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四大高原》教学设计

2013-04-29 07:44沈志强
广西教育·B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教学设计

沈志强

【关键词】四大高原 诗歌创作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8B-0051-0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诗歌的创作与赏析,掌握我国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及其他相关特征。

2.能力目标:初步学会通过诗歌的创作及赏析,提高地理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对四大高原的环境认知,树立治理、美化区域环境的责任意识,培育立志奉献祖国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

归纳四大高原的地形特征和分析其他相关特征。

三、教学难点

四大高原的诗歌创作;运用知识进行诗歌赏析。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孕育诗意

播放歌曲《青藏高原》《天堂》《黄土高坡》《芦笙恋歌》,让学生抢答歌曲名称,揭示主题:如何借助诗歌创作与赏析认识我国四大高原。

【教学思路】播放蕴含浓郁民族风情的音乐,让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泼;展示详细直观的地形图片,让学生在审美中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教师顺势导出教学主题。

(二)示范导学,尝试创作

1.出示教师创作的青藏高原诗句,让学生思考下列问题:

“青藏高原世界巅,海拔高度过四千。雪山宽谷在其间,周围山脉绕一圈。”

问题:诗歌侧重描述地形的哪些方面?请根据图片情景创作与其他高原相关的诗歌进行描述和记忆。

2.组织学生围绕海拔高度和地表形态两方面进行讨论。

3.学生代表尝试创作,集体对其创作进行修改,最后将作品在班级上展示:

“内蒙古高原不见边,海拔高度约一千。阴山、贺兰在其间,地面跑车赛神仙。”

“黄土高原黄土见,海拔高度一两千。千沟万壑高原面,暴雨一来哭爹娘。”

“云贵高原石灰岩,西高两千东一千,多山崎岖高原面,农区坝子在其间。”

4.归纳凝练,凸显主题。

【教学思路】利用教师作品成功引导学生创作,让学生从关注与鉴赏萌生愉悦之情和孕育创作灵感,在尝试创作和归纳凝练中,对信息进行获取、加工、整理、内化,从而构建自己的地理知识体系,完善知识网络。

(三)借助诗歌,拓展延伸

提出问题:

1.“青藏高原世界巅”,如此高耸的地形对我国大陆气候产生了什么影响?

2.古诗中的内蒙古高原“天苍苍,野茫茫”突出的地形意境是什么?“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昔日草场风光因何失去?为此应采取什么对策?

3.黄土高原流唱着“照着我的窑洞,晒着我的胳膊”,窑洞成为传统民居的有利条件是什么?地表“千沟万壑”反映了当地何种生态问题?该生态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为什么说“暴雨一来哭爹娘”?对此应采取什么措施?

4.云贵高原为何缺少参天大树?贵州古有“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两银”的说法,请解释贵阳“天无三日晴”之说。既有利于改善当地环境质量,又能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的措施是什么?

【教学思路】通过诗歌赏析,引导学生从中体验美、领略美、评价美,在“美”与“乐”中激发学习的愿望,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能力。

五、教学感悟

在教学中,教师绝不能以内容的“广而泛”“多而杂”来扩充课堂,否则学生容易在“学完—考完—忘完”的周而复始中迷糊行进,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对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也不够深入与牢固。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利用其优势,用“糖衣”把教学内容包裹起来,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带着兴趣和新鲜感学习,在枯燥的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培养起自觉寻找高效学习途径的习惯,寻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责编 陈 蓉)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教学设计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