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鸣
摘 要: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造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
关键词: 区域活动 大班幼儿 语言表达能力
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在活动和交往中积极运用和发展的,结合幼儿语言发展特点,寻求可支持性途径,丰富生活内容,在实践中发展幼儿语言就显得尤为重要。幼儿升入大班后,活动范围逐渐扩大,知识经验逐渐丰富,思维能力有了较大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已开始萌芽。但是理解能力有限,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常出现幼儿不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意思的情况。他们想说不会说,要说说不清,说起话来断断续续,半句话多,停顿多。更困难的是不易说清事物间的关系,只能说一些片段,对因果关系难理解,有些句子还常常出现语法错误。
《纲要》指出:幼儿语言的发展与其情感、经验、思维、社会交往能力等其他方面的发展密切相关,因此,发展幼儿语言的重要途径是通过互相渗透的各领域的教育,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丰富幼儿的经验,提供促进语言发展的条件。
一、科学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幼儿科学的活动中,幼儿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科学教育活动中的语言信息交流主要包括描述和讨论两种方式。描述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幼儿用语言向同伴或成人讲述自己在科学探索中的发现、疑问等。讨论是指幼儿同伴之间互相探讨各自的发现和想法、疑虑。幼儿在描述和讨论中既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想法,又可以交流自己的探索、操作过程或操作方法,以及从中获取的情绪体验。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描述和讨论的机会,及时鼓励幼儿学习简单明确的语言表达,描述有关科学发现。
二、体育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在体育活动中幼儿的活动量往往比较大,兴趣很高,有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根据这一特点,在爬、跳、跑等一系列活动中,先让幼儿看老师的示范动作,请幼儿讲述并讨论教师的动作要领及注意事项;然后请一名幼儿模仿老师的动作进行活动,再请这名幼儿讲一讲他是怎样做好这一动作的。这样,既注意了活动的动静交替,又使幼儿通过自身体验,讲出了各种活动的特色,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音乐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生活中处处都有音乐,语言和音乐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串串音符、节奏及旋律变幻的背后,幼儿都会编出不同故事。凭着幼儿对音乐的特别情感和特殊领悟力,可逐渐在中大班的音乐教育活动中加入听音乐、学语言的内容。这种活动应在幼儿充分感受音乐、理解体验音乐形象的基础上进行。在表演区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幼儿表达能力。
四、数学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数学教育活动和语言教育活动不同,它没有许多优美动听的语句及丰富的词汇,但需要幼儿有快速的反应能力、敏捷的思维能力和精确的语言表达能力。如做加减法编应用题,要求幼儿语句完整,用词精炼,让人一听就明白。对幼儿来说,数学是比较枯燥乏味的学习活动。因此在数学教育活动中,为了提高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应常常采用游戏形式,让幼儿在玩玩说说中学会数学知识。
五、美术活动中渗透语言教育
幼儿的世界到处充满美的色彩,他们爱画、爱玩、爱制作,教师可在美工活动中,抓住幼儿这一特点,让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讲述。如教幼儿用橡皮泥涅苹果,教师可以配合手工的操作步骤即兴编一首儿歌:“搓搓搓,搓成一个小圆球,上下轻轻压个坑,中间再插一根柄。”通过念儿歌,做手工,使幼儿动手又动脑,既能顺利完成美术教学的任务,又能使幼儿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是整体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部过程是以教育活动为手段、一日生活为途径进行的。首先,教师可以通过日常交往了解幼儿语言发展的现状。在非常自然的情境中,幼儿往往是很真实地表现自己的言语实际水平及言语表达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其次,成人可以在交往中为幼儿提供语言示范,丰富幼儿的词汇。最后,老师可以在帮助幼儿建立生活常规的过程中,提高幼儿理解语言并按语言指令行动的能力。
教师要抓住于幼儿日常交往的有利时机,为幼儿提供良好的言语示范,并在交往过程中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语言发展状况,给幼儿以针对性的指导。
参考文献:
[1]张明红.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华东师范出版社,2006.
[2]卢旭.把未来交到孩子手中.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2004.
[3]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同心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