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红
摘 要 医学的发展在召唤创新精神,然而,创新必须要遵循科学的发展规律。医学创新,即孕育出一片符合客观发展规律的全新的医学领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故必须要以科学家严谨的精神、认真钻研的态度来对待医学实践,以此通向理想的彼岸,开创有生命力的征程。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虽意识到在实践创新培养环节上耗费大量精力,或者是对现状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所带来的额外负担有犹豫心理。以及对教师教学和工作量肯定的相关政策不明朗,所以几乎很少有成效。从而将优异的学习成绩看作是学生毕业、评优先选的首要条件,忽略了学生在综合测评中有关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导致了不健全的量化考评的激励机制。
【关键词】重要性;创新实践;激励机制;学以致用;查漏补缺;首要条件;人生观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任务。世事变迁,社会在不断进步。高校应该不断进取,与时俱进,适应社会的需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增加他们的适应能力,以更好的促进社会就业。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就是要帮助他们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提升自己的技能以及实践应用经验,开拓创新思维,尽可能地现实社会的需要,跟上社会的步伐。然后,高等医学教育是以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为一体的科学教育,其主要责任就是培养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都精湛的高级专门医疗人才。该类医学院校必须要将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到医学理论知识教育的全过程中,这不仅是医学时代发展的需要,而且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对于医学生而言,其任务就是要学会将课堂的理论知识应用于生活,实践创新、解决实际问题,达到学以致用。这是最最重要的,也是最困难的。当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遇到问题不断查漏补缺,充实自己的头脑。同时,在教育中学生的主体性达到了领先。这种教育机制不仅激发了他们的自主能力,培养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而且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参与社会实践,认知人生冷暖,让学生灵活了思维方式,创新性有了增进,从而使道德规范和价值准则自动化形成。其次,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帮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在实践中树立他们良好的责任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磨练他们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的忍受力和意志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从而提高适应和服务社会的能力,坚实沉稳地立足于社会。最重要的是该教育方式有利于医学生坚定自我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成为真正可以让人民“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社会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出一份属于自己的力量。
但是,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虽意识到在实践创新培养环节上耗费大量精力,或者是对现状情况下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提高所带来的额外负担有犹豫心理。以及对教师教学和工作量肯定的相关政策不明朗,所以几乎很少有成效,所以几乎很少有成效。从而将优异的学习成绩看作是学生毕业、评优先选的首要条件,忽略了学生在综合测评中关于创新实践的能力,导致了不健全的量化考评的激励机制。
还有存在的问题是教师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远远不够。在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直接因素。由于传统教学模式以课堂教育为主,许多教师课后很少与学生交流甚至是讨论相关知识,即使他们意识到了能力教育的重要性。并且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固守成规,缺乏自身的创新教育方式,课堂枯燥无味,学生缺乏兴趣。部分高等院校对实践、创新等的概念存在不系统、不全面的认识,导致实践创新与先前畅想存在着较大差距,甚至不知怎样开展创新实践教育,严重影响着对医学高校本科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还有,学校的创新教育政策缺乏系统性和可行性,创新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被游离于素质教育之外,忽视了从创新教学——营造氛围——创新实践——医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考虑,每个环节都是极其关键的卡索。只有严格把守每个医学生求学成才之路上的每一个关卡,那么每一个医学生都将会是社会需要的人才。例如:某些学生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精心指导或者实践条件,或者因为不够完善的实践方式,他们的创新想法无法实现或在实践过程中常常感到茫然无措,最终实践以失败结束或者收获微乎其微。所以医学生实践和创新保障体系要得到完善,高校就得尽可能地为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和条件。
由上可知,探索新时期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方式方法,对于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医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医学生个性化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并伴随着重大的难题和艰苦的挑战。曾经,国家领导人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社会的发展需要创新,医学的发展更需要创新。所以我们要对不符合当代医学事实的理论敢于提出质疑,对一些不健全的一些医学体系能敢于摒弃,对一些陈旧的医学实践能敢于完善。这样我们的医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进程,才有可能把一直以来威胁人类生命的疾病完全的消灭,让我们的文明源远流长。
参考文献
[1]陈庆玲.医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探索[Z].黑龙江教育局,2009(05).
[2]刘翠英,巨世慧.探讨医学生社会实践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学园:学者的精神家园,2012(15):51-52.
[3]吴他凡.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西北医学教育,2009,17(01):26-26.
作者单位
陕西中医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陕西省咸阳市 7120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