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Hp 感染、胃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2019-07-02 03:35:06陶飞宝叶旭星
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胃络湿热型证型

陶飞宝 叶旭星 何 钦 徐 斌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是慢性胃炎常见的合并症之一。研究表明,Hp 感染与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及胃癌密切相关[1]。本研究拟探讨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黏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1 月—2018 年4 月在浙江省金华市中心医院消化科和中医科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296 例,其中男152 例,女144 例,年龄25~65 岁,平均(49.5±7.8)岁;病程9 个月~13 年,平均(6.1±1.7)年。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所有患者知情同意。

1.2 诊断标准 慢性胃炎诊断标准:参照2012 年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制定的《中国慢性胃炎共识意见》[2],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炎。Hp 感染诊断标准:参照《第四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3],胃黏膜活检Hp 阳性或碳14 呼气试验阳性则为Hp 感染。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4]及《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2011·天津)》[5],将慢性胃炎证型分为5 型:肝胃不和、脾胃湿热、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

1.3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西医诊断标准,年龄18~65 岁患者。排除标准:(1)近1 个月内服用过PPI 或抗生素者;(2)合并消化性溃疡、胃肠道肿瘤者;(3)妊娠或哺乳期患者;(4)处于重度焦虑、抑郁状态或有精神疾病的患者。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中医证型分布情况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阻型。经卡方检验,中医各证型的构成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785,P=0.000)。中医各证型之间的性别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20,P=0.677)。见表1。

表1 慢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型及性别分布情况[例(%)]

2.2 HP 感染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Hp 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68.5%),其次是肝胃不和型(62.3%)。经卡方检验,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Hp 感染率与其它三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例)

2.3 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 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患者中,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χ2=39.599,124.548;P=0.000,0.000)。其中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中检出率最高的均为黏膜红斑。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阻证型中,胃镜下胃黏膜病变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391,6.768,6.388;P=0.060,0.080,0.094),见表3。

3 讨 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痞满”等范畴,病变在胃,其发病与生理、心理、饮食、环境、体质等因素相关。

表3 胃黏膜病变与中医证型的关系[例(%)]

本组296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按频数大小排列依次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胃络瘀血型。其中脾胃湿热证最多,占49.3%,其次为肝胃不和证,占20.6%。考虑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一是金华地区为金衢盆地,多湿多雨,外湿引动内湿,致脾胃运化失职,水湿内停;二是现代人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不节,嗜食肥甘厚腻,饮酒吸烟,致湿热内蕴;三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所承受各方面的压力越来越大,情志变化过激,肝气郁滞,木郁土壅。

慢性胃炎患者Hp 感染率56.4%,其中Hp 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湿热”既是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外在因素,又是其赖以生长、繁殖的内在环境[6]。脾胃湿热证是湿热邪气最为亢盛,邪正交争最为剧烈的阶段,此时Hp 因子活跃,菌数量多,密度值高,定植作用强,致使Hp 阳性率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患者内镜下表现均以黏膜红斑为主。可能在病情发展过程中,脾胃湿热组及肝胃不和组病情进展较快,出现胃黏膜炎症的活动,而Hp 感染可能是导致炎症活动性发展的重要原因,提示慢性胃炎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可能与感染、炎症密切相关[7]。

猜你喜欢
胃络湿热型证型
基于《灵枢·营卫生会》探讨胃络与胃、三焦的关系
中医药导报(2023年9期)2023-11-29 08:38:37
“胃络”应用及其内涵演变
基于“久病入络”理论探析胃癌前病变的发病机制
基于因子分析及聚类分析的241例感染后咳嗽中医证素证型研究
治咽炎要分清证型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6
不同证型糖尿病的调理
基层中医药(2021年8期)2021-11-02 06:24:54
基于自适应矩估计的BP神经网络对中医痛经证型分类的研究
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分布规律及中医治疗
中成药(2018年12期)2018-12-29 12:25:48
胃腑荣通定汤治疗胃络瘀阻型胃炎的临床分析
理中汤加味寒温组方治疗虚寒兼湿热型胃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