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强
摘 要:新形势下,初中物理教师必须将德育教育的相关理念渗透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使学生在掌握一定的物理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着重提高自身的思维品质及道德综合素质。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对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展开了细致的研究。
关键词:德育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爱国主义情感;科学学习态度
德育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以及心理健康等的教育体系,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导向及保障作用。素质教育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必须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以此逐渐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及道德综合素质。笔者从事初中物理教育多年,深感初中物理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必要性。下面将主要对此进行分析与研究。
一、通过讲解物理概念、定律等,促使学生树立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观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意识则能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客观事物的发展。
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一观点在初中物理这一自然学科中体现的尤为明显。例如,物理学中的每一个物理概念、原理、定律等都是人类意识在经过社会实践活动之后,对客观物理事实本质属性以及内在联系的总结与升华,同样是客观与主观的高度统一。像惯性定律、安培定则、欧姆定律、光的反射、折射原理等都是物理科学家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等反复的实践活动才最终总结、升华成的经典物理定律,充分体现了意识来源于实践这一哲学观点,但他们在社会实践中的广泛应用帮助人们解决了诸多生活难题,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非常大的便利与帮助,
这同样体现了意识可反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因此,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若想更好地实施德育教育工作,不妨以物理概念、定律等为切入点,通过详细的阐述及讲解活动,向学生逐渐渗透辩证唯物主义哲学观点,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与理解物理教学重点与难点,而且还有利于他们科学世界观以及正确方法论等的形成与产生,这同样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二、通过物理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爱国主义精神是推动我国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更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必须充分挖掘物理教材中所蕴含的爱国主义素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渗透及教育,相信这将受到非常不错的德育教育效果。
我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方就会经常有意识、有目的向学生讲解我们的先人在物理领域取得的卓越贡献。如,王莽变法改制,制作了一种长14.22厘米,正面刻有寸、分等刻度的铜卡尺。其作用同现代物理学上常用的游标卡尺十分相似,但却比其早了1700多年;18世纪下半叶德国的克拉尼开始了对板振动的研究,而我国早在7个世纪之前,就能利用振动原理制成喷水鱼洗;再有,开普勒在1611年,在其研究性論文中肯定了雪花的六角晶体结构,而中国西汉时期的韩婴,在其《韩诗外传》中就论证了雪花的六角晶体结构——“凡草木花多五出,雪花独六出”,这显然要比开普勒的发现早出了十几个世纪……
如此,通过向学生介绍我国物理学上取得的物理成就,就很容易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及自尊心,这对于激发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真正将爱国主义情感这一德育教育因素落实到了实处。
三、借助物理实验这一契机,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其概念、定义、原理、定律等都是经过大量的实验归纳、升华而形成的。而任何一个成功的实验都是经过科学家反复的思考与实践,并经历多次失败才最终获得成功的产物,并不是一蹴而就就可以轻松实现的偶然
结果。
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可以借助物理实验这一契机,向学生讲解一些科学名人虽经历失败却并不放弃实验操作的实例,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观点及态度。如,爱迪生发明了电灯,将1600多种材料当做灯丝进行实验,都没有成功;但是爱迪生不屈服,最终成功找到了钨丝这一材料,发明出了电灯这一极具影响力的科学产物。
这样的实例还有许多,从这些实例中,学生不但可以看到科学家们为了追求科学的实验结果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及意志力,还可以从中接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有利于其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的形成及完善。
总之,初中物理教师在日常教学实践活动中必须善于挖掘物理学科体系中蕴含的德育素材,将德育教育始终贯穿于物理教学活动的始终,如此才能促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物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真正提高自身的道德综合素质及人文修养,最终实现德育与物理教育的完美结合与统一。
参考文献:
[1]张丽娟,严兆国.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2(6).
[2]李劲松.论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周刊,2013(4).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