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音乐艺术的跨文化探究
——以撒丁岛牧歌和蒙古族呼麦为例

2022-01-01 11:40宋逸诗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牧歌蒙古族声部

宋逸诗

(北京外国语大学 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北京 100089)

撒丁岛牧歌(canto a tenore,亦作cantu a tenore(1)在撒丁岛方言中也被称作su ten òre, su ten òrdu, su cuntr àttu, su cuss èrtu, s’agorropamèntu, 或su cantu a pròa。)和蒙古族呼麦作为泛音演唱(overtone singing)形式的一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各自独特的文化背景,并先后被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然而,随着现代化生活的发展和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这两种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的传承与保护也面临着挑战。

中、意两国对各自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都有着深入的了解以及相应的保护与传承方式,但以跨文化的视角来看,中外学界专门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比较研究比较罕见,我国学界对撒丁岛牧歌更是知者甚少。因此,对这两种艺术形式作基础阐释以及对比分析,并通过总结其传承及发展路径,为这两种非遗音乐艺术的保护和创新提供思路,就显得颇具价值。

一、 撒丁岛牧歌

撒丁岛(Sardegna)位于意大利半岛西部,面积约2.4万平方公里,是意大利的第二大岛屿。作为欧洲最古老的地区之一,撒丁岛拥有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与民族传统,撒丁岛牧歌便是起源并流传于此的一种独特的音乐表现形式。它最初在2005年被认定为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于2008年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意大利语中,“tenore”一词一般指“男高音”;而当具体到撒丁岛牧歌时,这个词不仅可以指这种流传于撒丁岛民间的纯人声歌唱形式,也可以代表撒丁岛牧歌表演者们组成的团队。撒丁岛牧歌主要分布在撒丁岛的巴尔巴吉亚地区(Barbagia)(2)巴尔巴吉亚(Barbagia),指位于意大利撒丁岛中部的山区。,该地区主要流行两种不同风格的复调唱法:一种叫做“canto a cuncordu”(可音译为“康科度”唱法)(3)康科度唱法中的“cuncordu”一词源于拉丁短语“cum cordis”,意为“和谐的、一致的、统一的、合拍的”。这是一种由四个男声声部组成的、以撒丁岛方言和拉丁语为主要语言的复调唱法,演唱的文本大多是由博学的诗人(通常是牧师)写的讲述圣徒美德、基督受难和圣母玛利亚经受的煎熬等主题的故事。这些戏剧化的文本也是为了更好地鼓动民众积极参与宗教游行和宗教仪式。,另一种就是撒丁岛牧歌。康科度唱法常用于一些宗教仪式的圣乐演唱中,演唱时使用正常的人声;相比之下,撒丁岛牧歌则是一种唱词更为世俗化和平民化的音乐,以使用泛音演唱为特色。

撒丁岛牧歌作为一种多声部音乐演唱形式,包含四个固定声部,分别为bassu(“低音”)、contra(“反声”)、oche(或boche,“独唱”)和mesu oche(或mesu boche,“半声”)(4)由于撒丁岛地区方言颇为复杂,在一些文本中,“低音”“独唱”“半声”这三个声部也可以被写作“basciu”“sa oghe”和“mesa oghe”。。其中,低音与独唱声部音高一致,反声声部则要比这两个声部高出五度;独唱和半声声部使用正常的声音演唱,而反声和低音声部在演唱时则突出使用喉部的技巧,即用泛音演唱。演唱时,四位演唱者或集体围成一圈,或形成“一对三”的组合队式(即独唱声部演唱者站在其他三个声部演唱者的对面),用手捂住自己的一只耳朵,从而在听其他成员声音的同时保证自己所唱的声部不受干扰,实现合声的准确与和谐。有学者认为,撒丁岛牧歌的命名可以追溯到该地区方言中的“tennere”一词,这个词一般指“收集”“捕捉”的动作,有时也可以理解为“编织”。因此,组成撒丁岛牧歌的四个声部,实际上可以理解为是独唱声部通过收集和编织其他三个旋律声部,构成的一种更为和谐的音乐形式。(5)参考Giovanni Bortoluzzi,“Le Voci del Canto a Tenore”,2018。文章网址为:https://blog.armonici.it/le-voci-del-canto-a-tenore/

从演唱的文本内容来看,独唱声部的唱词一般是用撒丁岛方言写成的诗歌文本,这些诗歌可以是史诗性的、历史性的,也可以具有讽刺性和幽默感,有的文本甚至颇具抗议色彩;合唱声部则由无实际意义的音节组成(例如bim-bam-ram-bam-boo)。依照传统,撒丁岛牧歌的半声声部模仿的是呼啸的风声或小羊羔的哼叫,反声声部模仿的是绵羊的叫声,低音声部模仿的是低沉的牛叫声,独唱声部则代表牧羊人的声音。独唱者先以一个单调的声线作为开始,并示意其他三个声部陆续加入,形成合声。在不同的演唱团体中,各个声部加入合声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撒丁岛牧歌也由此形成了很多不同的版本。正是由于歌曲版本和演唱细节各有不同,即便是演唱歌词一样的歌曲,人们也可以通过分辨歌曲版本来判断演唱团体来自哪个村庄。

二、 蒙古族呼麦

蒙古族呼麦作为一种民族歌唱艺术,于2009年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是由我国单独申报的一项民间歌唱艺术,主要分布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东部的锡林郭勒地区、呼伦贝尔草原地区以及中部的呼和浩特市及其周边地区,在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尔泰山一带的蒙古族居住地也有分布。它与蒙古国先后于2009年和2010年单独申报的“传统音乐:潮尔”和“蒙古传统艺术呼麦”两项非遗艺术在表现形式、历史渊源、传承群体等方面既有联系也有区别。虽然学界有观点认为我国内蒙地区的呼麦起源于或学习自蒙古国的潮尔,并对于内蒙古是否有资格对这项非遗艺术提出独立申报有所质疑;但我国这项申报最终得以通过这一事实,直接反映出蒙古族呼麦作为我国蒙古民族以及蒙元文化特有的一种歌唱艺术形式,具有其独特的价值。

呼麦唱法在蒙语中也被称为“潮尔”,按通俗理解意为“从喉咙唱出的音”(6)参考博特乐图《“潮尔—呼麦”体系的基本模式及其表现形式》,《中国音乐学》2012年第2期:“潮尔”一词可以有多重指意——它既可以指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某些弓弦乐器或新疆阿尔泰地区的某些吹管乐器;也可以作为对某类特定艺术体裁的阐释,指高、低两个声部以及与其对应的“旋律—持续低音”构成的二元关系模式。,是一种运用喉部技巧演唱的复调唱法。它通常以蒙古族传统乐器马头琴作为伴奏,既可以由一位歌手独自完成精彩的多声部演唱,也可以由多位表演者合作,演绎出更富变化或更具气势的歌曲。呼麦有十几种不同的演唱技巧,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在一个持续低音声部基础上加入一个如哨音般嘹亮的旋律声部,形成单人双声部合音;另一种常见唱法是持续地用带有气泡音的低音声部演唱,这种唱法经常会加配一位长调歌手的旋律声部,形成多人多声部合音。

运用呼麦技巧演唱的歌曲可以对应许多类型的唱词文本及表演场合。首先,在演述例如《江格尔》《阿尔泰颂》等大型的蒙古族史诗时,呼麦一直是最主要且最贴切的演唱方式。通过运用这种低沉沙哑、颇具历史沧桑感的嗓音和唱腔,可以更好地突出英雄史诗的历史厚重感,从而营造出独特的舞台氛围。其次,从历史和宗教的角度出发,佛教作为蒙古族宗教文化中的重要角色,也对呼麦唱法的传播与传承起到了推动作用。在内蒙地区的一些寺庙中,喇嘛们在诵唱蒙文佛经(或部分藏文佛经)时常常会运用呼麦的发声技巧——即用一种特殊的闭气方式压低嗓音,诵唱经文。呼麦平稳缓慢的节奏以及低沉厚重的音效,也使之十分适合寺庙等比较严肃恭敬的宗教场所。当然,呼麦元素还时常体现于传统蒙古族民歌和当今的许多蒙语流行歌曲中,其独树一帜的声调转换和嗓音变化能够为各个年龄层的听众带来新鲜的听觉体验。

三、 两种音乐艺术的主要异同

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作为两种分别代表中、意两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形式,不仅都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而且历久弥新,堪称是代表中国和意大利的特色民族文化的艺术瑰宝。这两种以泛音演唱为特色的艺术形式在许多方面都有着巧妙的相似之处,也在一些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

首先,从产生原因及分布地区来看,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都诞生并长期分布在以狩猎或放牧生活为主要特色的民族地区。我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幅员辽阔、历史悠久,蒙古族向来以“游牧民族”“马背上的民族”等称号为人们所熟知。自古以来,内蒙、新疆地区的牧业就十分发达;至今,畜牧业仍为这两个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同时,作为蒙古族和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同胞的主要长期聚居地,内蒙和新疆地区有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和独特的民族语言。呼麦这种演唱形式正是这样在当地少数民族同胞的放牧生活中诞生,并长期流传于这片广袤的土地上。与蒙古族呼麦产生、分布情况相似,撒丁岛牧歌的起源地和主要分布地——撒丁岛地区,也是意大利的著名牧区之一,岛上一半的面积都是天然牧场。撒丁岛是欧洲最古老的地区之一,岛上的原住民们以放羊、牧牛为主,世代生活在这座面积广阔的地中海岛屿上。用于演唱撒丁岛牧歌的方言是该地区独有的民族语言,由于地理因素的限制,该地区方言的使用范围也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在撒丁岛以外的其他地区几乎没有人了解或使用。

其次,从表演形式及传承群体来看,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以男声声部为主,艺术传承人和表演者也大多为男性。呼麦与撒丁岛牧歌在表演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撒丁岛牧歌的四个声部必须由四人团体合作演唱,而呼麦在演唱时没有人数限制。从传承群体来看,呼麦和撒丁岛牧歌以男性为主要传承群体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男性的声带结构与女性不同,这两种唱法运用的喉部技巧对男性歌手来说更易习得;二是早期的家庭模式一般以男性作为在外放牧、女性在家劳作为主,所以这两种起源于放牧生活的艺术形式也就主要通过男性群体传承了下来。当然,也有一些人类学家认为,早在努拉吉文明(7)努拉吉文明(The Nuragic Civilization),撒丁岛地区的一种古老文明,从青铜时代(公元前18世纪)持续到公元2世纪。“努拉吉”一词是当时该地区一种特色建筑的名称(通常以复数形式出现,意大利语作Nuraghi)。时期,撒丁岛牧歌就已经在村落中流传开来;并且在撒丁岛的母系传统下,也曾有女性群体参与过撒丁岛牧歌的表演。如今,撒丁岛牧歌的演唱者中已鲜见女性歌手,而在呼麦表演中,我们至今仍可以欣赏到女歌手们别具一格的演绎。

最后,从演唱的内容来看,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的旋律声部都能体现出对自然界各种声音的模仿,而含有歌词的声部则能根据特定的时代及场合灵活地变化,从而叙述或表达特定的主题。呼麦主要分布在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内蒙中西部地区、以山林狩猎生活为主的内蒙东部区以及依山傍水的新疆阿尔泰地区。蒙古族信奉“长生天”,尊重并敬畏一切自然现象,因此,呼麦既有对山野风声的模仿,也有对河流撞击岩石之声的演绎。与之类似,撒丁岛牧歌的三个旋律声部也是对自然界的风声以及牛、羊等动物叫声的模仿,与独唱声部共同展现了牧民在放牧生活中与大自然的交流和互动。

四、 两种艺术的传承、发展和创新

受到地理位置、民族文化,民族语言(或地区方言)等因素的限制,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这两种非遗艺术,长期以来都只能在特定的地区、民族、人群之间代代相传。因此,在传承群体和受众群体都受到一定程度限制的情况下,如何稳固并拓宽这两种艺术的传承途径,对于增强非遗文化的可持续性、削弱其“遗产性”,就显得至关重要。

不论是蒙古族呼麦还是撒丁岛牧歌,这两种音乐艺术传承和发展的现实困境主要都体现在传承群体及其所处环境的变化上。首先,在中国的内蒙、新疆地区,随着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前单一的“天——地——人”模式逐渐被不断更新的现代化、机械化的农牧业替代;在意大利的撒丁岛地区,日益成熟的航空、航海线路则大大促进了该岛及其周边地区旅游业的发展。因此,现代化畜牧业以及新兴旅游业,逐渐代替了上述地区以放牧、狩猎等为主的传统产业,成为了新的支柱产业,当地民众的生活模式也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着翻天覆地的改变。这样的改变一方面使当地民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高和改善,另一方面却也让这些地区的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和地域方言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其次,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推动下,年轻人们越来越倾向于到大城市或者经济更为发达的地区寻找工作机会。年轻一代生活选择的改变难免影响到民族语言和地区方言的传承,这也可能进一步造成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将在不同程度上面临“后继无人”的传承困境。

针对这些现实困境,中、意两国都有各自的解决方法以及对非遗文化的保护措施。在这些传承和保护措施中,中、意两国不约而同地开展了“非遗文化进校园”的活动项目。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范围内的蒙古族等少数民族幼儿园、中小学及有关高校,都普遍开设了以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内容的特色课程。蒙古族文化中特有的马头琴演奏、呼麦演唱、蒙古长调、蒙文书法等内容不仅能够在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走进学校、融入课堂,而且还陆续走进了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戏曲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首都师范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也积极与一些高校创立了合作项目,为非遗人才培养和非遗项目传承提供了良好的载体和平台。在意大利,面对撒丁岛特有语言的衰落,意大利教育界也给予了积极回应。“由于1997年出台了地区法律资助特别计划,撒丁岛音乐得以在小学和中学里继续被教授给在校儿童。”“2000年起,撒丁岛语言和音乐成为大学和音乐学院的开设课程。卡利亚里大学开设了撒丁岛语言和文化的硕士专业课;卡利亚里和萨萨里的音乐学院则开设了民族音乐学实验课,其中包括对各种撒丁岛音乐和口头诗歌的研究和实践。”(8)笔者译,原文参考Paolo Bravi和Teresa Proto于2015年在会议(The Music of Endangered Languages. Proceedings of the 19th annual conference of Foundation of Endangered Languages)上的报告——“Language Maintenance through Traditional Vocal Music in Sardinia”。“撒丁岛牧歌协会”带领其下属的130多个合唱团走进校园,把撒丁岛牧歌、撒丁岛方言和撒丁岛文化教授给学生们,并且在一些学校组织成立了撒丁岛牧歌合唱团。这些合作项目不仅会带领学生进行大量的歌唱实践,而且还会指引他们对唱词文本进行创作,有助于全方位、多元化地传承撒丁岛牧歌以及撒丁岛文化。(9)参考撒丁岛地方新闻,文章网址为:https://www.lanuovasardegna.it/nuoro/cronaca/2014/06/02/news/entra-nelle-scuole-la-tradizione-del-canto-a-tenore-1.9349041

音乐艺术作为一类相当独特的非遗项目,可以相对容易地在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地区和国家之间交流互通。因此,除了“非遗进校园”的常规传承形式以外,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还可以与当今流行音乐结合,并适当突破传统唱词的框架,实现内容上的创新。在流媒体时代,这两种艺术形式也可以积极融入影视作品或者短视频,扩大受众范围。当然,“一带一路”也为中意文化交流和文艺互动带来许多新的发展契机。蒙古族呼麦和撒丁岛牧歌同属于泛音演唱艺术,有许多相似之处。中、意两国可以积极创造机会、互通有无,让蒙古族呼麦歌手和撒丁岛牧歌合唱团彼此交流、切磋,甚至共同创作并合作表演一些曲目。或许这种跨界合作能够使这两种古老的声音碰撞、交汇,融合成一篇新的乐章。

结语

音乐是全人类的共同语言,而语言则能架通跨文化交流的桥梁。撒丁岛牧歌和蒙古族呼麦分别作为中国和意大利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非遗艺术作为“无形的”文化财富,主要体现了某一特定时代或某种特定生活模式下,人们的审美观念。而随着社会的变迁,主流审美以及创作典范也发生了潜移默化的改变。因此,在保护非遗文化的过程中,如何把握“传承”与“创新”的方式和力度,既保持其特有的文化传统,又不至于变得僵化、桎梏,可能是最值得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猜你喜欢
牧歌蒙古族声部
牧歌飞到天安门
梅花
——为混声四声部合唱而作
业余合唱团的分声部训练
永远的牧歌
黑龙江蒙古族古籍考录
多声部视唱训练
蒙古族“男儿三艺”传承研究
哼着田园牧歌,遇见色彩斑斓的大美中国
二声部合唱教学之初探
中国共产党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当选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