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吉全,刘 冉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1)
·临床研究·
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40例*
陈吉全1,刘 冉2
(1.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南阳 473061; 2.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河南 南阳 473061)
目的:观察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黄芪、党参、莪术、石斛、制半夏、陈皮、蒲公英、仙鹤草、砂仁、乌贼骨、白及),1d1剂,口服。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8例,有效20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5.0%;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有效率为75.0%。两组疗效对比,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的疗效显著。
自拟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应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药疗法;气阴两虚;胃络瘀湿;临床观察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慢性胃黏膜炎性改变,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无规律的上腹疼痛、腹胀、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的消化性疾病。其伴有的胃黏膜上皮中、重度不典型增生及不完全肠上皮化生等严重病理表现,被称为癌前病变。慢性萎缩性胃炎症状复杂,易反复发作,难以完全治愈,目前临床上尚无理想的治疗药物和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笔者采用黄芪石斛莪术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40例,总结报道如下。
选取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男21例,女19例;年龄33~69岁,平均(42.0±2.1)岁;病程0.5~8a,平均(3.12±0.81)a。对照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32~68岁,平均(41.0±2.3)岁;病程0.6~9a,平均(3.15±0.83)a。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按照参考文献[1]标准。①胃脘部隐痛、灼痛长期反复发作或间断发作,上腹部或剑突下有深压不适感或深压痛,伴嗳气、恶心、食欲减退,腹泻或便秘。②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示胃黏膜粗大或排列不整,胃镜检查示胃黏膜红斑、粗糙不平。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镜检查示黏膜颜色改变,以橘红色为主,夹带灰色,可呈灰白,灰黄或灰绿色,黏膜血管显露,局部见糜烂,黏膜呈颗粒状,活体组织检查示不典型增生或肠化生改变。
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和《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3]制订。主症:①胃脘隐痛或烧灼样疼痛;②胃脘刺痛;③胃中嘈杂,饥不欲食;④舌红少津,苔少;⑤舌质紫暗。次症:①食少干呕;②大便干燥;③口干;④脉细或涩。具备主症①、②加其他主症1项,或主症①、②加次症2项即可诊为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
4.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及中医辨证标准者;②年龄18~70岁;③愿意接受中西药治疗并配合电子胃镜及组织学检查者。
4.2 排除病例标准
①不符合纳入病例标准者;②年龄>70或<18岁者;③同时患有慢性结肠炎、胃息肉、胃癌等消化道疾病,或患有其他严重心、脑、肾、内分泌等疾病者;④哺乳期妇女及孕妇;⑤不愿意服用中药,或不能配合胃镜及组织学检查,未按规定服药者。
对照组在胃镜检查及必要的组织学检查前提下,均行快速唾液实验的Hp检测,在此基础上制定西医常规治疗方案。①Hp检测阳性者采用“三联”疗法。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由北京悦康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0110509),20mg/次,2次/d,饭后30min口服,连服4周;克拉霉素分散片(由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106106),0.5g/次,2次/d,连用2周;阿莫西林胶囊(由广州白云山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4110260),1.0g/次,2次/d,连用2周。②其他对症治疗。上腹饱胀者,口服多潘立酮片(由西安扬森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1015834),10mg/次,3次/d;胃黏膜糜烂、胃酸多者,口服盐酸雷尼替丁胶囊(由杭州赛诺菲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280),0.15g/次,2次/d;咀嚼硫糖铝咀嚼片(由广西北海阳光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120211),1.0g/次,3~4次/d。以上药物连服6周。慢性萎缩性胃炎者,口服维酶素(由新乡市恒久远有限责任公司生产,批号110711,0.2g/片),4片/次,3次/d。
治疗组给予黄芪石斛莪术汤,药物组成:黄芪30g,党参15g,莪术15g,石斛10g,制半夏10g,陈皮10g,蒲公英20g,仙鹤草30g,砂仁10g,乌贼骨15g,白及10g。加减:脘痞嗳气者,加佛手10g、玫瑰花10g;纳呆者,加谷芽、麦芽各10g;胃痛甚者,加延胡索10g、丹参10g;烧灼感强烈者,加黄连10g、吴茱萸3g。1d1剂,水煎,早、晚2次口服。服药5周后,停服1周。
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两组患者均在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临床症状、复查胃镜,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统计疗效。
参照《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4]制订。痊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饮食恢复正常,胃镜所见胃黏膜慢性炎症明显好转,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恢复正常或消失。有效:症状减轻,胃镜所见慢性炎症改变减轻或病变范围缩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组织学标准减轻1度以上。无效:症状及胃镜所见及黏膜组织学检查均未改变,甚或恶化者。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2.1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中医学“胃痛”“痞证”“反酸”范畴。胃为燥土,主受纳腐熟水谷,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气以和降为顺。若饮食不节如饮酒、嗜食辛辣、肥甘厚味之品,则脾不运化,痰湿内生;或谷气停滞,化为湿热;或长期情志不畅,肝气郁滞,则横逆乘脾犯胃;或外来六淫之邪直犯胃腑等多种因素引起胃气郁滞,轻者为痞,重则为痛,气机上逆则反酸。邪气客居胃脘日久;或化燥化火,耗气伤阴,则气阴两虚;或久病入络,胃络瘀阻,胃镜下胃黏膜可见出血点,瘀阻日久,气血逆乱,胃镜下可见胃黏膜增生和黏膜肠上皮化生现象;或阴损及阳,则脾胃阳虚。胃病由原来的痰湿、湿热所致的气机郁滞证转化为虚实夹杂之证。慢性胃炎的虚性证候因素主要有脾胃气虚、阴虚、阳虚,实性证候因素主要有湿热、痰湿、瘀血等。各种虚实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复杂的证候类型。根据笔者临床观察,各种证候因素中以气虚、阳虚与胃络瘀血3种因素复合形成的气阴两虚兼胃络瘀血证颇为常见,探讨其治疗方法具有十分重要意义。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宜遵循祛邪与扶正相结合的原则,扶正宜益气养阴,祛邪宜理气活血,同时兼以凉血止血、制酸止痛、化痰清热等治法。依此治则治法笔者自拟黄芪石斛莪术汤进行治疗。方中黄芪为补药之长,用之可补益宗气;石斛滋养阴津;莪术破气行瘀,黄芪、莪术同用,破气行瘀之力倍增,且无伤气之弊。黄芪、石斛、莪术3药合用,益气养阴,破气行瘀,为君药。党参助黄芪益气健脾,陈皮助莪术理气,二者为臣药。仙鹤草、白及凉血止血,乌贼骨制酸止痛,半夏化痰,蒲公英清热解毒,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诸药共用并随症加减,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机符合,故疗效满意。
[1]刘文中.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共识意见[J].中华消化杂志,2000,20(3):199-210.
[2]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25-129.
[3]李乾构,周学文,单兆伟.中医消化病诊疗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207-208.
[4]周建中.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断辨证和疗效标准[J].中西医结合杂志,1990,10(5):318.
(编辑 马 虹)
《中医研究》杂志2015年征订启事
《中医研究》杂志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国家级中医药学术刊物。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全文收录。
本刊设有学术探讨、临床研究、临床报道、名师高徒 、临床经验、针灸经络、文献研究、实验研究、药学研究、综述等栏目。《中医研究》杂志为月刊,每月10日出版,热忱欢迎赐稿、订阅。本刊发行量大,影响广泛,开办有中西药物、医院特色介绍等广告业务,热情欢迎垂询。每期定价6.00元,全年共72.00元。可到当地邮局订阅,漏订者可直接与本杂志社联系。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CN41-1124/R。国外代号:BM1111。邮发代号:36-130。广告许可证号:4100004001176。地址:郑州市城北路7号 中医研究杂志社 ,450004。电话:0371-66322705 。电子信箱:zgzyyj@126.com
1001-6910(2015)02-0018-03
R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2.09
南阳市科技局科学发展项目(2013GG034)
2014-11-07;
2014-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