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本辉
摘要:文本细读既是语文教师积淀言语经验、获取言语感悟、启迪言语智慧、砥砺言语人格的重要路径和平台,又是促进学生的言语生命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师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引导者、促进者,其自身的学识修养、生活经历、文本解读能力影响文本的阅读高度。本文简要谈谈实施文本细读的有效策略,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关键词:文本细读;有效策略;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34
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孙绍振教授曾说:“不管在大学还是在中学,文本细读都是一个重点、一个难点,也是一个薄弱环节。只有细读文本,才能真正完成阅读和欣赏”。朱光潜先生在《谈美》结束时给青年朋友一句话:“慢慢走,欣赏啊!”文本阅读也应细读,快捷深入走进文本,含英咀华,反复品味,深度解读,从而获得对文本意义的构建与发现。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层细读,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素养。
一、審视切入点,抓住文本的关键点、突出点
以细读关键词语为例来涵泳语言,教师敏锐地找准文本中的关键词语,并以此为切入点组织课堂教学,由点及面,可以化繁为简,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如王君老师教学《湖心亭看雪》,从“痴”这一词语切入,先让学生通过朗读找到关键词“痴”,然后依次分析了“痴行”“痴景”“痴人”“痴心”,潜心会文,最后以《红楼梦》中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言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收尾,让学生细细品味张岱之“痴”,整堂课紧扣一个“痴”字,重点突出,不蔓不枝,表现出灵动的智慧。
除了关键词,对文本中富有表现力的关键语句或细节也要细细品读,它们也像一把钥匙,轻松打开文本深处的那扇门,文本解读的通道瞬间被打开,引领我们领略更美好的景致,就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语言很平实,但在这平实的文字背后却是拳拳的深情,是胡适母子的为人风格。在教学时,可以抓住“母亲流泪了……”这个细节突出点作为教学主线,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挖掘品析,尤其是文中出现的“从不”、“从来不”、“重重”等富有表现力的语句,将母亲的形象立体化、形象化;而“如果”、“一丝一毫”、“一点点”等词句则凸显了胡适谦逊的为人为文风格。通过对这些细节与词句的品析,学生既呈现了个性化阅读,又提高了自己的鉴赏能力,也深深感受到语言文字所展示的魅力。这正如《语文课程标准》(2011)所指出的“不以教师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和实践。”品味语言是进入文本教学的必经之路。如果能通过反复咀嚼文本,巧妙抓住文本中一个足以结构全文或铺展教学主要内容的词或句,在这些地方精心打造,必定使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二、寻找文本的疑惑点、矛盾处
许多文本,我们读过之后对其中的一些词语、句子、段落是不能立刻透彻理解的,尤其是不符合语法规范和逻辑事理却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而这些常常构成文本的疑惑点、矛盾处。例如鲁迅的小说《孔乙己》的结尾一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里“大约”和“的确”看似矛盾,超越常规,给人带来疑惑,似乎没有逻辑性。其实站在“我”小伙计的角度来看非常切合小伙计的身份与口吻:“想孔乙己这样的人在旧社会是必死无疑的。”“为什么鲁迅又不采用肯定的语气呢?”关键小伙计确实没有亲眼看见孔乙己死去,只是推测,侥幸,但最后一次来咸亨酒店的孔乙己已别无选择只有死路一条,所以用“的确”。从矛盾点出发,质疑探究,挖掘文本深处“具有答复和暗示的关系”,这一矛盾的判断更加渲染悲剧人物的凄凉的惨境。又如《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中,雨果为了表达自己对圆明园的赞美和对英法联军的讽刺,故意制造了一个自相矛盾的句子是什么呢?这个矛盾的句子背后又隐藏了雨果什么样的情感呢?也是值得玩味的。
总之,我们教师抓住矛盾点、疑惑点有效地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对话,激活思维,点燃智慧的火花,让学生的思维在文学作品的蓝天中飞翔。
三、发现文本的空白点、留白点
刘熙载《艺概》中说“文有以不言者”。清人华琳在《南宝扶秘》中说“凡文之妙者,皆从题之无字处来,凭空蹴起,方是海市蜃楼,玲珑剔透。”这里“不言”乃是意在言外,“无字处”却是故意留下空白点。教师利用空白点引发对话丰富文本内容,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
例如《在山的那边》一文中说道:“山那边是海。海的魅力让我惊喜、疑惑和向往。”这个海就是“妈妈”向“我”描述的,但文中并没有交代“妈妈”说描述的海。对于这个空白怎样展开思维训练和想象能力让学生去描述“妈妈”所说的海,填补空白点,在理解和运用之间搭建一座智慧的桥梁。某学生说“那苍茫无边的大海上,雪白的浪花在击打着海岸,浪花欢腾者,想淘气的小孩,一些海鸟飞窜着、盘旋着、鸣叫着、嬉戏着……我们知道文本的空白点充满了巨大的阐释空间,让读者从有限中体味无限。因此教学中教师一旦抓住了那些不被人注意的空白点,或通过联系上下文,想象思考等进行点拨拓展,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引导学生更深刻地感悟文本。山那边是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清楚我们的生活目标在前方。
接受美学认为,文学总体活动是作家、作品、读者三个环节的动态过程,作家写出的只是文本,文本潜在包含着许多“不确定性”和“空白”,而它们的意义确定,必须依靠读者阅读,对它具体化,读者把文本转变为作品,作品的价值是作家和读者共同创造的,读者成了文学活动中最活跃的主体。因此,作品最终必须由读者完成,也只能由读者完成,这就是我们“走进文本”的理论依据。所以,走进文本,就是带着情感,按照自己的意愿,以自己独特的体验,涵泳感悟,解读文本。在解读过程中,就是不要受到参考资料的束缚,不要把别人的理解作为定论来接受,不要盲从专家和权威的高见,而是通过仔细地研读文本,独立思考,读出自己的疑问和心得体会,只有读中有疑,才会更进一步走进文本。总之,我们要用自己的语言通过借读文本的语言来把文本的内涵弄明白。
四、結合具体的写作背景,创作理念,沉浸于文本
法国当代文艺理论家克里斯蒂娃指出:“任何文本都是引语的镶嵌品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对另一文本的吸收和改编。”因此笔者进行课文链接尝试,这样有助于学生理解作品的主题。在这一板块中采用提供资料的方法,让学生在占有大量文字材料的基础上对作品主题进行自主的探究。在进行细读文本的比较当中,既能够让学生们感知文本的内涵,又能够走进文本的深处,有利于学生对文本整体性感悟。文学欣赏要走进文本,还应结合具体的写作背景、创作理念。
如李白《行路难》对学生来说较难理解,该从哪里入手呢?又该如何让学生读进去,读得厚重起来呢?则必须查阅李白的狂放不羁的性格和传记、作品的创作年代,明白作者生活时代,写作的背景、创作理念、前人对这部作品的评论等。
又如杨聪老师上《云南的歌会》,整堂课设计了“有意思”——“没意思”——“作家的意思”这样一条线,“有意思”环节引导学生潜入字里行间去发现文章中有意思的地方,赏读语言细节,领悟作家情思;“没意思”环节对“第四段过多的自然环境描写是否冲淡了文章主题,很没意思”这一问题进行交流探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表层感知进入深层探析,明白沈从文在自然环境的描写上不吝啬自己的笔墨,在于他认为“产生这种山歌实有原因”,如果没有这么美的环境作土壤,这些歌不会那么“素朴、真挚而美妙感人”,这便是沈从文“天人合一”的创作理念;“作家的意思”环节,教师引出被教材省略的一段原文背景,意在要学生明白沈从文自己所谓的“意思”是“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即让学生理解到作者真正感到有意思的是人身上的活力、活气、鲜活,作者真正要写云南的歌会,就是要通过记叙歌会这种形式,歌颂生命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歌颂蓬勃的生命力。整堂课在至情至性的语言文字中,在旖旎动人的文化背景中层层推进,这样的语文课堂是优质而高效的,这样的浸润和滋养定是深远而持久的,必能生发出具有独特光辉的魅力。
有了精彩的文本解读才会有出彩的语文课堂。当我们采用文本细读作为备课教学的主要方式时,我们自己也获得了一种提升自己解读文本和驾驭课堂能力的有效途径。文本细读一方面要把语言作为得意的工具,另一方面又不能拘泥于语言文字,曲解文本、游离文本,要利用语言可以表达的特点,借助于各种方式,来激发人的想象,引发人的联想,引起更丰富的思想与情感,以获得言外之意。基于文本的语言文字,进行正确的、本真的、本色的解读吧!
(作者单位:安徽省宁国市汪溪初中 24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