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验感知升华,实践促成数学精彩

2013-04-29 00:44纪红芳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3年6期
关键词:教学课堂

纪红芳

[摘 要] 生活是一个大课堂,学生在没有接触学校课堂学习之前,就已经对某些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认识,这就是所谓的先验性. 对于数学教学来说,要有效利用学生在生活之处汲取的先验感知,让他们通过实践由对知识的整体、模糊的认识过渡到对知识的局部、细微的认识,从而促成数学课堂的精彩.

[关键词] 教学课堂;先验感知;实践促成;数学精彩

对于有些知识来说,它以不同的形式藏匿在生活当中,我们在没有接触到与之相关的知识体系之前,并不了解它本身所暗含的知识原理. 可以说,我们对知识的认识先于我们的经验,但在这一点上,先验性不同于哲学上所涉及的唯心主义认识学说,我们先于经验认识的知识本来就是客观存在的,只是在实践活动进行之前,就被我们所接触,我们与这本来就存在的知识形成了一种熟知感. 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这种熟知感会让我们乐于亲近知识,会牵引我们更进一步系统地学习知识,阐明生活中所遇到的涵盖大量知识的常识.

先验知识的有效挖掘和感知

人的大脑可以将生活的点点滴滴储存起来,形成一个生活知识容量库,这些知识都是我们通过对生活的总结积攒而来的,是我们能更好地生活下去的宝贵财富. 即便如此,如果不去挖掘,这些知识也犹如荒山之源无人问津. 此外,这些生活知识也是学生所学课本知识的另一种形式的化身,是先于课堂教学被学生感知到的,为学生更透彻地学习该知识奠定了基础. 所以,这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方法挖掘储存在学生头脑中的先验知识,让学生将这些与课本中的知识点相关的生活经验或是生活常识从大脑中萃取出来,进行感知,这可以有效地以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作为导入新课的引子,使得数学知识更加趋向于生活,与学生之间产生密切的关系,有效排除学生内心潜在的排斥心理. 同时,也使得数学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为先验知识与科学知识及科学实践的对接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对科学性、系统性的数学知识认识之前,学生就以另外一种更为生活化的形式对该知识有了先验性的接触,但在学生的头脑中并没有这样的认识,那些生活化的先验知识并没有被唤醒,生活和课堂这两个空间还格格不入,学生对科学性、系统性的数学知识的学习仍感到陌生,缺乏兴趣. 基于这些种种不利于学生的因素,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挖掘储存在大脑中的先验知识,并对其感知,为其与课堂知识的对接奠定基础. 例如,数据与图表这一章,它所侧重的是统计表和统计图,而对于学生来说,在没有学习这一章之前就已经接触到了关于统计的知识,并对其进行了生活化的掌握. 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地挖掘学生大脑中对这一知识的先验性理解,升华其感知,对课堂新知识的学习做一次疏导.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在没有学习新课之前,找一些近几年来所接触的关于统计的新闻,比如我国几年来经济增长的速率,楼市楼价逐年升高的幅度,物价同期上调的百分率等与人们的生活相关的数据统计新闻,并让学生将自己所找到的关于统计的新闻用幻灯片的形式播放出来. 学生在观看新闻的时候,会无意识地发现各个统计新闻的类同点,即所有的数据统计都用图表来表示. 然后教师再启发学生想一想在生活当中,还遇到过什么样的统计表. 得到教师的启发,学生就会挖掘潜藏在大脑深处对统计的印象,然后饶有兴趣地将其列举出来:天气统计表、收支统计表、营养成分统计表、考试情况统计表等. 当然,对于课堂教学来说要张弛有度,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将学生的目光从生活之处引到课本学习中来,使储存在学生大脑中的先验认识发挥更显著的作用.

先验知识与课堂知识的有效对接

知识有时候凭借显而易见的外物呈现,而有时候知识还存在于无形当中,看不到摸不着,只能凭借人的思考和联系才能发觉. 但对于大部分知识来说,它们都是客观存在的,在人类出现之前是藏匿起来的,但经过人类对生活现象的研究、思考,总结出一个知识体系、知识结构,从此知识走向了科学的境地. 所以教学课堂所学的知识无非是我们在生活中所接触的客观现象的总结和归纳. 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教学不能割裂生活,而单一地去着眼课堂;也不能抛弃科学性数学知识系统的阐述,而单一地对生活有形或无形的知识夸夸其谈,而是要将它们联系起来,让课堂知识与学生在生活当中摄取的经验相对接. 但无论是应用先验去说明课堂知识,还是应用课堂知识去证明先验,教师始终要明确一点,就是将先验知识与课堂知识这两块“大陆”对接,联系成一片有效治学的绿洲,让学生的先验有的放矢,让课堂知识从理论走向实践,更好地影射生活.

生活当中,数据与图表这两项内容频频出现,学生在没有接触到相关的课堂知识之前,就在潜意识里对其进行了感知. 所以,这两项内容就以先验的形式储存在学生的大脑中. 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说,既要引导学生对其挖掘感知,还要将储存在大脑中的关于数据与图表的先验知识与相关的课堂知识相联系,找出影射点和对接处. 这样一来,初中数学课堂便融入了浓浓的生活味道,而实践性比较强的生活知识经过课堂理论知识的诠释走向科学的道路. 此外,在进行先验知识与课堂知识对接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有效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增强了课堂内容的饱满性.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先验挖掘,找出生活中我们常接触到的统计图表形式之后,可以直接导入课堂教学内容:“我们一起回忆了储存在我们大脑中,遍布生活的统计图表类型,但是同学们对统计图表有一个具体全面的了解吗?比如说统计的概念,统计的方式,统计的作用意义,等等. ”这时候,学生已经对频频出现在生活中的统计知识形成了一定的认识,再加上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会保持浓厚的兴趣,随着教师的步伐步入统计课堂理论知识的世界.

课堂知识回归实践这一活动的生成

课堂知识的最终指向是人生,它往往产生在实践这一行为之后,实现了对人生实践的理论性解释. 此外,课堂知识还是人们经过大量的实践所获得的经验和理论知识,可以形成循环性,更好地指导人生实践. 可以说,上述我们所提到的先验,大部分都是学生在生活中以旁观者的身份获得的,而不是自发的,亲身体验的. 这样一来,即使学生发奋努力将书本知识扎实记牢,还是觉得与其有距离感. 所以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先验知识与课堂知识对接之后,还应让课堂知识回归先验知识,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实践去具体形象地认识课堂知识,同时以自身的角度来探究储存在大脑中的先验. 这样一来,人生与课堂就形成了连环相扣的结构关系,即人生—课堂—人生. 先验知识先于课堂知识掌控着学生的大脑,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实践感知到人生与课堂的互换,从而更加透彻地了解课堂知识.

还以数据与图表这一知识点为例,它始于人生,归于课堂,但课堂不是这一知识点的终结处,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课堂作为知识的发散点,让课堂知识再延伸到生活中去,指导生活,回归生活. 数据与图表这一知识点极富操作性,实践性也很强,所以教师应该有效利用这一特点,在课堂理论知识学习之后,还应让学生投入到实践中,从以旁观者为主形成的先验过渡到以当局者为主探究知识的阶段. 对于先验和实践来说,前者是从生活出发,而后者又归于生活. 教师可以抓住生活这一依托点,让学生自主地对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做一次统计. 例如,为公交车各个时间段的乘客人数做一次统计;为季节交替时一周以来的天气变化做一次统计;为自己家的收支水平做一次统计,等等. 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究实践,对统计的概念、方法、作用都会形成切身的认识,为扎实地学习、熟练地运用统计知识提供了依据.

总结:广泛的说,课堂活动包括两大方面,即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但对于教和学这两项活动来说又包含着诸多的形式,所以教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洞察充满新意的教学形式,激起学生多样的学习方式,促成精彩的数学课堂.

猜你喜欢
教学课堂
妙用情境教学激活高中数学教学课堂
浅析如何使小学数学课堂充满活力和兴趣
关于提高数学教学课堂有效性的思考
找寻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低效问题的对策
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打造高效中职体育课堂研究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构建中学课堂和谐管理的具体办法
追求细节,提高效率
试论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计算机课堂教学
用课堂留白创新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