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汪文杰
摘 要 作为湖北省唯一的国医大师,李今庸教授不仅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而且在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方面,提出了众多新观点、新见解,发前人之所未发。此外,他还将零散的中医学理论予以系统归纳。本文就李今庸教授的上述成就予以介绍。
关键词 国医大师 中医药理论 整理与阐发
中图分类号:R242文献标识码:A
Consolidation and Elucidation of Chinese Medical Professor
Li Jinyong to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WANG Ling[1], WANG Wenjie[2]
([1] Clinical Colleg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2] Pharmacy Faculty, Hube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Wuhan, Hubei 430065)
Abstract As the only country Medical Master in Hubei, Professor Li Jinyong not only has a wealth of clinical experience, but also in terms of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CM, made a number of new ideas, new insights, issued by the predecessors of the unknown. In addition, he will also be fragmented system of medical theory summarized.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se achievements od Professor Li Jinyong's.
Key words medical master;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consolidation and elucidation
李今庸教授(1925年-),湖北省棗阳市人,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 1991年5月被确认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同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11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2011年1月被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和湖北省卫生厅授予“湖北中医大师”称号;2013年1月被人事部确定为中医药传承博士后合作导师,为国家培养中医高层次人才;2014年7月当选第二届国医大师。
中医是中国的国粹,然而,中医学古籍浩繁复杂,许多理论、观点散见于各医籍之中,阅读者往往有见尾遗首,见首遗尾之感,或觉支离破碎,难窥全貌,或对其理论价值难作正确评判。尤其在当代,人们对中医古籍但中医学文献众多、内容零散,所以李今庸先生在数十年的临证和教学生涯中萌发了整理中医古籍、归纳零散中医理论的思想,以希最大限度地利用古典中医学著作中的思想精华和实践经验,探索中医学理论起源和发展的规律。在研究古医籍时,先生首先将相关内容一一摘录,勿使遗漏;然后予以分门别类;最后根据中医药学基本理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对每一专题内容进行比较分析,谨慎取舍,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他陆续发表了《试论〈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胆腑理论的临床意义》、〈黄帝内经〉中 “小心”及其临床床意义》、《六淫实为五淫》、《阴阳经脉的气血多少》、《七情致病的基本规律》、《补法、泻法的临床运用》、《论穴位在人身中的重要意义》、《精、神、气、血、津液等相互关系》、《脏腑升降与临床病证》、《淤血的成因及其辨证论治》等学术论文,以及《读医心得》等学术著作。在这些论文和著作中,先生提出了众多新观点、新见解,发前人之所未发,读后多令人耳目一新,常有发蒙振聩之感。
1 营卫理论
先生引《韩非子·五蠢》、《说文·云部》、《古文字学·汉字结构分析》、《仓领篇》等文献考证营、卫,二字,均为“环、周”之义。进而以《内经》、《难经》原文为证,指出营是以血为基础,卫是以气为基础,血之循坏流行即是营,气之循环流行即是卫。①
营卫二气,是水谷精微的不同部分、不同部位通过不同组织的功能活动化生的。它们不同性质,在经脉内外的不同道路上沿同一路线按同一方向循环流行,就生理功能而言,营卫二气发挥着‘弃其陈,用其新”而保持“日新的作用,以充养人身内外上下各部组织的正常功能活动。
就临床而言,《黄帝内经》记载营卫失常的病证,就有疟疾、霍乱、偏枯、痹证、厉风、伤寒等数十种之多。营卫运行的主体循环路线即所谓十二经脉的走向规律,是针刺治疗中‘迎随补泻”法的理论根据,即在分析邪正盛衰的基础上,采取“迎而夺之,或“随而济之的针刺手法。人身三百六十五俞穴,都是卫气运行不息过程中稍事停留之处,也是邪气常客住之处,对于人身所发生的病证,当根据其具体情况选用适当俞穴进行针灸治疗,以通营卫、除邪气。②
2 胆腑理论的临床意义
先生联系《内经》中对胆的论述,从运气学说出发,指出胆为肝之合,属木而为少阳,生于水而胎有火,其气后通于肾而主骨髓,前通于心而司神志。胆腑有病,除可表现出口苦、呕吐、目眩、咽干、耳聋、胁痛等经、气为病之证外,还常出现神魂不安和情志失常,如失眠、多睡、善恐、易怒、惊悸、太息以及善欠等证。
先生结合古籍与自己多年的临证经验,从临床角度论述了胆实善怒、胆怯善恐、胆寒不眠、胆热多睡、胆寒骨节疼痛、胆寒齿痛、胆郁善欠等临床表现和证治。他认为祖国医学的“胆腑理论”是我国古代长期医疗实践经验的总结,是对人体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的概括,和现代医学解剖学上的实质脏器的胆囊是不一样的。不能用现代医学里的胆汁注入肠中,帮助消化的理论,来解释和取代祖国医学里的“胆主疏泄,帮助消化”。
对于《素问·刺禁论第五十二》中提到“七节之傍,中有小心,从之有福,逆之有咎”之文,先生通考古代诸家注解,从“七节”、“小心”其字的音、形、义的古今差异入手,密切结合临床实践,指出“七”乃“十”之误,而十椎之旁乃为胆俞,胆盛精汁三合与心同,为中正之官出决断,则次于心为君主之官出神明,故称其为“小心”也。兹列举先生以胆腑理论为指导而治疗的一临床验案。
某患者,男,20岁。数年前曾发狂证多日,1966年11月其病复发,狂走妄行,善怒,甚至欲持刀行凶。同年12月5日就诊于余。见其哭笑无常,时发痴呆,伴头昏,耳鸣,失眠,多梦,心悸,两鬓有掣动感,两手振颤,淅然畏寒,四肢冷,面部热,口渴喜饮,大便秘结。唇红,苔白,脉弦细数。治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去铅丹。柴胡12克,黄芩10克,法半夏10克,党参10克,生姜10克,大枣3枚(劈),桂枝10克,茯苓10克,龙骨12克,牡蛎12克,大黄8克。上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服药4剂,狂止症退,改以温胆汤加味。竹茹15克,茯苓10克,炒枳实10克,陈皮10克,龙骨12克,法半夏10克(打),牡蛎12克,炒枣仁10克,石菖蒲8克,龟板10克,炙甘草8克。上11味,以适量水煎药,汤成去渣取汁温服,日2次。服药数剂,其病痊愈。③
通过先生的考证,后学者对“小心”有了明确的认识。尤其可贵的是,先生以其行医中的典型病例为据,使后学对“小心”理论的临床意义有了更为深刻的领会。
3 六淫实为五淫
先生通过考证,指出六淫学说只是到了东汉年间写成的《阴阳大论》之书,即现在《素问》所载的《天元纪大论》等所谓“运气七篇”中才出现的。而 “运气七篇”是在东汉殇帝刘隆的延平前后成书的。进而,先生从训诂学角度援引《说文·日部》、《玉篇·日部》、《广韵·上声·八语》、《难经·四十九难·虞庶注》、《素问.五运行大论·王冰注》等著作,对暑、热、火三邪进行了考证。指出三者为同一病邪,把一个“热邪”分之为三,而成 “署”、“热”、“火”,认为“暑必夹湿”、“热为火之渐,火为热之極”,是不恰当的,是望文生义、脱离临床实际的想当然之谈。
先生认为,运气学说为了配合阴阳,配合六节,不仅把“寒、暑、燥、湿、风”五气之中加上一个“火”而成“六”数,而且还把五行之中的“火”分之为二,分为“君火”和“相火”而成“六”数。从病因学上讲,这是“寒、暑、燥、湿、风”的“五淫”,被运气学说加上一个“火”变成了“六淫”之故,所以,“六淫”实乃“五淫”也。④
4 “阴阳经脉各有气血多少”
“阴阳经脉各有气血多少”的理论,是祖国医学经络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我国古代医学家长期医疗实践的经验总结,其有关的理论散见于《黄帝内经》、《针灸甲乙经》、《太素》等著作中。先生通过多年的搜集和整理,把各经气血多少的情况用表格绘制出来,便于后人的学习(见表1)。
(2)各经下面的第一项为“血”,第二项为“气”。
古人之所以重视阴阳经脉各有气血多少的学说,是在于这个学说有着客观的物质基础,能够指导实践。这四书七篇的相关记载各有不同,先生根据各古典医籍所载有关阴阳经脉的刺治情况,和《素问》、《灵枢经》注家的意见,以及历代医家运用这个学说指导临床活动的治疗经验,指出关于经脉气血多少的理论,当以《素问·血气形志篇》所载之文为是,其余各篇之文则因脱简错落而有误。
在治疗上各个气血多少不同的经脉须用各个不同的治法,而一定的治法只适用于一定的气血的经脉,不能千篇一律。这个学说,在外科治疗上,也有非常重大的指导价值,历代外科医家都以自己的实际经验证实了这个学说的正确性。⑤
5 我国古代对疫病的防治
古代医家对疫病的论述可谓多矣,然先生仍不辞辛苦,辗转查阅多部古籍,著有《我国古代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一文,非前人论述有误,实因前代医家各有侧重,而古人对疫病的认识与防治内容又散见于众多医书之中,如若不加以收集整理,恐其将湮没。正如孙思邈在《千金翼方》中收入咒禁之术,“不由所辑,将恐另落”。(下转第62页)(上接第54页)
先生从甲骨文中的“疫”字开始,通考历代医家对疫病的论述,归纳了疫病发生的原因及传染途径,历数从殷商时代至明清时期文献记载中的古代疫病流行情况。对疫病的防疫措施,先生结合古代医籍、史料中的记载,总结了驱疫、隔离、逃疫、净化水源、净化空气、悬药门户及带药身上、涂药鼻口耳服药、粉身、洗浴、调摄、返观、熏蒸衣物、视病不正对、以及痘苗接种等十五种具体方法。对患有疫病之后的治疗方药,仅内服方先生就搜集了《鲁府禁方》、《仙方合集》、《奇方类编》、《续信验方》、《和剂局方》、《良方集腋》、《肘后备急方》、《薝曝杂记》、《香祖笔记》、《温热经纬》等共30部古籍中的良效方。对外治方,先生归纳了搐鼻、点眼、掩脐阴以及熨法等多种治法。⑥
几十年来,先生正是把中医学理论放到中国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结合古今医家及自身的临床实践,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予以深入研究和解析,全面阐发中医药学的理论基础、内涵,思索中医药理论如何更好地指导实践、实践如何促进理论发展等基本问题。先生深知,作为中医学人,对中医药学理论的探究不仅要对既往研究进行理论反思,实事求是地在学术上拨乱反正,更要维护中医学科学术主体性、捍卫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他以自身的实践默默践行了这一责任。
基金项目:湖北中医药大学科研基金青年项目(201302)
通讯作者:汪文杰
注释
①⑤李今庸.李今庸临床经验辑要[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8:22.
② 李今庸.论《黄帝内经》的营卫理论[J].中医药研究,1991.5:14-17.
③ 李今庸.《黄帝内经》中“小心”及其临床意义[J].中医药通报,2007.6(l):6-8.
④ 李今庸.李今庸医案医论精华.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23-24.
⑥ 李今庸.李今庸医学选集[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