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婧++王一
摘要:知识经济的发展使全球化进程加快,多元文化时代格局逐步形成。在多种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各类文化思潮的洗礼与冲击之下,到处都正弥漫着浓郁的“文化情结”文化的反思与重建。这种反思与重建蕴含着世纪更迭之际人类文化价值观念的巨大变革。作为思想与文化的发祥地的大学校园同样经受着这场文化浪潮的冲刷与涤荡。高校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高校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封闭性等诸多问题,面对世界范围内的“文化情结”日渐突显,有关校园文化内涵、建构问题越来越吸引着理论与实践界的关注,校园文化越来越成为高等教育发展、成为学校与社会互动的重要话题。
关键词:高校;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78-01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一)校园文化价值取向的偏失。
校园文化价值取向所反映的是校园人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价值观念,它也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在我们的大学校园里,从文化管理部门的宣传部到基层各院系、各学生社团,无论是广播通讯、校报杂志、宣传橱窗、校园网等具体的宣传方式,还是其日常活动无论是其指导思想,还是直接目的,大都与政治紧密相关,正因为如此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被大力弘扬,党的方针政策、国家的法律法规被一次次宣讲,校园文化才没有偏离正确的发展方向。当然,适度的政治文化对于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十分必要,但在校园多元文化中过分突出政治文化,将导致校园文化形式内容的单调、僵化和结构的畸形,最终阻碍校园文化的深层发展。其次,重物质文化建设,轻精神文化建设。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趋向功利主义、物质主义,侧重于校园物质文化,不仅会影响其他方面的正常建设,也会影响校园文化的整体协调,导致其发展结构的不合理,这样的校园文化是不完整的。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形式主义。
领导工作的形式主义。在实际工作中,部分学校领导官僚主义作风严重,平时对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不闻不问,遇到上级部门检查便贴上几条标语,拉出两道大字横幅来应付,上报的材料更是夸大其辞、灌足水分;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也是应急而设,时聚时散,聚时少散时多,同时学生社团活动也存在形式主义,由于许多学生社团缺乏严密的监管机制,而且当前社团经费基本靠成员集资,实行自负盈亏的方式,为了扩充经费,各社团只是注重自身的宣传,把活动宗旨和内容吹得天花乱坠,以尽可能多地吸收会员,吸纳资金为目的社团活动的开展并未做到有始有终,这样不仅不利于社团工作的开展还严重地影响了社团的形象,也严重违背了建立社团的初衷,抱着这样的心态办社团,活动的质量、活动的效果自然难以得到保障。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是几次活动,几场比赛能解决问题的,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普遍注重抓节日活动及比赛这个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环节,往往不能形成稳定的氛围,这是由学校没有计划,没有整体安排,系统规划等原因造成的,究其原因,还在于许多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存在形式主义思想。如抓节日活动己经成为普遍的社会现象:学雷锋活动3月5日开展,3月12日要绿化种树,在3月15日要打假,到9月10日老师讲台上摆满了鲜花和礼物…我国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正逐步沾染这种敷衍的陋习,使各种校园文化活动脱离了其原本意图和宗旨而流于形式,校园文化活动的形式主义必须加以克服,因为它难以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优良的校风是长期教育和培养的结果,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刁一能见成效,形成学校稳定的精神风貌和校风特色。
(三)校园文化发展中的封闭性。
校园文化作为一种先进的文化形式是具有开放性的,积极开展校际交流是其发展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的校际交流从地域上分国际交流和国内交流两个方面。我国校园文化的国际交流在改革开放后就开始了,而且发展迅速。但是,由于意识形态方面的差异,人生观、价值观不同,我们对这种文化的交流还是持保守的态度再加上国内许多高校存在着严重的经费短缺问题,使得国际交流心有余而力不足,在这些主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下,校园文化国际交流的步子迈得还不够大,与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国际化趋势还有相当大的差距,这需要进一步迈开步伐。在国内,随着高校的合并重组,高校间的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但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虑,这种交流往往有所保留。在网络技术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学习借鉴价值的内容都拘泥于校园网这条途径,这样的校际交流是不充分的,恰恰就有一些这样的高校仅仅把目光局限于校园这个小圈子里,校园文化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自己开展,由于他们生活阅较少,思想较单纯,常常为了保持校园文化的纯洁性而害怕外来的污染,对外联合联谊的活动非常少这种裹足不前的思想必然导致文化封闭。学生社团中,尽管也设置了外联部,但作用甚微,通过外联,深入到公司、工厂、农村等的活动不多见。正因为校园师生冲出校园的决心和勇气逐步弱化,使得校园和社会之间无形中加了一道屏障由此形成的校园文化自我封闭,必然影响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营养的吸取和辐射功能的正常发挥。
二、加强我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一)树立正确的校园文化价值取向。
当今时代是一个价值观念深刻变革的时代,先进文化、健康文化和落后文化、腐朽文化同时并存,正确思想和错误思想、主流意识形态和非主流意识形态相互织。面对这样的形势,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自觉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努力把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贯彻于校园文化建设的方方面面。高校应通过潜移默化的思想影响和文化陶冶,使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观更加深入人心,使之真正成为广大师生的主导意识和精神支柱,高校应树立营造“健康文明严谨勤奋”的校风为理想目标,努力构建以领导作风为表率,教风、学风互动的良胜循环机制,以提高自身竞争力为终极目标,始终作为学院发展中一项常抓不懈的基础工作来做。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一主旋律,提升高校校园文化的精神凝聚力要通过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自觉坚持和弘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要始终贯彻与时俱进的思想,把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人才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努力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脱颖而出和科技自主创新的文化氛围,使高校校园文化与当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始终保持时代性、先进性。
(二)建立和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机制。
要加强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导。要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宣传部门、学生工作部门及共青团组织要共同参与统一规划组织协调和宏观指导校园文化建设。要建立和完善校园文化建设检查评估制度,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学校要从学校发展和人才培养的战略和全局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大意义,统筹规划校园文化建设。要成立学校党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校园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和指导本校校园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学生会和有关学生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深入发展。其次要加强高校对校园文化建设的管理,要建立校园文化建设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讨会、报告会讲座的管理,加强校园管理,绝不给错误观点和言论提供渠道,坚决抵制各种庸俗文化和腐朽生活方式对大学生的侵蚀和影响,要加强对大学生组织特别是大学生社团的领导和管理,帮助大学生社团选聘指导教师,支持和引导大学生社团自主开展活动。
(三)加强各大高校校园文化的交流。
第一,要努力拓展以教师为主体的校园文化的国际性交流活动。我们不能将国外的,尤其是发达国家的思想文化领域视作雷区而时时回避裹足不前。我们要学韩国在引进外来文化上的勇气和热情,不能视为异端,不抱抵触情绪和偏见,坦率地承认它的优越性,竭力引进和移植。不要以保护我们校园文化的特色为借口,对与发达国家的校园文化接触消极应付,甚至拒绝阻挡。同时,我们要积极探索交流活动的形式,深入校园文化交流的内容,努力改变形式主义的学习考察作风,真正以一名校园人的身份,深入他们的校园生活,去体验,感受这种文化氛围。在这些活动中,要以教师为主体,尤其要组织那些对校园文化理论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和担负着发展校园文化重任以及直接指导学生的青年骨于教师参加,纠正将国际性交流视为出国旅游观光的认识,革除在人员选派上论资排辈的传统陋习。同时,在对发达国家校园文化的考察中,我们要避免将目光只锁定在成就上,要深究成就与问题背后的主客观原因,并时时处处对比分析我国校园文化发展实际,从而加强这种国际性交流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第二,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校园文化对外联谊活动。当前我国高校对外联谊活动较少,而且形式单调。其中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是最常见的形式,事实证明这些活动确实能有效起到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校园文化交流作用。除了这些我们应积极开展一些富有挑战意义的活动,如集体登山、科技竞赛、文化知识问答等,同时,由于学生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只有让他们真切的感受到发达国家校园文化生活,才能更充分的地利用其先进的文化为我们服务。所以,让大学生走近外国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这些与发达国家高校联谊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自由、平等、坦诚的文化思想交流,但也不能放任自流需要教师给予一些合理的提示建议。此外,因高度重视学生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与发达国家进行校园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二、结束语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努力和坚持。当前校园文化建设中还有不少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仍需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解决。根据我国社会经济的基本走向和大学校园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相信,大学校园文化必将逐步由发展期步入成熟期。
参考文献:
[1]牛冬梅:《校长文化与学校文化的相生互动》,载《教育理论与实践》,2004年第1期。
[2]庞少红:《导入企业文化培育校园文化》,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3年第10期。
[3]林静:《论韩国文化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硕士论文,青岛大学,2005年
[4]王铁生、杨景文《对现有校园文化理论的再认识》,载《江苏高教》,1997年。
[5]周亚芳:《大学文化与高校核心竞争力》,载《江苏高教》,2006年第4期。
[6]王冀生:《大学文化是大学核心竞争力之所在》,载《评价与管理》2006年第4期。
[7]李化树:《论大学的软实力》,载《复旦教育论坛》,2005年第3期。
[8]赵中建:《学校文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9]吴中平、徐建华、徐跃飞等著《冲突与融合-学校文化建设新视角》,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