逻辑。杜威认为,经验中的反省思维学习一般经历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检验五个阶段[6]。杜威还说,对于经验学习来说,正确的反馈非常重要,经验之间的系统衔接也是非常重要的。然而,有的校企合作教学根本忽视这些有关系统性的忠告。有的企业对于学生的实践学习根本没有反馈,有的企业一心把学生当做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哪里缺人手,就让学生在哪里顶岗,至于经验的系统性根本没有顾及,这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校企合作应当要有维护教学系统性的一系列选择和保障制度,确保能够根据企业的需求、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的结构体系,系统地编排校企合作的教学项目,设计课程。
(二)注意专业性质的差别
亚当斯密认为,人类从事的劳动和工作可以分为流水作业的劳动分工(如工厂里的流水作业)、自然原因的劳动分工(如渔业和农业),自由职业(医生和律师)。针对三类不同的劳动职业教育也当有所差别。对于自然原因的劳动分工,只要边做边学习就可以了,对于流水作业的劳动分工,只要短时间的强化训练,针对自由职业,则需要长时间、系统学习。当然,斯密的职业分类和具体职业教育方式可能并不完全科学,但是对于根据不同职业进行教育的观点,却有现实意义。从现实情况来看,像机械制造、医药护理、农产品加工、汽车修理等专业较为容易实现学生作为学徒到企业实习的校企合作,而像国际贸易、财务会计和文秘等专业,因为涉及到商业秘密,企业不愿意让实习生过多涉及,可能校企合作的模拟实训更为适宜[7]。而且,不同的专业对实习生的需求有差别,像流水线的产品加工等专业,单个企业对实习生的需求数量相对多一些,而像文秘财务类专业,企业不可能短时间内有着大量的需求。总之,由于专业性质的差别,校企合作应当采用灵活的方式,让学生能从中学到知识技能,锤炼品格精神,而简单地以某一类专业为标准,强调一个模式,一种类型的校企合作既有悖于现实,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三)注意校企合作教学的全面性
德国职业教育采用的双元制,可以说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典范。但是德国双元制,不仅重视学生的实践技能培养,也非常强调理论知识的学习。如德国的电工木工等专业人员要求学习数学、物理、劳动法律和成本核算等理论知识;德国双元制不仅重视学生知识技能的发展,还注重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德国双元制学徒培养目标就包含了能完成专业任务的专业素质、能编制人生规划承担责任的个体道德素质和能够有效沟通创造良好社会关系的社会素质[8]。所以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固然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但要注意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的配合和衔接;二是要注重知识技能的全面性,学生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参加实习,能够较为全面地熟悉和了解岗位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有的企业却把学生束缚在毫无技能可言(或者技术含量很低)的岗位上实习,使学生思维僵化,认知技能的发展局限于狭隘的领域,与其说这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不如说是阻碍了学生的发展。三是强调道德素质培养与知识技能发展相结合。杜威曾经对职业教育只关注个体技能发展,忽视道德精神的培养,提出过深刻的批判。他说:“每一个人都应该受教育,这种教育使他能够在日常的工作中认识它含有重大而有人生的意义。今天有多少被雇佣的人不过是他们所使用机器的附属品!这或者一部分由于机器本身或者非常偏重机器产生的制度;但是大部分确是由于工人没有机会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他的同情的眼光来领略他工作中社会的和科学的价值。”[9]尽管校企合作实践教学可能较为偏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学生道德精神的培养同样不能忽略。因此,要通过具体的制度和规范,确保学校和企业教育相衔接,校企合作做到实践技能的提高和理论知识的提升相结合,知识技能的发展和道德品格的培养共同进步。
三、让人人都能平等地发展
(一)为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
高职教育是大众化教育,校企合作不能再遵循精英教育的思路,仅仅为了少数,甚至牺牲大多数学生的发展。有的高职院校与国际知名大公司合作,为了达到宣传和轰动效应,高职学校为此特别设立“订单班”,甚至设立企业挂名的学院。但知名公司每年招收的人员毕竟有限,合作企业为了自身利益,就挑中几名精英到企业实习就业,而另外的大多数学生成为这几名精英学生和校企合作的旁观者和牺牲品。塞伦等学者指出,德国企业参加双元制的积极性不断下降,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双元制的发展越来越受到大企业、大公司的控制,培训目标越来越代表个别企业的利益,培训的力量也越来越分散[10]。大企业管理规范,在行业中具有影响力,高职院校与大企业合作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是,高职院校的绝大多数学生还是到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的人才需求始终是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要指向,才是对绝大多数学生利益的维护。同样,在当前高职校企合作发展中涌现了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分析这些成功的案例,我们看到这些校企合作的成功不一定是大多数学生得到发展的成功,而是个别学生取得的成功,不一定是学生知识技能提升的成功,而是学生个体努力之外的因素起作用的成功。高职教育是大众化的教育,校企合作的目标再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个别学生,或者少数学生的成功上,而是要把大多数学生的发展作为校企合作的重要目标。
(二)保障学生的基本权益
由于知识的缺乏,信息的不对称和制度设计的不合理[11],校企合作要促进学生的发展,首先要用具体政策和制度保障学生权益。一是要把学生看成是校企合作的重要利益主体。在校企合作制度设计的时候,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意愿,尊重他们的选择,校企合作的协议主体除了学校和企业之外,应该把学生也列入其中。二是要让学生全面了解校企合作的相关信息,对于刚踏入校门的学生来说,信息贫乏,对于校企合作可能一无所知,对于自己的权利和责任,权益是否受到侵害无法预先知晓。作为学校、企业和政府,有责任把权利责任和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渠道清楚地告诉学生,以免信息不对称给学生带来伤害。同时,学校要随时能为学生提供指导和服务。如加拿大的滑铁卢大学的合作教育就要求“学生实习企业的申请、面试的准备、企业的选择、具体实习等方面均有专业指导教师可以咨询、指导和提供服务。”[12]三是建立公正透明的校企合作程序。校企合作企业对学生的选拔,要根据专业、成绩等客观必要的条件为基础,不能依托关系、金钱,更不能有性别歧视。特别是要防止学校和企业采用不正当的手段,对学生施压,干扰他们的自愿选择。评价上要采用多主体、多途径的评价途径,以客观详实的数据资料为依据,不能听信一方的片面之词。学校对合作企业要精心选择,对学生的健康和安全给予必要的保障,特别防止企业把学生当成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四是要有特别的问责和权利救济制度。相对于其他主体,学生从知识技能还是必要的经验储备上,无论是心智的成熟程度还是经济实力上,都处于弱势地位。学生认识到自己权益是否受到侵害,一般都是在校企合作教学发生之后,所以政府或者学校,要建立相应的问责和救济制度。对于侵害学生权益的措施和行为,要及时纠正,同时对于具体的责任主体追究相应的责任,给予受损学生相应的补偿。
(三)关注弱势学生
无论是推进校企合作的各类各级文件,还是各高职院校有关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很少提及或者关注到弱势学生。在校企合作中,我们认为值得关注的主要有三类弱势群体。一是自主选择能力欠缺。一方面是没有选择和锻炼的机会,因为根本没有不同的合作企业可供选择,自主选择能力也就无从谈起;另一方面是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不知道企业和自己的兴趣和能力发展是否吻合,从而胡乱选择。最后,由于选择的不当,校企合作不但不能促进个体身心的积极发展,反而引发了一系列其他问题。二是通用能力欠缺。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的缺乏,往往为合作企业所诟病。有的学生到合作企业,不善于表达自己的诉求,维护自己的权益;有的学生个人能力很强,但不知道如何与人合作,共同进步;还有的学生缺乏基本的自我管理能力,办事拖沓。由于通用能力的欠缺,学生到合作企业实习,对其知识技能提升会遇到一定的障碍。三是道德和意识能力的欠缺。有的学生无视道德底线,不能保守企业秘密;有的学生,不顾自己个人身心的健康,以追求短时的“高薪”为目标。从表面上看,前两类学生确实是“弱势学生”,而第三类学生似乎是“强势学生”。其实不然,第三类学生尽管在短时间内获得了利益,得到了高薪,但是对于其长远发展,健康发展未必有利。因此,高职院校应当重点关注这些弱势学生,给予更多的支持和帮助,或者事先加以防范。在制定校企合作政策之时,注意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端正学生参加校企合作实践的目的,开设相应的课程和培训,把通用能力和职业道德作为学生参加合作企业实习的必备素质,真正发挥校企合作的育人功能。
总之,在制定校企合作政策和制度时,始终要把握学生是校企合作的真正主体,学生的发展是校企合作的根本指向和质量评价标准。校企合作要有企业需求和企业文化的选择机制。校企合作的制度上要确保相关课程和教学的系统性、尊重不同专业的特点,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校企合作政策上要注重对绝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建设相关的学生权益保障机制,关注弱势群体,增加选择机会,开设通用能力和职业道德教育的相关课程。
参考文献:
[1] 石中英.教育公平的主要内涵与社会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08(3):1.
[2] 袁振国.以改革促进教育公平[EB/OL].[2015-4-15][2015-11-20].http://edu.qq.com/a/20150415/046154.htm.
[3] 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2):78.
[4] 韦进,李曙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学生权益的维护[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07.
[5] 泰罗.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M].罗康,张阅,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5-33.
[6] 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M].姜文闵,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94-102.
[7] 何杨勇,裘孟荣.为了企业的需求——对高职校企合作的深层思考[J].职教论坛,2011(15):41.
[8] LIND CLARKE and CHRISTOPHER WINCH. A European Skills Framework-But What are Skills Anglo-Saxon Versus German Concepts[J].Journal of Education and Work,2006,19(3):265.
[9] 约翰·杜威.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M]. 赵祥麟,任钟印,吴志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39.
[10] KATHLEEN THELEN. Contemporary Challenges to the German Vocational Training System[J].Regulation &Governance,2007(1):247-260.
[11] 韦进,李曙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学生权益的维护[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07.
[12] 韦进,李曙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中学生权益的维护[J].中国高教研究,2013(10):108.
[责任编辑:何丽娟]
收稿日期:2016-01-20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D14JY03);浙江省社科规划课题(15NDJC289YBM)
作者简介:何杨勇(1977-),男,浙江诸暨人,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高教所副所长,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主要从事高职教育研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446(2016)02-0079-05
A Review of Policies in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for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HE Yang-yong
(Zhejiang Economic Trade Polytechnic,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Abstract:The paper holds that the important premise of educational equity is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Therefore, student’s developmen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the basic direction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as well as the evaluation criteria for its successful development. It is also important to integrate the demands of enterprises with the culture of both enterprises and schools.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follow teaching rules, base on specialty characteristic and focus on teaching comprehensive.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should ser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majority of students, protect their basic rights and interests, and offer special support to the vulnerable groups.
Key words: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educational equity; students’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