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默会知识是知识体系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里的意会指的就是默会,所谓默会知识就是一种只能通过意会来了解的,非系统的知识体系。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注重默会知识的实践应用是一项非常关键的措施。如果忽视了默会知识在教学体系中的地位就很有可能造成学生对现有知识体系认知的缺陷,学生也就很難将知识转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除此之外,由于语文教学直接接触的就是语言,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有很多意会的部分需要学生自行理解。而这样的理解往往是不能通过教师的指导来实现的。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能做的只有尽可能的活跃课堂气氛,让积极向上的课堂气氛来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培养他们求实求知的欲望。同样,在这个模式中,教师还要尝试着将生活实践和教学内容相联系,让教与练系统化,让默会知识拥有具象的载体进行传播。
关键词:默会知识;语文教学;实践研究
学校的职责就在于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三观,尤其是在小学阶段,教师更应该成为学生人生导师,引导他们对世界和人生有一个正确的初步认识。然而,根据现有资料分析,由于受到课堂实践知识有限的影响,很多学生并不能将学到的知识较好的运用到实践中去,这一现象的背后可以追溯到课堂学习的机械性不能与社会的实践性相结合的层面上。但是在笔者看来,在学生初级学习阶段,即小学教学阶段,对默会知识的忽略是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这一问题更加突出。
一、何为默会知识
教学的目的和归宿点就是传授知识,为了更有效的传授知识,教学的策略和手段也会应时而变。所以,为了达到更好的传授目的,对已有知识类型进行有效划分是一切工作的先决条件。根据对现有知识传授方法制定的清晰性高低,我们可以将已有知识归类为显性知识和默会知识。而默会知识这一概念是由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中提出的,它是相对于显性知识而言的 就理解性知识结构而言,显性知识更容易被受众所接受。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显性知识即为书本知识,教师可以更加直观的将此类知识教授给学生。但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默会知识,因为默认知识的隐形特点,接受者需要在语言环境中才有机会理解,所以这对接受者,即在小学教学中的学生的心智和动作感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正是如此,教师在这方面的领导力就显得尤为突出。就知识的结构来说,显性知识以默会知识作为其基础 任何知识体系在个体身上的表现都存在隐性知识和显性知识两种形式,语文知识也不例外。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由于我们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一味的将显性知识作为知识的总体进行教授。这在无形当中就以偏概全了整个知识体系,会给学生带来误解。甚至,由于基础知识结构的缺失会很容易造成学生由此形成的狭隘的知识观,这样一来,就更难谈将知识引用到生活中了。
二、语文教学中的默会知识体系
语文教学,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更是应当大比重的引入默会知识体系。这是因为,语文教学的基础就是语言的传授和联系,大多数国家的语文教学,教授的语言内容都是母语。而对于小学阶段的孩童而言,由于大脑内还未形成完善的学习结构所以接收学习内容的过程很大程度上是无组织、无实践的盲目学习过程。总结来看,儿童在接收母语教学的过程是受语言环境影响的。并且这种影响的程度会在儿童后天的学习过程中非常明显的表现出来。
除此之外,《全日制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也明确提出,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应当将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在课堂上,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刺激学生的感官和想象能力来拓宽他们的思路,从而培养他们高水平的口语能力和习作理解能力。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这样的能力往往是和活跃的交际环境相关的。
三、对默会知识的培养应当充分揉入到小学语文教学的策略制定中
正如上文所涉及到的,由于不同类型知识需要不同授课方式这一原始要求。默会知识的以下特点就注定了在小学语文教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要应时而变。首先,默会知识是一种单体知识,它不是剥离主体知识而单独存在的知识体系,但是又有别于主体知识结构,两者相互交融又相互区别;默会知识还具有很强的寄宿性,由于默会知识具有意会的特点就决定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逐渐培养起来的,换句话说,就是只有学习者在相同或者相似的外界环境中才能更好的理解默会知识所传到的意思,并加以理解和运用;基于以上的特点,默会知识还具有延续性。
基于默会知识这样特殊的表现形式,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要尤为注意以下几点策略:
1.课堂授课气氛应当更加活泼、民主
实验证明,开放、轻松的课堂环境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虽然,在已有的显性教学中,我们已经证实了这一点,但是在以外界环境为主导因素的默会知识体系中,这样的气氛也必然是非常重要的。由于默会知识需要学习者自主探讨的特性,这就在客观上要求了学习环境具有烘托性。也就是说,和谐向上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刺激学习者大脑,给他们带来学习的兴奋感,并让他们的思维长期处于活跃状态,这样无疑就拓宽了他们接触到默会知识的可能性。
2.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倡导学生做学习主人翁的角色
重视学生的主动探究就是由“授人以渔转为由人以渔”。这就意味着将自由选择的机会重新转让给学生,表明了要将对知识亲力亲为的挖掘机会重新让位给学习的主体对象——学生。在语文教学的整体性中,有效的传授知识也是整体性的一部分。甚至,在教学的细节上,教师的举手投足都很有可能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即使这些动作在教学逻辑上是不能被理解的。整体学习概念的提出可以说在某一方面缓解了学习者对原有学业个别不理解的地方,对于这些模棱两可的地方,默会知识就能够很好的补齐这方面的漏洞,为学习者甚至是整个学习体系提供良好的晋升空间。
参考文献:
[1] 方文敏等.浅析知识经济时代默会知识教育的重要性[J].教育探索,2004( 12) :52-53.
[2] 刘良华.校本教学研究[M]. 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王海燕,女, 山东济南人,济南市药山小学,语文二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