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摭议

2014-08-18 21:52王昕昕
考试周刊 2014年14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王昕昕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恰当使用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小学语文新课程评价体系的构建取得了可喜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文章从我国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出发,针对性地提出几点新课改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建议及思考。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课程改革 教学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考察学生达到学习目标的程度,更是检验和改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教师的教学,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从中可以看出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运用各种有效的评价手段,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调控、诊断等功能,为学生的学习创造一个和谐的生态评价环境,促进学生健康发展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的追求。教师要努力以真诚的语言、温和的表情、期待的目光、宽容的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求,开发学生多方面的潜能。通过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前进的足迹,进而享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力量;通过评价让学生发现自身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形成对自己的鞭策机制;通过评价融洽师生关系,加强师生沟通和理解,进行心与心的撞击,使学生“尊其师而信其道”。因此新课改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建立一个促进学生学业、情感、兴趣、语言交流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科学评价体系势在必行。

一、我国教学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教育专家、学者、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先后提出各种不同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然而基层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仍然觉得很茫然,究其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理论先行,缺乏实证研究。一些标准体现的往往是纯粹的理论构想,缺乏实际应用。

2.评价标准的单一情境化。即一个标准适用于不同学科评价。教学评价具有很强的情境性,不同学科,甚至具体到每堂课应有对标准的不同解读。

3.评价标准的模糊性。很多人都将“师生有效互动”作为评价标准之一,但“有效互动”本身是一个模糊概念,造成许多新的形式主义现象:争先恐后、小手如林、热热闹闹。被认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把学生编为小组就认为是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师生互动等。评价模糊性为教学评价工作带来了困难。

4.课堂评价缺乏多种有效方法的综合运用。目前评课方法是评价主体依据评价标准为评价客体的教学进行定量评价,忽视客体自身的反思评价、学生的评价及对教学过程的客观、准确的定性描述。

二、新课改下开展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建议及思考

1.全面正确认识小学语文质量观。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从而指导自己的教学行为。语文质量观,也就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质量的看法。过去,只要一提到学生或班级的学习质量,往往就会根据他们考试获得的分数进行衡量:分数高的自然质量好,分数低的那自然是质量差了。由于这种质量观的影响,导致学生在语文方面存在高分低能现象。显然,仅仅使用考试分数评价学生学习质量的优劣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全面的。树立起正确的语文质量观,教学质量指的是能否提高学生的学习,也就是说通过学习获得学习的能力。而能力又可以分为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显性能力是可以测量的,如考试。隐性能力则不可测量,表现为对问题的思考力。考试仅仅是质量检测的一个方面,诸如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属于隐性能力。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就是全面质量的体现。也只有这样,才能使语文教学及学生的语文学习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

2.学生自我评价与教师、家长评价相结合。传统教学效果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学生是评价的客体,在评价中处于被动地位。新课程倡导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家长评价等,使评价成为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互动过程。家长都有望子成龙的心愿,让家长参与评价,使他们更直观地了解自己孩子在学校里的学习情况,有利于教师和家长及时发现孩子在学习中的不足,形成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共同提高孩子的学业水平。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让学生本身参与评价,培养学生的评价意识与能力。以此可建立“四级评价”体系:一是自我评价,能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准今后的努力方向。二是同伴评价,使学生在评价中了解他人的长处和自己的短处。三是教师评价,教师用鼓励性语言评价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进一步发展。四是家长评价,了解自己孩子的学业水平,并配合学校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四级评价”体系中,教师必须从评价重围中跳出,站在评价的制高点上,关注学生自我评价意识和能力,这既是减轻教师负担的可行方式,更是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

3.重视评价领域的广泛化,强化课外评价。课堂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体实施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必需的,但决不能忽视课外评价。学生语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语文能力的养成要靠坚持不懈的练习与实践,这都离不开课外学习和语言实践。课外评价应得到充分发展。为此,一方面我们需要强制性地将学生的预习、复习、作业、课外阅读等影响语文学习效果的学习内容纳入学业成绩评定范围,制定有关的评价量表。另一方面需要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实施课外学习活动评价,如交谈、技术、检查、调查、学生写观察日记,就课外学习活动中的典型事例、经验方法在课上交流,对学生的课外学习成果予以推广、宣传等。另外在语文考试中适当增加课外内容,也有利于调动学生课外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综上所述,教学评价对于教学过程起着激励导向和质量监控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坚持正确的评价价值取向,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将学生培养成个性充分、自由、和谐又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语文教学的进步和语文课程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浅议新课程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商业文化(学术版),2007.8.

[2]陈小群.新课程思想指导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初探.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S1.

[3]留小玉.浅谈新课标下小学语文考试评价.科教文汇,2008.10(上旬刊).

[4]马明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重构.中国西部科技,2009.10(上旬刊).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小学语文教学课程改革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项目教学法在微电影制作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