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2014-04-08 13:01:08胡涛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4年26期
关键词:习题设计学生学习情境创设

胡涛

摘 要 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得到了教师们的积极响应,也给数学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没有彻底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还存在许多无效、低效现象,学生学得疲惫,课堂缺乏活力,严重抑制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这些问题是与新课程背道而驰,是不容忽视和亟待解决的。

关键词 有效性;情境创设;学生学习;习题设计

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其有效性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达成,影响学生知识的建构和数学素养的养成。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认为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观念,每一位教師都应当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能够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命价值。在此基础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考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宽松和谐的环境便于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气氛,形成积极向上的状态,学生有一种轻松感,有利于学生自主地去探求知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但是有的教师为了追求课堂气氛的一时热闹,出现了以下现象:

1.情境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段学生特点

数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利用生活知识感悟数学内涵。情境的创设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和认知规律。对低、中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动手做、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等形式创设情境;而对于高年级的学生,则要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数学情境,用数学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

2.情境创设要目的明确

情境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有些情境虽然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没有富有思考性的问题,利用价值不大;有些干脆就是把课本情境图片做成课件,费力、费时而效果不大;有的课件“花哨”的内容,冲淡了主题。

3.情境创设要适量

教学情境的创设并不是越多越好,一节课创设几个甚至一个接一个的情境,学生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关注的只是活动的本身,而不是学习的内容,贪图一时的“表面热闹”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真实的教学情境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为教学任务服务的。情境的创设,不能流于形式,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

二、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根据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发展水平以及心理特点,可以巧妙设置疑难,激励情趣。情境创设要围绕教材的重难点进行设计。

(1)在新旧知识的衔接处提问。这样既可以复习旧知识,又能引出新知识,有利于突破知识的整体性。

教学“千以内数的认识” 时,我设计了这样一组问题:

A、口答:最大的一位数是几?最小的两位数是多少?这两个数相差多少?

B、数数:10个10个地数,从10数到100;1个1个地数,从91数到99;问:99加1是多少?

C、导入:你会从100开始接着往后数吗?今天开始我们将要学习更大的数,你还会数吗?

(2)在学生能够新知识的关键处提问,引导他们正确掌握知识实质。只要疑问设在关键处,学生只要弄清疑难就会很快掌握新知识。

例如: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我根据算式:80÷20=4

(80×2)÷(20×2)=4……(1) (80×100)÷(20×100)=4……(2)

(80÷4)÷(20÷4)=4……(3) (80÷10)÷(20÷10) =4……(4)

设疑:A、比较上面四个算式的商有什么特点?B、以原式为标准,(1)(2)式与原式比较,被除数、除数是怎样变化的?(都扩大2倍、100倍……)商怎样?C、追问“都扩大”是什么意思?(就是同时扩大)D、(3)(4)式与原式比较,被除数与除数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商怎样?有什么规律?

(3)在故障处提问。不仅是学生能够掌握了对事物分类方法,而且激发学习兴趣,更提高了思维能力。

例如:在教学中有这样一道判断题:500-125+25=500-(125+25),好多学生认为是对的,以至于认为错的学生不敢说明理由。这时我就让认为对的和认为错的同学说理由。通过学生的讨论说理,学生不再是被动的跟着老师学习,而是牢牢地抓住了学习的主动权,而且大胆的思维探索,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

三、学生学习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的核心是调动全体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使学生自主地学习、和谐地发展。学习过程是否有效,是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关键应该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活动的余地,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教师只需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和点拨。

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中测量圆的周长时,我先问学生:“在学习正方形、长方形时,可用直尺直接量出它们的周长,而圆的周长是一条封闭曲线,怎样测出它的周长呢?你们可以用直尺和绳子去测量实验桌上的几个圆的周长,有几种测法?”请大家实验一下。顷刻课堂上人人动手参与,我用这种方法,你用那种方法,气氛十分活跃。尔后,大家纷纷发表自己的实验结果。我在肯定学生的思维方法后,因势利导,说明用绳测、滚动的办法测量圆的周长都是有一定的局限性,我们能不能找出一条求圆的周长的普遍规律呢?大家再实验,计算,直到得出:圆的周长是直径的л倍。这样,通过操作、讨论、观察、思考,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探索问题,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思维,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四、习题设计的有效性

课堂练习直接反映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是获取知识,巩固和深化新知识的重要手段。只有有效、高效的练习,才能达到理想的练习效果,真正做到减负提质。

(1)习题设计要少而精.。有效课堂练习设计不仅要有数量的保证,更要有质量的保证。努力做到练习少而精,确保练习一步到位,抓住有代表性,有典型性的习题来练。

(2)习题设计要有层次性。题目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把知识点掌握和理解,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取所长”,让学生感到学有所知,学有所获,学有所思,学有所得。

(3)习题设计要有趣味性。习题的设计就是要让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练习题的设计一定要改变过去枯燥无味、机械重复的状态,要让学生有兴趣地去学。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已经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各种策略,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放手让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动”起来。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2]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

[3]反思备课——教案反思与研究

猜你喜欢
习题设计学生学习情境创设
以数据分析观念引领统计习题的设计
预习,小学高年级学生学好语文的基石
鱼水情深,相得益彰
初中化学习题设计的研究
考试周刊(2016年91期)2016-12-08 22:40:06
谈微课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
网络环境下学生英语自学能力提升策略浅析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考试周刊(2016年86期)2016-11-11 07:29:28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00:25:07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