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薇,宋志靖,宋 敏,雒成林,李菊莲
(1.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甘肃 730000; 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 甘肃 730000)
·医史文献·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证候的文献研究*
王 薇1,宋志靖1,宋 敏1,雒成林1,李菊莲2
(1.甘肃中医学院,兰州 甘肃 730000; 2.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兰州 甘肃 730000)
目的:通过近20年的文献研究与现代统计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求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常见临床证候分型。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和万方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筛选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录入数据、分析排序。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频数和累积频率分析,分析对比不同分型频数和累积频率变化。结果:统计文献中中医证候分型202种(次),名称共计63种,依据证候标准,统一相近证候名称后有29种标准中医证候,并依据频数排序。结论:椎动脉型颈椎病可分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虚火、肝阳上亢/上扰/亢盛、痰瘀互结/搏、痰浊阻滞/凝聚等5型辨证论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证候;分型;文献研究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sisofvertebralarterytype,CSA)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颈椎病临床分型中的一种类型。国内颈椎病的发病率为3.8%~17.6%,其中约70%伴有椎动脉受累[1]。中医药临床治疗CSA疗效明显,但缺乏统一的中医临床证候分型来指导临床辨证论治。笔者通过对1993—2013年近20年临床文献报道进行统计分析,探讨统一CSA证型,建立中医临床分型标准及症状标准。
本次研究文献数据来源于1993—2013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和1993—2013年万方医学期刊全文数据库资料,以关键词“颈性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分型”“中医证候”等检索文献,共得文献6 507篇(颈性眩晕2 334篇,椎动脉型颈椎病4 173篇),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逐一筛选,纳入文献50篇,其中最多证候分型9型,最少2型,平均分型种类(4.06±1.33)型。
2.1 纳入病例标准
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规定或与之相近的中医证候名称。符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提到的,或与之相近的中医证候名称。所选文献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含颈性眩晕)诊断标准;所选文献有完整的中医证候分型。
2.2 排除病例标准
仅有一种中医证候的文献;重复收集的文献。
统计并分类检索到的文献,2名数据录入者交互核对将符合标准的文献中医证候分型录入Excel工作表中,依据中医证候分型统计,根据发病机制和致病因素,结合《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中证候部分、《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中中医骨伤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统一相近的证型名称,以利于统计分析。依据《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对统计文献中中医证候名称标准化,以利于标准化统计分析。将统计文献中“气血不足”“气血亏虚”“气血双虚”“气虚血亏”名称统一为“气血两虚”;“中气内陷”“中气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名称统一为“中气下陷”;“血虚眩晕”名称统一为“血虚动/生风”;“气虚瘀滞”“气虚血滞”名称统一为“气虚血瘀”;“肝肾不足”“肝肾亏虚”“肾虚肝旺”名称统一为“肝肾阴虚/虚火”;“肾精亏乏”“肾精不足”“精髓不足”名称统一为“肾精/气亏虚”;“肾阴不足”“肾虚阳越”名称统一为“肾阴虚/热”。将统计文献中“肝阳上扰”“肝风上扰”“化热生风”名称统一为“肝阳上亢/上扰/亢盛”;“风阳上扰”“风阳上亢”“燥热上扰”名称统一为“风/肝阳上扰”;“邪郁少阳”“少阳郁热”“少阳枢机不利”名称统一为“邪入少阳”;“瘀血阻闭”名称统一为“瘀血阻络”;“痛痹血瘀”名称统一为“瘀血犯头”;“痰浊壅盛”“痰浊中阻”名称统一为“痰浊/阻滞/凝聚”;“痰瘀阻络”“痰瘀内阻”“痰瘀交阻”“瘀痰交阻”“痰瘀互阻”名称统一为“痰瘀互结/搏”;“痰湿阻滞”“痰湿内阻”“痰湿交阻”名称统一为“痰湿阻络/痹”;“痰浊上蒙”名称统一为“痰蒙清窍”。将统计文献中“风邪上扰”“风邪痹阻”名称统一为“风中经络”;“寒凝项背”“寒凝经脉”“寒凝督脉”名称统一为“寒滞经脉”;“风寒阻络”“风寒束络”“风寒痹痛”“风寒痹阻”“外感风寒”名称统一为“风寒犯头”;“湿热内扰”名称统一为“湿热阻痹”;“寒湿痹阻”名称统一为“寒湿阻/凝滞”;“风寒湿型”名称统一为“风寒湿凝滞筋骨证”;“经腧不利”“太阳经腧不利”名称统一为“经气不利证”。
本次统计文献中中医证候分型202种(次),名称共计63种,依据证候标准统一相近证候名称后有29种中医证候名称,将这29种中医证候名称进行降序排列,再以阿拉伯数字1,2,3……编录原始代码,每一个代码对应一个中医证候分型,在Excel工作表中形成原始数据库。运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频数和频率分析,分析对比不同分型频数和累积频率变化。
统一名称后的29种标准证候按照频数降序排列见表1,临床常见5种证候依据标准证候症状表现见表2。
表1 29种标准证候按照频数降序排列后的中医证候频数及累积频率
表1中显示,从“虚”“实”分型来看,属“虚”证候9个,累积频率为40.1% ,属“实”证候20个,累积频率为59.9%。属“虚”证候频数在20次以上的有2个证型:“气血两虚”和“肝肾阴虚/虚火”。属“实”证候频数在20次以上的证候没有,频数在15~20之间的有1个:“肝阳上亢/上扰/亢盛”;频数在10~15之间的有3个:“痰瘀互结/搏”“痰浊/阻滞/凝聚”“痰湿阻络/痹”。表明“虚”证证候分型比较集中,而“实”证证候分型比较分散。从“痰”“瘀”分型来看,属“痰”的证候6个,频数51,累积频率为25.3%,属“瘀”证候6个,频数40,累积频率为19.8%。“痰”和“瘀”相互结合的证候有1个。从“肝(胆)”“心”“脾”“肾”分型来看,属“肝(胆)”的证候5个,频数53,累积频率为26.3%;属“心”证候1个,频数1,累积频率为0.5%;属“脾”证候2个,频数6,累积频率为3.0%;属“肾”证候3个,频数12,累积频率为6.0%。表明分型中以“肝(胆)”“脾”“肾”为常见。
通过分析还可以看出,在对纳入的文献证型分布研究中,频数居于前10种的证型依次为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虚火、肝阳上亢/上扰/亢盛、痰瘀互结/搏、痰浊阻滞/凝聚、气滞血瘀、痰湿阻络/痹、气虚血瘀、痰湿中阻、肾精/气亏虚等,累积频率71.9%。而其中有4种证型从“痰”分型,合计频数45,高于排在第1位的气血两虚型(30)。进一步说明,痰证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是一类重要证型。椎动脉型颈椎病实证证型以肝阳上亢/上扰/亢盛、痰瘀互结/搏、痰浊阻滞/凝聚为主,虚证证型以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虚火为主。另外,从数据得出,从“肝(胆)”分证型的频数远高于其他脏腑,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从一个侧面印证了诸多医家“从肝论治”的临床意义。由此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辨证关键是分清虚实、辨明脏腑。
表2 常见5种中医证候分型临床主要症状
由表2可见,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症状在临床上较为复杂,除表现较为突出的眩晕症状外,CSA患者出现频率较高的症状分别是神疲乏力、腰膝酸软、嗜睡、健忘、口干、怕冷、舌质偏暗、失眠、自汗、畏风[5]。临床常见5种中医证候除见上述症状及颈肩部僵痛、头痛头晕、头重昏蒙外,还可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2]中证候部分规定的标准证候症状。
中医学对CSA的治疗从“眩晕”“头痛”“痹证(项痹)”“颈肩痛”“项强”等范畴分型辨证论治。在CSA分型论治中统一证型,建立中医临床分型标准及症状标准,依据标准分型和标准症状论治,可以为规范临床治疗标准化路径做好基础工作,在治疗中更加突出和注重辨证论治,使中药治疗CSA更系统、更优化、更细致、更高效。
通过研究,中医临床证候辨证分型时,①辨“虚实”。在研究中提示:“虚”证证候分型比较集中,而“实”证证候分型比较分散;此外,属“虚”证候中的“气血两虚”和“肝肾阴虚(虚火)”在临床中较为常见。因此,从“虚”论治椎动脉型颈椎病占据重要地位。此亦体现古人“上虚则眩,下虚亦眩,无虚不做眩”的辨证理论。②辨明“痰”。“痰”在临床上作为病理产物和致病因素,在临床是导致CSA发病的主导致病因素。明代龚廷贤曰:“大凡头眩者,痰也。”[6]表明“痰”是引起眩晕的重要因素。朱丹溪《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则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的记载,提倡痰火、痰湿致眩之。正如其所说:“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中医又将痰分为寒痰、风痰、热痰、湿痰及燥痰,分型辨证治疗时当加以区别。此进一步表明古今医家“从痰论治”的准确性和必要性。③辨脏腑。肝为风木之脏,体阴而用阳,其性刚劲,主动主升,肝郁化火伤阴,肝阳上亢,肝风内动而发眩晕[7];脾主升,清阳之气有赖中焦阳气之升发滋养。明代王肯堂撰《证治准绳》云:“颈痛头晕非是风邪,即是气挫,亦有落枕而成痛者……由挫闪及久坐而致颈项不可转移者,皆由肾气不能生肝,肝虚无以养筋,故机关不利。”故此脏腑之辨,既要分明,亦要相系。
总之,辨证分型论治应当综合多方因素,不宜片面,以偏概全,亦是“眩晕症,皆属肝,肝风木,相火干,风火动,两动搏,头旋转,眼纷繁,虚痰火,各分观,究其指,总一般”。证候分型主要责之于“虚”“痰”“火”“肝”“脾”“肾”。因此,对于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分型治疗可以从气血两虚、肝肾阴虚/虚火、肝阳上亢/上扰/亢盛、痰瘀互结/搏、痰浊阻滞/凝聚等5型为主辨证论治,关键在于分清虚实、辨明脏腑、分型论治、殊途同归。
[1]潘之清.实用脊柱病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0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临床诊疗术语[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4.
[3]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
[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9-190.
[5]魏毅,梁伟雄,陈炳坤,等.椎动脉型颈椎病中医证候分布规律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J].新中医,2007,39(7):47-48.
[6]龚廷贤.万病回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216.
[7]任绍林.从肝风论治眩晕[J].光明中医,2008,23(8):1145.
(编辑 马 虹)
1001-6910(2015)02-0049-03
R681.5+
B
10.3969/j.issn.1001-6910.2015.02.24
宋敏,教授,sm@gszy.edu.cn
国家自然基金项目(81360554);甘肃省教育厅项目(1106B-06);甘肃省重点中医药科研项目(GZK-2010-Z14);甘肃省高校研究生导师科研项目(1206-01);甘肃中医学院中青年基金课题(ZQ2011-11)
2014-10-28;
2014-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