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振羽
摘 要:高中新课改要求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实现双边的互动。课堂教学中,应该明确学生在课堂上的重要地位,教师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而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建立“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通过问题探究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对“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一些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79-01
在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数学应用能力,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为终极目标。而“问题探究”这一教学模式正是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数学建模能力等都有着积极意义。
1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问题探究”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建构主义的知识观、学习观和学生观,它具有其科学性、合理性,特别适合当代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20世纪前苏联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该理论认为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指独立活动时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另一种是学生可能的发展水平,也就是通过教学所获得的潜力。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下一发展阶段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理论传到美国,对建构主义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的核心是:每个人都按照自身的经验去建构对世界的看法。建构主义的学生观、学习观和知识观综合概括就是,建构主义强调教学不应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应当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学生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对待新知识总是用自己已有的经验来理解、分析、检验、批判和吸收,由他本人建构完成。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当运用“最近发展区”理论确立学生下一步的学习任务,提出一定的问题,学生通过努力完成,还应确立学生是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主体,教师只是其引导者、合作者的教学思想。“问题探究”教学法就能较好地贯彻这一教学思想。
“问题探究”式教学法适应于高中学数学学科特点。高中数学有很多以日常生活为背景的知识,可以组织引导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带着问题去探究学习,理解掌握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
2 “问题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程序
2.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从生活情境入手,或者从数学基础知识出发,把需要解决的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符合学生实际的基础知识之中,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
2.2 尝试引导,把数学活动作为教学的载体
学生在尝试进行问题探究的过程中,常常难以把握问题探究的思维方向,难以建立起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难以判断知识运用是否正确、方法选择是否有效、问题的解是否准确等,这就需要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2.3 常用启发引导方式
(1)重温与问题有关的知识。(2)阅读教材,学习新概念。(3)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联想、猜测、类比、归纳、推理等。(4)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讨论和全班交流。
2.4 自主解决,把能力培养作为教学的长远利益
让学生学会并形成问题探究的思维方法,需要让学生反复经历多次的“自主解决”过程,这就需要教师把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作为长期的任务,在课堂教学中加强这方面的培养意识。
3 “问题探究”课堂教学举例
例1:在“双曲线的几何性质”的教学中,由于学生根据椭圆性质的研究经验,会很快想到运用研究橢圆几何性质的方法研究双曲线的性质,因此,笔者设置了这样的教学步骤:第一步,研究双曲线的几何性质。
(1)在不看课本的情况下先自己独立研究。
(2)每名学生把各自的研究结果在组内交流。
(3)请小组代表在全班发布本组研究成果(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对双曲线的范围、对称性、顶点、离心率有了初步的认识)。
第二步,经过上面的研究,学生对双曲线的几何性质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没有注意到双曲线的渐近线,因此,笔者承上启下,进一步提出问题:“我们清楚地看到双曲线的两支向左、右上方及左、右下方无限延伸,那能不能用数学语言较为确切地刻画这种延伸的发展趋势呢?比如说在延伸过程中和哪条直线可以无限接近?请同学们先讨论解决,再对照课本确认。”在笔者的这一问题下,学生分组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最终初步掌握了双曲线的两条渐近线方程。
第三步,笔者接着提出如下问题:“双曲线和椭圆虽然都是圆锥曲线,但它们有着本质的区别,请从性质的角度,说出它们的异同。”通过比较,学生进一步掌握了双曲线和椭圆各自的几何性。
第四步,请其中一组的学生,围绕双曲线的性质,在黑板上每人设置一道练习题,然后由另一组组长推选该组学生上黑板解题,其余学生在座位上完成。最后笔者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论证,内容细分为评价题解的正确与否、题目设计的优劣、改进设计方案等。
例2:在“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的教学中,笔者这样设计教学过程:
第一步:分析实例,猜想定理。
问题1:在长方体ABCD-A1B1C1D1中,棱BB1与底面ABCD垂直,观察BB1与底面ABCD内直线AB,BC有怎样的位置关系?由此你认为保证BB1⊥底面ABCD的条件是什么?
问题2:怎么样才可以把一张长方形贺卡直立于桌面?
问题3:根据上面的两个实例,同学们能得出判断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的方法吗?
经过思考和讨论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结合案例,让学生最终提出猜想: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垂直。
第二步:动手实验,确认定理。
笔者引导学生开展了一个简单的折纸实验:过△ABC的顶点A翻折纸片,得到折痕AD,再将翻折后的纸片竖起放置在桌面上(BD,DC与桌面接触),进行观察,同时进行以下几个问题的思考:
问题1:折痕AD与桌面垂直吗?如何翻折才能使折痕AD与桌面所在的平面垂直?
问题2:折痕AD⊥BC,翻折之后垂直关系发生变化了吗?(即AD⊥CD,AD⊥BD还成立吗?)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参考文献
[1] 李建平.研究,从这里起步[J].中国教育报,2010,3:23.
[2] 程太生.普通高中开设“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5):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