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麦

  •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蒙古族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学术研讨会综述
    长调民歌、蒙古族呼麦学术研讨会,在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成功举办。蒙古族长调民歌和蒙古族呼麦,是我国现有的34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中,由内蒙古自治区作为保护主体的而进入名录的项目,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于2005年由中国和蒙古国联合申报成功,“成为我国第一个与其他国家联合申报成功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1],蒙古族呼麦于2009年由我国单独申报而获批成功。为了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论研究和保护实践的经验总结,内蒙古自治区有计划地制定了关于定期举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3-01-21

  • “一个人的合唱” ——《呼麦文化研究》自序
    齐唱却没有和声。呼麦艺术的神奇之处,就在于它是“一个人的合唱”,一唱便是和声。柏拉图(Platon,前427—前347)说:“节奏与和声根植于灵魂深处。”当我初次听到呼麦之声和胡笳之音的时候,我感到自己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这种震撼是有生以来从未体验过的,它来自俄罗斯卡尔梅克共和国蒙古族歌唱家查干扎木(Okna Tsahan Zam)演唱的《萨满的声音:大草原之旅》(SHAMAN VOICES,A Journey in The Steppe),来自我国新

    名作欣赏 2022年34期2022-12-31

  • 游牧音乐中的自然、文化及其认知 ——读列文《在那山水歌唱的地方—图瓦及其周边地区的音乐与游牧文化》
    辑。专辑中收录了呼麦、叶克勒、苏尔、托布秀尔等图瓦传统音乐和其他声音表现形式,共40首。这是在西方发行的第一张图瓦音乐专辑。出乎列文意料的是,这张专辑引起西方听众的浓厚兴趣,他们为这种以泛音为中心的神奇音乐带来的听觉感受而震撼。同时,这张专辑在图瓦当地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原因是它让西方观众认识了图瓦和图瓦音乐。有许多人为之自豪,认为自己的民族音乐走向了世界,引起了世人的注意,为图瓦带来了声誉。但还有些人为此担忧、警惕,怕图瓦音乐就此走向异化。无论怎么样,这张

    中国音乐 2022年1期2022-11-16

  • 走进“吟啸之国”:“阿尔泰蒙古古音乐文化圈”
    图二,莫氏记录的呼麦和胡笳乐谱);基于这种发现,1986年,莫尔吉胡发表了《追寻胡笳的踪迹》(《音乐艺术》1986年第1 期)一文,认为冒顿·潮尔就是古代胡笳遗存,并进行了比较充分的论证。所谓假说就是当时未被证实未被公认的学术新说。这一假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文化意义,它的出现,使我们的文化视野从狭小的中原地区走向了广阔的江山塞漠,从恒河流域到雪域高原,从昆仑山到阿尔泰山,从蒙古高原到西伯利亚,从亚洲腹地到北欧各国,人类文化的万千气象和波谲云诡纷然闯入我们

    名作欣赏 2022年28期2022-10-16

  • 近年来呼麦艺术研究述评 ——以2010 年至2021 年“中国知网”文献为例
    100020)呼麦是北方游牧民族悠长的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并传承至今的喉音艺术,广为流传在我国新疆和内蒙古地区,其独特之处在于演唱者可同时发出两到三种声部的音响效果,形成多声部形态。呼麦在2006 年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后,进入到国内大众视野,但实际真正在国内备受关注并且掀起国内呼麦研究热潮的时间,应是2009 年10 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后。中国蒙古族呼麦申遗成功,对呼麦艺术的研究和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2期2022-08-12

  • 高校民族音乐“传承—创新”教育的新探索 ——内蒙古艺术学院安达班的教学模式及其经验
    学者惊叹:长调、呼麦、马头琴、冒顿潮尔、托布秀尔、短调、史诗、安代歌舞、亨格日格、阿门胡尔、好来宝等蒙古族传统音乐表现形式,既带有浓浓的传统气息,又不乏鲜艳的现代气质。这次演出给与会专家留下深刻印象的同时,也直接促动了内蒙古艺术学院下定决心—引进这一多年在海外巡演,叱咤世界音乐舞台的团队。②关于安达组合,参见施咏、王一祥:《安达组合草原音乐海外传播》,《人民音乐》,2017年,第11期,第53-57页。2016年9月开学之际,内蒙古艺术学院与安达组合签订柔

    中国音乐 2022年1期2022-02-25

  • 呼麦与蓝调音乐融合本体分析与反思
    田子川 司道锋呼麦与蓝调分别是流行于东亚与北美地区的不同音乐体裁,各自有着不同的文化主体与文化语境,但二者的音乐融合成果却广为大众喜爱。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每天都在发生,这带给许多古老的传统艺术机遇和挑战。通过对呼麦与蓝调音乐融合的探索与反思,总结出传统艺术在面对文化交流时的可行机遇与隐藏陷阱,这不仅是传统文化传播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也是传统音乐从业者不可回避的工作内容。呼麦(Khoomei)是广泛流传于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及中国内

    音乐生活 2022年1期2022-02-19

  • 以钩沉之力 发溟漠之音——《自然的亲证:啸音与乐诗研究》的思想意旨与学术范式探析
    作为模拟音之啸与呼麦艺术名异实同的基础上,对中华啸史上的重要人物曹植、阮籍、成公绥、刘琨、李白、苏轼、乾隆弘历与啸之关系进行深细探讨,同时旁征博引啸史文献,对中国古代文献中的各种啸均作出精切阐述,贯通啸史脉络,深刻揭示出啸之文学、文化内涵。啸; 呼麦; 啸史; 啸史文献; 文化内涵在我们当下这个学科分化日趋细密的时代,范子烨先生所著《自然的亲证:啸音与乐诗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21年4月版。下称“范著”)无疑是一部迥出流俗、卓尔不群的奇作!该书的

    铜仁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2-02-09

  • 非遗音乐艺术的跨文化探究 ——以撒丁岛牧歌和蒙古族呼麦为例
    òa。)和蒙古族呼麦作为泛音演唱(overtone singing)形式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并先后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着挑战。中、意两国对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都有着深入的了解以及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但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外学界专门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比较罕见,我国学界对撒丁岛牧歌更是知者甚少。因此,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作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4期2022-01-01

  • 一个唱呼麦的人
    曾 烟他的声音仿佛是一截冷杉,沿着狭窄的河道顺流而下一株开花的红柳树拦住了它它旋转,拨动水花像拨动一件古老的沉睡的乐器拨动着红柳树的喉结——一处我们向往很久的秘境不断围拢,又散开有时冷杉,变成一粒橡果一只胆小的松鼠跳下树来,打翻了盛水的器皿橡果叮咚,叮咚落入怀中有时冷杉,变成一朵棉团绣线菊一头母牛伸出温热的舌头,舔着它刚刚生下的花牛犊棉团绣线菊在它的身体上次第开放,一朵比一朵柔软一个少女低下头,吻着它唇边的白色花朵这时,冷杉变成一柄轻盈的羽毛他的眼里有泪,

    星星·散文诗 2021年31期2021-12-21

  • 呼麦艺术初级训练刍见
    董 晶引 言呼麦,蒙古语称为浩林·潮尔,是我国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一种古老而神奇的喉音表演艺术,是来自古老民族记忆深处的久远回音。它是运用特殊的演唱技巧同时唱出多个声部,表现为一个持续低音和上方流动旋律的结合。即,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和声,形成神秘、罕见的多声部形态。①呼麦是一种跨界族群特有的喉音艺术,广泛流布于中国的内蒙古、新疆,以及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卡尔梅克共和国、布里亚特共和国等。一、呼麦演唱的

    歌唱艺术 2021年8期2021-12-03

  • 一个唱呼麦的人
    曾烟他的声音仿佛是一截冷杉,沿着狭窄的河道顺流而下一株开花的红柳树拦住了它它旋轉,拨动水花像拨动一件古老的沉睡的乐器拨动着红柳树的喉结——一处我们向往很久的秘境不断围拢,又散开有时冷杉,变成一粒橡果一只胆小的松鼠跳下树来,打翻了盛水的器皿橡果叮咚,叮咚落入怀中有时冷杉,变成一朵棉团绣线菊一头母牛伸出温热的舌头,舔着它刚刚生下的花牛犊棉团绣线菊在它的身体上次第开放,一朵比一朵柔软一个少女低下头,吻着它唇边的白色花朵这时,冷杉变成一柄轻盈的羽毛他的眼里有泪,喉

    星星·诗歌原创 2021年11期2021-11-28

  • 蒙古族民歌的审美意境与演唱风格
    十足的冒顿潮尔和呼麦,清晰地传送到了每个人的耳朵中,真是浮想联翩,想象成画,意犹未尽……“安达”组合的音乐带给我最大的触动,首先是蒙古族在音乐中表达出来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力和杰出的智慧。其次,是“安达”在传统蒙古族音乐的基础上,加入了他们对现代的理解与演释,融传统性与现代性、汇地方性与世界性于一体,既多元又统一。正如乐队主创人员那日苏说:“我们的曲目大多来自蒙古族的传统音乐,它的唱词和旋律都没有变,‘安达所秉持的就是在不改变它原本传统的基础上加以改编,变成属

    音乐爱好者 2021年11期2021-11-16

  • 蒙古族呼麦的研究与保护
    刘昊天摘要:呼麦又被称作为喉音唱法、双声唱法,是蒙古族一种独特的“喉音”演唱处理方式。蒙古族呼麦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于它可以在一个人的喉咙中同时发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曲调,这一独特而又神奇的声乐发声方法已经逐渐引起了广大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蒙古族呼麦发展现状来说,了解呼麦演唱艺术的人很有限,呼麦演唱艺术元素在逐渐流失。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历史资料法等研究手段,对蒙古族呼麦的发声技巧、演唱技术等方面进行

    锦绣·上旬刊 2021年2期2021-06-11

  • 再谈中国呼麦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 董 晶呼麦艺术一、呼麦的基本特征呼麦是我国以蒙古族为代表的北方草原民族创造的一种古老神奇的歌唱艺术,广泛流布于中国新疆、内蒙古,蒙古国,俄罗斯图瓦自治共和国、卡尔梅克、布里亚特地区及中亚国家和地区。呼麦,蒙古语称为“浩林潮尔”,是一种跨界族群特有的喉音表演艺术,基本特征是一个人同时发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声音,形成多声部的音乐结构,即一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和声。其发声方法、声音特色比较罕见,有高音、中音及低音之

    新疆艺术 2021年6期2021-03-03

  • 蒙古族呼麦的研究与保护
    刘昊天摘要:呼麦又被称作为喉音唱法、双声唱法,是蒙古族一种独特的“喉音”演唱处理方式。蒙古族呼麦作为一种古老而又神奇的民族民间艺术,在于它可以在一个人的喉咙中同时发出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曲调,这一独特而又神奇的声乐发声方法已经逐渐引起了广大音乐界专家学者的关注。但是就目前蒙古族呼麦发展现状来说,了解呼麦演唱艺术的人很有限,呼麦演唱艺术元素在逐渐流失。因此,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历史资料法等研究手段,对蒙古族呼麦的发声技巧、演唱技术等方面进行

    锦绣·上旬刊 2021年4期2021-01-28

  • 呼 麦(三首)
    坐在行李箱上,在呼麦我从他的蒙古靴旁轻步走过,像踏过橡树叶片下的阴凉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听到呼麦,以至于我不敢抬头呼气望一眼,那个年轻的小伙子是的,我不敢那低回的呼麦,山鸣谷应河岔分流,在他的体内回旋卷舌音是气流摩擦枝杈、草叶和细沙平舌音是瀑布飞泻,阿妈手中的经轮时急时缓我也被他拽回拽回天空、草原、溪潭拽回我曾经认识的自己401我房间的半杯咖啡成为沉默者

    草堂 2020年7期2020-11-17

  • 论“喉啭”生律对于西北苦音的发生学意义
    组”为纽带,透过呼麦唱法、泛音列、苦音音列、西北地区戏曲唱腔、般涉调[耍孩儿]曲牌的联系,对“第6—12泛音组”对西北特性音调的形成机制及因此带来的宫调理论问题进行讨论,就教方家。一、塑型:呼麦泛音(哨音)的旋律机制在蒙古地区,人们根据发声体不同将呼麦分为人声呼麦“浩林·潮尔”和乐器呼麦“冒顿·潮尔”两种。前者是以人声唱出双音,后者则人声与木管配合发双音,形成了“浩林·潮尔”“冒顿·潮尔”等不同形式。既往研究中,有学者分别记录了“浩林·潮尔”的《赞美阿尔泰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3-30

  • 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
    8000)内蒙古呼麦技术的产生,不仅增加了游民民族艺术品类。还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带来了浓厚的一抹色彩,展示了我国艺术文化的强大底蕴。一、呼麦艺术的形成呼麦艺术的形成与人文因素有关,蒙古人将大自然视为母亲,草原地域特点,使人从视觉角度认为离蓝天白云很近。草原在内蒙古人心中是不可玷污的,每个人维护草原生态环境,保护大自然。草原人民天生唱歌时喜欢发出高音,蒙古族是草原文化的发展、继承者,呼麦艺术也由此而产生。蒙古人因天气炎热的习俗及其喜爱吹口哨,从而衍生出非物质

    黄河之声 2019年10期2019-12-17

  • 现代化语境下长调、马头琴、呼麦变迁之比较
    ”变迁模式。中国呼麦重新发现于新疆阿勒泰,学自于蒙古国和图瓦,经历了中国本土化的发展,是“移接型”变迁模式。【关键词】长调 马头琴 呼麦 现代化变迁模式今天的非遗保护工作面对的是中国各民族五彩缤纷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各民族不同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都有各自独特的历史传统与形态特征以及存承规律。传统音乐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经过碰撞冲突、调适融合后,融入到新的社会文化环境当中。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表现形式所遭遇的境遇和呈现出来的姿态是不尽相同的。长调、马头

    中国艺术时空 2019年6期2019-12-10

  • 喉咙里的奔马
    ——那个真正精通呼麦的阿尔泰山民间艺人,记录和保护蒙古族这项民族音乐的瑰宝。在村中没有找到线索的程恺正要离开,一个满脸胡子的男人追上他:“我知道你要找的人在哪兒。白音兄弟是老头子的学生,他们知道他住在哪儿。”驿站老板正巧打这儿经过,说:“这家伙可是有名的酒鬼,小心他喝醉酒半路躺在白桦林里呼呼大睡!”“别听他的,我是爱喝点儿酒,但绝不会误事。”看程恺在犹豫,男人说。程恺考虑了一会儿,决定赌一把,“你得保证好好带路。”“好嘞!成交!”胡子男人发出一声愉快的呼哨

    意林·少年版 2019年18期2019-11-13

  • 特殊的发音方式
    卢若彤【摘要】呼麦是一种特殊的发音方式,到今天为止呼麦已经有三千多年的历史了,呼麦是一种古老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我国的文艺界一直在弘扬、传承和保护呼麦这种可贵又神奇的艺术。在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都把呼麦这种艺术形式看做民族特有的东西,将呼麦的研究及弘扬工作当成国家的重点研究项目。本文将从呼麦的产生、呼麦的相关概述以及呼麦的发音等方面对呼麦进行一些介绍,重点对呼麦的气息、基音、哨音及发生原理进行分析。【关键词】呼麦;发生原理;发音方式【中图分类号】J6

    北方音乐 2019年18期2019-11-01

  • 草原民族的千年绝唱
    响。其中,长调、呼麦、马头琴是最令蒙古族人骄傲的草原文化三宝,也是最能代表蒙古族游牧文化的音乐律动。蒙古族长调:马背上流传的悠扬牧歌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一种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诉说着蒙古族对历史文化、人文习俗、道德、哲学和艺术的感悟,被称为“草原音乐活化石”。在蒙古语中,长调是“乌日汀哆”的意译,“乌日汀”为长久、永恒之意,“哆”为歌之意,在相关著作和论文中,也将其直译为长歌、长调歌或草原牧歌等。根据蒙古族音乐文化

    小演奏家 2019年8期2019-10-08

  • 在蒙古包前,听一位蒙古老人呼麦
    地听一位蒙古老人呼麦。声音低沉,可以想象千百年来历史漫过的场面。草原的先民,在狩猎和游牧中虔诚膜拜大自然的声音。从嗓子开始,草地、山坡、森林、动物,战争、和平或者瀑布飞泻、山鸣谷应。短调里有长调,古老里有一种传承。广袤无垠的原野伴着风的节奏,生命的迹象被吹起、飘远,记忆慢慢地抹过岁月,不着一丝痕迹,最轻柔的抚摸都会弄疼季节,草儿枯了又绿。风把日子一层层剥开,像褪下神秘的云纱,有人跳起舞蹈,柔嫩的肌肤和水般流淌的身姿,那是成吉思汗挺立的生命,目光之外,奔驰的

    星星·散文诗 2019年2期2019-06-25

  • 高校民族声乐特色教学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为例
    民歌、短调民歌、呼麦、好来宝、乌力格尔等;器乐艺术形式包括马头琴、四胡、三弦等;舞蹈艺术形式包括安代舞、顶碗舞等。这些艺术形式在当地独特的民族文化土壤中滋养、发展,独具艺术魅力,是当地音乐教育中的“活教材”。“少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乃至人类文化构成中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体现着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人类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作为少数民族地区专业艺术院校,在传承民族音乐文化艺术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⑤内蒙古民族大学音乐学院不仅在观念上十分重视少数民族

    歌唱艺术 2019年5期2019-01-09

  • 神秘的诱惑
    神游图瓦》演唱会呼麦被西方世界誉为“地球上最神秘美丽的歌声”,恒哈图乐队是第一个让世界听见呼麦的团体,20世纪90年代在西方刮起了一阵“呼麦旋风”。成立26年来,乐队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本次演唱会加上格莱美级DJ Carmen Rizz充满空堆叠、绮丽多彩的电子编绘,如同人们对自然大地的呼唤,又仿佛是远古传来的祖先之音,在时空交错互融中“神游图瓦”。Listen to Jessie JJESSIE J "THE R.O.S.E. TOUR"2018 in

    厦门航空 2018年9期2018-09-15

  • 蒙古族呼麦研究综述
    乌日汉摘要:呼麦,草原游牧文化中的一朵奇葩。以演唱方式独特,文化历史悠久出彩,现如今已成为众所关注的艺术形态之一。随着呼麦艺术的盛凯归来,研究者及研究文献也日益增多。从而,笔者在本篇文献综述中,以“追踪溯源”、“互惠比较”、“音声形态”、“综述综合”、“承演形式”、“音生品质”和“传承保护”等七个方面对前人所研究的成果进行归纳与整理。通过撰写综述,提出自我观点和对呼麦研究需加强哪些方面的个人见解。关键词:蒙古族音乐;呼麦;文献综述呼麦是蒙古族传统音乐之瑰宝

    魅力中国 2018年7期2018-07-27

  • 呼麦与长调
    玛西赛音呼麦是蒙古族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即一个人利用嗓音的低音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与低音持续声部形成两个以上声部的多样化和声。蒙古草原的先民们,在长期的狩猎和游牧过程中,以宗教式的虔诚之心,静心聆听、模仿和试图解读来自大自然的声音——在他们看来,这极为重要,这是与自然宇宙沟通、和谐相处的重要途径,与他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岁月积累中,它们便获得了一种异乎寻常的能力和习惯——可细致入微地模仿来自大自然的他们认为有意义的声音。随着这种模仿的深入和技术的精熟,

    老年世界 2018年1期2018-05-10

  • 支点(组诗)
    张景慧呼麦整个草原从掏空的胸腔深呼吸经过牙齿将呐喊细细咬碎,一滴水从卷舌音之间滚落淋湿了整个蒙古高原还有一株草被父亲当作烟草吞进肚子醉眠在牧人的蒙古包里我贴近你的唇边成了这寂寥的草原唯一的杂音支点去年一场暴风雪斯琴巴特尔的一只羊拖着一条后腿走完了一个白天和一个夜晚最后一缕呼吸撞开羊圈栅栏门血肉模糊的腿冻成一把锋利的刀子漫天的雪划开了一条伤口今年六月牧点转场告别的一顿饭啃着一条羊腿棒我的手上露出白森森骨茬抚摸我的小腿一只空空的裤管不知能否 走出草原母親我摔倒

    草原 2018年4期2018-05-08

  • 蒙古族呼麦:音乐界的“天籁之音”
    华兴“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一种“喉音”艺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从而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据说呼麦已经有千年历史,在全世界独一无二。2006年5月20日,蒙古族呼麦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10月1日,中国蒙古族呼麦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17年5期2017-06-01

  • 对蒙古族呼麦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
    010)对蒙古族呼麦艺术传承与保护的思考李妮娜(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呼和浩特010010)呼麦是在蒙古民族中流传的一种古老的喉音歌唱艺术。2009年成功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呼麦采取行之有效的保护措施,使其在艺术多元化、国际化发展的新时期保留民族特色、彰显其民族精神,得到完整的保留和发展势在必行。加强对呼麦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发掘其历史文化渊源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蒙古族 呼麦艺术 保护 传承蒙古民族能歌善舞,在千百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内蒙古艺术 2017年1期2017-03-25

  • 声音的边界 ——跨文化语境下的呼麦及其文化属性
    —跨文化语境下的呼麦及其文化属性哈斯巴特尔20世纪以来,政治边界的形成对于生活在阿勒泰、唐努山周边游牧族群的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变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由于边境两侧不同国家对传统文化的处理方式的不同,呼麦等多声音乐的生存命运各不相同。呼麦作为卫拉特传统喉音艺术,它的仪式性表演、双声音乐结构及演变过程,也是图瓦、乌梁海等跨界族群之间在长期的历史和社会进程中相互吸收、交流、互动的过程。承载呼麦艺术的族群虽然跨界不同国度,其身份归属发生了变化,但呼麦这种独特的声音

    民族艺术研究 2017年2期2017-03-16

  • 世间梵音 ——呼麦
    张般若诗人说,呼麦是一曲庆典的牧歌。在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之际,不妨让我们去聆听一下这世间梵音——呼麦。蒙古族歌唱的“绝活”有人可能会认为呼麦是一种乐器,其实这是不对的,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独特的歌唱艺术。“呼麦”一词的蒙古语原意为“喉”,因此我们也可以把呼麦理解为“喉音的歌唱艺术”。呼麦是蒙古族歌唱的一个“绝活”。一个歌手不使用任何乐器,单纯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就能同时唱出两个声部,这在我国的民歌演唱形式中是独一无二的。呼麦作为一种古老的歌唱方式,

    农村青少年科学探究 2017年11期2017-02-27

  • 恒哈图乐队 ——游牧于世界的图瓦音乐人
    典型的游牧民族,呼麦是图瓦人看世界的方式,他们世世代代都传承着这一神奇的技能。喉声唱法是图瓦族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这其中包含的三种最主要技法为:已经被大众熟知的呼麦(喉音唱法)、卡基拉(假声带唱法)以及西奇(哨音唱法),而后两种技法也被泛指为了“呼麦”这一大类。图瓦人也把呼麦这种歌唱文化视为他们的“民族魂”。这种唱法通过控制口腔的形状来产生泛音,同声带发出的声音产生共鸣,从而产生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频率的“声音共同体”。恒哈图乐队(Huun-Huur-T

    青年歌声 2017年9期2017-02-08

  • 世界三种独特唱法对声乐发展的启示
    106)蒙古的“呼麦”、阿尔卑斯地区的“约德尔”、因纽特人的“喉鸣游戏歌”是世界上三种独特的唱法。这三种唱法有其特有的艺术价值。通过对这三种独特唱法的介绍和关联,以期人们对世界各民族特色的声乐发展能有一个启示。世界音乐;呼麦;约德尔唱法;喉鸣游戏歌;启示世界各民族都有其特有的文化,音乐也不例外,因文化环境的巨大差异,以致于各民族的声乐发展也有其独特性。一、简析世界三种独特唱法“呼麦”又名“浩林·潮尔”,是诞生于蒙古族的一种特殊演唱艺术,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

    黄河之声 2017年17期2017-01-28

  • 用音乐流浪的呼麦天团
    幸。恒哈图乐队是呼麦音乐的开山鼻祖,也是第一支走向国际的呼麦天团。他们来自于图瓦共和国,这是俄罗斯联邦的一个小国,地处中西伯利亚,四周群山环抱。图瓦人生性热爱与敬畏自然,无论是飞瀑流泉、虎啸幽谷,抑或是风雨雷电、草虫低吟,图瓦人在感受这种自然的声音后,便开始细心模仿,想通过这些声音来表达他们的自然风光、风俗人情以及对家乡故土的眷恋与回忆,于是就诞生了呼麦这个独门唱法绝技。这种绝技几乎是图瓦人与生俱来的,他们从小耳濡目染,不需要特意学习,一切水到渠成,而且随

    知识窗 2016年12期2016-12-13

  • 内蒙呼麦与外蒙呼麦文化对比研究
    50000)内蒙呼麦与外蒙呼麦文化对比研究李龙珠(黑龙江东方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00)呼麦是蒙古族人创造的一种神圣的艺术表演形式,一个歌者用自己的发声器官,在同一时间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呼麦的声部结构为一个持续低音区和高音区的旋律相结合。可以分为“泛音呼麦”、“震音呼麦”、“复合呼麦”等。在中国各少数民族民歌中,它是一颗璀璨的明星。蒙古族;呼麦;对比从地域上讲呼麦主要的地域分布与蒙古族相同,也就是说在内蒙古自治区的锡林郭勒、呼伦贝尔草原及呼和浩特市等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3期2016-10-25

  • 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七)
    的研究,主要围绕呼麦、潮尔及“潮尔”系列音乐体裁的概念术语、本质特征、历史源流、文化属性、区域分布、音乐形态、唱奏特征、多声机理、表现形式以及潮尔体系音乐的共性与个性等方面进行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是目前蒙古族音乐研究的一个热门领域。一、关于蒙古族多声音乐的概念及其分类(一)关于“潮尔”的概念及种类在内蒙古东部科尔沁——东土默特地区,“潮尔”一词指一种类似马头琴的二弦马尾弓弦乐器。莫尔吉胡先生的早期论文《“潮儿”大师——色拉西》一文中首次介绍潮尔琴及其多声现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2016-10-17

  • 简析蒙古族呼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00)简析蒙古族呼麦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李龙珠(黑龙江东方学院150000)本文为黑龙江省艺术科学规划课题《蒙古族呼麦发展趋势研究》(2014C026)一、蒙古族呼麦概述呼麦是蒙古族人首创的一种艺术表演形式,它是一个歌者通过发声器官,同时发出两种不同的声音。蒙古族呼麦它的声部结构是由高音声部的旋律声部和低音声部的衬托基础声部两部分构成。根据呼麦演唱形式的不同可划分为泛音、震音、复合等几种形式。蒙古族呼麦在中国民族音乐的领域中,它是一颗璀璨的明星。从地域上呼麦

    大众文艺 2016年5期2016-07-12

  • 喉音演唱的极致——呼麦艺术浅析
    音演唱的极致——呼麦艺术浅析张士勇(营口职业技术学院115001)“呼麦”蒙语译文是“喉”的意思,图瓦共和国的文本xoomei,汉语解释为“呼麦”。以演唱艺术定性“呼麦”也可称之为“喉音”艺术,作为一门古老的蒙古泛音艺术(潮尔)之一,呼麦艺术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人类最古老的具有文物价值的音乐遗产;是活的音乐化石。呼麦;起源;演唱形式;类型一曲图瓦民歌《母亲》展开了草原马背民族与天地对话的大气象以及游牧大汉族铮铮铁骑下的侠骨柔情。几千年的蒙古大草原历经了狩

    大众文艺 2016年14期2016-07-12

  • 浅谈对专题音乐节目创作的几点思考
    ,还有鲜为人知的呼麦演唱,这些蒙古族民歌既风格迥异,又相互交融。锡林郭勒长调曲调优美、节奏悠长,并且装饰音运用得比较多,富于华彩性;而呼伦贝尔长调则具有开阔明朗、热情奔放的独特风格,阿拉善长调高亢挺拔,鄂尔多斯长调连绵悠远,它们都具有行腔平直,缺少华彩性装饰音,古朴苍劲的风格;潮尔合唱《成吉思汗颂歌》篇幅浩大,音调激越,气势恢宏,充分发挥了潮尔合唱震撼人心的力量;那发出奇妙声音的呼麦演唱,更是令人惊叹不已。在当时,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音乐作品,具有强烈

    数字传媒研究 2016年1期2016-04-13

  • 蒙古族音乐研究百年(八)
    乐研究(下)二、呼麦及浩林·潮尔研究学界普遍认为,呼麦(浩林·潮尔)是潮尔系列的一个分支。呼麦(浩林·潮尔),即我们平常理解的一个同时唱出两个声部的独特演唱技法。演唱者运用带有气泡音的喉腔共鸣,唱出浑厚的低音声部持续长音,在此长音上面唱出清凉透明的高声部泛音旋律。这种演唱技法,在我国新疆蒙古人当中称“浩林·潮尔”,意思是“用嗓子唱出的和音”,蒙古国以及俄罗斯图瓦人称之为“呼麦”。(一)关于“呼麦”和“浩林·潮尔”概念关于浩林·潮尔的称谓及其属性问题,莫尔吉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报 2016年2期2016-04-03

  • 现代内蒙古呼麦艺术浅析
    40)现代内蒙古呼麦艺术浅析刘芳(内蒙古包头市东河区文化馆,内蒙古包头014040)随着现代化与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与推动,内蒙古草原文化也在逐渐受到侵蚀和破坏,保护内蒙古文化的有利条件也在慢慢流失,内蒙古呼麦艺术的发展也受到了阻碍。所以,有关文化管理机构采取了相关的对策和措施,为了保护呼麦文化的传承,向各地区挖掘整合新的人才,加大对呼麦艺术的探究和分析力度,不仅将呼麦艺术推向了各大市场,还同时兼顾了经济与社会利益的重要性,利用大众媒介的诸多宣传功能,进而将呼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5年7期2015-10-28

  • 呼麦艺术传承与传播途径的变化
    跟进,越来越多的呼麦艺术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吸引了大批群众关注这一艺术形式。探求新的传播途径、传承方式。本文以“呼麦艺术传播途径的更新”为切入点,介绍它从“养在深闺人未识”到为众人熟知,从媒体出发,探索呼麦艺术的传承方式与传播新途径,呼吁大家投入到呼麦艺术的保护行列中去。【关键词】呼麦传承方式;呼麦传播途径一、呼麦艺术为人所知因缺乏必要的史料记载,对于呼麦艺术产生的具体时间还无从考证,学术界普遍认为呼麦产生于13世纪,也就是在我国的元朝时期,始于阿尔泰山脉

    北方音乐 2015年6期2015-07-04

  • 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
    021000)呼麦,与长调、马头琴并称“草原文化三宝”。2009年9月30日,中国内蒙古的呼麦艺术,通过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的审定,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是继长调申遗成功之后,蒙古族文化走向世界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一、内蒙古呼麦艺术的产生呼麦,是指一个人只是单纯地依靠自身发声器官,在气息和特殊发声方法的作用下,产生和声音效的艺术现象。表演者采用闭气的方法,使气息强劲地冲击声带,发出粗犷的气音,形成低音

    戏剧之家 2015年4期2015-03-30

  • 浅谈蒙古族多声演唱中的潮尔艺术特色
    的三种潮尔形式:呼麦、潮林道和冒顿潮尔为探讨对象,揭示其演唱特征及艺术特色。多声音乐;呼麦;潮林道;冒顿潮儿一、潮尔概说潮尔,有广义和狭义两种概念。广义的潮尔,泛指蒙古族的多声部音乐艺术。包括:1.声乐形式的呼麦(又称浩林·潮尔)和潮林道;2.声乐器乐结合的潮尔形式——冒顿潮尔;3.纯器乐形式的潮尔,包括拉弦乐器形式的乌它顺潮尔、也赫勒等以及弹拨乐形式的托布秀尔。狭义的潮尔也有两种。一种是“潮尔声部”中的潮尔概念,是指呼麦、冒顿潮尔、及潮林道中喉音演唱出的

    大众文艺 2015年9期2015-01-28

  • 呼麦艺术的初步认识
    金山摘 要: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本文就呼麦艺术的分布区域和发声原理及练唱方法提出了看法。关键词:呼麦;分布;发声原理1 呼麦艺术的分布区域呼麦

    卷宗 2015年12期2015-01-07

  • 内蒙古原生态音乐采访手记
    ,长调、马头琴、呼麦、四胡、乌力格尔(说唱艺术)、安代舞等蒙古族原生态艺术已被列入中国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长调和马头琴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立为人类口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在蒙古族原生态艺术中,最先走进学校的是长调。1959年,蒙古族长调艺术大师昭那斯图应邀到内蒙古中专艺校授课,向师生传授长调的唱腔、唱法和艺术内涵。这位只有小学文化的民间大师,为蒙古族古老艺术的传承开启了一扇大门。之后,马头琴、四胡、呼麦等传统艺术形式相继登上大学讲堂。在

    中国三峡 2014年3期2014-03-15

  • 中国蒙古呼麦的地域特色研究
    关阳美摘 要:“呼麦”,又称“浩林·潮尔”,是蒙古族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其独特之处在于一个人的嗓音可以同时发出高低不同的两种声音。近年来,蒙古族的“呼麦”引起了众多民族音乐爱好者和国内外研究者的大力关注和兴趣。一种艺术形式在当地生根发芽,必有属于具有当地的艺术特色,呼麦亦是如此。关键词:呼麦;地域特色;蒙古族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0-0156-02一、呼麦人类的社会发展是以地理环境为舞台进行的,特定的

    学理论·中 2013年7期2013-09-16

  • 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
    3165)内蒙古呼麦艺术的生存与发展初探孙茂玲(曲阜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曲阜 273165)由于现代化、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与推进,内蒙古草原文化正日益受到侵蚀和破坏,维持这一艺术生存与发展的“软硬件”条件正在严重流失,导致内蒙古呼麦艺术正面临困境,濒临失传。因此,积极研究对策措施,保护呼麦传承人、大力挖掘整合新人,加强对呼麦艺术的研究力度,在把呼麦艺术推向市场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并借助大众媒介的强大宣传功能,把呼麦艺术推向大众,从而有力地推动

    枣庄学院学报 2010年3期2010-08-15

  • 源起蒙韵 心灵潮汐
    那样:“《源》将呼麦演唱、马头琴绵长的旋律和协奏乐器中原生态性的音响作为音乐表现的主要素材,以其特有的质朴和苍凉,默默释放心灵的怡然和安详。”《源》作为目前我国为数不多的几部马头琴协奏曲之一,有着特殊的演奏要求,即马头琴演奏家需擅长“呼麦”演唱及口弦琴的演奏,追求琴声和人声同源的极致和谐。主奏乐器——马头琴(蒙古语称“绰尔”,引①),草原人都寄情于它圆润委婉、粗犷激昂的旋律中;古老神奇、气势恢宏的呼麦(又名“浩林•潮尔”)衬着马头琴的旋律,仿佛穿过时空隧道

    人民音乐 2009年11期2009-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