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
摘 要:呼麦是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呼麦发声原理特殊,有时声带振动,有时不振动,是用腔体内的气量产生共鸣。假声带也随之震动。演唱者运用闭气技巧,使气息猛烈冲击声带,发出粗壮的气泡音,形成低音声部。在此基础上,巧妙调节口腔共鸣,强化和集中泛音,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本文就呼麦艺术的分布区域和发声原理及练唱方法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呼麦;分布;发声原理
1 呼麦艺术的分布区域
呼麦是中国、蒙古国、俄罗斯图瓦共和国共同享有的珍贵非物质文化遗产。呼麦是蒙古族文化的重要象征,可与蒙古族长调民歌、马头琴并列为蒙古族最典型、最精美、最有代表性的文化表现形式,具有无与伦比的创造性、不可复制的唯一性和美轮美奂的艺术性。呼麦,又称“浩林潮爾”,是蒙古族特有的单人多声表演艺术,即一个人利用嗓音的持续声部产生的泛音,形成两个以上的和声。这在人类歌唱史上是绝无仅有的特殊歌唱技巧,是蒙古民族的独特创造和杰出贡献,是蒙古族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生动艺术表现。呼麦主要分布在中国(内蒙古、新疆地区)、蒙古国和俄罗斯图瓦共和国的蒙古族聚居区。
呼麦唱法在蒙古草原流传了数百年,而到了50多年前在内蒙古地区已经失传了,近年来,经挖掘整理又向蒙古国老艺人学习,才使一些蒙古族艺人掌握了这种唱法。呼麦唱法是古代蒙古人从大自然中受启发而创造出来的独特唱法。呼麦演唱法利用咽喉、口腔、鼻腔甚至胸腔等部位同时发音,一般来说至少能发出一高一低两个声部,二者高低之间甚至能达到6个八度的距离。能同时发出两个声部的声音,全世界所有民族的唱法中只有蒙古族的呼麦才能达到。苏依拉赛汗的呼麦演唱功夫已经达到了同时演唱4个声部的境界,用机器测试时能发现有8种频率同时存在。
2 呼麦的发声原理
从发声原理来看,呼麦应看作是人声潮尔的特殊形态,是"浩林·潮尔"合唱艺术发展和升华的必然结果。呼麦是一种喉音演唱艺术,演唱时运用特殊的声音技巧,一个人同时唱出两个声部,声带发出的是低沉的基音,而口腔发出的是高亮的泛音,加上气息的调控,口腔共鸣点的变化就可在高音部形成旋律,形成罕见的多声部形态。高音部的高音与口型有直接关系,口型扁音就高,口型圆音就低。低音声部与高音声部之间的距离有时可以达到六个八度音程,高音声部的旋律有时类似口哨声,或金属声。呼麦演唱时的方法是首先把声带放松,利用口腔内的空气振动声带产生共鸣,发出基础低音,然后巧妙地调节舌尖的空隙,用一股气息冲击发出高泛音。于是形成在持续低音的基础上,不断地产生高音区的曲调。用这种方法演唱,可以清晰地听到一个人同时发出两种声音,即高音区的曲调和低音区的持续音。技术高超的"呼麦"演唱大师可以用二声部来演唱徐缓的长调、急速的快板或世界名曲。一般来说,"呼麦"的低声部是一个持续的低音,但有时也可变化音高,而高声部是一条波浪起伏的旋律线,它有时有词,但常常是无词的。这种唱法能唱出透明清亮、带有金属声的高音声部,获得无比美妙的声音效果。
3 呼麦练唱方法
练唱呼麦的基础就是泛音。声音是一种振动,音高由频率决定。当我们唱歌或者用乐器弹奏,或者随便打击某物而发声时,会听到确定音高的声音。但一般而言,这种声音,实际上同时包括多种频率的音波,而我们的听觉器官一般只抓住一个最易分辨的那个频率,一般称为基音;而其他频率的音波则被基音所遮盖,称为泛音。基音决定音高,泛音和基音一起形成混音决定了声音的音色。在理论上,一个声音中的泛音中可以包括基音整数倍率音频的所有声音:2倍、3倍、4倍……构成了一个泛音列。呼麦歌手在唱歌时,通过调节其喉、口腔、唇等发声器官部件构成的共鸣腔,使泛音列中的某一个泛音和基音分离并得到放大,从而使听者可以同时听到基音和金属音色的泛音两个声音。当歌手改变其发声器官时,分离并放大的可能变成了另一个泛音,当不同音高的泛音被串接起来,就构成了旋律。泛音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但并不难以捕捉。按照如下的步骤,可以很快地发出泛音。
1.基本步骤。保持身体正常端坐或站立姿式,放松,嘴角尽量后牵,张大口,自然露出牙齿,舌头放松自然悬空于口腔中部,下腹用力,喉咙稍紧张,大声发"A"音(发音皆按照汉语拼音,即"啊");按照汉语拼音发音,在发出"A"音后,尽量保持口腔形状不动(如含物状),唇形尽可能平滑变化,使发音从"A"音变为"O"(音"噢"),再变为"U"(音"乌"),稳定在"U"上3~5秒;持续进行A-O-U(啊-噢-乌)母音变换,练习者可以用心倾听自己的声音变化,从中可以捕捉到微小的金属般的泛音,象口哨音一般,似乎在来来回回走动,这就是泛音。
2.技术要点。母音变换的整个过程,都要尽量保持口腔尽可能大张(如含物状),但应是自然而非过于用力的,使口腔共鸣腔尽可能地大。母音变换从"A"开始,也主要是这个目的;母音可以在喉和声带放松自然的情况下发出,也可以模仿呼麦歌手常见的"挤压式"发声(憋紧喉咙的感觉,但不要过分)。在前种情况下,舌头稍紧张,舌根自然稍稍后缩,舌头保持自然状态在上下颚之间,不上抵上颚也不下抵;在后者情况下,舌头后缩更多(挤压式发声所致),更贴近上颚,但仍然不抵住。
在捕捉到泛音之后,请持续练习,使泛音越来越稳定,音量越来越大。当练习者用自然温和的方式同时发出基音和泛音,这实际上就是三种分类中的狭义"呼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