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育虚实现象及责任问题

2013-04-29 00:44张小宁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3年6期
关键词:农村教育

张小宁

摘 要: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人才的竞争依靠教育的发展。教育系统内由于传统、习惯、体制等因素的影响,却存在着违背教育规律,只重视成绩而忽视育人的“虚”的做法,延缓或阻碍着教育的发展。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务实、抑虚”,才能加速基础教育的发展进程,为高一级人才的培养奠定好基础,才能真正意义上促进人类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农村教育 “虚实现象” 教育责任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c)-0004-02

当今国际竞争异常激烈,科技发展非常迅猛,国际竞争包括经济、综合国力竞争,关键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而人才的培养,基础在教育。今天的科技成就明日的生产,现在的教育决定明日的科技与后天的生产,所以教育事业的发展已成为社会进步的最重要的基础条件,而基础教育又是基础的基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推广素质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核心。这一发展关乎民族的兴衰,要发展就要依靠全民对教育的重视,教育人的实践活动。

在科技发展,经济繁荣的前提下,教育发展必須依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当前教学的任务也亦转变为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着重素质的培养。党和国家已相当重视教育的发展,教育的成败取决于教育的实践活动。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教育的社会地位也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重视,特别在基础教育方面从减免学杂费到教师待遇逐渐提高,“教育的春天来临了”。兹就教育“虚实”作法加以肤浅探究,以达避“虚”就“实”之目的,以利于教育的发展。

1 基础教育上的“虚”与“实”现象

所谓“虚”就是指违背教育规律,采取一定的谎骗手段达到暂时蒙蔽教育实情的作法。其特点是:速效;相对付出的劳动少。而“实”指的是按照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而达教书育人目的的一种教育作法。与“虚”法比较,付出劳动大,时间长,较艰幸。我们之所以要探究这两种教育作法,是因为在目前的教育上存在日久,特别是“虚”在农村的教育阵地上,大有掩盖“实”的势头。

这种现象的存在,影响教育发展的速度和进程。如何扼制这种现象,是我们关心教育发展的每一个人应该重视的一个问题,只有抑“虚”,务“实”,教育才能培养出合乎时代所需的人才,使我国立于国际不败之林。

(1)国际形势的发展需要教育的发展,而教育的发展则要求必须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务实”精神。教育要发展,就必须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完成教育目标。就目前教育的发展任务来看,十七大报告指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1]“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如何做到“全面”,基础教育是否真的“全”呢?“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实现以上教育目标和任务,则需要教育管理者,每位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必须一点一滴,踏踏实实,循序渐进地依教育规律去完成。

教育要发展必须要“务实”。在“务实”之下,才会发掘教育的规律和教育现状的不足,倘若一个管理者为求政绩显赫,掩盖教育发展过程中不足和缺陷,“虚”其实质,则有损于教育的提高,未来国家的强盛、民族的发展。

(2)基础教育上几种“务虚”现象。

教育的实践活动以育人为根本目的,实施素质教育为发展趋向,其核心在传统教育上体现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要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一是靠正确的教育指导思想,树立现代教育观念;二是要运用现代教育管理的科学方法,调动广大教职工和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4]素质教育是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之上的全面教育,这个观点更适用于现代教育上。只有具备这样两个条件,就是一个成功的教育。这个问题后面祥加论述,这里先看几例基础教育上的“虚”的现象。

①2005年中央焦点访谈所爆光的广西某县“双基”验收各项档案材料的造假。各项表册齐全,逻辑关系严密,数据平衡都做得天衣无缝,但与实际却大厢经庭,“两基”验收一过,这些东西价值在哪?

②西部贫困地区“两基”攻坚。抛开历史旧帐,难以“务实”的原因外,“坚”在“硬”件落实靠政策,档案材料靠“务虚”。从上级各部门所要求达标的各项数据入手,讲究逻辑合理,各项数据勾连关系的平衡。

③教育领导体制的官场化。学校领导体制,也称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管理的组织制度,即机构设置和权限性划分的制度。这是学校的“神经中枢”,保证学校成为一个有机的系统,使学校全部工作正常进行。毛泽东曾经指出:“办好学校,最重要的是选择校长、教员和规定教育方针。”现在教育体制已全面推行校长负责制,但在校长的选拔和任用上,并不是德才兼备的标准,而仍以各种裙带、连理等关系选择任用校长,校长并非内行的现象随处可见,“教育机构负责人基本上都不是职业教育家。”[5]

④教育统计和分析工作的“虚化”。教育统计方面的工作必须保证教学的全面、及时、准确和客观。义务教育阶段的开学前各项工作的统计及各个阶段的统计,都不是依实际情况而填报,“四率”的完成情况制约着校长的乌纱,只能在上级的安排下填报。没有真实的统计数字、分析也只能是优秀、合理的分析推理结果,谈不上真实的分析,也就根本达不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⑤教育督导的“虚化”。教育管理中组织好视察和督导工作,对于贯彻教育方针、政策、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质量,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实际的作法只导不督,完全依“长官意志”而行事。为某项教育任务而督导,有问题就睁一眼闭一眼而过。

⑥教育评价方面的“虚化”。教育评价,是地方教育行政部门的主要职能,也是教育行政机关加强业务指导和管理的重要途径。但教育评价并非依实际的教育活动绩效为准,而是受到社会及人际关系的纠缠而作着教育评价。一个真正“务实”的教育工作者,由于社会关系的欠弱而在教育评价上可能屡屡吃亏。

⑦教学活动上的应付工作,由于多种因素影响,诸如执教思想、管理等等,使部分教职工在平常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只是维持纪律,一到考试开动大脑,穷尽心机提高教学成绩。这种态度能达到育人的目的吗?在城市的基础教育阶段,这种情况较少,社会的进步,人民监督能力增强。而在农村教育活动中,比比皆是。

社会、经济的发展影响到教育的发展,而教育人的思想、态度及体制都使得“虚”大行其道,阻碍着教育发展的进程。其危害性是相当大的!

2 “务虚”带给教育的危害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各项法规的健全,“虚”化的程度逐渐收敛,但不能说已经根除,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要实现“三个面向”的教育目标,就要从实际出发从事教育实践活动,而认为“务虚”是智慧,是策略的思想是一种教育理念上的误区,这种教育思想对实践者来说,有意识到的,有的则自己并未意识到。但不论是否意识到,这种思想或作法总是客观存在的。

“务虚”带给教育的直接后果,就是阻碍基础教育发展进程,影响着教育教学成绩的提高,挫伤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更进一步则影响着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更谈不上学生创造性的培养与发展。从长远的发展观点看就是耽误一代人。具体来说,教育行政管理人员为求政绩突出,目标数据只看材料,导致下面各级教育单位则“务虚”而不求“实”,督导、检查依“长官意志”只听汇报,不及其他,学校管理中,诸如教职工的技术职称的晋升及年度考核,虽有民主测评但考核标准即使有也不一定依标准而行,这种“合理”的操作性挫伤着教职工工作的积极进取性,激励作用的发挥相当脆弱,实行校长负责制及全员聘任制,一是受师资的限制,贫困边远山区的学校维持最其码的基本教学教职工人数都不够;教育行政部门在人事的聘任上为使权力不致削弱,一下子不放心放手,而被聘校长及负责人都是上层建筑与经济交合的产物,这些负责人并非内行,有时为竞聘身负债务,上任之后首先考虑的是挽回经济损失。如此恶性循环,教育的发展犹如泥淖中的车。

3 “虚”和“实”的实质是教育责任问题

时代发展到今天,国际竞争和信息时代来临给中华民族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举国上下已经认识到,要振兴中华必须振兴中国的教育,教育的春天来临了。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虽然为大多数人所公认,但在教育的性质和本质、教育目标、教育的类型和方法教育发展的动因和发展教育的途径等一系列教育本身和关系到教育发展的重大理论问题上,却有不同的观点和作法,形成了不同的教育观。教育观引导教育实践朝不同方向、沿着不同道路发展,使当代世界中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教育形式,担负着不同的社会职能。“同样称为教育,有的在努力培养人们创造精神,有的却压抑、消磨人们的创造精神;有的成为加速社会现代化的润滑剂,有的却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凝固剂;有的塑造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有的却陪植出缺才少德、极端利己主的一批怪胎……”[7]不同类型、不同性质的教育在不同社会中引起了不同的反响,有些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供不应求,老百姓赞不绝口,有些教育“产品”却遭到社会的拒斥。教育地位的提高和教育成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迫使人们对教育本身进行反思:如何按照时代的要求和教育的发展的客观规律自觉地加速教育的发展,反映在教育实践上就是要“务实”而拒“虚”。教育上的虛实,在其本质上是在不同的教育观之上的两种教育实现途径,是各级教育人的素质及其对教育本质、价值认识导致而出的教育责任。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这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

一个教育人,必须要有正确高尚的教育观。这就必须要求各级教育人有高度的责任感、全局观念。在教育体制上,严把各级准入之关。使“内行”来管理教育,党国的教育方针、政策、任务得到贯彻和完成,也才能以“务实”的精神指挥、指导教育的发展。在正确准入制度之下,各级教育人的高尚的教育观指导自己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沿着“务实”的路走下去,而不会“虚”下去。如此,从事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的观念才会解决;不解决准入的问题,“务实”还是有一定难度,教育发展的进程就会受阻。当然由于历史、经济、政治的原因,完善是要有一定的时间。

这里,一再谈准入话题是因为:一准入关不严,即使本人有再强的责任心恐有心有余力不足的情况;二是进入教育的教育人倘若根本就不是一个标准的人师,岂能培养合格的人才呢?某种程度上,教育实践活动“虚”化的根源与此有很大关系。

教育人在正确的教育观的指导下,以高度的责任心来成就现代的教育事业,基础教育各种假象的作法就会得到扼制。在领导体制上就会出现德才兼备领导,不会任人为亲。教育统计,教育督导就不会走过场,而真正的起到其应有的作用。只有领导是“内行”而“务实”,才能充分调动广大师生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的发展。

责任心源自于本职工作的热爱。只有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才能全身心的投入教育中,才能探索出适宜于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也才能教好每一节课,做一个真正的人师,徐特立对“人师”精辟论述:“人师是教育人,就是怎样做人的问题。经师是教学问的,就是说,除了教学问之外,学生的品质,学生的作风、学生的生活、学生的习惯,他是不管的,人师则是这些东西他都管。我们的教学要采取人师和经师二者合一的,每个教科学知识的人,就是一个模范人物,同时,也是一个有学问的人”[8]。其本质亦在于对人师的挚爱。

中国在普及初等教育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教育现代化水平高的国家(比如日本)相比,中国的初等教育(甚至程度更高级)保持着教育的政治化,这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不客观调控则贫困山乡的教育恐又是瓶颈的“瓶颈”。日本学生理想的老师也源于对教育的热爱和高度的责任心。“日本学生理想教师条件是:(1)热爱学生;(2)温和;(3)有钻研性;(4)耐心;(5)公平;(6)有教养;(7)遵守时间;(8)上课有趣味;(9)责任性;(10)能和学生打成一片;(11)对工作认真;(12)有组织能力;(13)容易接近。”[9]

综上说述,教育的“虚”与“实”实质上是教育的责任问题。是一个教育者的素质问题。下面让我们再从社会目标的实现来看之“务实”的必要性,及“务虚”之后果。“将人的全面和谐发展确立为社会主义教育的目标,这就正确地反映了社会主义教育的特点、本质和客观规律”这与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一致的,从这一定义中看教育必须是一项“务实”的工作,要有高度责任心才能完成。而“人们全面和谐发展”具体包括“人的心智的全面和谐发展”,“人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以及“个体和社会的协调统一和全面发展”。这不是一两句话几份材料就能达到的。相反“基础教育严重性存在片面最求升学率的偏向,并以成为一种难以根治的社会固疾,造成教育发展的低效益并严重违背儿童身心发展规律”这是“务虚”的恶果。

由于缺乏责任心、党和国家规定的教育方针、政策中要学生全面发展,但在实际教育实践中却普遍存在“学科中心主义”,甚至更为狭窄的“主科中心主义”,小学教育仅重视语数两门课程,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中。增加综合考试,实际上平时不上,考试靠突出,初中只求六科合格率,这也与教育外部管理有关联,他们仍以此为衡量学校教学成绩的标准。这种评价导向造成对德育、美育、体育尤其是劳动技术教育的忽视,这也就产生了在城市的小学三年级学生学会系鞋带都会引起家长兴奋的可悲笑话,在农村的教学中,则造成主科负担重、效率底,各学科间缺乏联系与沟通,课内外,校内外教育脱节,严重违背了教育规律,甚至严重损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创造性的发展。在素质教育已实施多年的今天,某县的乡镇中心小学为了追求双科合格率,放弃其他科目,只学语文、数学,一个小学生从二年级开始,每天做作业一直到十一、二点,学习的兴趣在这些学生身上逐渐消失,民怨生怒,这种做法好处便于老师维持纪律,今天的作业做不完明天加倍,而对于上课则轻松许多。

在我们的基础教育实践活动中,振兴教育首先在于强化教育队伍,只有教育队伍强化,教育人对教育的热爱,认识所担负的民族责任,我们的教学就会在“务实”轨道上加速教育的发展,否则,则会阻碍教育发展,教育管理者或执教者会成为耽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人之患”!

参考文献

[1] 十七大报告[R].

[2] 苏霍姆林斯基.培养集体的方法[M].安徽教育出版社,1983.

[3] 叶圣陶.叶圣陶谈师德[J].上海教育,1983(11).

[4] 辛安亭.现代普通教育管理学(序)[Z].1985,1.

[5] 孙津士.转型的中国—— 教育篇[M].成都科技出版社,1994.

[6] 徐特立.教育论文集[M].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

[7] 謝景隆.谈谈教师职业道德[M].陕西教育科技出版社,1995(3).

[8] 桑新民.呼唤新世纪的教育哲学—— 人类自身生产探秘[M].教育科技出版,1995.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
农村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
浅谈农村教育之“怪现状”
农村中小学乡土文化教育的缺失与改善
略论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策略
以规范管理提升农村教育均衡发展软实力
关于如何优化农村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探索
浅谈如何改善农村小学体育教学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教育发展问题探究
古代社学对发展农村教育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