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爱英
摘 要:分析了当前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说话训练存在的培养意识不强;教学灵活性、自由度较差;课堂教学形式不够丰富等问题并给出相应对策及建议:强化学生说话训练培养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认识;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说话训练灵活度和自由度;注重文明、规范用语习惯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关键词:意识不强;灵活性;教学形式;口语实践
新课标要求小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小学低年级作为学生基础学习的阶段,加强学生说话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对学生今后的写作训练以及其他学科的学习都大有裨益。
一、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说话训练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1.注重学生说话训练的意识不强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从小培养学生说话能力十分必要。但在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到位,认为低年级学生不会说话、说不好话很正常,等年龄大一点就好了,培养学生说话训练的意识不强。同时,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专门的会话练习课是缺位的,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认为专门开设说话训练课浪费时间,没有必要。
2.课堂教学灵活性、自由度较差
在低年级的课堂说话训练中,教师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主宰教育的现象仍然存在。他们会有意或无意地用自己的认知取代学生的认知,进而降低课堂灵活性和自由度。比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说话过程中,会反复强调注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等说话中必须注意的要件,一方面打乱学生思路,另一方面,这种千篇一律的引导模式极大地挫伤了学生说话训练的灵活性和自由度,经常使得学生说着说着就不知道要说什么,也不敢继续说下去。
3.课堂教学形式不够丰富
因为意识不强,所以专门的说话训练课和说话训练培养方案几乎是没有的,这直接导致课堂说话训练的形式并不丰富。学生模仿老师说话、回答问题、看图说话、听讲故事等基本就构成了主要形式。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对于学生说话训练的积极性提高和说话能力培养都起不到太大作用。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说话训练设计方案改进及有效性
探究
1.强化学生说话训练培养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认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原大纲中的说话、听话改成了口语交际,强调了语言的互动性,反映出对于语文学科本质的科学认识。这不仅是提法上的改变,也是观念上的改进。因此,从学校到教室,都应该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更新观念,强化对学生说话训练的培养意识。学校可以通过增设“低年级会话”,为低年级学生提供更高质量和更为专业的说话训练。教师要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纠正认识,鼓励学生多说话,对于学生的发言,除了文明用语、标准用语的纠偏以外,都要进行积极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说、敢说,甚至“胡说”。只要从学校到教师,对于提高低年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认识上去了,那么低年级学生说话训练的第一步就迈稳了。
2.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说话训练灵活性和自由度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低年级口语交际的目标要求也有所调整。将“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精彩情节”中的“精彩情节”调整为“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将“积极参加讨论,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的意见”调整为“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这反映出新课标给予学生说话更大的灵活性和自由度。创新课堂教学形式,提升课堂说话训练灵活性和自由度显得尤为重要。
创新形式一方面要引入新的教学方式,比如,多媒体动画、“边说边做”实践课、小品表现、演讲比赛等等;另一方面就是要利用现有资源,创新资源利用方式。如:对一年级教材下册《司马光》这篇课文,在学生完成课文阅读之后,让学生只看着插图,回答诸如这是什么地方,这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来,图上有些什么人、他们在干什么、表情怎样等问题。让学生结合插图,既复习了课文,又练习了说话。丰富的教学形式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手段,必须予以重视。
3.注重文明、规范用语习惯培养,鼓励学生进行口语实践
在具体操作中,必须注重文明、规范用语习惯的培养。学生出现不文明用语要恰当予以纠正,对于规范用语可以适时进行培训。如:学生刚入学时,可以开展“自我介绍”,逐一问学生:“你叫什么名字?”有些学生就会不假思索地说:“×××。”这时,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用一定的句型说一句完整的话:“我叫×××。”这样说话才叫完整。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训练:“你几岁了?”“你家住在哪里?”等,使学生初步明确了怎样去说完整、规范的话。另外,“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口语实践,鼓励学生进行课文阅读、与人交流,听爸爸妈妈读故事,给爸爸妈妈讲学校里的事等等。
参考文献:
[1]郭艳娥.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学周刊,2013(9).
[2]沈琳.小學低年级说话写话教学的现状调查及其改进对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8.
(作者单位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运村实验学校)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