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希荣
〔关键词〕 毕业班;青春期;心理;管理方法;半成熟
现状;成人感
〔中图分类号〕 G6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21—0037—01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初中阶段是绝大部分学生的青春期,而青春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特殊时期,最为明显和突出的变化是青春期骚动,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叛逆意识强。在这种心境和情绪下,如遇到不满、挫折或对抗,很容易暴发突发式的状况,尤其是在父母、老师面前更容易失控,虽然在心情平静下来时也会感到后悔,但又常会复发。
一、毕业班学生的心理特征
1. 心理上的成人感与半成熟现状之间的矛盾。经过三年的初中生活,他们的身体强壮了,知识丰富了,认为自己已经成人了。但由于心理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心理水平尚处于从幼稚向成熟发展的过渡阶段,其认知能力、思维方式和社会经验等都处于半成熟状态,于是就出现了自己认为的心理发展水平与现实的心理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这是成长中的矛盾,是青春期不能回避的最基本的矛盾。
2. 心理断乳与精神依赖之间存在矛盾。成人感使他们的独立意识强烈起来,他们要求在精神生活方面摆脱成人,特别是父母、老师的羁绊,要有独立自主的决定权。但事实上,此时的中学生心理上渴求独立与实际上仍然存在依赖的矛盾十分突出,表现在情感上的两极性非常明显。
从毕业班面临的形势来看,高中升学考试临近,学生学习负担加重,竞争越来越激烈,教师、家长对其期望过高,加上题海检测频繁,大大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使绝大部分学生处在疲倦、紧张、沉闷的氛围中,便不同程度地产生抑郁症状。其通常表现为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不愿向外坦露。升学压力的苦恼使他们倍感孤独和寂寞,甚至对自己做出不合逻辑地推理、消极地判断,时而痛苦、时而愤怒、时而羞愧,情绪极其不稳定。
二、应对策略
作为班主任,了解这一心理特征对今后的工作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应及时采取与之相适应的措施开展工作。
1. 创设条件,搭建平台,留给他们以宣泄释放情绪的空间,在快乐和集体活动中展现自我,尽情放松,以此冲淡或减轻其抑郁的心情。按常规,临近毕业时学习进入攻坚阶段,许多教师便取消了一切课外活动,一味钻进“题海之战”中,信奉“临阵磨刀三分快”。其实,这种做法加重了学生的心理负担,效果并非如愿。相反,越是临近毕业,越要开展诸如爬山、打球、野炊、趣味智力竞赛、文娱表演、演讲以及辩论会等活动,创造条件让学生尽情“发泄”,减轻心理压力。事实表明,诸多活动并未影响学生学习成绩,反而会使学生轻装上阵,极尽潜力,成绩出色。
2. 毫不放松毕业前学生思想品德、心理健康及理想教育,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题讨论,树立学生的自信心。毕业前夕,学生像饥饿者渴望食物一样非常需要班主任的交谈、鼓励和关心。作为班主任,要把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和个别谈心结合起来,多正面鼓励、表扬,增强学生自信心,切勿严厉批评、妄下结论。临近毕业,许多班主任取消了周会课,而我却精心策划每一节周会课,确定主题,展开讨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心理健康诸方面的教育。同时重视家访工作,与家长交流有关培养孩子心理健康的活动、方法等,使家庭教育在毕业前发挥特有作用。此外,开辟心理咨询窗口,鼓励学生敞开心扉谈心事,班主任、班干部单独与问题学生交流,及时沟通疏导,及时消除不健康心理。
3. 及时调整班级管理方法,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用“兵管兵”方法解决问题。我曾经遇到这样一件事:班上两位较顽皮的男生在教室打闹损坏了班级的课桌,按学校规定不但要赔偿还要罚款。但两位学生态度强硬,坚决不予赔偿。事后,我同班干部商量,使这件事由班长出面解决,班长通过做工作,很快就把赔款收上来了,那两位学生也心服口服。原来班长与他们处在同一“情绪”和同一“平面”中,处理问题时学生容易接受。
4. 正确认识毕业班学生的“反常”行为,采取冷静、客观和审慎的态度。毕业前学生与教师有意“对抗”较为普遍,不能看作是学生的思想意识有问题,这是青春期叛逆心理和毕业班特定环境中学生特殊心理状态的外在表现,是另一种方式的正常“发泄”,任课教师特别是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客观、公正、谨慎处理。
编辑: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