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校园文化建设的思政教育模式探究

2014-12-26 04:49王睿琪黎进
科教导刊 2014年34期
关键词:信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

王睿琪 黎进

摘 要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将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具有深远意义。本文通过分析校园文化现存问题及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寻找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启示,探究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校园文化建设模式。

关键词 传统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 信仰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Mode Inquiry Combine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WANG Ruiqi, LI Ji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and Life Sciences, Xiangnan University, Chenzhou, Hu'nan 423000)

Abstract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s the crystallization of the wisdom of thousands of years, which combined with the campus culture, has far-reaching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campus culture and ideas characteristic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looking for inspiration of traditional culture into the campus,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mod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permeates the campus culture.

Key words traditional culture;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faith education

中華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文明智慧的结晶,其在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有着重要作用。中华传统文化有助于大学生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理论,深刻理解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目标,是引导青年人健康成长、提升素质、发挥潜能的有力工具。中华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有机整合,既是建设校园文化的需要,也是传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1 中华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内涵及现存问题

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几千年来民族历史、各家文化思想和意识形态的总体。中国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势头有所减弱,在“星巴克”和“宝马车”的洋物质浸泡下,国人对舶来品的认同感逐渐加强,对传统文化逐渐淡忘,反倒是外国人的热情刺激了国人重新发掘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然而,传统文化的发扬绝对不是靠几条口号和数篇学术论文和几场会议就能够解决的。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大师的启迪,需要广大民众的认同,更需要青年一代的继承与发扬。

校园文化以建设优良的校风、教风、学风为核心,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为重点,加强课余文化建设,丰富校园生活为目标,通过群体意识、社会舆论、共同习俗和风尚精神进行文化导向、凝聚和辐射以及约束激励的功能。校园文化中精神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展现学校风采,同时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产生深远影响。大学校园文化根植于民族文化和城市文化,又是前卫的高层次文化,既具备鲜明的教育性和规范性,又具独立性、选择性、开放性,敢于变革开拓,能够在批判中变革前进。

地方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各种文化冲突并存,包括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冲突,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等等。甚至有人提出彻底抛弃中华传统文化,全盘接受西方文化。此外网络对传统校园文化产生了较大的冲击,带有浓烈的政治色彩和意识形态的信息真假难辨,是非难辨,发达西方国家的文化殖民使得青少年自我意识和个人主义膨胀。此外,有的学生在网络的互动世界中迷失自我游戏人生,每年因为沉迷网络游戏而无法正常进行学业的学生的数量还不少,有的甚至误入歧途。

(2)校园文化中对信仰教育的困境。学生对信仰的认识局限于唯心主义或唯物主义。对于到底什么是信仰,信仰什么,为什么要有信仰,却没有清晰的认识。青年学生中出现了信仰危机,只关注物质价值、个人价值、眼前利益,而精神价值、群体价值爱和长远的利益都被抛弃。现行的高校信仰教育变成了一种知识的传授,而不是教养的培养、气质的培养。信仰教育内容脱离社会现实,大部分流于形式,难以获得学生共鸣。教学方式呆板,通过“两课”方式开展,大多是谈论革命建设理论,陈旧单调的历史回顾和知识要点梳理,收效差,无创新,课堂中学生感到枯燥无趣,玩手机、睡觉和写其他科目作业已成常态。此外,校园作为一个开放的环境,也因受到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而日渐世俗化,校园也充斥着各类不一样的声音,学生对信仰无用论的感觉越来越强,有的学生认为读书还不如早点出去打工和做生意,来学校就是混学分拿文凭的,精神方面更是认为为自己的实际,毫无文化内涵。

(3)地方院校受限于地理条件,缺少多校交流机制。走出去往往需要大量财力物力,同时考虑到安全等各方面因素,往往浅尝辄止,学生活动形式单一,活动质量不高。另外作为地方高校,其发展历史不长,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精神积淀不够深厚。

(4)大学求实精神和求是精神的缺失。当下实利主义盛行,教师研究方向跟着课题走,跟着经费走,在课题申报的时候十分认真,完成课题时敷衍了事,一篇论文应对几个课题,导师变老板,实验室的时间少了,出去应酬的次数多了。少了传统文化中读书人的矜持,多了社会上的庸俗气质,丢失了科学理性和独立自主的精神。学生的努力学习不单纯是为了求知,更多地是为了高额奖学金和各种荣誉,或者是为了一份漂亮的简历以求找到好工作。

2 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启示

目前的大学生出生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生活条件较前几代人相比有极大的改善,但由于受到家长的溺爱等问题,当下许多大学生往往以自我为中心。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度逐渐降低,缺乏对于多种价值观的甄别能力,他们通常倾向于用钱来衡量一切,缺乏奉献精神。学校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往往流于形式,没有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学生对权力、金钱、名誉的追崇中所产生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取向,在没有正确疏导之下,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甚至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面对以上种种,重新刮起传统文化的风尚势在必行。首先,唤起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我国五千年文化中累积的传统文化如中医、书法等知识,让青年学生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魅力,弘扬民族精神。其次,我国五千年文化中蕴涵着追求上进的自强精神、重义讲信的良好品格,以人为本的和谐观,修齐治平的个人理想都是当代青年人所需,学会利用传统文化调整心态,合理规划人生。再者,通过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内化,提高个人整体素质,学会有效调整情绪,培养人际交往能力,提升自身内在修养,建立健康积极的价值观。传统文化教育不是去重复古代的教条或者仪式,而是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学习,获得具有根植于内心的选择力量,进而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实现人生价值。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和信仰的培植,更需要与时俱进的转换能力。

3 中华传统文化渗透校园文化建设

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工作,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向导,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一个长期持续推进的工作。首先,新生入校除了接受专业特色教育外,还应进行校史参观和参与校园文化活动,如迎新文艺汇演、“感恩为先”作文演讲竞赛、校园辩论赛、“校园十大歌手”比赛、舞蹈大赛等活动,丰富了青年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也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学生进入大学二、三年级阶段,整合当地资源及结合专业特色进行校园文化活动的延续性开展。我校所在地郴州,红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拥有良好自然风光的林中之城,有一定的历史传统文化资源,挖掘本地文化资源,如濂溪书院等景点资源,还有本土的民俗风情,针对性地结合思政教育,提升学生兴趣和心理品质。我系有药学、生物等专业,引导学生尊重自然规律,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结合相关专业知识,开展中药辨识大赛等活动,升华学生对古代传统医学技艺的传承和发扬。

第三,高校在信仰教育中注重传统文化的延展,根植于中华传统文化和历史,健全青年学生人格培养。传统中华文化中提倡“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而现代教育改革中也提倡将人文历史文化知识的灌输改为文化与信仰的引导。教师和辅导老师应当立足当下社会和现实生活,带领学生感受和意识到“真善美”的理想境界。

第四,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到了高年级阶段,我们不断加强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结合。带领学生去专业对口的企业参观、实习和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如篮球赛等。我校先后与金旺、金贵等上市冶炼企业,以及深圳先科环保公司共同合作交流,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但从实习单位学习了就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为就业单位提供了服务,而且还磨练了意志,培养了责任感。

大学校园是开放的、多元的,也具有包容性。而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中华传统文化在现代校园中发挥的作用是一所高校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完美统一,更是高校信仰教育的有力推手。

本文由湘南学院大学生素质提升工程项目支助 课题编号:2012YS06

参考文献

[1] 大学生信仰教育的困境和路径论略[J].湖北社会科学,2011.2(1):189-191.

[2] 张艳,鑫宇.儒家的快乐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启示[J].教育理论研究,2013:11-12.

[3] 传统文化与科学发展观融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236(12).

[4] 强化传统文化教育,提高高职院校学生思想素质[J].管理学家,2012.10:223-224.

[5] 传统文化视域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233(9).

[6] 论传统文化与高校信仰教育[J].艺术百家,2011.119(2):201-203.

[7] 传统文化塑造现代感恩意识源泉[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202(1):48-50.

猜你喜欢
信仰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传统文化
加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意识研究
信仰教育在哲学教育中的地位、作用与实现途径
网络时代大学生信仰教育问题探析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探析
鲁南地区青年大学生信仰现状及信仰教育对策研究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