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弃

  • 论马克思早期的私有财产观
    “以私有财产积极扬弃为核心的共产主义”的提出原因、理论背景和逻辑脉络。一方面,“积极扬弃”体现了马克思在一定程度上对黑格尔哲学“活动”因素的保留,另一方面,“共产主义”又彰显了马克思的人本主义异化批判立场。通过研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私有财产观,有裨于析清马克思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原则的批判继承和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微妙怀疑,从而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第二次思想转变的过程。〔关键词〕私有财产;马克思第二次思想转变;政治经济学批判;扬弃;人本学唯

    辽宁经济 2024年3期2024-06-01

  • 当代中国流行歌曲“民族化”创作中“原创性”表达探析
    性”表达;创新;扬弃【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3)24—136—03一、“原创”“原创性”语义辨析“原创”指独立完成的创作,与模仿、抄袭相对,不属于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他人已有创作而产生的作品。与之对應的英文为“Original”,有原始的,最初的,首创的,有独创性的,原版的等诸多含义。应用于流行歌曲创作,由于中国的流行歌曲在初期是翻唱欧美地区的流行歌曲开始的,为了区别于此类歌曲,发出“自己的声音”,

    中国民族博览 2023年24期2023-03-28

  • 论马克思技术异化思想及扬弃道路
    通过对技术异化的扬弃,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共产主义的解放道路。关键词:技术异化;历史唯物主义;扬弃;解放中图分类号:D9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22.18.0671 马克思对技术的解读马克思没有对“技术”一词进行专门的界定,但他常常用技术的物化形态,即工具、机器、手推磨、蒸汽机等,或用抽象的词汇,如技巧、技艺、工艺学、工业等来指代技术。马克思反对仅仅从外在的有用性来定义工业,而是从人的本质意义上定义了工业

    现代商贸工业 2022年18期2022-07-16

  •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资本逻辑的扬弃历程研究
    启了对资本逻辑的扬弃历程。由此,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思想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与时俱进对待资本逻辑的理论先导;毛泽东思想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资本逻辑进行历史性扬弃的第一阶段;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构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资本逻辑进行历史性扬弃的第二阶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启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资本逻辑历史性扬弃的新阶段。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资本逻辑;扬弃DOI:10.15938/j.cnki.iper.2022.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2年4期2022-05-30

  • 马克思对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的扬弃
    克思的实践哲学观扬弃了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对其进行了批判继承和超越发展。批判继承方面,马克思指出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的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前提是未经审视论证的,并批判其将存在设定为永恒不变的实体,赋予思维、观念、精神高贵神圣的地位,致使彼岸世界对此岸世界的殖民、遗忘、宰制。然而,马克思并不是全盘否定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他认为其以唯心主义的方式发展了人的主体能动性是值得肯定的。超越发展方面,马克思“颠倒”了西方传统主流哲学观,他不以抽象的意識为起点,而是强调感性

    教育文化论坛 2022年2期2022-04-02

  • 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
    通過对私有财产的扬弃,了解关于私有财产的辩证思想,肯定私有财产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积极作用,克服了私有财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缺点。马克思论述了通过对私有财产进行积极的扬弃,社会主义终将有一天会实现,共产主义终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通过对资本主义条件下私有财产的批判,分析异化劳动与私有财产的关系、私有财产与共产主义的关系,为人们展现出什么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关键词】扬弃;手稿;私有财产【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今古文创 2021年42期2021-11-21

  • 马克思对黑格尔实践观的批判与超越
    ;实践;马克思;扬弃一.肯定了黑格尔对实践各要素的划分,批判并重新规定了各要素实践“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感性物质活动。”[1]在这一诠释当中,也就解释了实践的主体,即人;实践的对象,即客观世界。实践是主、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活动,主体有意识的在这一活动中按照一定的目的,自觉地进行着,因此具有自觉能动性的特点;实践的客体是外部世界,世界是物质的,对这一客体的革新再造,也就是一种物质性的改造活动,因此具备直接现实性的特点;人类社会存在才有了历史,历史是

    文学天地 2021年6期2021-11-10

  • 刍议《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劳动异化”的三个维度
    向,即劳动异化的扬弃。通过对“劳动异化”四个规定的理论再现,解读工人与劳动产品、自己劳动、类本质及本身的异化理论,剖析当下“劳动异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最新表现,寻找“劳动异化”在未来终极扬弃的方法,即对私有财产的扬弃、对对象世界的感知复位、人与自然矛盾的解决、人对人本质的本身占有等。关键词:劳动异化;共产主义;扬弃中图分类号:A8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1)27-0001-03一、“异化”与“劳动

    经济研究导刊 2021年27期2021-11-07

  • 浅谈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下《呐喊》和鲁迅的文学创造
    建礼教;白日梦;扬弃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文艺理论与鲁迅先生的作品都有相结合的部分。《呐喊》这部小说集就是相对典型的一部分,其中的部分篇章,对其中的理论有升华的部分,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以致于鲁迅先生在中国的文学界中有着重大的成就,对以后的文学创造也奠定了基础。1作品中的本我与自我的矛盾和“焦虑说”本我和自我都是属于人格学说中人格结构的重要部分,自我代表着理性与机智。主要作用是组织无意识进入意识,是本我与超我之间的过滤器;本我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潜意识结构

    速读·下旬 2021年7期2021-08-05

  • 浅析《道德经》中的异化思想
    异化现象的批判及扬弃。老子的自然之道是他对异化问题扬弃的出发点和解决方法。在《道德经》中,异化表现为对“自然”的背离,老子的解决之道是基于向内探求而提出的,主张通过人回归自然本性来消解异化。异化思想反映了老子对当时世界的独特理解和社会问题的解决思路,对现代个人、社会精神和生态文明建设也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老子;异化;自然;扬弃中图分类号:B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4-0033-031 异化的生成异化本身是个复杂的概念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4期2021-05-30

  • 贬官文学作品的选编意义与教学扬弃
    作品 审美情趣 扬弃初中语文教材选编的古诗文中,三分之一左右是贬官文学作品。高中语文教材选编的此类作品占比同样较大。何为贬官文学作品?中学语文教材中为何选入贬官文学作品?教学中又该如何用好这些作品?关于这些问题,我有几点思考。一、何为贬官文学作品在中国古代,受儒家传统的“学而优则仕”思想的影响,寒窗苦读的文人大多积极入世,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人生理想。但宦海风云变幻,常出现官员因过失、过错而被降级或解除职务的情况,称为“贬官”。被贬后,文人的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20年9期2020-12-21

  • 异化劳动理论解读及当代扬弃
    并对其进行合理地扬弃,是值得深入分析和研究的。关键词:异化劳动;唯物史观;贡献;扬弃哲学术语“异化”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自身的素质、力量转化成与其对立,而又能支配自身的素质、力量,表达本质的存在和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黑格尔认为的“异化”是纯粹概念向外转化为同本身相异的反对方面,是到了一定时期后必然的转化。学者们认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精髓与核心部分是异化劳动理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中有关劳动的思想。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抓住了

    中国集体经济 2020年30期2020-11-25

  • 新媒体时代播音主持人的坚持与创新研究
    ;播音主持人 ;扬弃中图分类号:TN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48(2020)017-120-03Abstract: At present, with the explosive growth of mobile terminals, the iterative progress of network technology and the emergence of variou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年17期2020-10-12

  • 试论哲学层面的创新
    态度“否定”和“扬弃”,进而实现超越的过程,就是不断地“肯定”、“否定”和“扬弃”的过程。【关键词】 哲学;创新;扬弃创新,顾名思义,就是抛开旧的、创造新的。它包括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思维创新。从哲学的层面讲,主要是思维的创新和认知方法的创新,以及价值体系的创新。那么,究竟如何从哲学的角度理解创新呢?一、如何理解哲学一说到哲学,人们一般就会想到是一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就是对各门自然和社会学科以及人类自身的概括总结和思考,把各门学科的本质要义抽象出来,为我们人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6期2020-08-02

  • 浅析卢卡奇物化理论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异同
    、其发展的源头和扬弃途径中都有着相同和不同之处,但二者在精神实质上是相似的,是近乎一致的,都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上去找寻他们想解决的时代问题。通过对二者进行翔实的比较研究,为消除异化,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个性发展,最终走向人类解放提供了理论基点。关键词:物化理论 异化理论 扬弃中图分类号:F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5-0231-02在20世纪盛产的各种思想家和理论家中,卢卡奇毫无疑问地被奉为公认的马克

    现代交际 2020年5期2020-04-26

  • 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创造性处理教材三部曲
    【关键词】研读;扬弃;深化对于同样的教材,为什么有的教师能导演出有声有色的课堂教学活动,有的教师却上得枯燥乏味、味同嚼蜡?显然,这取决于教师对教材处理的视角.教师需要对新教材进行认真研读,主动驾驭教材,将教学观、学生观、质量观以独特的方式渗透到教材处理过程之中,从而呈现出灿烂夺目的教材处理风格,形成别样精彩的课堂.那么,教学中如何精心设计、巧妙处理教材,在课堂中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呢?笔者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一、处理教材前要研读教材,“瞻前顾后”教师在处理教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年26期2020-03-24

  • 文化自信之马克思主义哲学内涵
    形态;求同存异;扬弃“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中国在向世界舞台中央迈进中,将文化自信作为实现中国梦的必要元素,彰显了明志与奋进,开启了全面而坚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之路。文化自信的丰富内涵,尽显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要义中。一、坚守文化自信的根本前提即坚定意识形态不动摇意识形态作为哲学范畴,属于社会意识形态。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能有效促进社会的进步;落后的社会意识阻碍或延缓社会的发展。立足于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和“

    各界·下半月 2020年1期2020-03-08

  • 论唐太宗对隋炀帝文学观的扬弃
    是对其文学思想的扬弃,更是文学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关键词:隋炀帝 唐太宗 文学观 评价 扬弃一、引言作为隋唐易代大背景下的一代君王,唐太宗李世民在战火中夺取了终结南北战乱的隋代帝祚,所以评论前朝得失,鼓吹自己建立的王朝合法性问题,自然成为探讨王朝兴衰之理离不开的话题。针对隋炀帝性格、才德与治国、文艺和文化政策,对外军事等方面的问题,唐太宗一人的评价就多达几十条。从 《资治通鉴》 《贞观政要》《旧唐书》等史料中,可以看到这些评论的特点便是把隋炀帝作为一部反面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9期2020-01-21

  • 论景德镇陶艺发展进程中对传统陶瓷工艺的“扬弃
    传统陶瓷工艺的“扬弃”对待传统,不要过度依赖传统,要有“扬弃”的态度,“扬弃”是哲学概念,就是传承和发掘传统事物内部主动、适合的因素,丢弃和否认传统事物内部消极的因素。传统陶瓷工艺相对现代人的审美没有与时俱进。现代人的审美是在社会发展中选择对美的追求,因而决定社会对工艺的需要是丰富多变的。传统工艺由于接受了比较成熟的技艺,在设计创作时很容易陷入墨守成规,这阻碍了一些从艺者把视角对焦时代发展来创造作品,从而失去很多市场份额,进而传统工艺在市场中逐渐枯竭。现代

    科学咨询 2020年43期2020-01-08

  • 浅论国学启蒙教育在少儿读物中的扬弃
    启蒙;少儿读物;扬弃中华文明有泱泱五千余年的悠久历史,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因此在全球化进程加速、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而对少年儿童的国学启蒙则是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在国学启蒙教育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若干问题,需要解决和完善。1国学启蒙教育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1.1原文的时弊性《三字经》《千字文》《弟子规》《百家姓》等国学启蒙的经典读物是古代儿童开蒙时普遍使用的

    赢未来 2019年7期2019-11-16

  • 浅析可持续发展观的内在特性
    展观;内在特性;扬弃;科学;和谐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在发展中追求的核心价值,对之进行理性的理解、剖析仍是一个深刻的课题。一、发展理念的扬弃创新性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文明进程加速向前发展。随着新技术革命在二战后的兴起,社会生产力得到极大的提高,人类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半个多世纪以来,人类带有全球性的发展观经历了三次大的阶段性变化,先后相继更替产生了“传统发展战略”、“变通发展战略”及“可持续发展战略”。早期发展经济学家们提出“传统发展战略”。它

    山东青年 2019年8期2019-10-30

  • 浅析绿色消费的哲学意蕴
    理想是消费主义的扬弃,绿色消费的合理化是人与自然的发展,绿色消费的价值观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键词:绿色消费 扬弃 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一、绿色消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在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对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了要“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表达了绿色消费的重要关系,关系着提高公民的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同时还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

    西部论丛 2019年15期2019-09-16

  • 试论文学期刊与文学观念之关系
    文学观念;译介;扬弃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形成的过程中,西方文学思潮的影响无疑是巨大的,新文学运动中成立最早、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之一的文学研究会就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作为其宗旨,而作为文学研究会代用机关刊物发行的革新后的《小说月报》则身体力行地全面贯彻了这一宗旨。在正式接手主编《小说月报》的前一期,即1920年第11卷第12号,沈雁冰就在《本月刊特别启事一》中宣称:近年以来,新思想东渐,新文学已过其建设之第一幕而方谋充量发展,本月刊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2期2019-09-10

  • 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与超越
    月摘要:马克思在扬弃和超越黑格尔辩证法的基础上,创立了马克思主义辩证法。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和黑格尔辩证法既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别。明确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黑格尔辩证法之间的关系,领悟马克思对黑格尔辩证法的继承和超越,对于发挥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对我国社会发展的指导作用和现实意义的同时,必须正确处理两者之间关系,具有重要的当代价值。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辩证法 黑格尔辩证法 扬弃 超越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

    现代交际 2019年11期2019-08-11

  • 花间词对宫体诗的扬弃
    诗歌以及宫体诗的扬弃获得了磅礴的生命力。关键词:花间词;宫体诗;扬弃;意象;意境;语言风格;革新中图分类号:120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9)08-0003-02《梁书·简文帝本纪》云:简文雅好题诗。其序云:“余七岁有诗癖,长而不倦,然伤于轻艳,当时号为宫体。”《隋书·经籍志·集部序》云:梁简文之在东宫,亦好篇什,清辞巧制,止乎衽席之间,雕琢蔓藻,思及闺围之内。后生好事,递相放习,朝野纷纷,号为宫体。所谓宫体诗,据《梁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3期2019-08-06

  • 蔡智艺术探索中对写意花鸟画语言的“扬弃
    鸟画语言大胆的“扬弃”也使其形成了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风格。关键词:花鸟画;写意;中国画孟子认为,对于从事某个专业或者是事业的“君子”,应该秉持这样一种态度,即“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蔡智也特别强调自己在花鸟画创作中“自得”的作用:在其发表于《荣宝斋》的《意在笔先,趣在法外——谈花鸟画的人格化创作》一文中,蔡智就花鸟画中所可能具备的审美意义的问题认为:“就花鸟画而言,花鸟画以花鸟代言,抒情言志。”这里他认为,花鸟画的审美意义就在

    神州·上旬刊 2019年6期2019-07-01

  • 扬弃原理在艺术流派及理论更迭中的体现
    术设计的发展史,扬弃这一哲学规律普世存在;本文试从艺术流派及理论更迭的角度来探索扬弃规律。[关键词]否定之否定;扬弃;艺术流派;黑格尔文章编号:2095-4085(2019)03-0028-03否定之否定规律即扬弃规律是哲学的基本规律之一,表明事物及任何理论的发展并非简单的直线上升,而是一个曲折性与前进性的统一;在继承的基础上否定,在否定的基础上继承;这一由肯定阶段到否定阶段再到肯定阶段的过程并非简单地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而是循环往复、由质变到量变。20世

    居业 2019年3期2019-06-07

  • 浅析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论述
    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扬弃,是人类自身历史的否定之否定的发展。马克思在手稿中关于共产主义的整个论述具有深刻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性质,也正是这一论述,他的全部哲学由此开始形成。关键词:马克思;共产主义;扬弃一、對各种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的批判共产主义本来是一种关于废除私有财产的学说。由于资本主义大生产所引起的社会矛盾,使得废除自由财产的问题更加尖锐地重新提了出来,具有了同历史上的乌托邦主义在性质上迥然不同的意义。马克思主义以前的那些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学说虽然反映了这种

    青年与社会 2019年9期2019-04-27

  • 文明社会的悖论
    术理性批判理论;扬弃一、文明社会悖论反思理论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历程,社会形式的物化使人作为人而失去了人的本质,人越是占有文明,他就越可能不是人。对于这一问题,历代哲学家进行反思和探索,包括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马尔库塞的技术理性批判理论,三者一脉相承,直指文明社会发展的悖论。(一)异化理论异化是指事物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了对立面,发展成异己的东西。异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概念,他从资本主义的经济事实出发,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关系,得

    青年与社会 2019年5期2019-04-01

  • 从异化的扬弃到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运动
    义是通过对异化的扬弃而实现的人的类本质的复归。《神圣家族》通过批判鲍威尔等人的思辨唯心主义和英雄史观的思想,阐明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本文通过对比《1844年经济学哲學手稿》和《神圣家族》两本著作,通过对异化理论的阐述到对鲍威尔英雄史观的批判,从而进一步强调通过人的实践力量来实现共产主义的理论。关键词:异化劳动;扬弃;人民群众;共产主义一、马克思对异化理论的阐述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笔记本Ⅰ中,通过描述

    青年时代 2019年36期2019-02-14

  • 扬弃:学校文化积淀的根本法宝
    因此,校长应具备扬弃精神,在吸纳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得汲取社会文明的有效养分,努力成为学校师生幸福生活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要实现这一愿景,校长就得是学校文化的传承者、经营者和引领者,让学校文化在发展中创新,在创新中完善。[关键词] 文化;扬弃;传承;创新;引领学校文化积淀的关键人物是校长,他会把自己的理想、信念、价值观等贯穿于办学历程之中。同时,创新办学,把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个性融入日常学校管理与教学之中,使之成为一种教学的影响力,一种润物无声的教学资源,从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1期2019-01-26

  • 论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类本质”思想的扬弃及超越
    “类本质”思想的扬弃及超越的。一方面,马克思从三个角度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合理成分,其一是人本主义的思维方式;其二是对宗教的人本学批判方式;最后是对一般哲学的批判。另一方面,马克思又从“人是一种对象性的存在物”“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以及“劳动异化”三个方面实现了对他的批判和超越。马克思对该问题的研究源于费尔巴哈等人对宗教异化的批判并不能解决人的异化问题,实现人的解放,因此另辟蹊径以解决该问题,并提出了共产主义。【关键词】“类本质”;马克思;扬弃;异化;解放中图

    戏剧之家 2019年35期2019-01-10

  • 思想政治教育对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
    非理性因素的积极扬弃,实现对欲望的科学引导,对情感的培育激发以及对意志的锻炼铸造,进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理性;非理性;扬弃;人学DOI:10.15938/j.cnki.iper.2018.05.014中图分类号: 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8)05-0067-05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是理性与非理性相统一的社会存在物,这是思想政治教育价值逻辑得以形成和实现的人学基础。然而,在以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18年5期2018-12-27

  • 辩证否定观:从理论到教学的有效转换思考
    :辩证法;否定;扬弃;劳动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6-0073-02辩证否定观或者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一个核心规律,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教材的体系转化为实际的教学内容,是教师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试图从对概念或者说理论的具体阐释中展现这个转化的过程。目的是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让学生把握这部分内容。一、否定的概念辨析否定,在我们汉语的日常习惯中,好像某人做出的一个判断,肯定或否定

    学理论·下 2018年6期2018-10-23

  • 浅析薇拉·凯瑟小说对男性女性二元批评的扬弃
    性女性二元批评的扬弃,希冀构建起两性之间均衡的平等体系,这在学术意义上来说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关键词:薇拉·凯瑟;二元批评;扬弃作者简介:程瑶,女,安徽安庆人,安徽省安庆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1--01薇拉·凯瑟是美国20世纪上半叶著名女性作家,其创作时期是美国社会由传统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之时,新兴的工业文明和科技的大发展,人们的

    青年文学家 2018年21期2018-10-22

  • 青年马克思共产主义思想的逻辑构成
    本主义现实异化的扬弃和对过去两类共产主义思想缺点的克服。它是对“历史之谜的解答”。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扬弃;共产主义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CN61-1487-(2018)08-0036-04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思想内涵,自其出版之日起便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研究热”相伴随的便是一系列思想论争。在这种情况下,本应在学理层面深入探求的原典往往会沦为各方为表达自己观点而任意使用的工具①。与此同

    西部学刊 2018年8期2018-09-30

  • 我国反垄断法的合理原则的适用及扬弃
    尽美,应当做到“扬弃”。关键词反垄断法 合理性原则 具体适用 价值理念 扬弃一、我国合理性原则适用范围及适用标准我国合理性原则的适用范围是广阔的,这源于合理性原则极强的“适应性”以及它的社会基础和经济价值,这些要素决定了它广泛的适用范围,如上文所述的《反垄断法》第13条规定和第14条规定中规定的数个情形之外,还有许多情形适用于合理性原则,如经营者集中,即经营者之间的合并或者取得对其他经营者的控制权多是适用于合理性原则,其中包括资产转移性集中和经营控制型集中

    法制与社会 2018年22期2018-09-25

  • 灵活教学管理方式,让教师备课与时俱进
    学会“拿来”与“扬弃”,要通过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引领教师学会“拿来”,杜绝为学习而学习、一成不变地仿效名师而迷失了自己、迷失成长方向的现象发生,促进教师走专业成长之路。[关键词] 教师备课;教学管理;“拿来”与“扬弃”;专业成长备课是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师上好一堂课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保障。也正由于备课环节的重要,教师备课情况检查也成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传统的备课,一本教材、一本教学参考书、一个教学笔记本和一支钢笔。教师在认真研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8年7期2018-08-10

  • 古代日本对《论语义疏》的扬弃
    ”。此文可谓日本扬弃《论语》之滥觞。据《古事记》《日本书纪》记载,应神天皇十六年(285)春二月由百济王仁携带《千字文》一卷、《论语》十卷来日本;又据《隋书·倭国传》记载,第一次遣隋使是600年;故《宪法十七条》的制定,既是首次遣隋使的努力结果,还是自应神天皇十六年以来的各代皇太子学习《论语》的积累结果。本文主要论证《宪法十七条》扬弃《论语义疏》的可能性、可行性、可信性和主体性。关键词:扬弃 《日本书纪》 《宪法十七条》 《论语义疏》作者海村惟一,日本福冈

    孔学堂 2018年1期2018-05-14

  • 全面依法治国对传统法律文化的扬弃
    中国 传统文化 扬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是我国悠久历史遗留下来的丰富文化遗产,内容博大精深,无论其中的优良与糟粕都对今天的法治理念有很大影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充分吸收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精华部分。自党的十五大将“依法治国”确立为治国基本方略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取得了长足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

    法制与社会 2017年26期2018-03-10

  • 浅谈新时期如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作;反思;动态;扬弃;模范【中图分类号】D64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精神的渐入,在新时期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个性社会,突出强调人文主义和个性的宣扬,但对于集体主义和党的思想政治路线则是有形式主义的倾向,因此,必须在当前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加强对党和国家思想政治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社会主义价值认识,从而为党和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建设奉献应有的力量。一、加强对当前思想政治工作中进行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5年31期2017-09-27

  • 浅谈毛泽东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吸收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吸收,是可谓两者结合的重要理论成果。正因此,马克思主义具备了在中国发展和传播的基础,从这一点上来讲,毛泽东以一个马克思主义者的态度扬弃吸收传统文化,进而加快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步伐。为此,全面、正确分析毛泽东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关系,尤其是阐述毛泽东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观点,不仅能加深对传统文化的认知,也有利于毛泽东思想更好展现当下的现实意义与中国特色。关键词:毛泽东 毛泽东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扬弃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祖国 2017年15期2017-09-11

  • 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与创新研究
    对中西传统文化的扬弃。关键词:教育价值观;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文化创新;扬弃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4-0114-07收稿日期:2017-03-11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教育价值观视角下中外合作办学文化融合研究”(14YJAZH043);2016年湖南省发改委“应用型本科院校‘双创示范基地”(长发改高技[2016]596号)。作者简介:李明清(1963-),男,湖南汉

    大学教育科学 2017年4期2017-09-06

  •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探骊
    探究,言浅意深,扬弃传承。【关键词】古代文化 婚姻制度 婚姻传统 扬弃 传承【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26-0042-02我国著名的历史学家、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经提出一种观点: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尤其是知识分子,对本国的历史文化应该是略有所知的,即使不能纵深研习也应知其常识,而且对传统文化略有所知必须附随一种对传统心存温情和敬意的态度。今天,当我们以心存温情和敬意的态度来学习中国古代文化,确切地说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26期2017-08-02

  • 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辩证法思想
    特征;对立统一;扬弃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7)07-0011-03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调研时强调,要“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是“四个全面”战略内容的首次提出。“四个全面”战略是我党在客观分析和科学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建设的重大部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四个全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具有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

    学理论·下 2017年7期2017-07-07

  • 唯物史观视阈中资本主体性的僭越与谵妄
    与谵妄;拜物教;扬弃摘要: 〖JP2〗马克思的资本批判实质上是资本主体性批判。资本主体性是资本权力与形而上学绝对同一性的联合,是现代社会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是人的主体性在现实生活中的幻影,因而是一种虚假的主体性。马克思认为,只有人才有主体性,或者说,主体性是人的主体性,资本主体性是对人的主体性的僭越。资本主体性表现为拜物教式的谵妄。在拜物教的“三位一体”中,资本拜物教是最后的、也是最神秘的形式。因此,瓦解资本主体性,必须从扬弃物化入手,而扬弃物化的根本在于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 2017年2期2017-05-20

  • 从道德到伦理:论黑格尔伦理哲学对康德道德哲学的扬弃
    学的立场,消融并扬弃了康德道德哲学。关键词:道德;伦理;扬弃作者简介:周南飞,男,汉,重庆永川人,哲学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哲学、德国哲学、宗教哲学。[中图分类号]:B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11--01一、道德义务论康德的道德哲学,核心在其“义务”概念。康德认为,人的最高尊严,即在于其能自由地抉择与行动,即拥有“自主性”。在诸多行为之中,一些是出自于感性因素,虽不一定会妨害他人而应被禁止,但总不具备普遍性;而另外

    青年文学家 2017年11期2017-05-18

  • 明清诉状变革之审视
    历史经验,遵循“扬弃”原则,继承古代诉状的优势,改进其不足之处,提升其对现代社会所一直沿用的诉状类文书的深远意义与应用价值,也将其中优劣所得更好地运用到当代严谨的法律文书中去。关键词: 诉状 明清 变革 原因 扬弃诉状,即诉讼事件的书状,是维护或实现自身权益而提出的一种诉讼请求,是古代公文中不可或缺的公文文种之一,而今作为严谨的法律文书,在现代社会中的价值亦十分重要。在经历漫长的历史演变里,诉状这种公文文种发展的愈益成熟,尤其明清时期的变革十分明显,有一定

    文教资料 2016年34期2017-04-17

  • 论中国传统文化的扬弃及其当代意义
    分以及以何种方式扬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对于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伟大“中国梦”的实现都有重要意义。关键词:传统文化 扬弃 “中国梦”五千年的璀璨文化,一直以来都是炎黄子孙的骄傲。然而,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在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盛行的今天,在西方文化愈加深刻地走进日常生活的今天,我们的价值观是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传统文化在当今的中国又以怎样的形式存在?如何合理鉴别与扬弃传统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国梦”

    祖国 2016年23期2017-04-15

  • 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伦理文化的三重向度
    ;儒家;基督教;扬弃中图分类号:B8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3-0028-05在中國传统伦理文化中,儒家“上”继承夏商周三代思想之精华,“下”融合佛道理念之内蕴,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到辛亥革命之间,虽经历两千多年的嬗变过程,却一直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导性意识,并逐渐沉淀为中华民族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发挥着“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潜移默化之作用。在当今中国,伴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儒家“一阳来复”,又重新

    理论导刊 2017年3期2017-03-28

  • 全媒体时代下我国区域少数民族如何实现文化自觉
    。关键词:自主;扬弃;浴火重生少数民族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 2234(2017)01 — 0168 — 03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观念。它以现代科技手段将传统媒介与现代媒介高度融合,创造出一种全新的媒介实践形态,以其数字化、分众化、多元化、融合化的鲜明特征,使现代人类的媒介接触习惯和使用方式发生革命性的变化,全媒体的传播内容涵盖了文、图、声、光、电立体展示等多维度信息,全媒体的信息

    理论观察 2017年1期2017-03-15

  • 职业教育课程设置须秉承“扬弃”宗旨
    教育课程设置须“扬弃”。一、去伪存真。我们在重新架构课程体系时,要依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经过细致甄别、筛选,剔除、摈弃那些在课程体系中过时的、陈旧的甚至错误的东西或做法,将那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有价值有意义的内容保留下来并继承好。比如,我们要重新审视、扬弃课程体系中那些与已被取消的职业资格相关联的内容,要对课程设置重新进行科学论证,重新界定课程目标定位和培养方向,增强其方向性和指导性。再比如,针对课程类型单一,课程(文化课和专业课、专业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6年11期2017-03-04

  • 高职院校和谐校园人文构建浅探
    从倡导师道尊严、扬弃西方文化、弘扬传统文化入手,以发展的眼光、系统的视角,探讨高职院校人文构建的可行性。【关键词】和谐校园;师道尊严;扬弃;传统文化1 禁锢职业院校人文和谐的因素及时舒解师生员工矛盾是校园和谐的基本要义之一。目前禁锢职业院校人文和谐的主要因素有:(1)干群之间的不和谐:一方面,“遗传”版的“长官意志”伴随着强调“执行力”的学术叫嚣重新粉饰登场;另一方面,“创新”版的“沟通不畅”伴随着浮躁不满与明哲保身低调运行。其结果必然动则违背与时俱进理念

    知音励志·社科版 2016年10期2017-02-15

  • 从意象的扬弃与创新谈胡适的诗歌创作特点
    以文为诗;意象;扬弃;创新[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29-0-02诗歌创作改革的道路总是充满着艰难的蜕变与滞重的脚步,胡适追随前人“以文为诗”的脚步,大胆尝试,开辟出了一条“作诗如作文”、“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的新径,开始有意识地突破传统格律诗节奏严谨、声律严密的结构模式,取而代之散文的表达手法和结构特点。他认为用文言文这种死语言创作的文学是死文学,而只有用白话文——这种活

    青年文学家 2016年29期2016-11-23

  • 高职高专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异化现象及其扬弃
    及学会学习等三条扬弃异化现象的路径。【关键词】高职高专生 思想政治教育 异化现象 扬弃【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7C-0036-03目前,经过多年的教育实践,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然而,就社会对理想“职业人”的职业素养要求和未来人才高标准来看,现阶段高职高专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许多问题。从高职高专生的接受角度来看,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效果并不理想,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仍存在各种问

    广西教育·B版 2016年7期2016-10-08

  • 南斯拉夫自治政治体制和扬弃异化(1950 —1965)
    夫自治政治体制和扬弃异化(1950 —1965)(国防大学 研究生院,北京 100091)[摘要]1948年苏南冲突后,南斯拉夫开始放弃苏联模式,寻找符合自身国情的改革发展之路。通过重新阅读和阐释马克思主义,南斯拉夫批判了苏联意识形态,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社会自治理论,并在社会各领域开展自治实践,建立了各级各类自治组织。南斯拉夫自治体制改革的关键在政治体制领域,扬弃异化主要是指政治解放,即公民生活质量的改善。自治有助于扬弃异化,虽然南斯拉夫的自治政治体制改

    学术交流 2016年6期2016-07-02

  •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余洋(云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 昆明650500)摘要: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近代西方哲学思维发展的必然产物,德国古典哲学是西方哲学重要内容之一,在恩格斯所著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清晰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前提背景。德国古典哲学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来源,是对德国古典哲学的扬弃。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德国古典哲学;扬弃德国古典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德国古典哲学在18世纪末到19

    人间 2016年18期2016-06-25

  • 广东中山对市民节日观的调查及分析
    节日;文化习俗;扬弃传统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传承民族精神的一种重要形式。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不断涌入,似乎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忽视甚至遗忘传统节日,节日气氛日渐疏淡。与传统节日尴尬情景相对的是,我们的生活中充斥着各式各样来自西方社会的节日,尤其是对新文化接受度较高的年轻人,对“洋节”更加推崇。人们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究竟对传统节日的态度如何?平时过节状况怎么样?国家统计局中山调查队于2015 年9月21-25日对广东省中山市民进行了

    中国国情国力 2016年4期2016-06-17

  • 白娘子形象对白衣娘娘形象的扬弃
    的对比,从中找出扬弃的过程。【关键词】白娘子;白衣娘娘;形象;扬弃一、形象之同洪本白衣娘娘与冯本白娘子在很多方面有相同之处,现分条缕析如下:其一、皆身着白衣。且看文中描写,洪本曰“只见里面一个着白衣的妇人,出来迎着宣赞。”冯本曰:“许宣看时,是一个妇人……穿着一领白绢衫儿。”其二、皆孀居。洪本曰:“我今丈夫又无”,冯本曰:“奴家是白三班白殿直之妹,嫁了张官人,不幸过亡了,见葬在这雷岭。”其三、皆主动求姻缘。洪本曰:“情愿将身嫁与宣赞”,冯本曰:“小官人在上

    华夏地理中文版 2016年7期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