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亮
摘 要:新课程标准诞生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时期,肩负着转变应试教育和建构素质教育的使命,这就促使数学课程进行改革,同时也促使所有工作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关键词:素质教育 教学方法 自主学习 学以致用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4B-0075-01
一、结合生活实际,提炼“数学知识”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但生活中有的事物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找到数学的原型,这就需要教师有敏锐的观察力,善于从生活中去捕捉、提炼数学知识,再回到书本上来。比如说,教学《环形的面积》,我利用学生都熟悉的光盘,让他们小组讨论怎样根据已学过的知识来求光盘的面积,在学生们讨论获得方法后回到例题中,学生很容易就知道用大圆面积减去小圆面积,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总结出了求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整个过程都是由学生自己探究得到了新知。在这节课中,以圆为灵魂,把知识提炼出来,使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经验去解决面临的问题。
二、善于捕捉“生活现象”
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推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大小比较时,举例:“爸爸给乐乐和姐姐分一盒巧克力,给乐乐分这盒巧克力的1/3,姐姐分到这盒巧克力的1/5。乐乐很不高兴,说爸爸偏心,给姐姐分得比他多。他嫌少,于是爸爸就给他分了这盒巧克力的2/6,他很满意。同学们,乐乐比原来分得多吗?他和姐姐谁分得多呢?”从这个生活中常见的故事中,引导学生去发现和寻找问题的答案,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现象”引入新知识的教学。又如教学数字:阿拉伯数字,尽人皆知,但出乎意料的是它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传奇的色彩,让学生饶有兴致。从这些数学故事或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入对新知的学习,使学生对数学有一种亲近感,感到数学与“生活”同在,并不神秘。同时,激起了学生大胆探索数学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
“新基础教育”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口号是“学有用的数学”。因此,教师要创设一切条件,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加强数学教学的实践性,给数学找到生活的原型,通过与生活的联系,充分体现数学的价值,从而激励学生学好数学。例如,学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就让学生帮助老师解决给教室门窗上的一块碎玻璃更换新玻璃的问题,向他们征集装上一块大小合适的玻璃的办法,让学生充分考虑,用学到的方法解决这一生活问题。再如,学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哪些地方运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学习了圆的知识,就让学生从数学的角度说明为什么车轮的形状是圆形的,为什么三角形的不行,车轴为什么要装在车轮的中心位置,等等,让学生通过了解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眼光看问题,用数学头脑想问题,增强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新课程改革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大力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自主探究学习就是学生积极地发挥主体作用,主动去学习,不让老师牵着鼻子走,能自己去阅读的教材一定自己去读,能自己动手去做的实验就要亲手去做,能自己说的想法一定自己去说。合作学习就是通过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间的讨论、互助等形式的学习活动,互相取长补短,共同发展进步。探究学习,在教师的组织、指导和引导下,学生从自身发现问题出发,从好奇心及兴趣出发,通过实验、实践,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验证原理或尝试相关知识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在推导过程中,我就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动手操作,引导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和借助已有的经验去思考解决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发现知识、验证知识、获得知识,达到学习新知的目的。
总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改革,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它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还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我相信,只要我们深钻细研教材,让数学从生活中来,再用到生活中去,将来,我们大家都会让自己的天空常蓝,学生的心灵温暖。
参考文献:
[1]杭瑛.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让数学课堂洋溢着“生活”的气息[J].课程教育研究,2012,(35).
[2]李计贞.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研究[J].学周刊,2012,(32).
[3]徐传富.浅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J].新课程(下),2012,(8).
[4]李吉.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探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2).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