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怀东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中学特点,在反思总结以往教学方法的基礎上,从教师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高教学效益五个方面,探索了数学新教材教学方法,以期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数学;新教材;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11-0008
笔者多年从事农村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由于学校地处农村,信息闭塞,教学设备落后,资料馈缺等因素,造成了教学观念陈旧,方法落后。在实施新课程中,笔者总感到力不从心,虽参加多次短期培训,但对新教材的教学,总感到困难不少。做为一名老教师,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探索,改变旧的教学观念和过时的教学方法,吐故纳新,总结出一些自己觉得切合农村学校数学教学实际的做法。
一、教师应转换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
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换角色,把过去教学中的演讲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更新教育观念,让学生重新拥有学习的主动权,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学生能自己做的事教师不要替他们做。教师教学的主要任务应该是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在正确的时间给予指导和帮助,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猜想、论证,亲身体会数学知识的形成,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
例如:在上九年级圆的一课时,笔者让学生玩掷飞镖的游戏,圆盘放在教室中间,叫10个学生站成一排,投中10环的同学有奖,问这个游戏对每个同学都公平吗?学生就会回答不公平,笔者接着问为什么不公平?怎么站才公平呢?接着进行小组合作、交流,最后学生就会说叫10个同学站成一圈,把飞镖往中间掷,这样才会公平,自然而然就引出了圆的定义。同时,笔者让学生认真观察飞镖落点与圆到底会存在几种位置关系,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在这些教学活动中,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这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的教学方法,更能够营造一个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氛围,比过去由教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学习的效果好得多,也更切合农村学生学习数学的实际。
二、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在新教材教学中,笔者经常根据每节课不同的教学内容或教学重难点来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充分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激励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发言、踊跃合作和实践。要让学生在主动探究和交流合作过程中掌握双基,使他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针对“绝对值”部分的教学,笔者设立了下面的几个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1.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 零的绝对值是零;3. 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在此基础上,笔者继续提问:(1)绝对值是本身的数有哪些?(2)任何一个数的绝对值都是正数吗?(3)若a>0,则|a|= ;若|a|=0,则|a|= ;若a<0,则|a|= ;(4)你还能得出其他结论吗?
这些问题激活了学生学习的思维,人人都兴趣盎然地去思考,探求正确的答案,学习热情高涨。学生经过自己的实践,逐步总结绝对值的一些重要性质,从而获得数学知识。此外,在新教材教学过程中,笔者还向学生介绍富有教育意义的数学发展史、中外著名数学家的故事、趣味数学等,通过生动的故事、有趣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乐学、善学
有些学困生不想学习甚至讨厌学习数学,因为他们觉得学习数学就是死记硬背那些公式、定理、法则和没完没了的练习,久而久之感到枯燥无味。针对农村中学生厌倦学习数学的实际情况,笔者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笔者利用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农贸市场去做社会调查,了解市场农产品交易的价格;带领学生到茶园去了解茶叶生产情况。不少学生还针对自己家中茶叶生产收成,蔬菜买卖实际,计算出自己家庭年人均收入情况,评估出茶叶亩产量,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此外,笔者还引导学生做学习卡片,积累数学知识资料,选出优秀卡片,定期展出;利用梨、苹果、土豆等实物,制作数学模型,因地制宜,制作数学教具,使之乐学、善学。笔者认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通过生活中平凡的数学问题来阐述数学知识的探索与发展过程。在平时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利用教材中列举的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题材和简单易懂的图表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特别要着重培养一些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并表彰制作优良模型的学生,让学生能充分感受到学习成功带来的喜悦感,切身体会到学习是一件愉快的事情,学而有用,数学知识也是能够学好的。
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笔者提前两天时间让学生按小组收集有关生活图片、实物和用苹果、土豆制作的柱体、锥体等模型。在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每一个小组都派代表在班级展示本组成员收集到的图片、实物和DIY的各式各样的模型,然后再按组把这些实物或模型进行归类并要求学生说出它们所具备的特点。最后,各组的小组长作总结发言,如其他组有不同意见,可以互相质疑,最后由笔者进行点评,并对做得较好的小组进行口头表扬或小礼物奖励。通过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关注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教学课程材料》指出:数学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都能学有所成,人人都能获得实用的数学,不同层次的人在数学探索中得到不同的发展和成就。数学教育要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不仅要为所有学生打好共同基础,也要注意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数学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笔者经常利用个别面批作业和课余个别谈心的机会去接触学生,了解他们的生活、学习情况;了解他们不同个性和兴趣、爱好,以便从学生实际出发,进行教学和辅导。在教材处理和习题设计中,笔者想方设法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分层次教授知识和安排练习。比如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引入了中央电视台“非常6+1”节目中的砸金蛋游戏,金蛋中分别装有基础题、中等题、提高题、探究题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获,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效果良好。
五、利用现代教育技術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中学,去年装上班班通后,笔者精心制作每堂课的课件,既能提高课堂效率,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
例如,在“图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笔者要求学生使用计算机来完成下面的问题:1. 我喜欢的数学图形;2. 收集一些公司或企业的标志图案;3. 为我们班设计班徽。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在互联网上找到了很多很好的材料。在上课之前,笔者先要求每个学生把搜集到的材料加以分类整理,组织各组小组长来当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并要求说明评奖理由,然后在教学中再进行展示点评。对有创意的作品给予表扬和奖励。这样做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教学手段,使学生学到许多课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可以给学生以真实感和美感,把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直观,增加了课堂的教学容量,优化了教学结构,提供了探索空间,生动地展示知识的过程,学生乐于接受。
六、引导质疑,点燃创新思维火花
数学学习中的提高,首先体现在“疑”。孔子主张学习中要善于思考,他说:“不学而好思,虽知而不广矣。学而慢其身,虽学不尊矣。”孔子强调学习要善于思考,旨在达到融会贯通;学习懒惰,不动脑筋,就不会有太大的好处。孔子在其一生的教学中,始终是引导学生质疑。疑是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是创新的始发点。“疑问顿生”,求知欲便上来了。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笔者经常循循善诱,主动引导学生质疑,使学生思想和思维活跃起来,让学生不唯上,不唯书,不盲目、被动地吸收,而是主动地思考,大胆地猜想,也就有了创新意识的冲动。在课堂上,学生有时偶然的一句话,一个轻声反对或质疑,经常闪烁着创新的启示。这时作为教师,应及时抓住这个稍纵即逝的机会,因势利导,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总之,实施新课标,使用新教材,需要我们执教者的大胆实践、大胆创新,不断探索,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于本校实际的教学之路。学生的学在于悟,教师的教在于度。笔者因地制宜,根据学校教学条件和农村的实际出发,设计数学课堂教学,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对于旧的教学方法进行取舍,弃之糟粕,取之精华,从而总结出一些新的教学方法。实践——总结——再实践——再总结,笔者相信经过自己的不断努力,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第十七中学 355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