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络
- 基于《灵枢·营卫生会》探讨胃络与胃、三焦的关系
7)[关键字] 胃络;胃;三焦;《灵枢》脏腑络脉是指经络系统中由经脉分出的深延于里并与脏腑密切相关的深部络脉[1],胃络是脏腑络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胃为五脏六腑之海,气血生化之源。胃络分布于胃,在气血的生化、转输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灵枢·营卫生会》是阐释营、卫生成的重要篇章,文中提到营、卫生成与胃、三焦两个重要脏腑密切相关。笔者依据《灵枢·营卫生会》原文,联系《黄帝内经》诸篇相关条文,探讨胃络与胃、三焦的关系,及其在营卫生成转化过程中的作用,讨论胃络
中医药导报 2023年9期2023-11-29
- 基于文献的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镜像与中医辨证的相关性研究*
,如瘀血阻络证、胃络瘀血证统一表述为胃络瘀阻证,肝胃气滞证和肝胃郁热证合并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气虚证和脾胃虚寒证合并为脾胃虚弱证。参考2017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对文献涉及胃镜像描述进行规范化处理,如黏膜红白相间、白相为主统一表述为黏膜白相等。1.6 数据处理 运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2 结果2.1 文献筛选
云南中医学院学报 2022年6期2023-01-06
-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析胃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囊下之络”,即“胃络”“胆络”等。久病,即顽疾,是指一些病程较长、病情反复、缠绵难愈的慢性疾病。“络”即络脉,分为阴络与阳络:阳络即散布于体表之络,阴络则散布于脏腑区域。“久病入络”理论表明,络病是一个阳络—经脉—阴络的传变过程,同时也深刻揭示疾病是由气到血、由浅入深、由功能性病变到器质性病变的演变过程[7]。2 “久病入络”与胃癌前病变的相关性2.1 胃络的生理病理特点 胃络是从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上支横别出,逐层细分,由孙络和别络组成的,纵横交贯,呈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年5期2022-12-27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辨证结合微观辨证的研究进展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证候随疾病演变动态变化,可呈单一或复合证候。部分医家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及对病因病机的不同见解,提出了不同的辨证分型。魏玮教授[5]重视寒热错杂、升降失调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的作用,在临床中辨证以寒热错杂证为主,治疗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调和寒热。单兆伟教授[6]重视瘀血在CAG病程中的作用,认为脾胃虚弱,日久无以鼓动血行,加之湿热阻滞气机,血行不畅成瘀血;并将CAG分为脾胃气虚证、湿热中阻证、胃阴不足证、瘀血停胃证4型。李佃贵教授[7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22年3期2022-11-15
- 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胃黏膜病理改变、胃镜特点的相关性研究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6种证型。1.3 纳入标准(1)符合西医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胃镜病理提示萎缩、肠化或异型增生;(3)年龄在18~65岁之间,性别不限;(4)自愿作为观察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1)有其他脏器较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和相关症状,相较而言慢性胃炎较轻,症状不明显的患者;(2)无中医四诊证候,即无证可辨的患者;(3)年龄在18岁以下或65岁以上者,或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5 剔除标准(1)资料不全影响数据分析者;(2)
江西中医药 2022年7期2022-07-23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与病理特点分析*
阴不足证14例,胃络瘀血证11例。本研究已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获批执行。1.2 病例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内科学》[6]中有关CAG的西医诊断标准;②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诊疗共识意见》[7]以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8]中有关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弱瘀血证以及胃阴不足证的诊断标准;③年龄18~70岁;④患者自愿参与且签署知情同意书。1.3 病例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肝、肾等脏器疾病;②合并恶性肿瘤;③经病理学检测疑似有恶性病变
河南中医 2022年8期2022-06-29
- 基于胃“炎-癌”转化病理组织学进程的中医精准防治规律研究
郁热、胃阴不足和胃络瘀血证。其病程较长,基本病机为脾虚、气滞、血瘀[12],其中脾胃虚弱为本,气血瘀滞为标。除病程较长外,其病机复杂多变,随着“慢性胃炎→CAG→IM→异型增生-胃癌”病理进展,肝胃气滞证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而胃络瘀血证出现的频率逐渐增加[13],该演变过程诠释了“初病在经,久痛入络”等中医基本理论。另外,有学者[14-15]认为在CAG病程中常见土虚木乘,当疏肝解郁,而土虚为本,治疗仍以健脾为主,疏肝解郁为辅。由于血瘀阻络证贯穿GPL全病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2年3期2022-03-24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型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指标分布规律的研究及OLGA风险分期因素分析❋
(43.0%),胃络瘀血证46例(23.0%),胃阴不足证36例(18.0%),肝胃气滞证21例(10.5%),脾胃湿热证11例(5.5%)。上述证型中,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属虚证,胃络瘀血证、肝胃气滞证和脾胃湿热证属实证或虚实夹杂证[14]。2.3 CAG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血清指标检测结果表2示,通过对不同中医证型患者进行组间比较可以看出,肝胃气滞证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血清Hcy水平显著低于脾胃虚寒证(P表2 CAG不同证型患者血清指标水平比较2.4 CA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年12期2022-02-06
-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病机及辨治※
,出于左乳下”。胃络作为络脉系统的一部分,从脾、胃经横支分出,逐层细分为别络至孙络的网络系统,布散于脾胃及其相关组织。从解剖角度言,胃是胃肠道中血供最丰富的的器官,丰富的黏膜下动静脉血管丛与络脉支横别处、逐渐细分的结构相似。从生理功能言,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络是胃腑中气血津液渗灌流通的场所。《灵枢·痈疽》载“中焦出气如露,上注溪谷,而渗孙脉,津液和调,变化而赤为血”,脾胃摄取精微物质成气生血的过程也是在络脉的末端完成。2.2 病机同源,诊疗同归 络以通为常
河北中医 2022年1期2022-01-01
- 黄伟荣从“虚”“瘀”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则血行无力,停留胃络而成血瘀;或邪气久侵犯脾胃,日久则由经入络,形成瘀血。前者为因“虚”致“瘀”,属于“不荣则痛”;后者为因“实”致“瘀”,属“不通则痛”。邪气久留必会损伤脾胃功能,最终都会出现脾胃虚弱,所以“气虚血瘀”是治疗本病的关键病机。瘀血停滞则阻碍气血运行,并且伴随各种病理产物如淤血、痰浊、邪毒等的产生。脾胃为饮食水谷运化场所,是气血生化的主要来源。故而脾胃之病容易出现气血亏虚,导致全身虚弱性疾病。因此本病的主要病理特点主要为“虚、瘀、滞”,这也是
医学信息 2021年2期2021-12-02
- 刘铁军运用“下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下法”及“毒损胃络”理论,屡验奇效,现将刘铁军教授治疗萎缩性胃炎的经验总结如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是指胃黏膜、腺体出现萎缩性病变,是消化系统疾病中较为常见且难以治愈的疾病,目前认为与HP感染、胆汁反流、环境、饮食、生活因素有关,同时与胃癌的发生发展也密切相关,属于胃癌癌前病变的一种[1]。刘铁军教授在运用中医药治疗萎缩性胃炎中,不但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亦可延缓甚至逆转肠上皮化生等癌前病变。在中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29
- 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与Hp 感染、胃黏膜病理改变相关性研究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1.3 纳入标准(1) 符合西医慢性胃炎诊断标准;(2)胃镜病理提示腺体萎缩、肠化或异型增生;(3)年龄18~65 岁腺体;(4)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1)有其他脏器较严重的器质性疾病和相关症状,相较而言慢性胃炎较轻,症状不明显患者;(2)无中医四诊证候,即无证可辨患者;(3)年龄在18 岁以下或65 岁以上者,或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1.5 剔除标准(1)资料不全影响数据分析者;(2)自动退出临床研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21年15期2021-10-08
- 急慢性胃炎的单验方
化瘀止血。适用于胃络瘀阻之慢性胃炎。其他可试用的单方,如向日葵花盘1个,焙干,煎服,每日3次;焦山楂15克,延胡索9克,香附子12克,水煎服;鸡内金10克,香橼皮10克,共研细末,每服1~2克;莱菔子15克,水煎,送服木香面4.5克;荔枝核烧焦,每3克加木香0.5克.共为细末,热汤调下;五灵脂(烧烟尽),研细末,每服6~9克,开水送下;薏苡仁30克,制附子15克,研末贮存,每服1.5克;蚕蛹焙干研粉,每服5~10克,每日2次。中成药治疗饮食停滞之胃炎,可取
家庭医学 2021年3期2021-08-18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分布与胃黏膜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脾胃湿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6个证型。1.3 纳入标准具有临床症状并于纳入前胃镜病理检查证实,存在CAG和(或)伴IM或(及)Dys/上皮内瘤变者;依从性好;签署知情同意书。1.4 排除标准胃镜及病理检查证实已属于癌变或CAG伴上消化道手术史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合并严重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或精神分裂症等不能配合者;对自我症状叙述不清或调查不配合者。1.5 研究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方法,以CAG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临床病例调查表进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1年4期2021-05-27
- 叶天士通络法治疗瘀阻脉络型胃痛理论探讨
伤胃“喜饮热酒,胃络积热血瘀。”[2]118五味过极,嗜食辛辣肥甘厚腻之品,会对脏腑产生一定的损伤。酒为辛热之品,易伤脾碍胃,气机壅滞,同时火热之邪又可煎熬血液,致血液黏稠,在脉道中瘀积,脉道阻滞不通,不通则痛。2.2 情志不畅“气逆填胸阻咽,脘痹而痛。病由肝脏厥气,乘胃入膈,致阳明经脉失和。”[2]236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抑郁恼怒,气失条达舒畅,则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郁滞,失于和降,而发胃痛。且气滞日久,易郁而化热,火热之邪可煎熬血液,致血行缓慢
西部中医药 2021年10期2021-03-27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胃蛋白酶原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分析
——附108例临床资料
±8.15)岁。胃络瘀血证8例:男4例,女4例;平均年龄(62.37±6.28)岁。各中医证型组间性别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各组间年龄比较胃络瘀血证组最大,与脾胃虚弱证、肝胃气滞证、脾胃湿热证及肝胃郁热证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与胃阴不足证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1.2 诊断标准 慢性萎缩性胃炎内镜及病理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017 年,上海)》[2]制定。中医辨证分型诊断标准参照《慢性萎缩性胃炎中西医
江苏中医药 2021年3期2021-03-16
- 胃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分类探讨*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等6种证型。如不符合上述6种证型者,而显示为复合、兼夹、少见证型者,将归纳为其他证型。1.3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PLGC的诊断标准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18~75岁之间愿意接受本研究信息采集者。1.4 病例排除标准已确诊胃癌或合并消化道其他肿瘤,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合并心脑血管、肝、肾及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辨证不明确或有过多兼夹证者;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高级别上皮内瘤变。1.5 归纳方法根据患者主症、次症及苔脉征
中医学报 2021年2期2021-02-23
- 消化性溃疡中医证型胃镜征象特征分析
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五个证型。病例纳入标准:年龄18~70岁;符合上述西医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分型标准者。排除标准:年龄70岁者;妊娠患者;其他特殊病因引起的胃十二指肠溃疡如胃泌素瘤;有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者,或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患者。1.2 观察方法 全部患者采用Olympus 260型电子胃镜检查,详细观察胃与十二指肠球部黏膜色泽形态变化、溃疡苔的颜色、胃壁蠕动情况。所有胃溃疡均采取病检以排除恶性溃疡。中医辨证分型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对患者主
陕西中医 2021年1期2021-01-15
-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及相关因素研究
郁热、胃阴不足、胃络瘀血6种证型,分析了各证型与Hp感染之间的联系,结果显示Hp阳性的CAG患者,均以脾胃湿热证为多数,这与黄雅慧,兰邵阳等[6-7]的研究结果基本相符;其次为肝胃郁热证;辩证为胃络瘀血证的CAG患者检出Hp阳性的人数最少。杨静,张福文等[8]分析了170例CAG患者,其中Hp感染者达116例,列出了不同中医证型Hp感染阳性率的结果,从高至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弱证、胃络瘀血证;其中脾胃湿热证感染率最高,胃络瘀血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68期2020-12-25
- 铝碳酸镁联合银丹心脑通软胶囊治疗瘀阻胃络型胃脘痛疗效观察
、食滞胃肠、瘀阻胃络、胃阴亏虚、脾胃虚寒等类型[3]。现临床常用于胃脘痛的中成药多以行气止痛、温中散寒、消食导滞为治疗原则,而以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治疗瘀阻胃络型胃脘痛的药物则不多。银丹心脑通软胶囊,主要成分:银杏叶、丹参、灯盏细辛、绞股蓝、山楂、大蒜、三七、艾片等,中医功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消食化滞。用于气滞血瘀引起的胸痹,症见胸痛,胸闷,气短,心悸等;冠心病心绞痛,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中风、中风后遗症见上述症状者。根据多年的用药发现在西药制酸的基
医药前沿 2020年20期2020-11-10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病的中医证型研究概况
弱型>胃阴虚型>胃络瘀阻型,同时发现中医证型分布与胃炎类型有关,脾胃虚弱型、胃络瘀血型、胃阴虚型以CAG多见,脾胃湿热型、肝胃郁热型、肝胃气滞型则以CSG多见。杨静等[6]研究发现,170例CAG患者中脾胃湿热证Hp感染率最高,其次是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感染率最低。赵钢等[7]报道了各中医证型的Hp感染率如下:脾胃湿热证(32.7%)、脾胃气虚证(24.9%)、湿浊中阻证(16.5%)占大多数,胃阴虚证(3.4%)及胃络瘀血证(2.8%)所占比例少。刘建
中医研究 2020年9期2020-08-13
-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癌高风险人群中的应用价值及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
1.2.3.6 胃络瘀血证 主症:(1)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2)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次症:(1)胃痛拒按;(2)黑便;(3)面色暗滞;(4)脉弦涩。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精确概率法。不符合正态分布和方差齐性时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 066例患者,根据内镜及病理结果,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4期2020-05-13
- 潜龙刮疗法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观察※
为活血化瘀、通达胃络应贯穿本病治疗的始终。刮痧是中医学的一种外治法,具有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排毒祛邪之效,但是却在CAG中的临床应用经验极少[5]。笔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研发了一种以沉、透为特点的刮痧疗法,该疗法有如潜入经络深部之游龙荡涤周身之菀陈,故而取名潜龙刮。本研究将其联合丹参饮合失笑散治疗胃络瘀血型CAG,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6月—2019年9月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厦门医院的胃络瘀血型CAG 患
中医药通报 2020年6期2020-02-23
- 自拟胃复汤对不同证型消化性溃疡胃泌素和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据临床证型不同,胃络瘀阻证29 例,脾胃湿热证26 例和脾胃虚寒证23 例,3 种证型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 纳入标准 1)符合《消化性溃疡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12]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2)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3]中消化性溃疡的诊断标准,并根据分型标准分为胃络瘀阻证、脾胃湿热证和脾胃虚寒证;3)年龄≥18 岁;4)经胃镜检查确诊属溃疡活动期;5)临床检测幽门螺旋杆菌感染阳性;6)自
吉林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2-19
- 李延萍从络病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临证经验
经络”不通,甚则胃络损伤,起病病位在腑在气;若病久反复不愈,“脾胃同居中焦,以膜相连”,胃腑络脉受损,必影响及脾脏,日久出现脾胃虚弱,气血化生乏源,络脉失养而络虚不荣,或兼有邪毒、湿热、痰浊、瘀血等阻滞,此时邪气入深,由气及血,由“经络”及“脉络”,病在脏在血。慢性胃病患者早期邪气尚浅,病在“经络”在气,胃镜下可见粘膜肿胀,或见胆汁反流、糜烂、溃疡等;日久胃络失于润养而成萎,邪气入深,病在“脉络”在血,胃镜下可见黏膜变薄,以白为主,血管显露,发为CAG;疾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20年14期2020-01-13
- 基于“络病”病机分阶段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为多气多血之腑,胃络在胃中更是分布广泛,纵横交错,其起到运行气血,渗灌津液,濡养胃腑之效,功能不仅是血液运行的通道,同时也是气机运行的通路。“络脉不通”是络病病机共性;而胃腑主受纳,常因暴饮暴食,饮食不洁,或因食冷饮、过烫、辛辣、过酸之品,而易致胃络不通。“初为气结在经,久则血伤入络”是络病理论的基本学术思想。清代名医叶天士曾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理论[7-8]。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慢性病,病程长,迁延难愈,与络病“久病入络”“久痛入络”发病特点相似。
环球中医药 2020年2期2020-01-10
- 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中医辨证分型和内镜下胃黏膜表现的相关性探究
型[5],分别为胃络瘀阻证、胃阴不足证、脾胃虚寒证、脾胃气虚证、脾胃湿热证、肝胃郁热证、肝胃气滞证。1.3统计学分析 本实验相关数据运用SPSS21.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数据比较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全部200例患者中,43例患者为肝胃气滞证,41例患者为脾胃湿热证,37例患者为脾胃气虚证,27例患者为肝胃郁热证,23例患者为胃阴不足证,15例患者为脾胃虚寒证,14例患者为胃络瘀阻证。各中医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19年22期2019-10-24
- 活血愈疡颗粒治疗胃络淤血型胃溃疡55例临床观察
活血愈疡颗粒治疗胃络淤血型胃溃疡55例,常规组45例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胃络淤血型胃溃疡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研究组55例和对照组45例。其中,研究组男23例,女32例,年龄30~65岁,病程1~5年;对照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31~65岁,病程1~5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电子版) 2019年24期2019-09-12
- 胃康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临床研究
,认为病位在胃,胃络瘀阻是临床最为常见证型之一[3]。中医药治疗宜以行气健胃、活血化瘀为主[4]。胃康胶囊具有健胃止痛、行瘀止血、制酸之功效,临床适用于胃脘痛的气滞证和血瘀证[5]。有学者观察到胃康胶囊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和多潘立酮片治疗慢性胃炎气滞血瘀证患者,可明显改善胃痛等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6]。本研究观察了胃康胶囊联合常规西医治疗对慢性浅表性胃炎胃络瘀阻证的疗效和安全性,以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筛选201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5期2019-07-25
- 慢性胃炎Hp 感染、胃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5 岁患者。排除标准:(1)近1 个月内服用过PPI 或抗生素者;(2)合并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者;(3)妊娠或哺乳期患者;(4)处于重度焦虑、抑郁状态或有精神疾病的患者。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 果2.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型>肝胃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6期2019-07-02
- 刘铁军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虚损 毒损胃络刘师认为,CAG发生以脾胃虚损为本,其常由慢性非萎缩性胃炎迁延发展而至,本身脾胃已受损;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胃虚损,运化不及,开阖功能受阻,正气不能鼓邪外出,且胃多气多血,其以通为用,以降为和,“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由于脾胃虚弱,病邪侵入,气机升降失司,气血运行不畅,邪气聚而为毒,胃腑经邪毒侵袭,胃体失养,胃黏膜损伤。络为气血流通之通道,也是邪气侵入人体的途径[6],《灵枢》曰:“久病者,邪气入深”,疾病日久,郁积化毒,毒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年1期2019-02-16
-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与病理变化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不和、脾胃湿热、胃络瘀血和胃阴不足5个证型[5]。①脾胃虚弱证主症为胃脘隐痛、胀满,胃部喜暖喜按,大便稀糖,乏力,舌质淡,边有齿痕;次症为懒言、气短,食少,呕吐清水,口淡,脉细弱。②肝胃不和证主症为胃脘胀痛、胀满,泛酸、暖气,胁肋胀痛;次症为大便不畅,胸闷、食少,舌苔薄白,脉弦。③脾胃湿热证主症为恶心呕吐,胃脘胀痛、胀满,口苦,舌质红,舌苔黄腻;次症为口臭,尿黄,胃脘灼热,胸闷,脉滑数。④胃络瘀血证主症为胃脘刺痛、胀满, 痛有定处,痛处拒按,舌质暗红或有瘀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36期2019-01-10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及胃黏膜癌前病理变化的相关性研究
,15.9%)、胃络瘀血证(11例,6.5%)。1.2 诊断标准1.2.1 西医诊断标准 内镜诊断标准和病理组织学诊断标准均参考《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1]中的诊断标准。1.2.2 Hp阳性诊断标准 参照2012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幽门螺杆菌学组《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旋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2],经胃黏膜组织切片染色检查、快速尿素酶试验或C呼气试验任意一项为阳性者诊断为Hp阳性。1.2.3 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慢性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8年23期2018-12-12
- 慢性胃炎中医辨证与胃镜黏膜象关系观察研究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1.3 方法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并建立统一的临床调查表,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饮食偏好、诱发因素、既往史、手术史、家族史等,胃镜和病理诊断结果,在收集中医四诊资料及基础上进行中医辨证分型。1.4 观察指标胃镜检查由专职医师进行,详细记录其内镜下征象,并于胃窦大小弯距幽门约2~4cm 处各钳取组织2~4块,活检组织用甲醛固定。病理活检组织由专业病理学家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染色和诊断,并观察和对比不同证型胃镜象与病理结果的
医药前沿 2018年29期2018-10-19
- Survivin基因在胃癌癌前病变不同中医证型中的表达
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胃黏膜组织中抑癌基因Survivin的表达。探讨中医证型与Survivin表达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为24位健康体检者的正常胃组织标本,试验组为不同中医证型组(脾胃虚弱证、阴虚内热证、胃络瘀阻证)。故共有4组(健康对照组、脾胃虚弱证组、阴虚内热证组、胃络瘀阻证组);每位患者取新鲜胃黏膜6块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及RT-PCR。结果:Survivin基因阳性表达在脾虚气滞证中有30.0%,阴虚内热证中有
发展 2018年8期2018-09-05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黏膜中医微观辨证与癌前病变的特征分析
型、脾胃虚寒型、胃络瘀阻型以及胃阴不足型。2 研究方法2.1 中医微观辨证分型标准 ①肝胃郁热型:胃蠕动活跃或亢进,胃黏膜水肿、糜烂或可见散在出血点,胆汁反流;②肝郁气滞型:胃蠕动减慢或活跃,胃黏膜点片状或条状红斑,胆汁反流;③脾胃湿热型:黏液黏稠混浊,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④脾胃虚寒型:黏液多而稀薄,胃黏膜炎症较轻或呈苍白、黏膜变薄,胃蠕动缓慢;⑤胃络瘀阻型:胃黏膜表现为结节状或颗粒状、黏膜下血管透见、陈旧性黏膜出血;⑥胃阴不足型:黏液黏稠且量少,胃黏
新中医 2018年3期2018-03-06
- 朱方石诊治慢性萎缩性胃炎思路探讨
犯胃、有药物损伤胃络等诸多因由,其病因多端而病变复杂,临床可见肝郁气滞而胃失和降,或脾阳不足而运化失司,亦可见湿热困脾而碍脾阻胃,或瘀血内阻而胃络失养,尚可见肝郁热而灼伤胃络,或胃阴受损而胃失濡养,其病机变化随证情而变。然朱师认为,CAG发病虽病因多端,病机复杂,脾虚为其基本病理改变,脾胃虚弱既为CAG的病理基础又为病理后果[3]。正如金·李杲《脾胃论》所云:“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朱师指出,寒热久客、饮食失常、精神失调等致病因素皆可导致CAG的脾虚症状,
江苏中医药 2018年1期2018-02-13
- 卢云教授运用健脾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浅析
乃脾胃不和、日久胃络受损所致,治疗应升降相宜、理气和中、健脾养胃,使用大补脾汤(人参、炙甘草、干姜、白术、麦冬、五味子)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朱方石教授认为[4],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位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本虚主要是脾胃虚弱,标实主要是气滞、痰湿、血瘀。临床中注重病证结合,根据慢性CAG萎缩-肠上皮化生-低级别上皮内瘤变-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四个阶段将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型主要分为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气虚瘀热证四类。郑亮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8年16期2018-01-24
- 慢性胃炎胃黏膜胃镜像1167例的中医证候学分析
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脾虚气滞证,共六型。1.3 纳入标准(1)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诊断标准,并行胃镜检查者;(2)能够配合调研者;(3)自愿作为研究对象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1.4 排除标准(1)消化性溃疡、急性胃炎及胃癌患者;(2)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3)精神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5)年龄>70岁或1.5 胃镜检查患者均在本院内窥镜室由脾胃病科具有多年胃镜操作经验的资深医师行胃镜检查。行组织学检查者,分别在
环球中医药 2017年9期2017-12-20
- 胃腑荣通定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分析
胃腑荣通定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分析徐海英目的探讨胃络瘀阻型胃炎采用胃腑荣通定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纳入本研究的114例胃络瘀阻型胃炎患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研究组(胃腑荣通定汤)与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用药时间、胃功能恢复时间、胃脘疼痛消失时间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络瘀阻型胃炎患者采用胃腑荣通定汤治疗的效果显著。胃络瘀阻型胃炎;胃腑荣通定汤;中西医结合作为临床上一种常见消化内科疾病,胃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5期2017-01-20
- 基于络病理论探析慢性萎缩性胃炎由痞到积的病理演变
萎缩性胃炎归属于胃络病范畴,从络病学角度出发阐述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病机为“胃络瘀阻,胃阴亏虚”。胃络瘀阻为导致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之根本,病程后期脏腑失于濡养,胃阴亏虚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由痞至积、病情加重的主要原因。导师姜树氏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基于络病理论,结合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特点及微观辨证学具体情况辨证论理,以“散瘀通络、畅达中焦,滋阴补虚、和胃宁络,开瘀散结、消坚化积”为基本治疗原则,并取得了显著疗效,为慢性萎缩新胃炎提供了新的诊疗思路和理论依据。慢性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1-16
- 健脾活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虚血瘀证经验*
重要的发病基础,胃络瘀阻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机,宜以益气补中、健脾养胃、活血化瘀、通络消痞为治则,以健脾活瘀方加减治疗。健脾活瘀方由党参、白术、黄芪、丹参、三棱等药物组成,具有健脾养胃、活血通络等功效。临床案例表明:健脾活瘀方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不仅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并可有效治疗胃黏膜腺体萎缩及肠上皮化生。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脾虚血瘀证;健脾活瘀方/治疗应用;验案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
中医研究 2017年10期2017-01-14
- 逍遥散合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临床观察
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临床观察李丽萍 张晖敏△(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云南 曲靖 655000)目的 观察逍遥散合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络瘀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CAG胃络瘀阻证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逍遥散合失笑散治疗,对照组40例予气滞胃痛颗粒治疗,2组疗程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2组疗效,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原(PG)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除面色黯滞外,其余中医证候积分均较
河北中医 2016年10期2017-01-06
- 细胞核DNA含量在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中医证型中的比较及其意义
<0.01),且胃络瘀血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结论:(1)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中医辨证分型有其一定的分子生物学基础。(2)轻、中、重度异型增生均有癌变的可能,且随着异型增生程度的加重癌变的可能性逐渐增大。(3)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中医证型在病情上存在一定的轻重递进关系,具体表现为胃络瘀血型>胃阴不足型>脾胃虚弱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4)检测DNA含量可作为活检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的诊断、分级和中医辨证分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 2016年1期2016-09-02
- 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
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王丽华海口同仁医院中医科(海口570100)摘要目的:观察益胃活络经验方联合三联疗法对胃络瘀血证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黏膜腺体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将我院诊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三联疗法(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克拉霉素);治疗组患者则给予笔者多年益胃活络经验方内服治之,两组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评价证候
陕西中医 2016年1期2016-06-04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候特征及辨证治疗体会※
医证候特征分析,胃络瘀阻型2 7例,脾胃湿热型3 1例,肝胃不和型3 2例,脾胃虚寒型12例,对其辩证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经3个月连续治疗,不同证型患者病情均改善,胃络瘀阻型患者有效2 3例,占8 5.2%;脾胃湿热型有效2 8例,占9 0.3%;肝胃不和型有效3 0例,占9 3.7%;脾胃虚寒型有效11例,占9 1.7 5%。本组总有效患者共计9 2例,占9 0.2%。在用药期间,患者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医辨证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良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6年11期2016-04-24
- 白兆芝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的辨治思路及用药特点
阻滞是病机关键,胃络瘀阻贯穿疾病始终,强调从整体与局部结合进行调治,主张缓调,以和为要,用药配伍兼顾多方面。白兆芝教授治疗本病有其独到的经验,对医者颇有参考价值。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白兆芝;经验白兆芝教授是山西中医学院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山西省教学名师,全国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白老师一生耕耘杏林,精于医理,勤于实践,特别是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方面造诣很深。我有幸随师侍诊,倍感受益,现将白老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并癌前病变的
山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1期2016-04-05
- 符思教授运用中药治疗Hp相关慢性糜烂性胃炎经验
毒邪、侵淫日久、胃络瘀滞、壅积化热、热灼胃络而发病。湿热毒邪是致病病因,胃络瘀滞是病机,湿滞、寒凝、气滞、血瘀是病理结果。因此在治疗上清热解毒,辛香通络是基本大法。研究表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有关。因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同时抗幽门螺杆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慢性糜烂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感染; 中医药疗法; 符思慢性糜烂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胃镜下可见以胃黏膜多发性糜烂和出血灶,研究表明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主要与幽门螺杆菌(helico
环球中医药 2016年11期2016-03-11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胃镜表现与中医分型的关系
27/300)、胃络瘀阻型占5.0%(15/300)、脾虚气滞型占26.0%(78/300)、脾胃湿热型占25.0%(75/300)、肝胃不和型占14.3%(43/300)、脾胃虚寒型占20.7%(62/300),中医证型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为脾虚气滞型>脾胃湿热型>脾胃虚寒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不同证型患者在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程度分布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胃黏膜异型增生的发生率为24.3%(73/30
海南医学 2016年14期2016-03-06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8.65)岁;胃络瘀血证患者为18例, 占全部患者比例8.49%, 其中男12例, 女6例, 该病证患者的平均年龄(53.21±9.10)岁, 全部患者年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2 中医证型和幽门螺杆菌之间的关系 全部脾胃虚弱证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患者为44例, 占全部患者的59.48%;全部脾胃湿热证患者中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患者为32例, 占全部患者的66.67%;全部肝胃不和证患者幽门螺杆菌呈阳性的患者为26例, 占全部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5年14期2015-12-05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
少,脉细。(6)胃络瘀血证:主症:胃脘痞满或痛有定处,舌质暗红或有瘀点、瘀斑;次症:胃痛拒按,黑便,面色暗滞,脉弦涩。1.3 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标准:符合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的患者;年龄在18 ~70 岁之间。排除标准:合并消化性溃疡或病理诊断疑有恶变者;合并心、脑、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或影响其生存的严重疾病,如肿瘤、艾滋病等,及精神病患者;妊娠、哺乳期妇女。1.4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9.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各证型间H.pylo
环球中医药 2015年1期2015-04-21
- 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40例*
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40例*陈吉全1,刘 冉2(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1)目的:观察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黄芪、党参、莪
中医研究 2015年2期2015-04-05
- 据胃黏膜像慢性胃炎辨证流程图的初步构思
弱(含虚寒)型;胃络瘀阻型在黏膜以白相为主、镜下诊断为萎缩性胃炎等方面较其他型多见,出现黏膜糜烂者也明显多于其他证型;胃络瘀阻型及胃阴不足型黏膜血管网改变的比例较高。据此可建立据胃黏膜像辨证流程图。结论 部分胃黏膜像与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据此建立的胃黏膜像辨证流程图简明实用,可为临床中医诊治提供参考帮助。慢性胃炎; 辨证; 胃黏膜像;流程图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一种常见的、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目前该病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5期2015-03-17
-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观察比较各证型的中医证候分布与H.pylori感染、萎缩程度、肠化、异型增生程度的关系。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H.pylori的阳性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总感染率为58.49%。肝胃不和证中轻度萎缩所占比例偏高。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中重度萎缩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4期2015-03-17
- 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胃黏膜病理变化与中医证型及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本研究患者H.pylori感染率为24.3%(74/305),不同病理程度的H.pylori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证型;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是临床消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临床发现CAG是胃癌的发生独立危险因素,尤其是CAG伴胃黏膜异型增生(Dys)和/或肠上皮化生(IM)者,癌变风险较高,被称为癌前病变[1-2]。由于CA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26期2015-02-07
-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与血清环氧化酶-2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
)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络瘀阻证与血清环氧化酶-2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杭海燕1刘福生1李培彩1张 寅1陈 亮1刘 婷1苏泽琦1朱辰辰1王晓迪1王龙华1丁 霞2*(1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胃络瘀阻证与血清环氧化酶-2(Cox-2)及胃黏膜病变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经电子胃镜、病理检查确诊为CAG患者,根据中医证型分为胃络瘀阻证和脾胃虚寒证的患者各30例,采用酶联免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5期2014-05-25
- 姚乃礼教授运用对药治疗慢性胃炎
失宜,邪毒瘀滞,胃络损伤,从而发生慢性胃炎,这一病机贯穿于本病发展的全过程。姚老师在临证时,明确慢性胃炎的基本病机,在此基础上结合患者的具体症情,明确证候特点,详慎组方,善用对药,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有效的阻断了“慢性胃炎—萎缩—肠化生—异型增生—癌变”这一进展过程。笔者有幸随师侍诊,现将其临证常用的对药经验总结如下。1 健脾和胃以治其本慢性胃炎以脾胃虚弱为本,脾胃受损则运化无力,生化无权,“脾与胃以膜相连,互为表里”,胃膜失养,久之萎而不荣,导致浊毒
吉林中医药 2014年10期2014-04-15
- 胃疼用粳米
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淤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而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证。是不是觉得有些难以理解呢?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我们在日常的饮食中不怎么注意以至于伤及到肠胃所引起的。例如,有些人在吃了较为冰冷的东西后,寒有阻滞的作用,影响到胃气的正常运行所带来的。还有的是,有很多的人暴饮暴食以至于伤及到了肠胃,使得胃动力不足,以至于气血经络运行受到阻碍所导致的疼痛。其实不管怎么说,人们之所以感到胃痛,就是因为胃气胃络不通所造成的。而粳米,其性平
中华养生保健 2013年10期2013-10-23
- 通络止瘫汤治疗脾虚气滞型糖尿病性胃轻瘫30例临床疗效分析
病学范畴,病机为胃络瘀滞、络气不和,本研究以络病理论为指导,采用通络止瘫汤治疗DGP 30例,结果提示本法可显著改善DGP症状,近期疗效好,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来自2012年3月~2013年6月本科门诊及疗区的T2DM患者,其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4~66岁,平均(52.1±4.6)岁;病程7~13年,平均(8.5±1.4)年。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参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23期2013-09-18
- 姚乃礼辨治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经验*
滞消积之品。2 胃络瘀阻是基本的病机特征胃为多气多血之腑,胃气以通降为用。若肝郁犯胃、湿食内阻、气虚无力推动、阴虚血行涩滞、阳虚血寒凝滞等均可致胃络瘀阻。故诸邪犯胃,气机闭结不通,郁结于胃络,或病久正伤,失于通降,脾胃之气滞塞,气血运行不畅,而终致胃络瘀阻,胃膜失其濡养而致损伤。故《脾胃论》曰:“夫脾胃不足,皆为血病。”《临证指南医案》亦指出:“盖胃者汇也,乃冲繁要道,为患最易,虚邪、贼邪之乘机窃发,其间消长不一……初病在经,久痛入络,以经主气,络主血……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3年4期2013-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