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苏

  • 一起疑似肉鸭坦布苏病毒与沙门氏菌混合感染诊疗体会
    71018)鸭坦布苏病毒病又称黄病毒病,是肉鸭常见疾病,10~20 日龄雏鸭多发,产蛋鸭也常见发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夏秋季多发。以突然发病,精神沉郁,口鼻充满分泌物,采食量和产蛋量大幅下降为主要特征,发病后期会导致共济失调和瘫痪,但该病致死率不高[1]。鸭流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发的病毒病,主要特征为张口呼吸、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也可见鼻腔内有粘性或卡他性鼻液。高致病性禽流感表现神经症状并发生急性死亡。鸭腺病毒病是近几年雏鸭常发疾病,易与坦布苏病毒病、流感发

    山东畜牧兽医 2023年10期2023-10-14

  • 一例鹅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051-02鹅坦布苏病毒病是由坦布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脑炎样神经症状,蛋鹅卵巢出血、坏死、产蛋量下降。2010年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首次发生以来,严重影响我国养鹅业健康发展。本文通过对一例鹅坦布苏病毒病的鉴别诊断及其的防治措施进行概述,为鹅坦布苏病毒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1  病例情况2021年4月份,齐齐哈尔某地区养殖户送检病死种籽鹅6只,经询问发病群体为一年种鹅,共饲养800只。鹅群开始发病时日死亡2~4只,发病十余日后日死亡10

    家禽科学 2023年9期2023-09-15

  • 一起雏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疗与体会
    51111)鸭坦布苏病毒病,又称为鸭黄病毒病,病原为鸭坦布苏病毒(DTMUV),属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1]。该病毒对乙醚、氯仿敏感;不耐热,56℃、15min 条件下病毒失活;对酸碱度比较敏感;无血凝性,不能凝集鸡、鸭、鹅等禽类动物红细胞[2]。雏鸭、成鸭、肉鸭、蛋鸭、种鸭均可发病,蛋鸭、种鸭发病主要表现为产蛋急剧下降,雏鸭、肉鸭主要表现为站立不稳、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该病2010 年4 月首次在我国东南部分省份暴发[3],流行范围不断扩大,在我

    中国畜禽种业 2023年1期2023-04-06

  • 鸭坦布苏病毒病科学防控要点
    618400)坦布苏病毒是引发鸭坦布苏病毒病的主要原因,具有传染性强、发病急且发病率高等特点,可导致蛋鸭产蛋量降低甚至停产,病程为1~2 个月,耐过鸭群逐渐恢复产蛋,一般淘汰率为12%~31%,对养鸭业的发展造成严重不利影响。有相关报道表明,自2011 年后,该病发病率有所下降,但仍存在传播途径及暴发原因不明确的情况。在此背景下,应提出有效防控及治疗策略,以减少该病的发生,提升鸭养殖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促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1 流行病学特征鸭坦布苏病毒属

    中国畜禽种业 2022年11期2023-01-05

  • 一例连城白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
    366200鸭坦布苏病毒病也称为鸭传染性卵巢炎、 鸭黄病毒病, 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1],以蛋(种)水禽产蛋率骤然下降,蛋品质量下降为主要临床特征, 以出血性卵巢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 2010 年4 月以来,该病在我国南方部分省份暴发流行,近年来在我县流行,成为影响我县水禽养殖的重要病毒性传染病。 现将一例连城白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治与体会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1 发病情况2021 年11 月13 日, 连城县某连城白鸭养殖场场主林某

    福建畜牧兽医 2022年4期2022-11-21

  • 鸭坦布苏病毒的研究进展及综合防控措施
    易感疫病中,鸭坦布苏病毒是最新发现的疫病,该病毒快速传播,导致养鸭业经济受到巨大损失。鸭坦布苏病毒是由黄病毒科的坦布苏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传染性疾病,该病具有传播快、发病急、死淘率高等特点。肉鸭和蛋鸭是该病毒的主要受感染群体,肉鸭感染后会出现站立不稳、倒地不起、头部震颤等神经症状,淘汰率为15%~30%,高者可达到80%;蛋鸭感染后会出现产蛋量下降的情况,产蛋率短时间内从90%下降至10%以内,严重者会出现绝产的状况。鸭坦布苏病毒的病毒粒子呈球形,表面有囊

    新农业 2022年6期2022-04-13

  • 引起肉种鸡产蛋下降的新型坦布苏病毒的分离和鉴定
    ,经鉴定病原为坦布苏病毒,该病毒传播迅速、蔓延范围广,给我国养鸭业带来巨大损失[1-4]。随着疫病的发展,坦布苏病毒易感宿主逐渐扩大,不仅可以感染水禽鸭、鹅,也可以感染鸡、鸽子、麻雀等,研究表明,蛋鸡也可感染坦布苏病毒并引起产蛋下降。陈仕龙等[5]从产蛋下降的蛋鸡群分离到坦布苏病毒,动物回归试验也表明坦布苏病毒可以导致鸡群产蛋下降。张敬峰等[6]也从临床表现产蛋下降的蛋鸡群鉴定到1株坦布苏病毒。近年来坦布苏病毒感染家禽现象逐渐增多且有蔓延趋势,本研究首次从

    中国兽医学报 2021年11期2021-12-23

  • 浅谈鸭坦布苏病毒病
    易感疫病中,鸭坦布苏病毒病作为新发疫病,给养鸭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ambusu Virus,DTMUV) 引起的疾病,该病发病急、传播快、死淘率高。主要感染肉鸭和蛋鸭,蛋鸭感染后以产蛋量下降为主,使产蛋率从90%下降至10%以内,严重者会绝产;肉雏鸭感染后主要以头部震颤、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淘汰率为10%~30%,高者可达80%,该病成为导致鸭出栏量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1955 年鸭坦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8期2021-12-03

  • 江西部分地区种鸭坦布苏病毒病及鸭瘟免疫状况调查与分析
    【研究意义】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DTMUVD)是由新型黄病毒——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以蛋鸭产蛋骤降、雏鸭出现头颈震颤、四肢麻痹等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急性传染病[1-2]。该病自2010年在我国东南地区陆续发生,并迅速蔓延至我国各个主要养鸭省市,给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3-6]。疫苗免疫接种是预防和控制该病的主要措施之一,目前市场上已有预防鸭坦布苏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5期2021-11-18

  • 布苏
    冬梅踏遍八百里大布苏,就学会了一本《千字文》。知字村、端字村、改字村……从《千字文》中承字命名的村子撒在大平原上,像一个个写满了字的田方格。风里吹着碱,土里埋着碱,绵延无尽的人生在这儿、埋在这儿。某天,在大布苏挖出一座座墓,什么朝代、什么葬制,全都不知,一具具白骨竖在墓坑里,像活人一样站在碱土里。看那马革腐烂的残迹,人们猜想,应该是从前战死的军士。这里自古就踏过契丹人的马蹄,从来就是“宁可站着死,不想跪着活”的民风。裹着雪的白毛风一吹,就好打冰碱了。打碱这

    百花园 2021年11期2021-10-15

  • 布苏病毒感染DF-1细胞入侵途径的初步研究
    杨婧摘要:坦布苏病毒是我国新发易引起家禽出现严重产蛋下降和中枢神经系统异常的重要传染病病原。通过特异性的化学阻断剂预处理DF-1细胞,噬斑计数法检测其对病毒滴度的影响,相对荧光定量RT-PCR检测其对病毒核酸表达的影响,并对影响显著的结果进行吸附和内吞试验。结果显示,网格蛋白抑制剂氯丙嗪和动力蛋白抑制剂dynasore可显著降低病毒滴度和病毒核酸表达,且主要作用于内吞过程,对病毒吸附无影响。胆固醇抽提剂甲基-β-环糊精、小窝蛋白抑制剂genistein

    江苏农业科学 2021年15期2021-09-12

  • 安徽农业大学王桂军教授课题组首次在我国鹅群中发现新型鸭坦布苏病毒变异株
    群中发现新型鸭坦布苏病毒变异株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自2010年在我国首次报道以来,已迅速传遍我国各大水禽养殖地区,给水禽养殖业带来重大经济损失。鸭坦布苏病毒在多年来不断发生变异,给防治带来困难。近日,安徽农业大学王桂军教授课题组一项研究发现一种新型的强毒力鸭坦布苏病毒在我国出现,并首次在雏鹅中传播。王桂军教授课题组在临床研究中发现感染鸭坦布苏病毒的鹅群表现出明显的神经症状。通过鹅胚和BHK-21细胞培养成功分离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21年3期2021-04-17

  • 华安县蛋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治与体会
    363800鸭坦布苏病毒病又称鸭黄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侵害蛋鸭、种鸭生殖系统造成产蛋量急剧下降和雏鸭、成鸭出现神经症状为特征。各品种、日龄鸭均有报道发病,成了近10年来严重危害我国养鸭业的一种新发传染病。2011 年起我县蛋鸭场时有发生不明原因的蛋鸭产蛋量骤降,甚至停产的病例,后经检查诊断为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由于该病无有效的治疗措施,给我县养鸭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笔者将多年来我县蛋鸭感染该病的防治体会整理报道如下。1 流行病学

    福建畜牧兽医 2021年4期2021-02-28

  • 头孢噻呋钠对鸭坦布苏病毒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35300)鸭坦布苏病于2010年4月在我国江浙地区养鸭业比较集中的地区暴发,造成蛋鸭产蛋量大幅下降,雏鸭发生神经症状甚至死亡[1]。该病传播迅速,蔓延范围广,可导致蛋鸭产蛋率从90%左右下降至10%以下,给国内的养鸭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2]。目前,疫苗免疫是预防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主要途径,国内市场上已有多家疫苗公司在进行鸭坦布苏病毒疫苗的生产和销售,为该病的预防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在坦布苏病毒活疫苗免疫过程中,为避免鸭注射部位的感染,很多养殖户选择

    中国兽医杂志 2020年9期2021-01-21

  • 马鬃山
    一个孤儿,名叫额布苏,汉语就是小草的意思。其实,他的名字叫作小草、小树、小山都没有什么区别,重要的是他是一个孤儿,而与他相依为命的是一匹小马。因为马头中央有着一块新月形的白色毛发,所以,额布苏给它起了个名字叫“萨仁”,译成汉语就是月亮的意思。额布苏六岁那年失去了父母,在成为孤儿的岁月里,萨仁陪着他一起长大。这是一个孩子和一匹马的故事。他们一起在草原上散步,一起玩耍,一起成长。夏日里,萨仁小跑着带起一路清风,为额布苏驱散了难熬的酷暑;冬日里,萨仁用自己的体温

    西部散文选刊 2021年12期2021-01-16

  • 鸭坦布苏病毒病科学防控要点
    01)关键字:坦布苏病毒病;流行特点;疫苗;免疫程序1 鸭坦布苏病毒病流行病学介绍坦布苏病毒病是水禽高发的疾病之一,病原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主要感染种鸭、蛋鸭和肉鸭,鹅也有发病,可引起所有日龄的鸭高热、食欲不振、聚堆、不爱下水等症状,产蛋鸭产蛋量可下降到正常产蛋量的20%,甚至绝产;雏鸭主要表现为生长迟缓;死淘率在10%左右。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2010 年以来,我国江浙一带养鸭密集区暴发坦布苏病毒病,导致产蛋鸭产蛋量骤减、肉鸭出

    中国动物保健 2020年11期2021-01-09

  • 一例雏鸭坦布苏病的诊断与治疗
    34025)鸭坦布苏病毒病 (Duck Tembusuvirus,DTMUV)是一种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中的黄病毒引起的可以导致鸭共济失调、瘫痪、卵巢出血坏死及产蛋量骤降的传染性疾病[1-2]。2010年该病首次在我国的江苏、浙江和福建等地区的鸭群中暴发[3-5],随后迅速蔓延到全国各地鸭群[6-9],成为严重威胁我国养鸭业的重要疾病。2019年秋,湖北荆州某蛋鸭养殖场的5000只3周龄雏鸭突然出现采食量下降、排绿色稀便,进而站立不稳、共济失调和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20年9期2020-10-21

  • 浅析鸭坦布苏病毒病及其防制
    我国首次暴发鸭坦布苏病毒病,并在短短数月内迅速蔓延至江苏、浙江、福建等多个东南沿海省份及北方部分地区。病鸭感染后主要表现为采食骤降、产蛋减少乃至停产,精神沉郁、共济失调、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该病传播迅速,已成为危害水禽养殖的重要传染病之一,因此在生产实际中做好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一、病原学鸭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病群,病毒粒子呈球形,直径约为45-50nm,具有囊膜结构。该病毒不耐热,不耐酸,对去氧胆酸盐、乙醚敏感,常规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10期2020-05-11

  • 一例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的诊断与防治
    50224)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属于黄病毒科( Flaviviridae )黄病毒属( Flavivirus)恩塔亚病毒群。黄病毒属的病毒主要是虫媒病毒,其中常见的有日本脑炎病毒(JEV)、登革热病毒、西尼罗病毒、黄热病病毒和圣路易脑炎病毒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病毒[1]。坦布苏病毒基因组为单股正链 RNA,基因组全长约为11kb[2]。鸭坦布苏病毒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引起种(蛋)鸭采食量及产蛋量急

    云南畜牧兽医 2020年1期2020-05-09

  • 鸭坦布苏病毒的血凝性
    吕金宝,林健鸭坦布苏病毒的血凝性王小蕾1,刘月焕1,段会娟1,刘立新1,杨志远1,赵际成1,潘洁1,刘瑞华1,赵文奇2,田方杰2,吕金宝3,林健1(1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100097;2北京农学院,北京 102206;3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 010018)【】研究鸭坦布苏病毒是否具有血凝性,确定其凝集的红细胞种类和血凝反应条件。鸭坦布苏病毒以不同稀释度经脑内途径接种1—3日龄的BALB/c乳鼠,观察乳鼠发病情况;收集发病乳鼠鼠脑,参照

    中国农业科学 2019年23期2020-01-14

  • 一株鸭坦布苏病毒的分离与鉴定
    范振涛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tembusu virus disease,DTMUVD)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产蛋率和采食量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以出血性脑膜炎、卵巢炎为主要病理变化的传染病,该病发病率高,传播迅速。该病主要引起蛋鸭及种鸭发病,导致蛋鸭采食量减少、产蛋率急剧降低甚至停产。本病除感染蛋鸭及种鸭外,还可引起多品种肉鸭发病,给中国养鸭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本研究通过对发病鸭场鸭进行病理剖检

    中国动物保健 2018年7期2018-12-29

  • 一起持续低产蛋率初产蛋鸭疫病的诊治与体会
    要有禽流感、鸭坦布苏病毒病、鸭瘟、禽1型副黏病毒病和鸭产蛋下降综合征,细菌病主要有致病性禽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菌病。关于蛋鸭的产蛋异常,生产者更多关注产蛋率急剧下降、停产或产各种各样的异常蛋。而对于采食量、饮水量和精神状况等无明显异常,产蛋率表现持续走低或无产蛋高峰的初产蛋鸭群,加之未出现病死鸭,常常被忽视。为此,笔者于2016年11月对福建省龙海市某金定鸭场精神状态良好、食欲饮水正常、未见患鸭和死亡鸭、持续低产蛋率(产蛋率60%~63%)的189日龄、近7

    福建畜牧兽医 2018年5期2018-10-23

  • 一例鸭坦布苏病的诊治
    25000)鸭坦布苏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的蛋鸭卵巢出血,产蛋急剧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自2010年以来在我国时有报道,由于该病养殖户认识不足,诊治不够及时,容易造成重大损失。我中心2017年5月中旬就接诊了一例麻鸭发病的病例,现将诊治情况总结如下,以供参考。1 发病情况该鸭场为种蛋鸭场,品种为吴川麻鸭,饲养量为3000只,旱地圈养,养殖环境差,发病鸭约260日龄,平均体重1.6kg。发病后整场采食量迅速下降,减少50%以上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8年2期2018-01-22

  •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62100)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1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1.1 该病大范围爆发首先发生在2010年4~6月份,发病地点主要集中在种鸭和蛋鸭养殖比较密集的福建省、浙

    家禽科学 2018年5期2018-01-16

  • 后备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
    50)后备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检测与分析卢连水1孙海层1徐海涛2齐建成2周新锐2(1.河北省肃宁县农业局 河北肃宁 062350;2.河北东风养殖有限公司 河北肃宁 062350)为了解后备蛋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情况,应用间接ELISA方法对60 d、77 d和110 d三种日龄的未免疫坦布苏病毒病疫苗的后备蛋鸭进行坦布苏病毒病抗体检测。血清学检测发现,60 d、77 d和110 d三种日龄的未免疫鸭群血清的禽坦布苏病毒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1.2%,13.3

    福建畜牧兽医 2017年6期2017-12-19

  • 蛋鸭感染坦布苏病毒的现状及防控措施
    00)蛋鸭感染坦布苏病毒的现状及防控措施孙法良,崔京腾,杨同涛,刘建涛(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近两年坦布苏病毒在蛋鸭上感染越来越普遍,危害较大,养殖户损失惨重,为了弄清流行情况,笔者带领水禽服务团队4人,从2015年7月份开始走访中国蛋鸭养殖密集区域,如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江西、福建、广西等9省,将蛋鸭上感染坦布苏病毒的情况进行汇总,弄清该病流行特点和规律,找出合适防控措施,保证蛋鸭生产,减少养殖户的损失。1 病

    家禽科学 2017年11期2017-12-15

  • 体外抗鸭坦布苏病毒的药物筛选试验
    00)体外抗鸭坦布苏病毒的药物筛选试验陆新浩,刘 鸿,任祖伊(浙江省余姚禽畜病防治研究所,浙江余姚 315400)为了探讨抗病毒药物对鸭坦布苏病毒的作用,选用5种常用的抗病毒药物(金刚乙胺、脱氧若卡素钠、病毒灵、利巴韦林、阿昔洛韦)进行体外抗鸭坦布苏病毒的药物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利巴韦林药物浓度为0.156 mg/mL~0.625 mg/mL时,在DF-1细胞中能抑制鸭坦布苏病毒的增殖、利巴韦林在体外对鸭坦布苏病毒具有抗病毒作用;而阿昔洛韦、金刚乙胺、脱氧

    浙江畜牧兽医 2017年4期2017-07-31

  • 布苏病毒囊膜蛋白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
    210014)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诱导的小鼠免疫应答赵冬敏,黄欣梅,韩凯凯,刘宇卓,杨 婧,刘青涛,毕可然,李 银(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兽医研究所,国家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部兽用生物制品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江苏 南京 210014)为了研究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E蛋白)的免疫原性,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高效表达坦布苏病毒囊膜蛋白(E蛋白)并对其诱导小鼠免疫应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E蛋白免疫BALB/c小鼠后,免疫组小鼠血清中抗体效价均可达1∶51

    华北农学报 2017年2期2017-06-28

  • 布苏湖岸泥林地下潜流破坏成因
    210098)大布苏湖岸泥林地下潜流破坏成因张文卿1,陈建生2,徐 燚2(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河海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8)针对大布苏湖东岸发生的土体坍塌与泥林的成因,开展地下潜流来源及破坏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土壤中上层大于下层的盐分分布排除了降水入渗补给地下水的可能性;同位素分析结果证实,大布苏湖水来自于地下水的补给,地下潜流来自于周边河流的渗漏。渗漏水通过黄土层下伏的粉砂层向大布苏湖中排泄,这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3期2017-06-13

  •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
    区畜牧兽医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杨同涛/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 李万富/泰安市岱岳区畜牧兽医局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坦布苏病毒引起病鸭瘫痪、产蛋鸭产蛋骤降为特征的一种病毒性传染病。主要侵害种鸭、蛋鸭、肉鸭,鹅偶有发生,又称为鸭出血性卵巢炎、鸭黄病毒病。自2010年4月份在中国首次流行以来,给我国水禽业带来巨大损失。本文将从该病的流行特点、临床及剖检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一、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1.该病大范围暴发首先发

    兽医导刊 2017年13期2017-04-04

  • 毛鲁日·达布苏-4音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100毛鲁日·达布苏-4音汤药理活性研究进展银山内蒙古通辽市扎鲁特旗蒙医医院制剂室 内蒙古通辽 029100对蒙药“光明盐四味散汤”进行了药理作用、现代研究等方面的文献研究综述,并提出具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下一步研究思路。蒙药;毛鲁日·达布苏-4音汤散;综述1 前言毛鲁日·达布苏-4音汤散始载《四部医典》(八世纪下叶),再后,《四部甘露》(十八世纪上叶)记:《“巴达干”病总治,用光明盐、干姜、荜茇、诃子等量调配之光明盐四味汤送服…石榴十三味散…》、《消化

    东方食疗与保健 2017年2期2017-03-15

  • 蛋鸭坦布苏病毒流行现状及防控
    医管理站)蛋鸭坦布苏病毒流行现状及防控文│鞠明璐(山东省安丘市雹泉畜牧兽医管理站)为了解鸭坦布苏病毒病在中国蛋鸭群中的流行情况,笔者于2016年6~11月走访了中国蛋鸭养殖密集区域—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等7省,了解了鸭坦布苏病毒在蛋鸭上的流行特点及危害程度,旨在找出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并推广,为我国蛋鸭的正常生产保驾护航。一、病原特性在生物学分类上,鸭坦布苏病毒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中的坦布苏病毒。鸭坦布苏病毒基因组为不分节

    中国畜牧业 2017年3期2017-03-14

  • 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探讨
    50100)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措施探讨孙法良(齐鲁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山东 济南 250100)2010年4月份以来,我国南方蛋鸭养殖区福建、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开始出现一种以产蛋急速下降、甚至绝产为特征疾病。之后由南往北迅速传播,江苏、安徽、山东、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河南、北京、辽宁等地蛋鸭和种鸭都几乎发病,这给全国蛋鸭和种鸭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此次疫病引起水禽专家的格外关注,经专家们研究,确定该病的病原为鸭坦布苏病毒。随着对病毒深入研

    家禽科学 2017年2期2017-03-14

  • 基于同位素水化学分析的松嫩平原大布苏湖流域地下水补给源研究
    分析的松嫩平原大布苏湖流域地下水补给源研究张文卿1,陈建生2,姜淑坤3,徐 燚2(1.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2.河海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8; 3.吉林省水文水资源局,吉林 长春 130021)采用同位素与水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大布苏湖湖水的补给源,结果表明,大布苏湖水主要来自地下水的补给。大布苏湖水、地下水与松花江中游的江水同位素δ2H-δ18O关系点分布在相同的区域,且受到了一定程度的蒸发。泉水中的氟-砷

    水资源保护 2017年1期2017-02-09

  • 鸭坦布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
    56600)鸭坦布苏病毒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综述魏凤1,2,张文通3,王艳1,苗立中1,沈志强1,3(1.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山东滨州256600;2.山东省畜禽用蜂胶疫苗研究开发推广中心,山东滨州256600;3.山东绿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东滨州256600)鸭坦布苏病毒病是引起蛋鸭产蛋下降、雏鸭神经症状为主要特征的鸭重要传染病,严重危害养鸭业健康发展。正确诊断鸭坦布苏病毒病对防制该病极为关键。本文就该病病原分离鉴定、血清学诊断、分子生物学诊断三方面

    家禽科学 2017年7期2017-01-31

  • 鸭坦布苏病毒对蛋鸭的致病性研究
    2300)鸭坦布苏病毒对蛋鸭的致病性研究闫颖颖,胡传利,陈新华(江苏省东海县畜牧兽医站,江苏 连云港222300)鸭坦布苏病毒主要引起的以鸭死亡和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新疫病,自从2010年在我国发现以来,对养鸭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本试验旨在研究鸭坦布苏对产蛋鸭的致病性进行研究,通过对东海县某蛋鸭场鸭群发病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产蛋鸭感染坦布苏病毒后,其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鸭出现采食量减少,产蛋量急剧下降。病死鸭的剖检变化为卵巢出血、变性、坏死,肉眼看不

    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12期2016-12-21

  • 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
    5058)鸭坦布苏病毒病研究进展黄健1庄育彬1黄秀玉1鲁莹1温亚萍2王全溪1* (1.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福州350002;2.福建省晋江市农业局福建晋江350582)摘要鸭坦布苏病毒病(Duck tembusu virus disease)自2010年暴发以来,众多科研工作者对于该病毒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取得丰硕的成果。本文针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病原学、病理学、致病机理、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鸭坦布苏病毒病病

    福建畜牧兽医 2016年1期2016-12-16

  • 鸭坦布苏病毒在感染蛋鸭卵巢、脾脏及泄殖腔的分布规律
    1400)鸭坦布苏病毒在感染蛋鸭卵巢、脾脏及泄殖腔的分布规律王伟1△,田浪2△,甘振磊1,刘琪1,安欣宇1,周如月1,王贵平1,冯晓声1*(1.广东海大畜牧兽医研究院,广东广州 511400;2.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广州 511400)探讨鸭坦布苏病毒在感染蛋鸭卵巢、脾脏及泄殖腔分布规律,为疫苗研究和筛选提供参考依据,选用210只200日龄~220日龄无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蛋鸭,随机分为7组,1组~6组腿部肌肉注射鸭坦布苏病毒液,7组腿部肌肉注射

    动物医学进展 2016年8期2016-09-21

  • 鸭坦布苏病毒SC2013株的分离鉴定
    02460)鸭坦布苏病毒SC2013株的分离鉴定周念,戴怡雪,丁玲玲,胡书月,李继祥*(西南大学荣昌校区,重庆荣昌 402460)利用RT-PCR从疑似鸭坦布苏病毒感染的致死产蛋鸭的肝、脾和卵泡膜等组织中扩增出鸭坦布苏病毒E基因,并利用10日龄鸭胚分离出病毒SC2013株。该毒株对氯仿和胰蛋白酶敏感,不凝集鸡红细胞;E基因核苷酸序列与坦布苏病毒GX2013G(GenBank:KM275941.1)的相似性在99%以上;对10日龄鸭胚的半数致死量为10-4.

    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15年2期2015-12-28

  • 布苏病毒MM177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
    200241)坦布苏病毒MM1775株反向遗传操作系统的建立闫大为,吴晓刚,李雪松,石 迎,冯琳琳,崔宏锐,李国新,李泽君(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上海200241)本研究将坦布苏病毒 MM1775 株全基因组分 3 段克隆,获得 3 个重组质粒,利用融合 PCR方法扩增得到5'端含有 T 7 启动子的病毒全长 cDNA,经体外转录得到感染性的 RNA,将 RNA 转染 DF-1 细胞,48 h 后出现细胞病变。当细胞病变达到 90%,将细胞上清接种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5年4期2015-11-19

  • 入孵种鸭胚病毒性感染的检测及禽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
    感染的检测及禽坦布苏病毒的分离鉴定傅光华1,危斌勇2,陈翠腾1,傅秋玲1,潘飞龙2,程龙飞1,陈红梅1,万春和1,施少华1,黄 瑜1(1.福建省农科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建福州350013;2.江西省南城县畜牧水产局,江西南城344700)本研究应用RT-PCR技术对孵化过程中死亡的不同品种种鸭胚进行常见病毒感染检测。结果表明,死亡的种鸭胚感染病毒种类多达9种,且首次从鸭胚中检测到禽坦布苏病毒(ATV)感染,不同品种的种鸭胚病毒感染率差异较大,以种番鸭胚感染

    中国兽医杂志 2015年12期2015-04-18

  • 鸭坦布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265100鸭坦布苏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点王京文山东省海阳市畜牧兽医站,山东海阳265100摘要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新型黄病毒,是引起种鸭及蛋鸭产蛋骤降的新发病原,是目前危害我国养鸭业的重要病原之一,对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解该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特征,特进行以下分析。关键词鸭;坦布苏病毒;分子流行病学王京文,男,1958年生,助理兽医师。鸭坦布苏病毒是一种新型黄病毒,黄病毒科(Flaviviridae)黄病毒属(Flavivirus)的病毒,主要

    养殖与饲料 2015年7期2015-02-10

  • 科技
    科院成功研制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率先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 毒 (Tembusu virus,TMUV)”, 并 成功研制出 “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 株)”。国产禽免疫抑制病诊断试剂盒问世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获悉,该所与哈尔滨动物用生物制品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联合研制成功系列禽免疫抑制病诊断

    中国饲料 2015年20期2015-01-25

  • 鹅坦布苏病毒E蛋白质结构域Ⅰ和ⅠⅠ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鉴定
    10014)鹅坦布苏病毒(Goose tembusu virus,GT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该病毒引起坦布苏病毒病,又称产蛋下降综合症、传染性卵巢炎,是以产蛋率、采食量显著下降,出现脑炎样神经症状为特征的新型传染病。2010年4月至11月首次在中国暴发并迅速传播到国内主要鸭鹅养殖地区,包括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安徽、江苏、江西、河南、山东、河北和北京等省市,给中国鸭鹅养殖业造成严重经济损失。经过病原分离和系统的实验室诊断,证实该病病原为一种新型的坦布

    江苏农业学报 2014年3期2014-06-23

  • 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毒种保存期的研究
    00241)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一种以蛋鸭产蛋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传染病。该病2010年春季在中国上海市、浙江省和江苏省等地发生,继而传播到全国大多数养鸭地区[1,2]。病鸭主要表现为高热、运动障碍、食欲下降甚至废绝,产蛋鸭产蛋下降甚至停止,严重可导致死亡,死亡率可达 5%~10%[1,2]。几年来,鸭坦布苏病毒病给我国养鸭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目前尚无商品化的疫苗用来预防鸭坦布苏病毒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2014年3期2014-06-08

  • 中国农科院成功研制“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将之命名为“坦布苏病毒 (Tembusu virus,TMUV)”,并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FX2010-180P株)”。据科研人员介绍,该病毒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均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病毒。目前发现鸭坦布苏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引起鸭、鹅等水禽发病,而且可以从鸡、麻雀等陆禽中分离到该病毒,表明这种新病毒宿主范围广泛,潜在危害巨大。自2010年春季以来,我国主要养鸭地区相继爆发由该病毒引发的疫情。研究人员还将分离到的鸭坦布苏

    福建农业科技 2014年11期2014-04-18

  • 一例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综合诊断及防控
    400)一例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综合诊断及防控刘 昆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 262400)鸭坦布苏病毒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坦布苏病毒。在分离早期,由于对本病了解有限,常称为―黄病毒病”。鸭坦布苏病毒病自2010年在我国南方暴发以来,迅速蔓延至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给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对各种鸭特别易感,且在传播流行中病毒发生分子变异,现已可从鸡、鹅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并且证实其可对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6期2014-04-06

  • 鸭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
    益 文献综述鸭坦布苏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致病性研究李成益(滨州六和隆达养殖有限公司 山东 滨州 256650 )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 DTMUV)的易感动物以蛋鸭为主,多以呈水平传播为,临床表现为嗜生殖性和嗜呼吸道性。但黄病毒属的大部分成员可经虫媒传播,所以不排除DTMUV感染通过接触传播的可能。鸭坦布苏病毒具有比较典型的黄病毒属的形态特性,其致病性特点与其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基于此应对DTMUV流行特点及致病性进行更深入的研

    山东畜牧兽医 2014年5期2014-04-05

  • 一例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
    一例樱桃谷种鸭坦布苏病毒病与呼肠孤病毒病混合感染的诊断刘伟1林贵富2谢海军2蔡小敏3傅光华※1陈红梅1万春和1(1.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福州350013;2.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农业和粮食局能源办赣州341000;3.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农业和粮食局动物防疫检疫站赣州341000)江西省赣州地区某种鸭场樱桃谷种鸭发生一起以产蛋下降、个别死亡、卵泡出血和肝脏、脾脏表面有白色坏死点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我们设计特异性引物并以建立的PCR、RT-PCR方法对该

    福建畜牧兽医 2014年4期2014-02-15

  • 中国农科院研制成功“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
    院研制成功“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科研人员从发病鸭场分离鉴定出引起雏鸭高热、食欲不振、生长迟缓、产蛋下降乃至停止新发鸭传染病的病原——“坦布苏病毒(Tembusu virus,TMUV)”,近日成功研制出“鸭坦布苏病毒病活疫苗(FX2010-180P株)”。据科研人员介绍,该病毒与登革热病毒、西尼罗河病毒、乙型脑炎病毒均为黄病毒科黄病毒属的病毒。目前发现鸭坦布苏病毒不仅可以感染引起鸭、鹅等水禽发病,而且可以从鸡、

    中国动物检疫 2014年12期2014-01-24

  • 鸭坦布苏病毒感染导致种鹅产蛋性能下降及死亡的病因分析
    疫病毒检测;鸭坦布苏病毒检测采用本实验室建立的鸭坦布苏病毒RT-PCR检测方法检测:RT-PCR方法扩增的目的片段为420 bp,PCR反应体系为25 μL:2×Taq PCR Master Mix(购自TIANGEN)12.5 μL,上下游引物各0.5 μL(20 pmol/μL),模板2 μL,用水补充体积至25 μL;反应程序为:94℃预变性4 min,按94℃ 30 s、52℃ 30 s、72℃ 30 s进行35个循环,然后72℃延伸7 min结束

    浙江畜牧兽医 2013年5期2013-10-19

  • 鸭坦布苏病毒高免卵黄抗体的研制
    0年4月份,鸭坦布苏病毒病在我国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苏、山东、北京等主要养鸭地区陆续出现,该病毒可感染产蛋鸭、育成鸭和商品肉鸭,产蛋鸭发病表现为产蛋量严重下降,可从90%以上降至10%以内,严重的甚至绝产,患病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死淘率升高,剖检感染鸭可见明显的卵泡出血和变性;育成鸭和商品肉鸭发病出现神经症状,转圈,翻个站不起来,淘汰率在10%~30%,严重时可达到80%,剖检可见脑组织病变,脑膜水肿、充血。该病传播迅速、波及面广,几乎席卷了整个养鸭密

    山东畜牧兽医 2013年11期2013-08-16

  • 抗鸭坦布苏病毒病卵黄抗体的制备及应用试验
    30031)鸭坦布苏病毒病是由鸭坦布苏病毒(Duck tembusu virus,DTMUV)引起的蛋鸭和种鸭一种急性传染病,病鸭以采食量和产蛋率急剧下降并伴有淘汰和死亡为特征[1-2]。该病自2010年首次在我国发现以来,目前在各蛋鸭场和种鸭场均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已成为危害养鸭业最严重的疾病之一。据调查,该病一旦发生流行,鸭群内发病率几乎为100%,产蛋率下降30%~60%,死淘率最高可达20%~30%,而且发病鸭群整体均匀度降低,抗病力下降,易继发感染

    中国动物检疫 2013年7期2013-01-23

  • 碱湖
    林举我的车,在大布苏昔日的湖底卷起烟尘,沿着湖水隐去的方向一路追赶下去。我不知道,这湖水是从哪一年离开它最初的岸,一步步撤退,隐没远方的;但我知道,这湖收藏着太多有关故乡有关往事有关历史的信息,而水,正是湖的记忆。抵达那湖水,就抵达了往昔岁月的边缘。我急切地望着远处,在广阔的银色消失的地方,在芦苇荡的那端,隐约泛起一丝白光。如果那就是大布苏最后的湖水,那么它与我之间相隔的距离,刚好就是三十年。此时,越过“井方”横平竖直的阡陌,我仿佛再一次与三十年前的我,在

    海燕 2009年7期2009-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