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 欢
我国高、中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分析
● 李 欢
特殊教育专业建设是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特教专业建设现状,解决特教专业建设中的各种问题,对特教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13所高中等院校特教专业进行调查,分析了我国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招生、培养以及就业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扩大师资来源、转变就业观念及完善课程设置等等几方面的建议。
特殊教育;专业建设;师资;招生;就业
从1981年黑龙江肇东师范学校开办了全国第一个特殊教育师范部至今,我国高等特殊教育已走过了30年历史[1]。截止2010,我国大陆高中等院校中,约有20所高校开设了本科层次的特殊教育专业、15所高校开设了大专专业、2所院校开设了特殊教育中专专业。为了考察特殊教育专业建设现状,深入了解我国各高中等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队伍建设、招生、培养与就业等情况,本研究选取了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3所高中等院校(表1)进行考察。
1.生师比
总体来说,本科院校特教专业的平均生师比接近教育部规定的标准18:1[2]。但具体来看,个别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少之又少,生师比甚至超过了50:1,而有的生师比却不足10:1,各校差异非常悬殊。专科院校的生师比平均高达50:1,个别院校生师比甚至超过90:1。
表2 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生师比
表1 各学校概况
2.年龄结构
国内各高校特教专业教师呈现高龄化与年轻化并存现象。本研究所考察的13所高校中,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比例过高,在部分高校中甚至超过80%。但同时,部分高校中又完全没有一名青年教师,教师队伍最低年龄也超过45岁,呈现高龄化的现象。
表3 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年龄
3.学历层次
本科院校教师学历层次较高,博士学历占44%,硕士学历占41%,本科学历仅占15%;专科院校中教师学历普遍偏低,目前还没有教师已取得博士学位,仅有3名博士在读的教师,硕士学历占39%,本科学历占47%,大专学历占7%。
表4 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学历情况
表5 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学位专业情况
4.学位专业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所取得学位中,特教专业学位比例偏低。本科院校中,获得特教专业学位的老师不足教师总数的30%,专科院校中,特教专业毕业的教师仅占23%。
5.职称结构
本科院校中,高级职称比例较大;在专科学校中,高级职称的比例非常小,具体比例见表6。
表6 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职称情况
6.研究方向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教师的研究方向差别比较明显,其中盲、聋、弱智儿童的教育为最基本的研究方向,康复训练和语文、数学等学科教育方面的研究者比较缺乏。
1.招生规模
本科专业每年招生20-50人不等。大专院校有五年制和三年制两种不同的学制,每年招生均过百人。潍坊幼教特教师范学校是全国仅有的两所开设中专层次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之一,生源为初中毕业生,招生目标为50人/年,但由于生源不足,近五年实际招生均为35人左右。
表7 本科院校招生情况
2.第一志愿比例
部属本科院校实行了免费师范生政策,因此学生基本上都是第一志愿报考特殊教育专业。地方院校中,调配到特教专业的学生比例较高。
表8 大专院校招生情况
3.学生性别比例
和师范类专业的总体趋势一致,特殊教育专业的女生数量也远高于男生,在某些学校中甚至达到了1:10的男女比例。
表9 中专院校招生情况
1.培养目标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基本上都是从总体培养目标、素质目标和职业目标这三方面来阐述的。各个高校的定位不同,其培养目标有显著差异,可以说总体的培养目标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该院校的发展定位。例如,北京联合大学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应用性专门人才,这也是与该校“办学为民,应用为本”的办学理念完全相符的。
此外,各高校的总体目标不同,但是素质目标以及职业目标非常相似。各校素质目标大致可总结为:掌握特殊教育基本理论与知识,具有进行特殊教育教学、科研、管理的基本能力。职业目标可总结为: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机构从事特殊儿童教育、康复、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这也突出了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一个指向——面向基层。
2.培养方式
培养方式主要是指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及学制。目前,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1)四年一贯制
四年一贯制,是指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四年学制,这也是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所采取的方式,即入学前已经划分了专业,四年都是按照特殊教育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
(2)“2+2”分段模式
2+2分段培养模式,即前两学年和后两学年分段培养。全院以一级学科“教育学”的名义统一招生,不分专业,前两年学习通识课程和学科基础课,是基础教育阶段;后两年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以及个人意愿选择专业,完成专业学习,是专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阶段。
3.课程设置
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课程类型可以从两个角度进行分类。第一,可以按选修课和必修课进行划分。第二,还可按功能分为通识教育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专业教育课程三大类。
表10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通识课程设置比较
(1)通识课程
通识教育旨在为学生提供宽广的教育基础,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态度和思维方式的全方位发展[3]。由表10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通识课程的设置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通识课程的设置非常相似。由于教育部对各高校通识课程的设置有明确规定,必须包括“两课”(思想道德修养课和政治理论课)、外语、计算机、体育、军事(国防教育)等五类课程,因此各学校通识课程的设置具有很大的相似性[4]。在某些高校里,这些课程就等同于通识必修课。
第二,通识必修课的设置并不“通识”。通识必修课程中人文科学、自然科学、艺术修养类的课程非常少,本研究所考查的所有院校均没有此类的通识必修课。
第三,通识必修课与选修课比例值得商榷。各院校通识课程占总学分的比例一般在30%左右,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差距很大。从总比例来看我国特教专业的通识课程与发达国家差距并不大,均在30-40%[5];但是具体来看,通识必修课程占到通识课程总量的4/5之多,而选修课程占总量的1/5甚至还不足,可见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悬殊之大。这就意味着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未来择业方向选择课程的自由度非常有限。
(2)学科基础课程
学科基础课程是为使学生获得有关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知识和技能的课程,是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本研究将学科基础课程分为相关学科基础课、教育基础课程以及教师教育课程三类。由表11可以看出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差异较大。虽然总体上以心理学、教育学课程为主,但是课程类型、学时、学分及占总学分的比例相距甚远。个别学校所设课程主要为理论课,涉及技能与方法的课程很少,例如缺乏教师教育课程以及实践课程。
表11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学科基础课程
(3)专业课程
特殊教育专业课程是实现特殊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主体课程,它决定着本专业的性质和水平。专业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有关特殊教育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国内外在该领域的发展动态,并为学生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表12、13可以看出我国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必修/选修课程设置有以下特点:
表12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必修课
第一,实践课程比例有所提高。大多数高校专业必修课程都设置了实践环节,包括课堂练习和实验操作,以及特教学校教学见习等。
第二,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内容设置不均衡。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课程较充分,但学科教法类(语文、数学等)课程严重匮乏,使得特殊教育专业的毕业生由于缺乏学科教法专业训练,难以胜任特殊学校的学科教学工作。
第三,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不完善:专业课程主要涉及盲、聋、弱智教育三个方向,其他方向的课程,例如自闭症儿童心理与教育、语言康复等方向的课程非常缺乏。
第四,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课程以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传统基础学科为主,前沿学科很少,只有为数不多的反映该领域新动向的课程。
表13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选修课
就业情况是各师资培养机构都非常关注的问题,特教专业培养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实现自身价值,才能真正达到师资培养的目的。国内特殊教育专业近五年毕业生的总体就业情况如表14、15所示,特殊教育本科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基本达到了100%就业。专科院校的学生就业率稍逊一些,尤其是五年制大专就业率更低。
1.就业率
表14 本科学校毕业生去向
表15 专科学校毕业生去向
2.特教从业率/转行比例
部属高校特殊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较高,但真正到特殊学校或相关的特教培训机构工作的毕业生仅占总人数的50%左右,约三分之一左右的毕业生都选择转行。部分专科院校,学生转行的比例更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其他于特殊教育无关的职业。
针对国内各院校师资队伍生师比不合理、年龄两极分化以及专业化水平不高、专业结构不完整等困境,笔者提出建议如下:
1.调整师资数量,优化生师比
本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生师比不合理现象非常明显:一方面,随着高校的扩招,特殊教育专业学生数量也在逐年增加,部分本科院校特教专业的生师比达到了50:1,远超过了教育部规定的18:1的要求。虽然提高生师比可以获得较大的规模效益,生师比越高,每个教师所培养的学生越多,办学效益和工作效率越高[6]。但是由于高校不断扩招,生师比大大超出了教师的承受能力,大部分教师超负荷工作,难以挤出时间接受培训、进修和提高,也没有精力参加实践、科研和教改活动,工作压力相当大。另外,从学生受教育的角度来分析,生师比越高,教师花在单个学生身上的时间就越少,学生得到的指导和帮助就越少,教学质量难以得到保证。为此,笔者建议各高校积极引进师资,合理调整生师比,以改善教学质量,减轻教师负担。由于各高校编制有限,招聘新教师加入特教师资队伍非常困难,笔者建议变通固有的师资引进方式,例如采用外聘教师途径解决高生师比问题。
另一方面,个别高校特教专业生师比低至9:1,显著低于教育部所规定的18:1的要求,导致教师工作量不足及学校对教师的使用不充分,制约了教师的使用效率,造成了教师资源的浪费。因此,有必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工作学习的积极性,严格控制师资队伍总体规模,提高生师比和办学效益。
2.加强师资互助,改善年龄结构问题
各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年龄结构呈现两极分化,年轻化和高龄化现状并存:青年教师给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带来了活力,但是其教学水平、科研能力都有待提高;老教师经验丰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都较高,但是知识更新较慢、知识滞后。鉴于该现状,笔者建议加强老中青师资合作,通过“以老带新、以优带新、以学促新”等方式提高青年教师水平,使其快速成长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同时也能够加速老教师的知识更新。
3.完善师资进修方案,提高师资专业化水平
国内各高校特教专业的教师中大多数都是非特教专业毕业,其中很多教师从未接受过系统的特教专业训练,使高校特教师资专业化水平受到质疑。因此,需要一套完善的师资进修方案来提升师资专业化水平。
首先,高校和教师本人应当转变思想观念,树立终身学习理念。“终身学习”的理念,要求高校行政部门制定出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完整的培训体系。
其次,各高校特教专业应秉持与时俱进的指导思想改革教师培训模式和内容,促进教师培训多元化。应改变目前特教专业师资以学历进修为主的培训模式,构建起个性化的、终身化的多元培训模式,如根据岗位要求和教师个体特点综合运用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国内访学、高级研讨、基层挂职、国外深造等形式。
此外,高校师资培训要摆脱以往流于形式的弊端,要做到实效第一,真正起到提升教师各方面的素质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建立起师资培训质量督体系,师资培训的质量监督既要有结果的考核监督,也要有培训过程的监督。
4.增强跨专业合作,完善专业结构
本研究中,各高校均以研究智力落后、盲、聋教育的师资为主,缺乏康复专业,以及语文、数学等学科背景的教师,专业结构不完整。由于师资的缺乏,使得学生在培养过程中也没有受过相应的专业训练,难以胜任特教学校的各学科教学工作。
面对特殊教育专业结构不完善的现状,笔者建议各高校加强教师跨专业合作。例如,与医学、心理学专业教师合作,共同研究,促进特教专业水平的提高。此外也可以和数学、语文等专业师资合作培养特殊教育学校所需要的有学科背景的未来师资。
针对于目前各院校第一志愿招生比例不高,五年制大专与中专毕业生就业难等困境,笔者提出了招生就业的相关建议如下:
1.政府调控—政策支持
自2007年免费师范生政策实施以来,全国总招收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157人,生源质量良好,三年来六所部属师范院校招收免费师范生的录取分数线都高于各地省重点线40分以上[7]。免费师范生毕业后回到生源地就业,一方面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能为西部输送优秀特教人才,缓解了东西部地区特教资源不均的问题。这是有利于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举措[8]。因此,笔者建议特教专业免费师范生应继续实施。
2.学校协助—调整教学管理
(1)灵活调整专科学校招生规模
招生与就业这两项工作是辨证统一的关系。面对五年制大专和中专的就业难的问题,各高校应减少招生的盲目性,根据就业情况,灵活调整招生规模,减少五年制大专和中专招生。
(2)加强职业认同教育
目前,由于对特殊教育的认识不全或者一些观念上的偏见等,使得部分高校特殊教育专业第一志愿录取率不高。调配的学生专业认同感较差,不仅影响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甚至可能阻碍其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特殊教育专业教师。因此,对这类非第一志愿的学生,应加强职业认同教育。
3.市场导向—指导就业
由于各高校的扩招,大学生就业市场已经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因此各高校的专业结构必须做出调整以适应劳动力市场由卖方向买方转变的趋势[9]。特殊教育专业的招生与培养也应该顺应市场需求,针对于自闭症、医学康复等市场需求量较大的专业方向,各高校特教专业应合理配置资源,开设相应的方向课,努力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特教专业毕业生,促进特教专业学生学以致用。
4.个人努力—观念转变
(1)就业途径应西移、下移
根据2008年国家统计局的 《国家统计年鉴》,各地区特殊教育学校数量相差非常大,特殊教育发达的省份,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显著多于特殊教育欠发达、落后的省份。截止2008年为止,西藏地区仅有一所特教学校,相比山东省的144所特殊学校,差距不止上百倍[10]。这一方面说明全国的特教专业区域发展极其不均衡;另一方面,可以看出西部特殊教育事业还有极大的发展空间,需要引进大量的特教人才。对于我们特教专业毕业生来说,到西部和基层就业将有更大的施展本领的舞台,容易得到重用。因此,特教专业学生应改变观念,积极支援西部建设,响应国家号召,促进西部大开发的同时,也解决了特教人才流失的问题。
(2)鼓励自主创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残酷的就业现实已不允许这些昔日的“天之骄子”理想地择业和就业。面对这一就业局面,自主创业,未尝不是一种明智的选择。对于特教专业大学毕业生来说,结合本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开办各类特殊儿童康复机构或者培训机构,对个人和社会是件两全其美的事情:成功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并且为更多的特殊儿童提供教育训练的机会。这种成功不仅是个人的、家庭的,更是社会的成功。
1.优化培养目标
首先,培养目标应该多样化。特殊教育专业不仅要培养面向基础教育的特殊教育教师,还要培养特殊教育系统的相关服务专业人才以及各类特教机构的管理人才,即培养各级各类特殊教育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多方面的需求。
第二,培养目标应该更加注重实用性原则。免费师范生这一身份将学生定位为了将来的一线特殊学校,因此我们对学生的培养应该更加注重他们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一线教学打下基础。
2.调整培养方式
第一,“2+2”培养模式有待商榷。与四年一贯制的学生相比,2+2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在大三才进入专业角色,对特教专业的认同感较差。此外,是2+2模式的培养方式专业学习时间紧张。前两学年都未接触专业学习,剩余两年专业学习时间除去毕业论文、实习以及找工作的时间,所剩下的学习专业课程的时间太短。对此,部分高校教师提出1.5+2.5的培养方式,让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能有所延长,提高学生专业能力。
第二,与多样化的培养目标相适应,培养方式也应该多样化与层次化。例如,特教专业可以与其他专业(数学、文学等)联合培养师资。这样既能解决特殊教育各学科教师不足,又与目前“融合教育”的思想相一致。根据不同的培养目标,可以采取2+2,4+2,4+1等培养模式。
3.完善课程设置
(1)丰富通识课程
通识课程的设置是为了让未来的教师们具备多方面的文化修养,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种文化熏陶。为了使各高校特教专业的通识课程更加“通识”,笔者建议丰富通识课程类型,增开人文、社会、自然科学、文化艺术等多种课程;增加选修课程资源,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使他们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敏锐的思维,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2)规范学科基础课程
鉴于学科基础课程开设的现状,特教专业应规范学科基础课程的设置,除学科基础的相关理论课之外,还应该多开设教育技能课程、教育实践课程及教育科研类的课程,从而加强学生的各种教育教学技能,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充分突出其师范性。
(3)优化专业课程
首先,在专业课程中应增加学科教法类课程,使特教专业学生能更好地胜任基础教育中某一学科的教学。如果特教老师只懂教育或心理学知识,学科知识薄弱,将很难胜任特殊儿童的学科教学。
其次,扩展专业课程。国内的特教专业课程,主要是针对盲、聋、弱智三类学生开设,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自闭症、学习障碍、言语障碍等特殊儿童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特教专业应该与时俱进,扩展专业课程类型,建议各高校在专业选修课中按障碍类型形成关于这一类障碍的课程群,例如,自闭症儿童的医学基础、生理及心理、评估、教育计划、教学策略等等,学生可根据个人的兴趣和意向选修这些课程。在保证广度的基础上兼顾深度,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需求,也彰显了特殊教育的特殊性。
经过了30年的发展,我国高等特殊教育专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从招生规模到师资队伍都得到了空前的发展,但是各院校特殊教育专业建设中仍然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需要更多的特殊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克服专业建设中的各种困难,为我国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特殊教育人才。
[1]顾定倩.关注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对我国特殊师范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J].中国教师,2009,(4):4-7.
[2]教育部.教育部教高厅2004[21]号文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S].2004.
[3]李会春.中国高校通识课程设置现状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07,(4):21-27.
[4]季诚钧.试论高师院校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2002,(12):55-60.
[5]赵宵逍.高校特殊教育专业师资培养比较研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08.
[6]袁双龙,郭峰.高等学校生师比研究述评[J].湘潮(下半月),2009,(4):110-111.
[7]于兴国.师范生免费教育进展情况及相关政策解读[A].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理念与行动研讨会,北京:2010.
[8]黎婉勤.关于师范生免费教育的若干思考[J].教师教育研究,2007,(3):20-28.
[9]马佳宏,周会娟.调整与适应:高等教育结构与劳动力市场的关系探寻[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2002,(2):82-86.
[10]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8[DB/OL].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indexch.htm,2010-6-12.
李 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特殊教育系,博士,研究方向:特殊教育基本理论
(责任编辑:陈培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