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课程改革在全国推行几年来,我国基础教育学生学习方式在一些地区一些学校发生了一些转变,取得了初步成效。但對于西部偏远的农村学校,不少学生由于学习方式等原因使得他们成了学困生。就教学中学困生出现的成因及如何转化学困生进行阐述。
关键词:学困生;学习方式;教学策略
在新课程改革中,课程概念、课堂模式都有实质性的改变,它不仅要求教师的角色要发生改变,也要求学生的学习角色要发生改变。然而在农村学校,由于各种原因,学生的学习方式还没有完全跳出旧框框。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不当而成了学困生。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改进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现就这一现象进行探讨。
一、学困生的成因
1.教师的因素
(1)教师教育观念更新较慢。农村一部分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不到位,实行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教师的教学方法。农村学校的一些教师,教学上采用满堂灌的方式,导致学生失去兴趣而放弃学习。
(3)教师的情感因素。部分老师只偏爱基础好、成绩好的学生,这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
2.学生的因素
(1)社会的因素。受社会“读书无用论”的影响。
(2)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学习目的不明,形成学习的恶性
循环。
3.教材的因素
不可否认的是现行的教材,起点较高,任务偏重。
二、针对学困生应对的策略
1.因材施教,分别对待
造成“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如智力方面、情感方面等。教师要仔细研究,切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2.改进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成绩反映了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教学中要恢复学生自信心,提高其学习兴趣。
3.加强思想教育,学习目的教育,消除心理障碍,使学生坚定学好的信心。
4.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好的学习方法是学习成绩提高的关键。
总之,转化学困生是一项复杂、艰巨而意义重大的工程。只要每位教师彻底转变教育观念,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秉持教学都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的理念,我们就一定有信心做好转化学困生的这项工作。
参考文献:
陈玉琨.课程改革与课程评价[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廖宗良,男,1976年11月出生,本科,就职于四川省冕宁县胜利学校,研究方向:初中物理教学。
编辑 薛直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