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主要是从高中诗歌学习的角度分析了陶渊明理念对苏轼创作诗歌过程中产生的主要影响,在分析苏轼诗歌作品的思想意义以及题材情感等多方面的基础上,探讨苏轼诗歌和陶渊明理念之间存在的渗透关系。
关键词:苏轼 诗歌创作 陶渊明 渗透
从陶渊明创作的诗歌学习中可以发现,他是一个人品和诗品俱佳的作家,其德行和作诗理念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作家。苏轼是宋代的文坛巨匠,他曾经在《与苏辙书》中说过这样的话,即“吾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以及“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哉?如其为人,实有感焉……”由此可见,苏轼在诗歌创作中受到陶渊明作诗理念和为人德行的影响之深。
一.苏轼作品中的陶渊明
苏轼作品主要包括诗歌和苏词两种,从苏轼创作的两千多首诗歌中可以发现,其多部作品中均有陶渊明的出现,例如在诗歌《次韵答孙侔》中说道“但得低头拜东野,不词路中伺渊明。”在诗歌《李杞寺丞见和前篇复用元韵》中说道“陶潜自作五柳传,潘阆画入三峰图。”五柳先生是陶渊明自号,陶渊明著有《五柳先生传》,五柳是宅前有5棵柳树的意思。诗歌《陶骥子骏佚老堂二首》中的“渊明吾所师,夫子乃其后”更是将陶渊明奉为自己的先师,可见陶渊明在苏轼心中的地位不仅仅停留在对其诗歌创作的影响,还表现在对其情感和生活的影响。
二.陶渊明理念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
1.陶渊明
陶渊明,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他是东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散文家,同时也是田园诗派的创始人,陶渊明的诗歌散文具有自然质朴和意境深远等突出特点。年少时,陶渊明就有大济苍生的远大理想,他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学识赢得了官职,但是身处动荡的年代,使他的远大理想和满腔抱负难以实现。在进入官场以后,其不为五米斗折腰,也从不食官场的嗟来之食,即使身处混乱的官场仍然没有受到官场环境的影响。陶渊明的品性高洁,对官场的腐败深感痛心,但是在生活条件的限制下无法实现改正官场不良作风的志向。为了不与官场同流合污,其一直都过着半仕半隐的生活,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美好理想,改善着人们的心境和情感。
2.苏轼
苏轼是北宋的才子,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文学家和书画家,列位“唐宋八大家”之一。在学习苏轼的作品时经常会给人留下豪迈、洒脱和豁达的感觉,由于受到生活的影响,在苏轼的作品中可以顿悟到深刻的人生哲理。苏轼在21岁时凭借其独特的学识和个人智慧进入到了官场中,他在官场上的政绩十分卓越,但是由于其写了一些反对王安石变法的诗歌和文章,使其遭遇了牢狱之灾。尽管苏轼在官场上经历了较大的失意,出狱后的生活也是十分艰难,但是由于其具有豁达的情怀,可以在诗歌创作中满足自己精神上的需求。在苏轼经历了仕途上的失意以后,其创作出的诗歌和文章具有了明显的哲理性和人生领悟,例如千古名篇《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3.陶渊明和苏轼之间的关系
通过上述内容,总结了苏轼诗歌中的陶渊明,即在苏轼的作品中经常会提及苏轼,尽管二人并没有处于相同的时代,但是苏轼对陶渊明的感情好像并没有受到时代的影响。作为后辈,苏东坡对陶渊明非常崇敬和仰慕,他的作品必然会受到陶诗的影响和启发,例如他创作了124首和“陶诗”相关的诗。从人生境遇来看,在上文对苏轼和陶渊明的人生介绍中可以发现,陶渊明和苏轼均经历过官场上的失意,同样是壮志难酬,因此在诗歌情感地位表达中,壮志难酬以及对美好的期待无疑是陶诗和苏诗的共同之处。
陶渊明的经历和人生体悟给予了苏轼很大的启发,苏轼自己觉得其在精神层面上与陶渊明是相通的,因此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他经常会以陶渊明的作品作为学习对象,感受着陶渊明的心境和情怀。苏轼在评价陶渊明半仕半隐的生活状态时是这样说的“欲仕则仕,不以求之为嫌;欲隐则隐,不以去之为高;饥则扣门而乞食;饱则鸡黍以迎客。古今贤之,贵其真也。”
4.苏轼诗歌创作中陶渊明理念的渗透
陶渊明在诗歌中曾有过这样的自我评价,即“性刚才拙”和“守拙归园田”等,这完全是陶渊明自谦的提法,而苏轼与陶渊明相似,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也采用了“而我懒拙病,不受砭药除”以及“拙于林间鸠”等内容,这种影响不能说完全受到陶渊明的影响,但是其中存在的关系也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由于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创始人,每每谈论到陶诗时都会被其作品所反映出的情感所吸引。鲁迅曾评论过陶渊明说,陶渊明的态度是一般人学不会的,但是苏轼在作品《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则是赞不绝口并直抒胸臆,意在以其为榜样作为学习和模仿的对象。诗歌创作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当苏轼的生活态度受到陶渊明的生活态度影响时,陶渊明理念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自然也会表现出同步的特征。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通过苏轼和陶渊明的生活态度,人生经历以及作品特点等多个方面论述了陶渊明理念对苏轼诗歌创作的影响。
(作者介绍:徐雅静,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1409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