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死亡美学的思考

2011-08-15 00:49王文雄
中学语文 2011年36期
关键词:夏瑜林觉民窦娥

王文雄

高中语文教学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死亡的问题,如:屈原之死、项羽之死、刘兰芝之死、窦娥之死、祥林嫂之死、夏瑜之死、林觉民之死等等,死亡既然被设定为人的一个本质规定性,表现人的文学势在必然要带进对死亡的沉思。面对死亡,面对这生命的尽头,面对恐惧,我们的教学又如何驾驭,我们做如何的考量。

死亡的审美价值有两个契机:其一是通过死亡可以充分展示某种较之生命更可珍贵的真与善的价值;其二是死亡的审美价值具有双重涵义:一方面通过艺术的中介可以化死亡的恐惧为美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艺术的筛选和抽象,可以进一步强化一些特定的死亡行为和现象先已具有的审美价值。

人们怎样以他们的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与困顿?怎样才能使人们宛如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然生动起来呢?下面就从死亡美学,死亡的审美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一、崇高、伟岸的死——一种悲壮之美。

屈原之死,几千年来已为中华儿女歌咏的对象,沉入汨罗的那一刹那,就一直让人们祭奠,让人们怀念,“岂余身之惮殃兮,恐皇舆之败绩。”这是一种忧国忧民精神,屈原的死是崇高的,屈原的爱国精神,屈原的灵魂,屈原的风格,一直在鼓励着人们,他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们,司马迁给他的评价:“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这是伟大诗人屈原最真实的人格写照,所以屈原的死是崇高的,伟大的,屈原的《离骚》、《天问》、《九章》一直是人们传颂的名篇。

《与妻书》中的林觉民在走向死亡时是这样跟妻子说:“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以成为阴间一鬼。……吾至爱汝,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也。”可以看出林觉民对妻子的爱,这种爱是自私的,因为林觉民只让意映留在世上,而自己却走向死地,把伤心、痛苦留给自己的爱妻。而这种爱又是最无私的最伟大的最崇高的,“吾充吾爱汝之心,助天下人爱其所爱,所以敢先汝而死,不顾汝也。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可见林觉民之死的价值,这种死是何等的伟大,何等的崇高。

《药》中夏瑜的死。小说是以暗线的形式呈现——革命者的死。“康大叔——听说今天结果的一个犯人,便是夏家的孩子,那是谁的孩子?究竟是什么事?”“谁的?不就是夏四奶奶的儿子?……这小东西不要命,不要就是了。我可是这一回一点没有得到好处……”夏瑜的死是那般孤单又是那般孤独。可是“分明有一圈红白的花,围在那尖圆的坟顶”革命还是后继有人,革命者的死仍然有人会记住,有人会祭奠着他们。夏瑜的死是孤独的却是伟大的崇高的。

二、凄惨、冷酷的死——一种诗意之美。

《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的死:“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刘兰芝的死已成为了凄惨美的象征。刘兰芝举身赴清池的那一镜头,成为永久的定格,被婆婆休了,被兄长催促改嫁,刘兰芝仍然坚守着自己的那一份信约,这种死是何等的凄美与冷酷。

《祝福》中祥林嫂的死。祥林嫂死之前问“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灵魂的?”“有没有地狱?”“死掉的一家人,都能见面的?”可见祥林嫂对死还是有恐惧的,在得到“我”的“也许有罢”,“论理就该也有。”祥林嫂肯定是有选择的听,而“至于未必,谁来管这等事”,“究竟有没有魂灵,我也说不清”她肯定是听不进去的。于是就在全鲁镇人“祝福”的寒风中祥林嫂死去了。祥林嫂的死是夫权、族权、人权、政权的压榨下走向死亡,是一种凄冷的死,无助的死,也是一种无奈的死,更是一种冷酷的死。

三、无知、愚昧之死——一种冷讽之美。

《药》中华小栓之死。华小栓因痨病却吃革命者的鲜血——人血馒头,最后还是死了,“华大妈已在右边的一座新坟前面,排出四碟菜,一碗饭,哭了一场。”华小栓是在无知下吃了革命者的鲜血,所以他的死是无知,是愚昧的。也是弱势群体面对黑暗社会的一种无奈与无能。

《阿Q正传》中的阿Q之死。“阿Q要画圆圈了,那手捏着笔却只是抖。于是那人替他将纸铺在地上,阿Q伏下去,使尽了平生的力气画圆圈。他生怕被人笑话,立志要画得圆,但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又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阿Q开始有点惶惑,“但不多时也就释然了,他想:孙子才画得很圆的圆圈呢”。阿Q在二十年后又是一条好汉中走上断头台,阿Q的死,避开他的社会价值与历史价值来说,就阿Q本人而言,他仍然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而死?为谁而死?所以他的死就其自身而言是无知的,是愚昧的。

四、双重、悲喜之死——一种多元之美。

《项羽本纪》中项羽的死,“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乃自刎而死。”项羽之死是悲剧之死,是英雄之死,是悲壮之死。李清照《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对项羽之死最高的评价。

然而项羽之死,又是一种无为之死,杜牧《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是男人就是要忍辱、忍耻,所以项羽之死是无为之死。

司马迁更是准确的对项羽评价:“及羽背关怀楚,放逐义帝而自立,怨王侯叛己,难矣!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悟,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司马迁对项羽的评价主要是从项羽本身性格所做的结论性的定性,也是对项羽之亡,做客观的评价。

《窦娥冤》中窦娥的死。窦娥:“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在临刑的时候,她又向天发出三桩誓愿:一要刀过头落,一腔热血全溅在白练上;二要天降大雪,遮盖她的尸体;三要让楚州大旱三年。窦娥的誓愿居然感动了天地。那时候,正是六月大伏天气,窦娥被杀之后,一霎时天昏地暗,大雪纷飞;接下来,楚州地方大旱了三年。后来,窦娥的父亲窦天章在京城做官,窦娥的冤案得到平反昭雪,杀人凶手张驴儿被处死刑,贪官桃杌也得到应有的惩罚。窦娥的死是悲剧的,但从故事的结果来看,又是喜剧的。窦娥死前立下的三大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并一一如愿。窦娥的死,具有现实性又具有浪漫性,是一种多元的美。

五、主、被动与内外因之死——一种哲学之美。

其实高中教材中所涉及到的人物的死,有的是主动走向死地,有的就是被动的走向死亡,当然有的既是主动的又是被动的死;有的是因内在因素走向死地,有的是因外在因素被迫走向死亡,或由内外因素导致,也就是具有双重性,富有哲学之美。

如刘兰芝之死、窦娥之死、阿Q之死、祥林嫂之死,都是被动之死,因外在因素导致被迫而死。刘兰芝是被婆婆休,兄长催嫁,于是举身赴泉。窦娥因贪官桃杌把窦娥屈打成招,定了死罪,把她押到刑场去处死。窦娥眼看没有申冤的地方,她满腔悲愤地咒骂天地:“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为天!”阿Q被人当成是革命者送上断头台,还想到“二十年后还是一条好汉”。祥林嫂就是被鲁四老爷这样的罪魁祸首一步一步逼迫而死。他们的死被动的,又是无奈的。

而林觉民之死、夏瑜之死就是主动的走向死地,是勇敢的走向死亡,他们的死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更好的幸福生活而死,是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死,他们的死,有着内在的主动趋向力。

屈原之死、项羽之死就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死,也是由内外因素导致而成。屈原在选择沉入汨罗江,一方面得不到君主的重用,被当权者谗言所害,被楚怀王流放,另一方面就是屈原自身为了保持自己的贞节,不愿同流合污,所以屈原的死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死,是内外因素驱使而成。项羽之死也是主动与被动相结合的死,因为项羽的刚愎自用、优柔寡断、妇女之仁,在四面楚歌下只能选择自刎,不肯过江东。

死亡一种人性的嬗变,佛洛伊德解析为生命的终结与新生,崇高的死亡是一种悲壮美,展示着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的美。凄惨、冷酷的死亡是一种诗意的美。无知与愚昧的死亡是一种凄冷与冷厉的挽歌。对死亡美学的思考,本身就富有对生命终极意义与价值的深度思考,是一种痛苦与艰难的心路历程。

猜你喜欢
夏瑜林觉民窦娥
窦娥冤
林觉民:不负家国却负卿
铁血柔情林觉民(节选)
在博尔塔拉留影
谁杀死了窦娥
辛亥革命
谁杀死了窦娥
林觉民:不负天下,但负一人
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外科治疗体会
“比较”引我们走近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