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彦
摘 要:中考语文试题的命制要考虑到中考在语文教学中的“导向”作用,在命制试题时我们充分利用教材,突出“语文”立意,加大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强化本色阅读,引领学生深度阅读,丰富名著阅读的考查内容和形式,作文试题要多关注客观世界和现实问题。
关键词:中考 语文教材 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5B-0004-03
从2008年参与中考命题至今,我们从循规蹈矩、亦步亦趋到如今在许多方面的大胆尝试和突破,让我深刻感受到语文试题作为教学的“指挥棒”正引领着语文教师充分认识语文教学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同时也在教学中努力地起着“纠偏”的作用。在近几年中考命题中,我们在遵循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结合”的基础上,极力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特点,语文应以“字词句篇章及语修逻文”的学习为其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一、近几年中考命题回顾
(一)在注重考查全面性和综合性基础上,适当增加某些试题难度
2007年,当时中考还处于东四盟轮流命题进行统一测试的状态,当年中考语文试题的阅读材料取材脱离学生生活,难度过大,以至于语文优秀率为0.2%,许多学生成绩没有达到及格水平,作为反映母语教学实际水平的语文试卷未能真正考查出学生真实的语文水平、语文能力。2008年,由我市命题,时任领导提出“6:3:1”的命题原则,目的是让多数学生达到及格水平,提高优秀率。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降低了试题的难度,但有些试题过于简单,缺少思维含量,也没有适时地体现出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2009年开始,为了增加试题的价值,体现语文学科的内涵,在材料的选择、题目的设置上我们适当地增加了难度,旨在真正考查出学生语文学习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
(二)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力求文质兼美,引领学生深度阅读
这些年来,我们在阅读材料的选择上煞费苦心,为中考提供的阅读材料既贴近学生生活,又文质兼美。2011年《烧炭工和绅士》一文表达了对贫富观念的理解和平等待人主题,教育学生与人相处不能嫌贫爱富,犯了错误应该勇于承担责任;2012年《一双脚上的修养》一文写的是一个送水工,面对一个在图书馆擦地的女人,能够自觉地在脚上套上塑料袋,这表现出对他人劳动成果的尊重;2013年《另一种珍爱》是一篇哲理性散文,告诉我们在任何情况下都要珍爱自己的生命;2014年莫言的《大风》主要写小孩子和爷爷一起去草甸子割草后遭遇大风后惊心动魄的情景,故事情节看似波澜不惊,实则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写景物、人物都凝练生动,栩栩如生。小说可以作多种解读,可以微言大义,也可以作复杂的、高深的道德阐释。我们在设置问题时主要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研读与欣赏能力,目的是引领学生,领悟作品的内涵,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度阅读意图明显。
(三)综合性语文学习与名著阅读的巧妙结合
2008年我们增加了名著阅读的考查,至2010年,我们在设置这一试题时,提供若干篇目,给学生选择的余地,但是我们在阅卷过程中发现无论提供多少篇目,大多数学生选择都是《西游记》《水浒传》这些篇目,学生对故事情节和人物的理解大多来源于影视剧和动画片,理解肤浅,缺少个性化解读。从2011年开始,名著阅读考查涉及《朝花夕拾》《繁星·春水》《骆驼祥子》《格列夫游记》《简·爱》等篇目,问题涉及具体情节、具体人物,学生只有通过“真阅读”才能回答问题。
综合性语文学习是课改以来所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注重考查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意识和综合运用能力,注重语文知识与能力的综合运用,以及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融合。为了让语文试卷更有语文味,近几年综合性语文学习淡化了和其他学科的融合,融进了名著阅读的考查。2014年则是以“开展鲁迅经典作品阅读活动”为主题,完全紧扣语文教材中鲁迅的篇章而设计题目。综合了初中六册书中鲁迅八篇文章。鲁迅作品的艺术性和思想性是不容置疑的,他那力透纸背、一针见血的语言表达,以及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精神都是中学生语文学习中优质的营养品,可以说鲁迅的文章让人嚼之不尽、常读常新。在命制此题时,我们从三个方面来设计题目:1.整合教材中的鲁迅作品。任务一是:利用教材中的插图,让学生从中任选一幅,联系课文描绘画面内容。此题考查了学生用凝练的语言描述情节的能力。2.利用名著导读中所涉及的《朝花夕拾》中的篇目《五猖会》来考查学生课外阅读情况。任务二是:给了《五猖会》的文章结尾部分,让学生结合全文,写出“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及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果学生没有真正读过《五猖会》,这项任务是无法完成的,此题的设计考查了学生课外阅读的真实情况。3.任务三是:让学生用凝练的语言谈谈鲁迅作品在心中播下的“种子”,此题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对鲁迅作品精神实质和其在文化传承中发挥作用的理解和认识,此题设计能够考查出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差异。
(四)紧扣课标要求,充分利用教材,达到试题与教材“若即若离”的效果
语文学科考查学生“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的语文能力,但是课改以来,由于教学和评价上的一些矫枉过正的做法,致使语文教学偏离了正轨:一些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囫囵吞枣、浅尝辄止,学完课文之后,不做课后习题,而是用其他练习册来训练学生。在中考复习时也把教材置之一边,大量的做阅读题,教给学生答题套路,不能很好的梳理教材的知识点,引领学生。我认为好的语文试题一是要紧扣知识点,这是语文试题的根,命题时必须按照课标要求,把需要考查的核心知识点凸显出来。命制试题时我们依托课本,紧扣“课标”要求,把教材中的知识点巧妙地体现出来,达到试题与教材“若即若离”的效果;二是一定要有统合力。在命题过程中,我们一直在追求呈现给学生的一定是有“温度”的题目,是经过加工润饰处理的题目。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是丰富多彩的,我们综合、整合,找出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进而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
2014年中考试题中我们对教材的利用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出来:
1.字音、字形、词语运用的考查都来源于教材课文后的读一读、写一写,4分;
2.古诗文名句默写,兼顾了诗、词、曲、先秦散文,来源于教材,7分;
3.综合性语文学习三项试题均取材于教材,根据教材创编,9分;
4.《春望》一诗的赏析(诗词炼字及人物形象的分析),根据教材创编,4分;
5.古诗文比较阅读中的实词、虚词的释义以及译句,都是课内注释以及由课内迁移到课外的重点文言词语。结合两篇文章来“说说诸葛亮是怎样一个人”的问题设置,也是根据《出师表》中的课后习题“千秋诸葛我评说”来改编的,16分;
6.本次试题中说明文阅读材料为课文《说“屏”》,是一篇文艺性说明文。此篇文章所设置的四个问题,立足于说明性和艺术性,目的是让学生以欣赏的眼光走进文本,不要单纯的用说明文的文体知识来格式化此篇文章的阅读。四个问题的设置分别为:说明对象的特征、说明的主要内容、引用诗句的作用、对“屏”怀有的感情。其中“介绍关于‘屏的哪些知识”和“对‘屏怀有的感情”两题的设置是根据课后习题改编。此题分值9分。
70分的基础知识和阅读两部分内容,49分来源于教材,根据教材而改编,目的是引导学生利用好经过编者千锤百炼写好的教材,真正做到“得法于课内”,然后再“运用到课外”。
(五)古诗词的考查以积累记诵为基础,着重在理解的层面上
古诗词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初中教材要求背诵的课内外古诗词共89首,2009年之前我市所用中考试题对古诗词一直以默写的形式考查,没有以赏析的形式进行深层次的考查,从2010年开始中考试题增加了古诗词赏析,考查点为炼字、名句所蕴含的哲理以及诗歌所传达的思想感情等多方面。2010年古诗词赏析篇目为《天净沙·秋思》,两个考查点为描述诗句所展现的画面和诗词所抒发的思想感情,2013年古诗词篇目《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考查点是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以及诗歌流露出了哪些情感,这些考点有利于考生对古诗词的深刻理解,真正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诵读古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赏析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
(六)作文命题关注能调动学生内心最真实的体验
对于中考作文的形式,我们经历了从命题作文到话题作文再到半命题作文的转变。命题作文是常见的作文命题方式,试题形式简洁、阅卷时容易掌握,但是考生在作文时只能围绕题目来做文章,越雷池半步就会判为跑题。进入课改后,又衍生了话题作文这种新的作文方式,话题作文在主题选择上具有明显的开放性,考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选择文章主题,也可以写自己擅长的文体,这样固然有利于学生自主发挥,多元表达,但也使不少学生陷入了无所适从、信笔由缰的写作窘态,几年来话题作文的命制弊端也呈现出来,背诵作文、套用作文等“假作文”现象层出不穷,学生不会命题,往往把话题当成文章题目,写的文章假大空。为了纠正这种文风,从2011年开始,我们的作文命制回归到命题作文与半命题作文上,笔者认为,这比较符合作文教学的规律。初中阶段毕竟是学生写作的基础时期,在这个时期,审题、围绕题目确定中心、围绕中心选择材料、材料详略安排等训练是不可缺少的。
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每一篇课文就是走进一个世界,就是窥见一段人生,就是感悟一种智慧,就是领受一片情感,就是感受一颗心灵。因此,作文试题命制时拓展和利用教材资源是十分必要的。2014年中考作文命题时我们梳理了六册书的前言、单元导读、课文提示语、课后习题,旨在把语文教材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由教材引发话题,拟定了62个作文试题,从中遴选出“____铭记在我心里”作为作文试题。因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的题材都是写作者难以忘怀的情和景,永远铭记的人和事,为了能让学生在考场上有限的时间内打开作文思路,我们给了相应的提示语“当家庭遭遇变故时,父亲攀爬月台的背影印刻在朱自清的心里;当饱尝漂泊之苦时,故乡甘醇的春酒回味在琦君的心里;一树生机勃勃的紫藤萝花,化解了心中的焦虑和悲痛,盛开在宗璞的心里;一本镌刻着岁月痕迹的旧书,承载了生活的艰辛与温情,铭记在牛汉的心里……”旨在引导学生唤起内心深处最真实的体验,调动最真实的情感,表露最真实的情怀。这道作文题目不是简单地要求考生写自己的生活,而是要求学生有“观察、感悟、思考”,在思考中获得某种人生的启迪,引导考生在写作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抚慰和净化,这一直是我们在命制作文试题时孜孜不倦的追求。
二、对今后命题的思考与展望
(一)加强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力度
曾几何时,我们一味注重语文教育的人文性,而忽视了语文是通过语言文字来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工具。“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在课堂上我们大谈特谈作品的思想性以及从中所受到的启示,而忽视了对字词句的夯实与积累。学生试卷中书写潦草、错别字连篇、标点使用不规范、病句多,表达不清楚,都是因为我们在日常教学中不重视基础知识教学所产生的后果,语文应以“字词句篇章语修逻文”的学习为其基本任务,在此基础上促使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基础知识包括:字、词、句(语法、标点、修辞)、文体知识、文学常识五个方面。虽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说“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但并不是说,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就不要引导学生去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法知识,如词性、短语类型、单句和复句等等要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了解。很难想象,一个不懂语法知识的人怎么能够说好话、写好文章。
在今后语文分值增加的情况下,我们将加大对字词句的积累和运用的考查力度,学校和旗县区教研室在不同阶段应加强单项测试,内容涉及字的音形义,词语的释义和运用,依据课程标准对语法修辞知识的考查,考查学生对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律的了解和认识情况,切实丰富语言积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质量。
(二)语文试卷要突出“语文”立意,切实考查学生语言理解和运用能力
语文学科是基础工具学科,它的基本任务是“学习语言,发展思维,陶冶思想情操”,所谓“语言学习”即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语言规律,发展语言能力,这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使命。语文试卷要注重到阅读能力、阅读方法和探究意识的考查。阅读试题的命题应加强语言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考查,分别从词句理解,信息筛选,文义概括,中心与材料的关系,句子的含义和作用,感受、体验、品味能力等角度考查。淡化“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的认识”这类试题,因为这类试题学生在谈的时候,往往脱离文本,夸夸其谈,体现不出语文考试的核心价值。
(三)名著阅读要不断丰富考查形式,推进考查内容,细化考查要点
学生的阅读视野及阅读质量决定着学生的语文素养的高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推荐的阅读材料包括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当代文学作品、科普读物等等。关于名著阅读考查什么、怎样考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完善。首先考查范围主要以课程标准推荐的十部名著为主,逐渐涉及人们耳熟能详的一些作品,例如,《红楼梦》《三国演义》等。考查要求:其一考查对名著的了解程度,看看学生是否真正阅读过名著。主要考查作者、主要人物、中心思想等相关内容。只要学生认真阅读过相关名著,并且有准确的记忆,就不难解答这方面的题目;其二,考查对名著的理解程度,看看学生是否对名著有一定程度的理解。这方面的考查较之前一种,难度和深度都有提高。这个“一定程度”,是初中生能够达到、应该达到的程度,比如,对人物形象、故事情节、主题思想等要有基本的看法;其三,考查对名著的感悟程度,看看我们对名著是否有独特的体验和感悟,这方面的考查,要求我们对名著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够说出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这其实是要求我们阅读名著,既要深刻领会作品的内涵,又要有个性化的解读。关于怎样考,近几年来,名著阅读的试题形式以选择题和简答题为主,在今后我们还要不断丰富其考查形式,例如:制作读书卡片、用符号圈点批注、撰写阅读心语等等。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名著阅读考查和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语言综合运用、阅读理解等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考查内容和形式要求上,名著阅读越来越表现出它的综合性。
(四)作文命题要返璞归真,作文评价要正本清源
课程标准在“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作文教学应多关注“人”,提倡人性化作文,以自己所知之事晓人,以自己所明之理服人,以自己所蓄之情感人。在今后命题时要多一些对客观世界和现实问题的关注,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这样的作文题是很难“套作”的,华丽辞藻的堆砌难抒真情实感。
作文评价也要回归正道,正本清源,这一点至关重要。中考阅卷时间紧、任务重,许多阅卷教师只能一目十行,没有时间去含英咀华,我们在日常阅卷中也经常为此而伤脑筋。许多写真事抒真情、语言朴实的文章因为没有华丽的辞藻,缺少“视觉冲击力”而错失高分,因此在阅卷中我们要不断的强调阅卷教师的主观态度和价值取向,六朝奢华浮靡的骈文和唐宋质朴刚健的古文怎能相提并论?
(五)严格选拔阅卷教师,提高阅卷质量
中考语文试题分为主观表述题和客观选择题,近年来,我们逐渐形成一种共识,客观选择题因为答案的唯一性,不利于考查“求异思维”,不适宜考查语文能力,特别从导向功能来看,它鼓励题海战术、助长侥幸心理。因此,选择题已经逐渐淡出语文试卷,主观表述题有助于考查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而占据了语文试卷的主流,但是开放性主观表述类试题因为答案多元,使得阅卷评分难度加大。因为阅卷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一定的标准很难把握评分,无穷无尽的讨论又占据了太多的时间。我们在制定评分标准时,给了许多“参考答案”,但在实际操作中,有些老师把“参考答案”变成了“标准答案”,结果可想而知,无论学生怎样回答,都不可能和“参考答案”一致,这样的评分结果定会影响教与学的积极性。假如说,延长阅卷时间,选用水平较高的教师参加阅卷可能会减少这种题型的负面效应。开放试题开放也要有度,那种大而不当、不着边际的开放题,例如“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结合文章,谈谈你对XX的理解”,这样的试题考生难以作答,评卷也无从下手,考题自然无法发挥它应有的导向作用。
回顾多年的中考命题,我们经历了课标学习,教材研读,细目表的制定,材料的选择,问题的设置与提炼,到后来的精心打磨,反复校对,精心修饰……从孕育到分娩的过程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我们深知这肩负的是一种责任,它引领着语文教学的方向。中考试题的命制也始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即使虔诚地投入,也难以达到尽善尽美,在今后语文教学研究中,我们将不断探索,让其能更好地体现一种教学理念,促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真正落实。
参考文献:
[1]魏国良.现代语文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