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了解残疾人心理的重要性

2014-04-29 00:44张建英
课程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心理特征解决办法残疾人

【摘要】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由于他们自身存在的某种生理或心理的缺陷,导致他们的内心存在着不同的心理障碍。不同类别的残疾人内心存在的心理障碍也会有所不同,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也存在着共性的问题,了解残疾人的常见心理特征,找到出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每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为残疾人服好务,做一名合格的残疾人工作者。

【关键词】残疾人 心理特征 解决办法

【中图分类号】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04-02

残疾人是社会的特殊群体。随着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残疾人走出了家门,他们或求学或自主经营,或融入到健全人的群体中成为国家建设的参与者。然而,由于自身存在残疾的原因,他们或多或少都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障碍,因此,了解残疾人的心理,懂得与残疾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就越发显得重要。目前,很多高校都开设了特殊教育专业,其目的就是要为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提供后备力量,为社会和国家提供合格的残疾人工作者。在他们所学的众多科目中,残疾人心理学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了解了残疾人的心理,才能更好的为残疾人服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中明确指出: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我们知道,残疾人根据残疾类别的不同可分为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听力残疾、精神残疾、智力残疾和多重残疾等。不同类别的残疾人他们的心理特征也存在着细微的差别,尽管如此,他们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也存在着很多共性的心理特征。了解残疾人共同的心理特征以及形成这种心理特征的原因、如何解决心理存在的问题是每个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生值得关注的主要问题。

一、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

1.认知方面

不同的缺陷会影响人的认知能力和认知方式。比如,盲人由于视力障碍,尤其先天视力残疾,会使他们缺乏甚至没有视觉空间概念,没有视觉形象,没有周围事物的完整图像;而在另一方面,由于没有视觉信息的干扰,形成了爱思考、善思考的习惯,相应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就比较发达;同时由于他们的语言听觉能力较发达,而且记忆力比较好,所记的词汇比较丰富,也形成了盲人语言能力强的特点, 许多盲人给人一种语言生动、说理充分的印象。

聋哑人因缺乏或丧失听力,他们和别人交往不是靠听觉器官和有声语言,而是靠肢体语言即手势。他们的形象思维非常发达,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就相对受到影响,特别是先天失聪者。聋哑人视觉十分敏锐,对事物形象方面的想象力极为丰富。

行为和人格偏离者的患者,由于情绪不稳定,情绪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差,其认知特点主要是现实性较差,容易离开现实去考虑问题,带有浓厚的幻想色彩,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

2.情感方面

1)孤独感:孤独感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情感体验,由于生理和心理方面的某些缺陷,残疾人的行动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其行为容易受到挫折。另外,残疾人的活动现场太少,且在许多场合常常受到歧视,使他们不得不经常呆在家里,久而久之便产生了孤独感。

2)自卑情绪:残疾人在学习、生活和就业等方面所遇到的困难远比普通人更多,且难以得到足够的理解和帮助,甚至常常受到厌弃与歧视,这就极易使他们产生自卑情绪。

3)敏感和自尊心强:每一位残疾人都会因为自身的某种缺陷而对周围的人或事物异常的敏感,在健全人看来极为普通的一个举动,哪怕是一个眼神都会触动他们敏感的神经,自尊心会受挫,会产生一种受歧视的感觉,这种感觉最终会导致他们情绪反应强烈,有的则会以爆发式情感表现,有的则以深刻而持久的内心痛苦隐藏在内心,表现为无助与自我否定。

4)富有同情心:残疾人由于自身的疾患,往往对残疾同伴有着深厚的同情,这种同病相怜的情感使同类残疾人容易结为有限的社会支持网络,甚至相互依恋。

3.性格方面

孤僻和自卑是残疾人性格的普遍特点,每一种不同的残疾又有其特殊的性格特点。

1)自卑感

自卑感是残疾人普遍存在的心理特征。残疾人由于先天或后天因素导致身体的缺陷使他们在生产、生活、学习、就业等方面遭遇歧视,产生自闭心理,久而久之便与他所生活的世界形成“隔离墙”,厌恶感、孤独感逐渐增加,形成自卑心理。

2)情绪不稳定

残疾人相对来说与健全人交流较少,一旦发生冲突极易产生对立面,并且常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相反,残疾人与残疾人之间的交流倒是很畅通。因为他们是属于同一个群体故则相对容易一些。

3)敏感多疑

残疾人由于自身原因与外界沟通交流较少,长期压抑后往往过多注意别人对自己的态度,对别人的话语过度敏感,不恰当或无意的称呼,常常会引起他们的反感,造成多疑的性格。

4)固执己见

残疾人的思维方式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不能形成完整的人格,往往表现出固执偏见的性格特征。比如:盲人一般都比較内向、温文尔雅,内心世界丰富,情感体验深刻而含蓄,很少爆发式地外露情感,善思考探索。聋哑人则比较外向,情感反应比较强烈,豪爽耿直,看问题容易注意表面现象。肢体残疾人主要表现为倔强和自我克制,他们具有极大的耐心和忍辱精神。智力残疾人由于整个心理水平低下,难以形成较完整的性格特征等等。

二、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社会原因

残疾人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既有上面所阐述的残疾人自身的原因,也有社会的原因,社会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竞争激烈

当今的社会,各种竞争异常的激烈,健全人身上存在的求学、就业,生存等压力在残疾人身上也同样存在,并且由于残疾的原因,他们面临的压力要远远的大于健全人,当这种压力达到无法承受的极限时心理就会出现问题。

2.社会对残疾人的关注度还不够

目前,虽然全社会都在倡导大力扶持和关注残疾人,要给残疾人以更多的理解和关爱,但是,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对残疾人还存在着歧视和漠视,使得残疾人会在很多方面感到孤立无助,在生活和工作中均难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而产生自卑心理。

3.很多人对残疾人的认识过于陈旧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对残疾人的认识仍停留在过去,他们只知道同情和怜悯残疾人,却没有关注过残疾人真正需求什么,忽略了残疾人的自尊和特点,残疾人的个体差异和奋斗的艰难往往被忽视。

4.在关注残疾人自强模范的同时忽略了大多数普通残疾人

尽管在残疾人的群体中涌现出了自强模范,但就残疾人这个群体而言毕竟是少数,多数人还是平凡而普通的人,他们往往在努力之后由于各种原因也无法达到人们仰慕的程度。

三、如何解决残疾人心理问题

残疾人的心理问题应当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是每个社会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提高全社会对残疾人的认知度,建立新的残疾人观,充分发挥残疾人的自身潜能,使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体现,从而得到全社会的认同和赞赏。

2.建立残疾人心理治疗和心理咨询中心,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要让他们在这里释放不悦的心情,缓解自身的压力。同时,在咨询的过程中要耐心,要让他们真正体会到被尊重、被理解、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从而解决心理问题。

3.健全人要经常与残疾人沟通,要与他们平等相处和沟通,不要把他们当作另类,而要把他们看作 是自己的朋友,是真正需要帮助的对象,是最可信任的同事。

总之,在倡导残健共融的今天,只要全社会都来重视残疾人的心理问题,都来关注残疾人的心理健康,那么,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我们的社会也必将是一个和谐的社会。残疾人的许多梦想也终将会变成现实。

参考文献:

[1]《残疾人社会学》,奚从清,华夏出版社,1993

[2]《残疾人工作基本知识读本》,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编,华夏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张建英(1964,3-),女,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世界文学暨比较文学。

猜你喜欢
心理特征解决办法残疾人
缺素症的症状及解决办法
谈谈“如意提梁”创意色彩与文化心理特征
有这13个心理特征的人,可能有潜在家暴倾向
辐射记录审核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婚外情的解决办法
农村中小学生书法前期心理特征及其应对策略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医疗纠纷不同阶段患方主要心理特征及应对策略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