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象

  • 叙事类写作寻突破:人物、故事、物象
    暗两条线、让文中物象点缀或暗合人物的变化。关键词 叙事类文章 人物 故事 物象《语文》必修下第六单元的单元学习任务如此写道:“小说家是‘讲故事的人’。高超的叙事技巧,使小说家笔下的故事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我们在写作叙事类文章时,也应该在‘怎么讲’上多用些心思,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清楚‘时间、地点、人物’,而要努力尝试新颖的构思和独特的表达。”这段话指出当下高中生在叙事类文章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如何使叙事类文章写作有“法”可依、有“律”可循?笔者现结合《林教头风雪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8期2023-09-22

  • 张爱玲《花凋》中的“物”叙事
    爱玲 《花凋》 物象 叙事作用 叙事内涵《花凋》对物象的描写主要围绕川嫦的生命轨迹展开,除了镜子等蕴含古典内涵的意象外,服装、灯具、照片、鞋子等日常用品也被赋予多重意蕴,人物的潜意识在物与人的“互文”中折射出来,命运悲剧也得以强化。一.呈现环境与塑造人物通过服装与家具的细节描摹,《花凋》生动地呈现出郑川嫦的形象与家庭环境。川嫦在家里七个孩子中排行第四,“在姊妹中轮不着她算美”,她捡姐姐们不喜欢的衣服穿,少有修饰自己余地,性情在家里也不很惹眼。“于是川嫦终年

    文学教育 2023年3期2023-05-30

  • 静物油画创作中的物象与心像
    历史和静物油画中物象与心像的关系,重点阐释在静物油画创作实践过程中对绘画对象、绘画技法及绘画理念的探索和思考,强调物象与心像观念在静物油画艺术中的重要意义。关键词:静物油画;物象;心像;创作实践一、静物油画的历史油画是在画布或木板上以快干性植物油调和颜料进行画面制作的画种,是西方绘画史中的主体绘画方式。静物,顾名思义,是长时间不动的物体。而静物油画,就是以花卉、蔬果、器皿、书册等相对静止的物体为主要描绘对象的绘画,它在今天的油画体系中必不可少。静物油画的形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4期2023-05-30

  • 意象与形象、物象、意境 ——“意象”阐释的几组重要范畴的语义辨析
    二、“意象”与“物象”的确如蒋寅所说,中国学者在使用“意象”和“物象”的概念时存在着语义的混淆。一方面,人们强调“意象”是意中之象,是不能脱离主体的情感意识的,物象只有进入到主体意识中,才能成为意象;另一方面,又将“意象”对应于个别的物象和事象,“意象”成为与“物象”平行的下位概念,成为诗歌作品的基本材料和最小单位,如上文所例举的袁行霈关于陆游“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诗的解读。所以,提出“语象”的概念,将“物象”包含在(诗歌的)语象概念之中,以区

    中国文艺评论 2022年9期2022-10-29

  • 赋“物”以情,借“境”记事
    整等问题。借助“物象贯穿法”可以有目的地将文章材料串联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结构上的散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合理安排详略、明确表达中心;同时借助具体真实的“情境”,让写作的发生有”境“可依,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想象中去大胆创作。关键词:一线贯穿;物象;情境作文记叙文的谋篇布局也是记叙文结构,是初中记叙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谓谋篇布局是指为实现作者的表达意图,对文章内容依据文体结构进行合理安排、组织加工的能力。处于数字化时代的学生们时刻被大量信息所包围,他们不再是

    快乐学习报·教育周刊 2022年14期2022-04-17

  • 《马嘉理行纪》中的西南物象与人象研究
    方学者注视的西南物象及人象。关键词:《马嘉理行纪》;西南;物象;人象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1)20-0031-030引言1874年,为了协助英国开辟意义深远的印中路贸易通道,马嘉理肩负重任奉英印政府之命深入中国腹地,到西南地区探路。而在那时,以蛮荒、落后、原始为标签的西南地区鲜少有西方人敢于涉足。对于西南地区的形象构建大多未经亲身体验,而是社会集体现象物的成果。因此,《马嘉理行纪》对于

    海外文摘·学术 2021年20期2021-12-19

  • 绝对精神
    与内涵。关键词:物象;塞尚;形式;绝对精神“主题之发现”是塞尚在早期便根植于其意识中的一种对于物象真实客观描绘的追求。尽管一开始塞尚追随印象派画家,但日复一日地描绘,逐渐唤醒了塞尚内在对于物体本质特征的热情,这是一种偏向主观的表达方式,即一种情感性的表达方式。然而塞尚并不满足于此,他回到家乡,开始了真正的统合——一种整体性的人性或自然的呈现与整合。以圣维克多山为主题的绘画,体现了塞尚绘画中的主题精神与形式的高度和谐。从此,“圣维克多山”仿佛成为画坛的一种象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1年10期2021-11-25

  • 浅析芥川龙之介小说《蛛丝》《橘子》叙事共通性
    之介;叙事解构;物象;逻辑性;矛盾与平衡【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4-0028-02芥川龙之介从小对文学就有着浓厚的兴趣,涉猎日本、欧美文学大家作品,接触外来文学思潮。在艺术的浸润与熏陶下他反思生活,以深邃眼光洞察世間百态,打通个人经历与文学宇宙的边界。敏感、脆弱、良知扎根于每根神经,他不仅关注小我,更将视野放宽至全人类生存前景。他是连接传统与现代的使者,善于从

    今古文创 2021年34期2021-09-22

  • 论《古诗十九首》的课堂教学策略
    首》时,可以依据物象、情感、四时这三项,梳理19首诗歌的内容,使之成为一个有逻辑性的系统,以便于学生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深入的探讨。【关键词】《古诗十九首》;物象;情感;四时;逻辑【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198(2021)11-063-02【本文著录格式】胡玉兰.论《古诗十九首》的课堂教学策略[J].中国民族博览,2021,06(11):63-64.基金项目:2018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第二批

    中国民族博览 2021年11期2021-08-09

  • 论晚唐唯美诗的物象描写和情绪营造
    人创作的唯美诗在物象描写和情绪营造上均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其物象描写中既有动态描写,又有静态描写。而在情绪营造上,以璀璨的用词指向缥缈的感觉,又能融情入景,使诗人心境的展现和诗句中的描写有机结合。晚唐唯美诗是阴柔一路诗歌作品的重要一环,其在文学史上有着承接宫体诗,开启花间派、婉约词的过渡作用和重要的地位。关键词:晚唐 唯美诗 阴柔 物象 情绪一、晚唐的社会环境和晚唐唯美诗(一)晚唐的社会环境要想深刻理解晚唐唯美诗的形式和内涵,就要先看将其生成的土壤,也就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4期2021-05-04

  • 如何与物象相处
    问题就是:如何与物象相处?一幅作品,所有的意义是从物象中来,所有的启发是从物象中来,所有的惊喜和感动是从物象中来,所有的烦恼和所有的失败也是从物象中来的。物象包含了可视的物体和可知的事情。我是这样认为,画画的人一生都在和自然物象作斗争,这个想法不知道对还是不对?物象是个既可爱又可恨的东西,是个需要敬畏又必须藐视的东西。开始时你是想要得到她,所以你要去了解她,走近她,研究她,把握她。你花费了大把的精力和聪明才智去得到她,这是一种争取,也是发现的过程。得到她的

    美术界 2021年3期2021-04-12

  • 三升三试修文心 巧借意象著华章
    对话,聚丰富生命物象,让学生在群文阅读中聚物象,升感受力。针对性课堂写作训练,在适时激辩的语文实践中,完成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素养的提升。【关键词】群文阅读;读写共生;物象;语文核心素养【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0)31-0121-02【本文著录格式】苏艳.三升三试修文心   巧借意象著華章——于群文阅读中寻作文升格之路[J].课外语文,2020,1

    课外语文·上 2020年11期2020-12-01

  • 静物油画创作中的物象选择
    及作品分析来浅谈物象的选择对于中国当代写实静物油画的重要性。关键词:静物;当代;写实油画;物象中图分类号:J2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20)02-0151-02一、引言在西方绘画史中,静物画经历了近七百年的发展历程,才逐渐从其他绘画题材中脱离出来,形成一个独立的绘画题材。最初的静物只是出现在宗教、神话等题材的绘画中,起到陪衬或道具的作用,逐渐地通过其自身的魅力引起画家的注意,把它提高到主体地位,成为油画等多种绘画形式的题材。自从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20年1期2020-04-17

  • 物象基础上的精神“飞地”
    ,作家们以特定的物象为基础,构建了一个“上海怀旧”的精神飞地。本文通过具体文本,浅谈物象基础上的上海怀旧的原因、方式、内容等。关键词:物象;文学想象;上海怀旧一、引言在汉语中,物象可指外界事物的形象或文艺作品创造的典型形象、风景、物候现象等。本文中的物象是指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塑造物象目的在于言志、言情、言心声。物象与所述的情志之间存在某种紧密的内在联系,寄托了某种特殊意义。因而透过物象研究文学想象中的上海怀旧有一定的可行性。从三四十年代西方文明共时

    青年时代 2020年1期2020-04-17

  • 苦难与救赎
    ,通过对作品中的物象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出人物的悲剧性命运与小说的救赎意味,也对人性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关键词:女性 山西 物象 救赎孙频把自己的创作称为“城乡结合处的屌丝写作派”a,不同于“80后”写作多为青春的激情与叛逆,她的文学青春期很短,一开始创作便直指人的现实处境,关注底层人的苦难生活。孙频的小说延续了山西文学现实主义的创作脉络,她的青春疼与痛始终立足于苦难的现实生活,她擅于从一两个人物身上深挖其深层次的心理和人格空间,对人物的命运尤为关注,并探析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0年8期2020-01-08

  • “榕树”人格象征的多重含义分析
    。关键词:榕树 物象 人格象征含义米兰达·布鲁斯及威尔金森在《符号与象征》中提出:“象征,换句话说,是用一种视觉图像或符号来表达某种思想——是对普遍真理更为深刻的记录。”他们认为,象征本体具有可视性,象征的功能并非简单的瞬间知觉检索,“更为深刻的记录”体现为“一切自然事物的存在皆有其双重性:内在生命与外在生命。举例来说,梯子,它既是一种攀爬工具,同时也象征人们不断地认识自我,获得更高的真理;荷花,出淤泥而不染,因此它也象征着精神的纯洁高尚。”由此可知,象征

    参花(下) 2019年10期2019-11-13

  • 浅析中国画的情感性
    传达载体。本文从物象情感、笔墨情感、传递情感三个方面对中国画的情感性进行分析。关键词:中国化;物象;笔墨;传递一、前言中国画是画家是画家对自然、社会现象的一种艺术的表达,画作传达出对自然和社会思想的感悟。中国画通过毛笔、水、墨等工具在纸或者绢上进行创作,通过画作传达作家丰富的情感。二、物象情感(一)物象生情艺术创作形式就是依赖情感才产生的,中国画自然也不例外,也是依附情感才产生的一种艺术创作。生活中的景色都有自己的故事,这些故事刺激了画家的创作灵感,于是开

    艺术大观 2019年22期2019-10-12

  • 自然之美尽赋书法
    词:书法;自然;物象中国书法的起源,可以从先人于对大自然的描摹想象而产生的一种记录方式说起。无论从最初的象形刻画还是抽象的表达,都流露出人们对自然的崇尚与向往之情。书家从自然万物中吸取养分,感受天地所赋予的灵感,并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倾注于笔墨之间,挥洒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之中。自然,便成了中国书法艺术和书学思想追求的最高境界,从古至今不论是书法作品还是书法理论,都以自然为意象来表达自己的内心的诉求与理念。一、对自然的初级描摹较早认识到书法与自然关系的,可追溯到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19年7期2019-09-23

  • 书论“意”之浅析
    含多种涵义,一是物象之“意”;二是法度之“意”;三是意趣之“意”;四是古法之“意”;五是理法之“意”。关键词:书论;意;物象;法度;意趣“意”作为早期中国书法品评书家标准的名词,历来备受关注。并衍生出如“书意”“意象”“意趣”等词语。其出现与当时的文化需求分不开,下面就“意”的起源、发展进行梳理,以窥其在发展中的演变与各时期的书学思想。一、物象之“意”关于“意”的缘起,最早可追溯到西汉扬雄的《法言·问神》;“故言,心声也;书,心画也。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美与时代·下 2019年12期2019-09-10

  • 走进物象的“小我”世界
    鸡毛掸子、大门等物象,探究惠安馆中秀贞、妞儿性格和命运形成的根源。关键词:物象《城南旧事》惠安馆一头齐眉的短发,一双灵动的明眸,一身民国孩童装束,这便是《城南旧事》中英子的形象。作者林海音以20世纪20年代的老北京生活为背景,依托自己7—13岁的经历,站在儿童视角,以细腻的笔触描摹成人世界的悲喜,以怀旧的情感基调展现不同人物的性格形象。整部小说在情节推进中,有童真趣事,有兄弟亲情,有冲破旧社会家庭樊笼的女性抗争,也有面对人世凄苦的困惑思索。朱永新教授在《城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9年6期2019-09-10

  • 聚焦诗词意象,组诗新教有法
    键词】组诗新教;物象;意境;现代童诗;思维导图文化学者于丹说:“每一个中国人生命的深处,都蛰伏着诗意。也许人的年岁越长,越需要这样一种温暖,需要我们生命年华中的浪漫。让我们从现实的纠葛中拥有一种挣脱地心引力的力量。”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要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国家教育部这两年也大力提倡全民传统文化的学习。其中,古典诗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犹如璀璨的星辰,装点着传统文化的天空,其教学价值不言而喻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19年127期2019-09-10

  • 美术欣赏课教学研究
    表现 创造力 物象 点彩 绘画性野兽主义(Fauvism)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它得名于1905年巴黎的秋季沙龙展览,当时,以马蒂斯为首的一批前卫艺术家展于同一层厅的作品,作品狂野的色彩,怪异的形象,使观众大吃一惊,顿时轰动引起轩然大波。从此,这个画家群体就被称为“野兽派”, 这个名称也很快被广泛地认同。它虽然没有明确的理论和纲领,但却是一定数量的画家在一段时期里聚合起来积极活动的结果,因而也可以被视为一个画派。野兽派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年18期2019-08-16

  • 物象之外的自由寻找
    绘画艺术摆脱自然物象的束缚,不再是对具体形象的描绘,更多的是转向视觉世界背后那一精神氛围。本文试图从尼采的“艺术形而上学”理论为切入点,了解大文化背景下的绘画艺术。通过从形而上绘画的艺术作品中寻找自然物象之外的自由意识。关键词:物象   形而上学   自由中图分类号:J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3-0180-02人性的释放,是艺术与哲学两个学

    艺术评鉴 2019年13期2019-08-06

  • 花卉藤本课徒稿(九)
    是指最能体现客观物象典型特征的部分。如花卉的花朵,蔬果的果实,山水的石型与山势,树木的枝条与叶子,人物的面部形象与形体特征、服饰特征等。典型性结构是客观造型中最为重要的部分,也是造型中最精彩的部分。对典型性结构特征的表现,首先在于对典型性结构的提炼。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曰:“今以万物为师,以生机为运,见一花一萼,谛视而熟察之,以得其所以然,则韵致风采,自然生动,而造物在我矣。”对客观物象认真的观察、体悟是发现其典型性结构特征之所在,“得其所以然”的关键。

    老年教育 2019年3期2019-04-10

  • 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中物象的营造技巧
    象油画风景写生中物象的营造的基本特点意象油画风景写生当中物象的营造形象,是在艺术与真实之间的范围当中,意象油画风景写生当中,创作者是艺术家,艺术家眼中的物象是透过艺术创造和想象而形成的,最终物象的营造是以真实的物象为基底,经过艺术家的想象创作,将物象进行艺术升华,达到意象化的层次。因而意象油画风景写生中物象是处于相似又不真切的一种状态,也符合艺术美学的原理,从真实的景物转化而来,却又与真实景物有很多差别,更加富有艺术感和美观感。我国有很多在意象油画写生艺术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9年9期2019-04-08

  • 热情与苍凉
    以张爱玲小说中的物象描写作为研究切入口,以张爱玲经典爱情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倾城之恋》为细读文本,对张爱玲小说世界中的物象进行研究。张爱玲对于物象、物件的描写与人物命运贴合,为之暗示预告;不同状态的物件,不同物件的选择也反映了张爱玲小说笔下人物的各自性格,烘托其人物形象;在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中,物象也起到了过渡、提示的作用。张爱玲对繁华物象世界的钟情创造了她独特的小说写作风格,也成就了她于微处窥见历史和人性的独特笔法。关键词:张爱玲 物象 爱情小说相

    祖国 2019年3期2019-03-29

  • 题画诗在中国艺术批评史中的影响
    偏好流变为对独特物象、艺术风格的偏爱。这些变化构筑了中国艺术批评的各个组成部分,也进一步对其产生影响。关键词:题画诗;艺术批评;风格;物象题画诗作为文学与绘画紧密结合的孤例,是中国文学与艺术长时间发展后积淀的成果。当绘画、书法、诗歌以及相关所需的材质在某一时间共同达到艺术要求时,题画诗便诞生了。士人笔下的诗歌一旦与绘画相联系,就成为了一种对艺术的品评行为。中国的艺术批评史内容虽多,但是条理者甚少;作品虽多,但是原作保留者甚少;观者虽多,但是详谈体验者甚少。

    艺术科技 2019年23期2019-03-16

  • 浅析鳌园门廊石墙的构件装饰
    石雕;装饰构件;物象;雕刻技法鳌园石雕坐落于厦门集美区集美学村东南角,从属于陈嘉庚公园中的一部分。进入陈嘉庚公园往斜右方向不远处,便是鳌园石雕群的所在了。鳌园没有因为文化大革命而被大肆破坏,归功于当地人对这座陵园的保护力度得当。从鳌园外侧看,这座陵园并不像想象中那般豪华庄严,反而外墙的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岁月的痕迹。鳌园门口两边蹲立着一对扭头互望的石狮子,石狮不大,六七十厘米高的样子,嘴巴微张,表情让人忍俊不禁。鳌园外的石窗、石墙中段、门匾周围等处都密密麻麻

    山东青年 2018年5期2018-11-06

  • 书肇于自然
    自然 书法创作 物象 天然一 观乎天地,道法自然《庄子·知北游》云:“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理而不说,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致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1]圣人致力于天地大美,就是从自然中获取气象万千,从自然中感受美的存在,并由此领悟万物生机长存的自然魅力,从而进入与自然融合的高度统一,自然万物成为求道者探本寻源的故土,成为求美者追求向往万物本质美的审美对象,从艺术角度出发,自然也是艺术创作者寻求自然之法的对象

    西部论丛 2018年3期2018-07-04

  • 物象”贯穿类记叙文写作的几种形式
    【摘要】近年来,物象贯穿类作文在高考中备受追捧,往往能取得一定的高分。但是“物象”选择一定要得当,不然会适得其反,弄巧成拙。一般情况下,物象贯穿类作文的物象选择一定具备典型性,能为作文中的人物、情节、主旨等方面进行有效的勾连,真正地做到有的放矢,让“物象”成为考场作文的灵魂。【关键词】记叙文;“物象”贯穿类;形式【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近年来江苏省高考作文一直延续着记叙文优先的内在规律,使得高中语文教师不得不对高中记叙文教学引起足够的重视。

    课外语文·上 2018年5期2018-05-14

  • 物象会传情,妙笔可生花
    文写作,可以借助物象的穿插描写,丰富文章意蕴,增添文章韵味。在记叙文的创作时,可以巧妙地借助物象,营造氛围、构成线索、寄寓情感、蕴含哲理,让记叙文因物象的运用而与众不同,让物象传情,使妙笔生花。关键词:物象;记叙文;氛围;线索;情感;哲理写作是一种艺术。初中阶段,记叙文写作是训练的重点,但学生往往一叙到底,这就像是向一个人转述一件事,而不像是文学作品了。这就需要创作者能精心雕琢,配以装饰,方能让读者沉浸之、赞美之、享受之。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巧妙借助一些物象

    新课程·中学 2018年12期2018-03-11

  • 自然山水物象浅析
    词: 自然山水 物象 线 山水画1.自然山水的物象提出及概念意义中国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根源,从最初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感悟,到遵循自然规律和改变自然,这是一个漫长又曲折的过程。在感悟和理解自然中,自然本身带给人们的直观物象,促进了中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古人对自然现象领悟总结的哲学道理,深深地影响和体现在中华儿女的衣食住行之中。1.1哲学中“道”与“线”的关系老子的自然观:老子的自然哲学博大精深,流传至今,其主要阐述了“道”。“道”是宇宙的本源和实质,是原理、

    文教资料 2017年30期2018-03-06

  • 电影符号美学视域下《路边野餐》的诗意表达
    域下,从超现实的物象符号、诗意化的语言符号以及非时序性组合时空三个方面具体分析《路边野餐》奇妙的诗意表达。【关键词】物象;语言;诗意表达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31-0089-01一、电影符号学阐释克里斯蒂安·麦茨认为电影不是现实之镜而是创作者进行的有意识的符号建构,他沿用符号学理念,将电影纳入一套完备的符号表意系统并以符号形式多方位构建电影。符号元素已然成为电影中一种特定语言表现方式,通过解码导演精

    戏剧之家 2018年31期2018-02-12

  • 想象在诗歌教学中的作用
    抒情,也就是借用物象来表达自己的感情。物象就成了沟通作者与读者的桥梁,也就让文学变得更美。要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其中的美,就要借用想象,还原物象,和作者进行感情交流。关键词:想象 语言 物象 情感想象力就是在已有表象材料的基础上,经过新的加工或配合而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它是对已有形象的更新,是一种再创造,是人脑部的最重要的智力活动。爱因斯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中学诗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8期2018-01-27

  • 浅析毛泽东诗词中“山”的形象类型
    诗词;艺术形象;物象毛泽东诗词中,“山”是一个关键的形象,它艺术地再现了当时所处的时代特色、地理环境和社会情态,同时也表现了毛泽东在各个革命斗争时期的思想感情和斗争意志。第一种是中性物象的山,第二种是贬义意象的山,第三种是褒义意象的山,第四种是虚象的山。本文分别浅析如下。一、中性物象的山在中国古代诗歌创作理论中,形象一般可分为物象、意象和虚象。物象,又叫实象。在文学创作上,凡是按照生活本身的模式构思的形象,基本都是物象。在毛泽东诗词中,物象“山”的词语不太

    新校园·上旬刊 2017年9期2017-11-26

  • 从“图”“象”“意”的递进认知解析儿童笔墨表达 ——美术拓展性课程内容《老家记忆》教学例谈
    为一种可观可感的物象,以多感官的立体感知,把眼中的物象转化为学生心中的“意象”,并以笔墨语言进行表达的过程。【关键词】记忆 物象 意象 笔墨传情 递进老子在《道德经》一书中提出: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这里的“象”指的就是人们对物体经过感知和内化后的“形象”。美术创作并非是还原物体本来面貌的“复印机”,而更应该是经过情感化、性格化,甚至个性化的一种意象的表达。正如著名特级教师朱国华说的:“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像,但是正是这种不像,传达出了物象背后的一些东西,

    少儿美术 2017年7期2017-09-30

  • 从中国传统山水画看艺术模仿
    是取神进写神,将物象精神气质映入心中再得心应手的表现出来,而非完全描摹与模仿。关键词:山水画;艺术模仿;物象中图分类号:J2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7-0164-01“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在古希腊哲学家看来,所有艺术都是模仿的产物。” 这便是“艺术模仿说”的古老认知。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模仿的对象是实实在在的现实世界,艺术不仅反映事物的外观形态,而且反映事物的内在规律和本质,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7年6期2017-07-15

  • 诗化物象?领悟意境
    周海英【摘要】物象的“诗化”,其实是我们在进行诗歌教学时对诗歌的一个深入解读的过程,我们在课堂上不能将客观存在于诗歌中的物象分解得支离破碎,我们应善用方法,巧妙地将实体物象虚化为意象,再将意象总和形成意境,领悟出诗歌的意境,对于诗人整首诗中传达的情感自然了然于心。【关键词】古诗词;物象;意境;教学方法【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中国古诗词是中国几千年来留传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吟读品鉴诗词,更是自古以来文人提高兴致的乐事

    课外语文·下 2017年5期2017-07-03

  • 同为“渔夫”,异为“渔夫”
    ,从而使作品中的物象有别于生活中的同一物象,出现同為“渔夫”又异为“渔夫”得现象。关键词 渔夫 物象 意象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唐代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属诗中之五言绝句,元代白朴的《沉醉东风·渔夫》(黄芦岸白蘋渡口,绿杨堤红蓼滩头。虽无刎颈交,却有忘机友,点秋江白鹭沙鸥。傲杀人间万户侯,不识字烟波钓叟。)为元曲,它们作者不同,产生的年代不同,作品风格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人物形象——“渔夫”,细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7年10期2017-06-15

  • 王安忆小说中的物象分析
    海路等独具特色的物象与小说中的人物对于精致的物质生活的不懈追求,满怀热情与兴致全身心地去体验和享受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和器物服饰相互映衬,共同构筑了一个鲜活的、充满生气的“物象世界”。在王安忆的眼中,这不是一种消极、流于物质层面没有精神追求的生活态度,而是对生命本身的实在的、审美的体验与坚守,是一种坚如磐石却柔韧如丝的生命力量。关键词:王安忆 物象 生命意识“意象”一词在诗学范畴中意义内涵极其丰富,它可以被拆分为两个方面——“意”和“象”,意指作家主观的情

    文学教育 2017年4期2017-04-10

  • 刘桢作品中的物象研究
    界对刘桢作品中的物象研究似乎略显薄弱。本文对刘桢所有作品中的物象经行了分类和整理,从植物物象、动物物象和其它物象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归纳了刘桢作品中的物象使用的两个特点,并且分析了刘桢作品物象使用的影响。关键词:建安时期 刘祯 诗歌 赋 物象一.刘桢作品中物象概论刘桢的作品,今存者据俞绍初《建安七子集》辑录,诗歌有八题十三首(《公宴诗》,《赠五官中郎将》四首,《赠徐干》,《又赠徐干》,《赠从弟》三首,《杂诗》《斗鸡》,《射鸢》)另有失题诗十四则;赋六篇(《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6年2期2016-09-10

  • 物象世界与无心的观照 ——浅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点
    550000)物象世界与无心的观照 ——浅论中国绘画的美学特点谢春涛(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550000)摘要:中国传统绘画山水画、花鸟画等,本质上是源于自然、感于物象,但而又不被其束缚。用心体物,以情运象,“致静笃,守极虚”对现象世界作无心的观照。无心的观照与力求真实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着眼点的本质区别。关键词:物象;观照;美学“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一、物象世界的呈现土地是物象世界的主要载体,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是围绕土地而展开,它提供物质生

    大众文艺 2016年10期2016-07-12

  • 对艺术创作中“视觉差”的简要理解
    段。【关键词】:物象;视觉感受;朴素印象;视觉差;假性视觉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①说过:“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说明世界一切事物都是处在永恒的流动变化之中,我们看到的或是看不到的“存在”都在以“时间”亦或“物质分解”的方式流逝或是变化着。当我们眨眼的一瞬间存留于脑海中的“记忆”便有了唯一、不可再生、不可逆转、或回复等特点。眼睛作为认识世界的视觉窗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物象”通过眼睛的捕获存留于大脑之中产生了“记忆”。这种“视觉感受”是人类生理、心理

    西江文艺 2016年6期2016-05-30

  • 宋刊本《天竺灵签》略探
    句可多解的签诗、物象寓意丰富的签图及侧重功名仕途的签解等四部分组成。《天竺灵签》不仅反映了灵签与诗歌、谶纬等的关系,还暗示了文士阶层对世俗文化的控制和引导,更展示了儒家为主、佛教为辅的思想。关键词:宋本《天竺灵签》;签占;物象;思想南宋嘉定间本《天竺灵签》是现存最早的插图灵签善本,今收录于《子海珍本编》①《子海珍本编》是山东大学子海编纂委员会编、凤凰出版社和台湾商务印书馆于2014年推出的一套古籍善本丛书。,是该丛书术数类中价值极高之一种。灵签是民间道观、

    东方论坛 2016年2期2016-05-18

  •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诗义辩说
    ”“雁”“冰”等物象,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周代婚俗文化内涵,即“合卺”之礼、“纳彩”之礼及周人婚期的礼俗,才能准确把握全诗的诗义。文章结合诗中所述情境及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婚恋诗”解《匏有苦叶》更准确。关键词: 《匏有苦叶》 诗义 物象 婚俗一、诸家论《匏有苦叶》诗义枚举《匏有苦叶》为今本《毛诗·邶风》第九首,全诗四章,章四句。兹录于下:匏有苦叶,济有深涉。深则厉,浅则揭。有弥济盈,有鷕雉鸣。济盈不濡轨,雉鸣求其牡。雝雝鸣雁,旭日始旦。士如归妻,迨冰未泮。

    文教资料 2016年5期2016-05-14

  • 论桃花源与龙宫城的文化意象差异
    素分析,寻找这些物象的不同寓象意义,从文化意向视角出发,对中日文化的差异性作出合理的解释。[关键词]文化意象;物象;寓象;逃脱与超越;民族性格文化意象是凝聚各民族智慧、体现民族文化特质的语言符号。作为记录文化的语言符号,文化意象是“各民族的历史沉淀和文化结晶”[1],存在于特定的文学系统,表达着特定的民族心理,为共同文化背景的特定群体所接受。文化意象由物象和寓象两个层面构成。前者作为一种感性经验,可以呈现为一种乃至多种感官感知的具体物;后者作为一种抽象的思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16年7期2016-03-29

  • 目观与心识的审美融通 ——《文心雕龙》潜存的文图关系理论
    源发而言,可见的物象经过作家的创造变成了可读的语象;就文章的创构而言,作家只有深入开掘内心,才能使其篇章展现麟凤龙虬般的文采;就文章的欣赏而言,古来作者的肉身早已不可见,但读者却可以即文求理,入其情想见其人。关键词:物象;语象;目观;心识;文图关系文章本诉诸阅读,而《文心雕龙》中“读”字只出现了寥寥几次,如“虽读千赋,愈惑体要”*本文凡《文心雕龙》原文,皆引自周振甫《文心雕龙注释》,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下文不再一一出注。(《诠赋》)、“读诔定谥,其

    学术探索 2016年4期2016-02-26

  • 参物取象以制人纪:《诗经·桃夭》析义
    经》;《桃夭》;物象;诗;经收稿日期:2014-08-14作者简介:陈明珠,女,同济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浙江省社会科学院浙江历史文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中图分类号:B222.1文献标识码:码:A文章编号:号:1671-7511(2015)02-0061-06摘要:《诗经·国风·周南》的《桃夭》诗中“桃”之物象,不仅通过《诗经》以及《大学》等经书对其齐家之意的取喻,成为“经”之意义上的经典;亦因其鲜活切著,在文学传统的所谓“桃花诗”中不断流衍,成为“诗”之意义上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2期2016-01-26

  • 论沈从文作品的语言艺术
    。关键词:语言;物象;意象高尔基曾说过:“语言是文学家的武器,正如枪是士兵的武器一样。”因而,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在对某一民族及其人民处于一定社会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详摩细绘时,都不得不在语言的使用上力求和所写的社会环境、民族特点相符合。当然,作家若想使自己的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且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就必须通过独具特色的语言形式来表现。一、“啼笑怒骂皆成文章”在沈从文早期试验性的作品中,他始终尝试着采用“啼笑怒骂皆成文章”的语言风格,但他的“笑”

    北方文学·中旬 2015年7期2015-06-10

  • 管窥中国历法中常用的物象
    期发展的过程中,物象的选择与其息息相关,本文将主要从月亮、星辰、太阳、鸟兽、四方风等进行论述。[关键词]历法;物象;月亮;星辰;太阳;鸟兽;四方风“观象授时”是我国早期历法发展的主要形态,到汉武帝太初元年,经过司马迁主持修订《太初历》而日臻完备,一直沿用至今,并被称为“夏历”。[1]那么在这漫长的“观象授时”过程中,我们的先民是如何发现这些能够预示农时的物象的呢?又是如何将这些物象切实利用起来的呢?一、月亮月亮最早被人们认为会影响季节更替并不难想象。古人的

    黑龙江史志 2014年11期2014-11-12

  • 极权主义的物象载体
    中较为典型的几个物象:金字塔大楼、电屏话筒、“老大哥”画像,通过分析这些物象的结构特征,看它们如何充当承载人的某种特性或人性品质的工具而发挥着极权主义的扩张力。关键词:《一九八四》;物象;极权主义;关系中图分类号:I5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2-0000-01《一九八四》是乔治·奥威尔小说创作的又一巅峰,它所影响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都十分长久与广阔,它虚构了极权主义社会的“大洋国”作背景,营造了一个让人窒息的氛围,处于这个氛

    剑南文学 2014年2期2014-08-26

  • 以“非美”意识辨析观光旅游产品的设计
    望所追求的人为的物象之美的排斥和否定,是我们中国人自古以来的传统审美意识。对于物象之美的过分追求,既扭曲人性又损害物性。现阶段观光旅游产品设计中过分强调的感官刺激因素,表现出设计者和旅游者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情,使得景区变成了一次性消费的商品。在因物欲不断膨胀而导致社会道德环境和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非美”的审美意识是人类的本真需求。【关键词】非美;味象;超越;物象;至美doi:10.3969/j.issn.1007-0087.2014.02.005与

    旅游世界·旅游发展研究 2014年2期2014-08-08

  • 技术进步与绘画限制
    科学技术 绘画 物象 真实 写生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有一部电影《瓦力》描述了现代人对未来世界的幻想;未来的人类移居到太空,他们四肢和大脑都已经萎缩退化,肥胖的身躯坐在全自动的装置上,任何时候有什么需求就会有机器人来为他们服务。每个人都像是菜叶上的青虫,经不起任何的一点打击。其实类似的电影有很多,这反映了人对于未来的担忧。现如今人类正在充当神的职能,无比自信的改造物质世界,一切为我作用;各种欲望正在无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09年4期2009-10-28

  • 论徐夤《雅道机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品格
    徐夤;比附风雅;物象;咏物诗中图分类号:I20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9)03—0218—03徐夤的《雅道机要》是徐夤个人咏物诗创作的理论总结。作为一部诗学专著,它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实践品格。但长期以来,学术界一直将其视为唐末五代诗格整体庸俗化、琐屑化、机械化潮流的一部分而予以贬低和忽视①。但事实上,《雅道机要》并非比附风雅、脱离实际之作,而是与晚唐五代的相关批评、创作皆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其“求意”的咏物观,具有鲜明的新变

    中州学刊 2009年3期2009-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