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龚自珍诗歌中的爱国主义

2016-08-01 21:41董兰高云亮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1期
关键词:诗歌创作龚自珍爱国主义

董兰 高云亮

摘 要:在现存的龚自珍诗作中,有很多诗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附着笔墨,或心系民生艰辛,或主张对外御侮,或渴盼济世之才,或呼唤社会改革,赋予了诗歌崭新的进步思想。

关键词:龚自珍;诗歌创作;爱国主义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1-0-01

在现存的龚自珍诗作中,有很多诗篇洋溢着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批判黑暗的社会现实的同时,诗人以独特的视角附着笔墨,或心系民生艰辛,或主张对外御侮,或渴盼济世之才,或呼唤社会改革,赋予了诗歌崭新的进步思想,催人奋进。正是龚自珍这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和令人感佩的爱国主义情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知识分子投身于振兴家国的队伍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讲,龚自珍诗歌的感染力与塑造力无疑是巨大的,而其诗歌中涌动的爱国主义情感又可以看成诗歌创作的精神“内核”和力量源泉。

一、心系民生之作

针对当时民生凋敝的社会现实,龚自珍忧心忡忡,写下了不少事关民众日常生活和公共事业废兴情况的诗篇。如:

太湖七十溇为墟,三泖圆斜各有初。耻与蛟龙竞升斗,一篇聊献郏侨书。

此诗表明作者对苏南水利事业的关心,并效仿郏亶、郏侨的做法,向当局贡献治理三吴水利的计划。再如《己亥杂诗》中第一二三首,“不论铁盐不畴河,独倚东南涕泪多。国赋三升民一斗,屠牛那不胜栽禾。”写出了作者对清朝政府不重视筹划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盐铁生产、税收和水利等问题,一味依赖东南的漕运,对江南人民加重剥削,致使农业生产凋敝,人民困苦不堪。“国赋三升民一斗”可以看做是对清王朝赋税繁重、横征暴敛最形象、最真实的描绘与揭露。由于历史上农民起义常借屠牛奠酒的方式来发动群众,这“屠牛”句就暗含着农民在走投无路时铤而走险的可能,预示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危机正在酝酿之中。至于封建“衰世”所呈现的阶级的急剧分化和对立,诗人也从多方面进行画卷式展现。有的作品从市场度量衡的混乱,所谓“五都黍尺无人校,抢攘廛间一饱难”,反映了老百姓在封建地主阶级的压榨下在饥饿线上苦苦挣扎的惨状。有的则从夜半的滂沱大雨,联想到老百姓在深秋季节,仍然“九月无襦淮水湄”,在寒风陡峭中单衣度日的痛苦情状。《己亥杂诗》第二一首“满拟新桑遍冀州,重来不见绿云稠。书生挟策成何济?付与维南织女愁。”就是说北方不种桑养蚕,必然会影响南方丝织业的原料供应,给“织女”们带来忧愁。其实这是诗人对统治集团反对改革的不满,借所谓织女的忧愁倾泻出来。救国安民的良方不被采纳,其心境又岂是一个“愁”字了得?读来让人触目惊心、感同身受。

二、反殖民主义诗作

在反对沙俄入侵我国时,龚自珍提出了“徙民实边”、推行编户、鼓励农耕、加强军备、实行民族平等。在对待鸦片问题上,力主坚决禁烟。这些立足爱国立场的态度,也自然地体现到了他的诗歌之中。如: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逢?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在这首诗中,诗人揭露出贩烟和抽烟的皆是腐朽贪婪的统治阶级,他们已成为外国人的走狗,甘愿被利用。以嘲讽的笔触,形象地揭示了鸦片源源输入国内的社会根源和阶级根源。同时,龚自珍对于吸食鸦片者还有具体的描述,例如:

鬼灯队队散秋萤,落魄参军泪眼荧。何不专城花县去?春眠寒食未曾醒。

这首诗是有关鸦片的。作为禁烟运动积极拥护者的龚自珍,用这首诗作者形象地描述了那些“烟鬼”(清政府官员)鱼贯而行、进入烟馆吸烟的场景,同时对他们进行了辛辣地讽刺,从一个侧面体现了作者主张禁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事实上,对于禁烟运动的进程,龚自珍也是密切关注的。再如《己亥杂诗》中第八十七首:

故人恒海拜将军,侧立南天未蒇勋。我有阴符三百字,蜡丸难寄惜雄文。

这是怀念在禁烟前线的林则徐的。林则徐在广东的禁烟虽取得很大成效,但英国侵略者并不甘心失败,他们企图用武力破坏中国人民的这场正义斗争。由于在统治集团有抵抗和妥协两派,诗中龚自珍对好友禁烟的历史使命深感担忧,并流露出了爱莫能助的无奈。在这种民族矛盾凸显的艰危时刻,龚自珍抑压自我的不平之气,心系国难,让我们不自觉地流露出一种崇敬之情。

三、渴慕英才济世诗歌

当国家出现危机时,龚自珍没有选择逃避,他是选择通过自身的呐喊与呼唤警醒当局和世人,致力于社会改良(因上节已有论述,故本节不再涉及)。因龚自珍的“更法图良”思想没有完整的理论体系,而在其是各种表现得较为集中的,则是对“文可安邦,武可定国”的济世之才的渴求并寄予重望。也就是说,龚自珍是将自己的人才观作为寻求社会改革的一个载体或“突破口”,并深刻地体现在了诗歌创作上。除了上节提到的脍炙人口的“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诗之外,还有很多诗歌表达了对人才的同情与渴望,进而呼唤人才解放。例如:“一山突起丘陵妒”,“侧调安能犯正声”(《驿鼓三首》),自况自己在当时卓尔不群,却“苦不合时宜,身名坐枯槁”(《乞籴保阳》),夹杂着诗人被人嫉妒、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沈沈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才海内空”(《夜坐》)中,“人才海内空”五字,强烈表达了对“顽固派用人唯亲,而真正有用之才反遭摈弃”的愤怒控诉。

参考文献:

[1]裴效维主编,中国20世纪文学研究·近代卷,北京:北京出版社,2001年版。

猜你喜欢
诗歌创作龚自珍爱国主义
在疫情大考中彰显爱国主义力量
戴望舒诗歌创作的独特性略析
苏轼诗歌创作对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偏爱这不息的变幻
钻一钻《龚自珍》的空子
龚自珍的人才观
爱国主义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
胸中垒块发千钟——龚自珍故居
龚自珍最后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