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亚蓓
摘 要: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反映:我的孩子作业总是错,计算时数字抄错,加法当作减法,解决问题题目意思理解错误等等。对此,家长也没办法解决,只能感叹一声“我家孩子太粗心了”。而细细思考这种“粗心”现象,其实与孩子的阅读能力有着很大的关系。
关键词:数学阅读 导读 带读 促读 明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B-0022-01
学生阅读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了学生解决问题的准确性和速度。所以说,阅读,不仅仅是语文教学的需要,数学,也需要阅读。
一、激发兴趣,以“疑”导读
所谓导读,即教师运用某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真阅读,积极思考,发掘问题,主动领悟。当学生对阅读材料产生兴趣,有了疑问之后,就会带着问题读。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从而解决问题,逐步提高阅读能力。
例如,教学“认识平年和闰年”这一内容时,就可以这样设疑:小明有一个妹妹,她是2004年出生的,再过几天就满一周岁了。全家人都在为妹妹准备过生日,他也为妹妹准备了礼物,打算在妹妹生日那天送给她。可2005年的年历上怎么没有找到妹妹的生日呢?你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吗?
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2004年和2005年的年历卡,先比一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再找一找小明的妹妹是2004年的哪一天出生的?认识了平年和闰年之后再出示2004年至2014年2月的月历,请学生找出规律,并阅读书上的一段话:一般来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年份是闰年。这时学生可能对于“一般来说”还没有理解,再出示1900年、2000年、2010年2月的月历,让学生阅读、比较、分析,体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学生在学到知识的同时,也掌握了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带着问题去阅读。
二、手脑并用,以“动”带读
数学阅读不是简单的看一看,而是要让学生主动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活动理解的认知过程。除了看书,提出问题,还要对数学学习过程进行演绎、推理、运用、归纳总结等,这就要求大脑建立起灵活的语言转换机制,把阅读的内容转化为易于接受的语言形式。
例如,教学《认识线段》,线段的特征是直的,而且有两个端点。学生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认为:线拉直就是线段,而且得是水平方向的,垂直方向就不再是线段。我在教学时就问学生这样一个问题:“你躺着的时候,叫什么名字?站起来又叫什么?”学生恍然大悟,然后再通过让学生摸书本的边、课桌的边来让学生初步感受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再去寻找生活中的线段,最后画出线段。数学中的语言非常的简洁,像线段这种数学概念的教学就要由具体的表象向抽象过渡,来促使学生开展积极的脑力劳动。
三、多样表述,以“思”促读
在教学中,老师要经常有意识地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同一个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掌握解题方法的策略,并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二年级(1)班有男生26人,比女生少3人,二年级(1)班一共有多少人?如果从问题出发分析:要知道一共有多少人,就要知道男生、女生分别有多少人,其中男生26人已知的,女生未知。可以从“比女生少3人”出发,求出女生的人数。首先将这句话补充完整:男生比女生少3人,然后换成“女生比男生多3人”。这样让学生学会把一种数量关系换一种说法,题目就一目了然了。经常做这样的练习,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分析能力。
四、咬文嚼字,以“辨”明读
学生做错题的原因有很多,但大部分不是不会,而是审题不仔细。有的学生读题,只是用眼睛扫一下,并没有把握住题目的关键,更不用说理解题意了。数学阅读必须精确到字词以及符号,从而达到数学语言(文字、符号)间相互转化的目的。学生阅读时,要精简出数学概念,从而加深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一辆汽车三小时行驶了249千米,那么照这样计算一天能行驶多少千米?有的学生是这样计算的:249÷3=83(千米);还有的学生在计算时看到了一天,想到了12小时,是这样计算的:249÷3=83(千米),83×12=996(千米)。第一类错误很明显根本就没有读懂题目,只是找出题目中的数据进行了计算。第二类错误是对于一天有24小时这一知识点没有掌握。类似的题目阅读时要找出“主干句”:三小时行驶了249千米,一天能行驶多少千米?如果从已知条件“三小时行驶了249千米”分析,可以知道一小时行驶了多少千米,再看问题“一天能行驶多少千米?”思考:一天有多少小时?通过这样的阅读与思考,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数学里的文字、符号、公式等,都需要认真阅读才能理解。因为数学语言的表述具有抽象性、准确性、简约性和形式化等特点,使它不同于一般意义的阅读。所以教师应向学生明确提出阅读要求,指导合适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阅读,效果便会非常显著。
参考文献:
[1]叶慧庆.谈数学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若干关注点[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0,(3).
[2]任伟.浅析构建高效课堂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陕西教育(教学版),2014,(4).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