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 要: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无论是在教学环节,还是做数学习题环节,学生出现“过错”是非常正常的事情,高素质的数学教师不会因为学生的错误而过分责备学生,“错过”有利教学时机。对此,初中数学教师要具备一定的错题教学意识,善于利用数学课堂上的即生性错误资源,开展有针对性的错题教学。
关键词:初中数学;错误资源;教学质量
在初中数学课堂内外,导致学生犯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教师教学方面的原因,也有学生学习方面的原因,初中数学教师只有树立正确的错误教学观念,重视对学生即生性错误的原因分析,不错过有利的纠错时机,加强对数学错误资源教学价值的利用,制定更加科学的数学错题教学策略,才能做到有“过错”但没有“错过”,帮助学生及时地进行查漏补缺,完善知识结构。
一、数学课堂中即生性错误产生的主要原因
1.知识结构不完善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有时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常常发生错误,或者回答不了教师提出的问题,这往往会暴露出学生在数学知识结构上的缺陷。尤其是对于班级上的数学学困生,由于他们的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对很多数学知识点还没有完全理解和掌握,所以对某些数学问题还不具备相应的解答能力,或者没有掌握相应的解题方法,这往往是数学课堂上出现即生性错误的最主要原因。
2.注意力不集中
有的学生由于学习兴趣、学习习惯等因素的影响,在数学课堂上难以长时间地保持学习注意力,经常出现“走神”的情况,所以学生会在一些非常简单的问题上犯错,或者会重复性地犯一些错误,这与学生学习注意力不集中、过于粗心、没有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有很大的关系。例如,在数学审题过程中,有的学生就常常因为在审题和解题过程中的粗心大意,或审题出现偏差而犯错,这些即生性的错误原本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在数学课堂上却是屡见不鲜。
3.数学思维能力偏弱
在数学课堂上,有一部分学生犯错的原因,不是能力不够,也不是相关知识点没有掌握,而是因为数学思维能力上的弱化造成的,如当教师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业时,学生常常会因为计算能力的弱化导致解题速度慢,或者盲目求快,因为思维定式的影响而犯错,这都会影响学生解题的准确性。
二、初中数学课堂中即生性错误资源的利用策略
1.变废为宝,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数学课堂上即生性錯误资源的出现,都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教学时机,学生错误的出现基本上会暴露出初中生在知识结构的缺陷,或者学习习惯和数学思维上的不足,所以数学教师要对即生性错误进行及时的分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错误观念,帮助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疏漏,并对知识结构进行及时的完善,不断吸收经验和教训,保持好数学学习的自信心,这样才能为变废为宝,对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进行不断完善。
例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正数的相反数一定是负数,正数与负数互为相反数;B.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C.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D.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该题正确答案是D,当学生选择其他答案时,都会暴露出他们对数学基本概念知识学习上的缺陷,教师可以及时根据学生犯错的原因和表现,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并做到举一反三。
2.因势利导,培养学生良好的纠错习惯
学生在初中数学课堂上犯错在所难免,而错误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又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可以因势利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纠错习惯,提高对错题的重视程度,及时建立数学错题集,并经常进行回顾,这样有助于学生积累学习经验,提高自主纠错能力,降低日后犯错的几率。
例如,△ABC 的两个角是50°和 70°,△DEF 的两个角是60°和 70°,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对于该问题,看似非常简单,但是出错率却非常高,原因就在于学生做题太粗心,审题不够细心,忽略了隐含条件中另一个角的大小。此时数学教师可以借助学生所犯错误强调审题和隐含条件发掘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对该类错误进行归类和总结,避免日后继续犯错。
3.点石成金,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发展
基于学生在数学思维上的缺陷和漏洞,初中数学教师要善于利用学生的“过错”开展有效的“纠错”教学,打破学生思维定式的不利影响,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达到“点石成金”的教学效果。
例如,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的夹角为4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度数( )。对于该题,很多学生犯错是因为受思维定式的影响,只考虑到了三角形顶角是锐角的情况,但是对于顶角是钝角的情况却严重忽视,所以无法得出正确而完整的答案。此时初中数学教师要珍惜学生犯错的机会,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总之,在初中数学课堂上即生性错误的出现,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需要数学教师提高应变能力,加强对错误资源教学价值的发掘,让学生的“过错”成为进步的阶梯,不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王成刚.对初中数学四类“错误资源”的分析与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4(34):60-61.
[2]史毕梅.如何提高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利用价值[J].新课程·下旬,2014(06):145.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