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会华
摘 要:所谓“智优生”,就是成绩优异而品质一般的学生。对于部分智优生存在的心理缺陷:骄傲自大,自私无情;爱慕虚荣,意志薄弱;性格孤僻,轻视实践,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供机会,激发热情;心理疏导,健全人格;家校合作,塑造人才。
关键词:智优生;心理缺陷;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09)08-0012-02
在应试教育的长期熏陶下,人们习惯地将学习上的佼佼者称作“优等生”,但很多教师越来越发现:有些在校求学时的“优等生”步入社会后却业绩平平、无所建树,而有些在校时的后进生却能活跃于社会,甚至能干出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一些“优等生”离校后遇到老师形同陌路、情感淡薄,而一些后进生走出校门后见到老师如见亲人、热情有加。由此可见,我们在“优等生”的概念界定上有意无意地发生了偏差。何为优等生?那种仅仅在学习上取得优异成绩者充其量可称作“智优生”。根据多年的观察和分析,我发现部分智优生的心理缺陷也是十分明显的。
一、智优生的心理缺陷
1.骄傲自大,自私无情。
大多数智优生在学业上富有进取心、意志力与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得到家长、老师的赞赏及同学们的羡慕,但久而久之,他们往往会忘记老师、家长、同学对他的帮助,忘记“山外有山”,变得骄傲自大、目中无人。具体表现在不尊重老师,对同学爱理不理,甚至嫌弃父母。“骄傲自大”还带来部分智优生情感上冷淡自私,生活上“四肢不勤”。在家里,视父母所做一切为理所当然,更不能为父母分忧;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总是借口“没时间”。在学校,对集体态度冷淡,漠不关心;对班级事务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对诸如运动会、公益劳动等集体活动更缺乏热情;对同学索取多于奉献,苛求多于忍让。
2.爱慕虚荣,意志薄弱。
智优生由于长期处于顺境,听到的大多是赞赏和掌声,得到的大多是奖状和荣誉。这种经历,往往使一些智优生心理承受力下降。考试稍有失利,情绪马上低落,或找茬发泄,或自暴自弃,甚至以轻生等极端行为以求自我解脱;师长稍有批评,便觉名誉扫地,甚至公开顶撞;其他同学一旦学习赶上他们,即使成绩稍有超越,他们内心就生嫉妒,以至于焦虑、猜疑、恐惧、消沉、怨恨等不良心态顿生,严重者甚至不惜牺牲道德,以作弊等手段来求得心理平衡,满足“自尊”虚荣。
3.性格孤僻,轻视实践。
在学校,一些智优生不善于与同学交往,缺少知心朋友;在家庭,他们往往是房门一关,独处一室,很少与父母进行情感交流。长期的自我封闭,使他们性格孤僻。当他们走向社会后,不能正确地看待社会,无法理智地面对现实,甚至产生“世人皆醉我独醒”的虚妄心理感受。更有一些智优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知识的能力差,碰到具体问题就束手无策。
二、智优生心理缺陷的教育对策
综上所述,从部分智优生存在的心理缺陷可以看出,他们在人格塑造上留下了严重的瑕疵。因此,我们必须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设法帮助智优生克服心理缺陷,使之成为人格健全的社会有用人才。
1.提供机会,激发热情。
针对部分智优生爱慕虚荣、情感淡薄、适应性差等心理和行为缺陷,老师要针对他们各自的特长与性格特点有意识地帮助他们“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也可以模拟社会环境或带领这些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为他们提供实践机会,使之受到良好的社会现实的熏陶与锻炼;还可以为其创设逆境并辅之以引导,磨炼其意志。
2.心理疏导,健全人格。
为了把智优生真正培养成为杰出人才,老师应尽可能地对其进行心理疏导,既可以与他们谈人生哲理、伦理道德、理想信念,也可以与他们个别交心,交流情感,必要时也可以进行集体辅导与榜样示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通过心理咨询室或聘请心理师,为他们开设专门的心理课程,开办心理讲座,提供心理咨询,用各种形式促使智优生发展良好心理品质,形成健全人格。
3.家校合作,塑造人才。
家长和社会的人才观、价值观、劳动观、审美观等,无不对学生的心理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尤其是一些家长受错误人才观的影响,只求子女考上大学,光宗耀祖,而对子女的不良行为习惯则漠然、忽视,致使一些孩子成绩提高了,道德水平却降低了。老师在对智优生进行各方面心理矫正时,不应忽视对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和对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化,而要力争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配合,把智优生培养成为完整意义上的“人”和“才”。
【责任编辑 韩立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