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雪峰
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变革教学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小学阶段又是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培养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益之。”结合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以期与大家交流、共同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教学;预习;质疑;阅读
儿童的心田是一块神奇的土地,播上了思想的种子,便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了行为的种子,便会有品德的收获;播上了品德的种子,便会有命运的收获。——题记
一、预习习惯的培养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前预习这一环节是养成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重要环节。《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的理念,课前预习的目的就在于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培养自学能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语文学习所必备的学习技能的形成。尤其是面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自主性较差的现状,教师更要引导学生进行预习,点拨和指导他们阅读课文,了解内容,思考问题,发现难点,为下一步提高课堂听讲做好准备。例如,学习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青山不老》这一课时,我是这样给学生设计预习学案的:让学生在快速阅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读流畅、读正确的基础上标注出自己认为最好的词语;正确读出下列词语:肆虐、参天、险恶、盘踞;用三番五次和风雨同舟各造一个句子;阅读课文后面的思考问题: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的老人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通过以上问题,引导学生由词、句、篇逐层理解课文内容,提升自我学习语文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和答疑的能力
“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学生敢于和勇于提出学习中的疑问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平时教学中往往会出现学生遇到不懂問题时得过且过和羞于开口的现象,我们小学语文老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鼓励他们大胆发问。因为“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答更重要”。当学生不敢发问时我就提问他们:阅读课文后你认为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在课文中画出相关语句。再进一步发问:说一说老人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奇迹的?“是的,保住了黄土,我们才有这绿树;有了这绿树,我们才保住了这片土。”请问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作者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以上问题确定后可以让学生独立回答,也可以采取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小组展开讨论,让同学之间、小组之间、师生之间互助答疑,既提高了学生
探究问题的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善于思考问题和发问、质疑的能力。
细心观察的习惯。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缺少发现。”只有善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到大自然中去陶冶美的性情,到社会生活中去发现美的事物,他的思想才会活跃,感情才会丰富,才可能写出感人的文章。
三、培养阅读的兴趣和习惯
让学生喜欢语文课,提高学习语文的技巧不在于补课照抄课文,而是阅读,再阅读,不断地广泛阅读。教师要精心挑选、认真推荐各种适合不同年级和学段的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籍。引导他们认真阅读,不断培养他们热爱阅读的好习惯。可以开展语文“大阅读”活动,书香校园建设活动和各种各样的读书活动,既开阔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又培养了他们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
以上三种策略都离不开学生的积极参与,所以小学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动”起来,才能真正培养起小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
参考文献:
陈瑶.课堂观察指导.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作者单位 凉山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乔瓦镇小学)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