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月
【摘要】在高中各学科中,语文是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教学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人格教育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项基本内容,在语文教学中开展人格教育,既是语文教师的工作任务,也是语文新课标提出的主要课题,本文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了高中语文教学中在实施人格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反思、探讨的基础上提出了推进人格教育的举措。
【关键词】语文教学 高中学生 人格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50-01
人格教育是教育界长期探讨和研究的一项基本课题,很多发达国家很早就已将人格教育纳入教学实践当中,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近年来,人格教育也逐渐引起了我国社会的普遍关注,然而,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校更加关注的是升学率,教师更加注重的是学科知识的传授,人格教育并没有得到具体、有效的实施。针对这些问题,本文着重介绍了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涵,分析了人格教育的现状,并提出了一些改进举措,以期能够更好地推进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内涵
人格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心灵建构和品格塑造的教育,通过各种促进人格发展的教育方法对受教育者施加一定的影响,最终达到促进受教育者人格系统健康发展的目的。而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则是指在高中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学模式,有意识、有目的地传递给学生一些人文素养,引导学生形成良好、健康的品格[1]。
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了解人格教育的内涵,将传递人文知识、讲授人文内容作为课堂中人格教育的主要内容。在高中各学科中,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语文在人格教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取代的先天性优势,语文教师可以利用语文课堂中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培养他们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从而成为一个具备完成人格的人。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的现状
目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中人格教育缺失的现象较为严重,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从教学目标看,人格教育没有得到重视
从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来看,人格教育已经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目前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很少有涉及到人格教育的内容,以写作教学为例,作文应该是体现学生的真实想法,让学生在感情抒发的过程中实现与外界交流的目的,作文也是语文教学中最能够体现人格教育的环节,而在应试教育下,教师传递给学生的是作文技法,即典型的“新八股”,这严重影响了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作文没有能够向学生传递人文关怀,没有给学生带来情感体验,这不但限制了作文在培养学生健康人格方面作用的發挥,反而造成了学生人格品质普遍下降的后果[2]。
(二)从教学过程看,“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的问题比较严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的现象依然普遍存在,以自由讨论为例,自由讨论是课堂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实施过程大体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进行发言,集体展开讨论,教师总结答案。然而,在具体设置中,学生的发言内容和讨论结果最终都要回归到教师设置的答案上来,一切结论都在标准答案面前失去了存在的意义。过程变成了过场的现象,严重违背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要求。当学生的观点得不到尊重后,学生在课堂上会逐渐减少发言,甚至是不发言,最终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也使人格教育在语文教学中失去了继续实施的可能。
(三)从教学内容看,学生的情感参与得不到重视
目前,高中教师在人格教育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理论和操作上的统一指导,教师在人格教育的认识上本身就存在很大的误区,因而在教学中很难引入情感化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教师的个人素养直接影响到高中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效果,很多教师都是依靠经验教学,他们利用这些经验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家长对此也无异议,这就使这些教师不愿意再去引入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式。语文原本是最能激发学生想象力的一门学科,但是在机械化教学过程中,语文内容已呈现套路化,内容枯燥乏味,不仅未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反而让学生对语文产生了抵触情绪[3]。
三、高中语文教学中推进人格教育的举措
(一)注重体验式学习,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
语文是工具性和人文性兼具的学科,在语文教学中,教师不能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其人文性,应该使二者得到均衡发展。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往往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情印象深刻,如果教师能够将课堂教学过程设置成为一个学生体验的过程,那学生一定会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到满足,这种体验式学习符合学生人格、个性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人格的形成[4]。
(二)重视优秀作品的人格渗透作用
文学作品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思想、一种情怀,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对文章的架构进行肢解,而不是将文学作品所表达的真、善、美传递给学生,那语文教学也就失去了它真正的意义。高中语文课本中的文学作品都是经过精心筛选后适合学生学习的文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感悟文章内容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学习书中人物的高贵品格,让学生体会到健全的人格对一个人今后发展的重要作用。
(三)通过言传身教进行人格教育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足以见得教师这一职业的神圣性和特殊性。通常,教师主要通过在课堂上的“言传”对学生进行教育,传授给学生知识,而从人格教育角度讲,教师的“身教”要胜于“言传”,在课堂上,教师还要将自己的人生态度、思维方式等内容传达给学生,只有将“言传”与“身教”结合在一起,才能实现人格教育的有效性[5]。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培养,首先要以身作则,只有自身具备优秀的品质,才能在教学中影响学生,使学生的人格也朝向有益的方向发展。
综上所述,高中阶段是学生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而语文教学作为一门人文性学科,对学生良好人格的塑造有着重要作用,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将人格教育纳入语文教学当中,结合教学实际,适当渗透人格教育的内容,正确推进高中阶段的人格教育。
参考文献:
[1]张秀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探微[J].课外语文,2013,6(4):47-49.
[2]邱荷兰.高中语文教育中的人格教育及策略浅论[J].考试周刊,2013,5(7):85-86.
[3]张齐姗.略论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1,4(7):28-29.
[4]张燕.高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人格教育的研究[J].语数外学习,2014,2(3):102-103.
[5]张艳梅.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格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