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
摘 要:在多年的语文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作文普遍存在着俗套、千篇一律的缺点,概括性语言多,描写性语言少,缺乏个性和新意。究其原因有四;其一,学生不会观察,或者说是抓不住事物的特征;其二,学生没有写作情境、兴趣;其三,缺乏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其四,词汇贫乏,表达能力差。
关键词:抓特征;创设情境;创新能力;表达能力
怎样才能培养学生写出不落俗套、有个性的文章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进行指导。
一、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如何抓住特征
古往今来,多少画家、诗人以大自然为题材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佳句。正是因为他们不但能够善于观察,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例如,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画的虾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其原因何在?只因他为了画好虾,家中养了数只虾,每天都在观察虾的动态、静态、吃食等各种姿势,有时还像小孩似地学虾跳、扑、蹬等动作。我为了使学生的写作有新意,首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事物,从自己熟悉的人、事、物进行仔细观察。指导他们如何才能抓住特征时,我让学生从观察同学开始。课堂上,我让学生说说咱班58位同学是不是一模一样?同学们哄堂大笑说:“怎么会呢?”我随便指着第一排坐着的王×,让同学们仔细观察后,说说她的长相有何特征,学生注视了一会,抢着说:“王×剪着齐耳的短发”“脸上有许多小豆豆”“單眼皮……”我听后说:“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说的正是王×而不是别人,这说明你们抓住了她的特征。今后就从写同学开始,每天观察一个你熟悉的人,把他的外貌特征、习惯动作、性格特点描写出来。”从此,我在日记里常常发现学生在给老师、同学、家长画像,画得还真像,我一猜就准。
二、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和欲望
学生学会了观察,但对事物缺乏兴趣,还是写不出新意来,作文教学中教师精心创设情境,使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激发学生兴趣,产生写作欲望。一到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季节,总要带学生出去春游。学生年年去春游,年年写春色、叙游历,学生肚子里的话掏空了,教师也看厌了,哪还会有新意呢?我打破常规,让学生痛痛快快地游玩,回来写一篇“春游中的小故事”。这似乎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了翅膀,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寻觅,寻找素材。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跃然纸上。“田间小路上的故事”“捉螃蟹引起的”“我和王丽丽采野花”“她真小气”等。
又如,一次作文训练中出现了“这次活动印象深”这个题目。我事先有意识地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搞了几项活动:“给熊猫添嘴巴”“即兴书法大赛”“比手劲”等。由于同学们直接参与,写起来得心应手,挥洒自如,写完后,我让同桌互相交换修改,小组评议,最后推举几篇好的当众读给大家听,同学们获得了成功的喜悦,对习作充满了自信。如此,学生渐渐对习作产生了兴趣,就连平时一句话也难以说通顺的杨×同学,这次作文讲评时还受到了表扬。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作文兴趣,又培养了创新能力,真正做到了由“要我写”变为“我要写”。
三、训练想象思维,培养创新能力
想象是小学生作文创新的灵魂。因此,要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就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想象思维、联想思维、类比思维和逆向思维的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些思维方法,结合所学知识,尝试拓展性创新设想。
1.以教材内容为本,顺势拓展思维
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意味深远。通过师生的双边活动,使学生进入情境,往往有身临其境,如见其形之感,有时甚至感慨万分。我因势利导,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
如:在教《凡卡》一文时,学生通过反复诵读课文,了解了主人公凡卡生活的悲惨遭遇及凡卡痛苦难忍的内心活动,油然产生了对凡卡的同情和对沙皇黑暗统治的憎恨,情绪高涨,我顺势让学生以文章结尾“凡卡怀着甜蜜的希望睡熟了……”为开头,大胆展开想象,凡卡后来会怎么样?结果呢?学生埋头奋笔疾书,不到半小时,各种各样的凡卡命运创设出来了。有的说:“凡卡一觉醒来,仍旧听见老板娘的大骂声,但他忍受着,因为他自信爷爷收到信后会接他回去。当他知道给爷爷的信地址不详、没贴邮票,爷爷收不到信时,他想尽一切办法重新写了封信,贴上邮票寄出去了。爷爷收到信后,但还是无能为力。后来,传来喜讯,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了胜利,沙皇统治被推翻了,旧俄时的穷苦人民翻身做了主人。凡卡也被爷爷接回乡下,和伙伴们重逢了,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除了续写以外,还针对某些课文指导学生改写、续写、写读书笔记等。训练学生的想象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抓住儿童爱幻想的心理特征,训练作文创新能力
如今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年代,通过网络、电
影、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学到了许多知识。他们爱问为什么,爱异想天开。科幻作文恰好满足了他们爱幻想的心理需求。如:以“机器人丁丁来我家”为题让他们编写童话故事。
3.抓住机遇,激发创作欲望
如各种作文竞赛,征文活动等都是学生创作的机遇,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会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有时有意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写出无限制性的创造性文章来。如:《孙悟空斗潜水艇》《未来的人》《未来的医术》等。
四、指导积累词汇,提高表达能力
有了很好的观察能力和强烈的写作欲望,也不一定能写出好文章,往往还力不从心。那么,如何提高表达能力呢?这就得从积累词汇做起。
1.博览群书,广集词汇
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读得多了,语言自然就丰富了,就要让学生加大阅读量,把课余时间还给学生,鼓励他们博览群书。适合儿童阅读的故事、书报、杂志等,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古今文学都要读。还要求他们不拿笔头不读书,准备个摘录本,随手把自己感到优美的句段,按一定的规律摘抄下来,甚至把它背下来,以便写作时引用。
2.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注重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小学语文教材中精选的课文,无论是写景的还是叙事的都很美,遣词造句都有独到之处。我非常注重学生对课文的背诵,从文中积累丰富的词汇。指导学生每学习一篇课文,总要让学生抓住关键词句进行反复诵读,结合上下文理解词义,并练习用其造句。如在未学《第一场雪》之前,家乡就下了一场大学,同学们很兴奋,第二天日记上就出现了《第一场大雪》《下雪啦》等内容。但由于学生词汇贫乏,比喻不够恰当,写得不够令人满意。我就事先引导学生打开第二十课,峻青写的《第一场雪》让学生找出描写雪景有关的词语,学生找出了:“毛茸茸”“亮晶晶”“银条儿”“雪球儿”等。让他们再将这些词引用进去写雪景。有个学生写道:“下了一夜大雪。第二天,我一到学校,只见校园里的松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冬青数和柏树上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
儿……”顿时文章生动具体了,达到了添姿润色之效。
综上所述,笔者以为,作文要写出新意,必须以优化作文教学过程为前提,以正确的引导为方向,运用各种形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写作情趣、良好的写作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
(作者单位 甘肃省庄浪县南湖小学)
编辑 杨兆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