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保国
摘 要: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鼓励学生习作所取得的成果,采取多种方法巧用鼓励,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开掘学生的写作源泉,让学生自信、自勉和自强,从而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作文教学;课堂鼓励、课外鼓励、书面鼓励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8-0027-02
叶圣陶老先生曾经说过:“作文这件事上,教师千万不能做‘难服侍的婆婆,也不能做‘医生,而是做‘园丁。”我觉得叶老这句话说出了语文教师处理学生作文应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即既不能像那“难服侍的婆婆”一样,看学生的作文什么地方都不顺眼,也不能像“外科医生”一样动不动就把学生的作文判了“死刑”,而应该像辛勤的园丁一样,既培土又施肥,既修剪又精心呵护。不仅有婉言的批评,认真的教诲,更重要的应该去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优点,爱护学生作文的劳动成果。
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美”是什么?具体到语文教师在学生作文的讲评中,就是“老师的美言”——老师的鼓励的话语。学生读了老师的鼓励的话语,就有了美的感受:看到了老师鼓励的话语,学生就会总结经验,下一次把作文写得更好。
可见,教师的鼓励在学生作文过程中有着很大的作用。那么,在作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该如何巧用鼓励呢?我觉得应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课堂鼓励
课堂鼓励就是当着全班学生的面儿鼓励学生。可以鼓励学生作文写得规范优美,可以鼓励学生作文入题方法得当,可以鼓励写作素材充实有时代气息,可以鼓励结尾深刻有力……
王蒙说过,天才就是“亏他想得出来”。语文教师应抓住这样的好典型、好文章及时表扬,可以当堂宣读学生的作文,可以把学生的作文打印出来,发给全班学生,让他们都来分享成功的欢乐,也可以让学生把他的作文亲手抄出来,老师把它贴到班里的《发表园地》。
这样的课堂鼓励,对学生练习写作会产生强大的推动力,激发出学生的写作激情。
二、课外鼓励
我们想鼓励一个学生的作文,有时不要当着别人的面儿鼓励他,当面鼓励有时会使学生产生错觉,反而让他认为鼓励者是虚情假意的。老师应有意识地寻找适当场合和机会鼓励学生,可以私下找学生谈话鼓励他,可以在学生的家长面前表扬他……
一般地说,课外鼓励有时比课堂鼓励效果更好。一句鼓励的话语,说者有心,听者更有意。本来是被动的写作,可能会变成主动的写作;本来是“粗糙”的文章,可能会变成精品美文。
托尔斯泰说:“一个老师爱学生是好老师,一个老师爱事业是优秀的老师,一个老师既爱学生又热爱自已的事业,是一个十全十美的老师。”一个“十全十美”的语文老师应时刻注意教育的火候,讲究教育方法,用鼓励去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用鼓励去精心培育学生作文这朵稚嫩的小花。
三、书面鼓励
语文教师在批改学生作文的时候,应“总要想方设法鼓励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觉得非写出来不可。”这种鼓励应体现在作文的评语中,或鼓励学生作文的开头、结尾,或鼓励学生作文的内容、结构,或鼓励学生作文卷面的整洁、优美等等。教师不应吝啬自已的笔墨,独具慧眼,以发现学生作文的优点为主,而不应该“横挑鼻子竖挑眼”。
老师的“批评即是教师的指点,这仅仅是一种辅助手段而已”,我们不能想通过一次“教训”“批评”就让学生的作文长进多少,而是要通过一次次的鼓励去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激活学生的写作源泉。
我们可以用“你的文章写得真棒!”“你的知识面很宽广!”“你的思维很独特!”“你的字写得很优美!”这类的话去激励学生。“如果教师注重艺术施教,使学习变苦为乐就更加可能。”1981年2月在浙江桐乡发现了我国文坛巨匠茅盾小学时代的两册作文,作文本中留下了教师充满热情的赞语:“好笔力,好见地,读史有眼,立论有识,小子可造,其竭力用功,勉成大器。”“前程远大,未可限量,十二岁小而能词语,莫谓祖国无人也。”这些富有鼓舞性的评语,无疑给了少年茅盾以极大的启示和激励,使他在文学之路上获得了奋进的力量。可以说,这位国文教师用“鼓励”造就了一个文坛巨匠。
如果“鼓励”也可以看作是一种接纳学生的话,那么只有无条件的“鼓励”才能塑造自信的人生。如果你是父母,请告诉你的孩子: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孩子;如果你是领导,请告诉你的下属:我欣赏你,只因为你能发挥独特的自己;如果你是语文教师,请告诉你的学生:我爱你,只因为你是我的学生!鼓励的未来便是一种力量在酝酿,在涌动。那力量便是真正的自信——相信自己“我能行”!
总之,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文章能得到老师的认可,也希望能听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因为,人的聪明才智、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是表扬和鼓励的结果。如果受到鼓舞,其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也会随之高涨。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带着欣赏和鼓励的眼光来看学生,将人内在的潜能激发出来。“再加上恰当的鼓励,引起他们非写出来不可的强烈欲望。”让学生变得自信、自勉、自立和自强,从而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微妙教育效果。
【责任编辑 薛春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