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昆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 262400)
一例鸭坦布苏病毒病的综合诊断及防控
刘 昆 (山东省昌乐县畜牧兽医局 262400)
鸭坦布苏病毒隶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恩塔亚病毒群的坦布苏病毒。在分离早期,由于对本病了解有限,常称为―黄病毒病”。鸭坦布苏病毒病自2010年在我国南方暴发以来,迅速蔓延至福建、浙江、江苏、江西、广东、广西、安徽、山东、河南、河北、北京等地区,给我国养鸭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该病对各种鸭特别易感,且在传播流行中病毒发生分子变异,现已可从鸡、鹅体内分离到该病毒,并且证实其可对鸡、鹅致病。
2013年6月,本单位实验室收到临沂某鸭场送检测一些病鸭。该种鸭场饲养种鸭5000套,250日龄。主诉该鸭群产蛋下降,产蛋蛋壳无光泽且蛋重减少,但鸭群死亡较少。笔者对其进行了综合诊断。
1.1 临床及剖检观察 对送检的发病种鸭先进行详细的体表、精神观察,剖检观察内脏器官的病理变化。
1.2 病理组织学检查 取病种鸭各组织器官,修成小块,浸泡于10%的福尔马林中固定,48h后脱水,透明,包埋后制作石蜡切片,并进行HE染色,镜检。
1.3 病毒分离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对来自山东某发病鸭场的病料进行研磨,加入PBS匀浆,-70℃反复冻融3次,8000g/min离心5min,吸取上清液,用0.22μm一次性滤器过滤除菌后将滤液装于冻存管中备用。将冻存管中备用滤液以0.1ml/胚,平行接种于3枚9~11日龄鸭胚,37℃进行孵育,每隔8h进行观察,弃掉24h以内死亡胚,72h后将接种鸭胚放入4℃,1h后无菌收获尿囊液。将收取的尿囊液进行病毒总RNA提取,通过RT-PCR方法检测。使用鸭黄病毒特异性引物DFLA-F:AGACTGCTGGTGCAAT GAGAC和DFLA-R: CGTCGTTCCCAGATTCCA检测。
2.1 临床观察 多只患病鸭表现出脚麻痹、头颈歪斜等运动机能失调的神经症状,排便质地稀松呈草绿色,鸭群整体产蛋量急剧下降,所产蛋蛋壳薄且无光泽、蛋的重量减小。
2.2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心脏官有出血点,有神经症状的鸭脑充血、出血,卵巢可见明显的充血出血,有的甚至出现卵泡破裂,部分鸭出现卵巢萎缩;输卵管有渗出,并轻度萎缩。
2.3 病理组织学检测 发现卵泡膜充血、出血,卵泡内充满大量的红细胞,同时有巨噬细胞、淋巴细胞浸润;肝脏见淋巴细胞浸润,间质充满嗜酸性粒细胞;脾脏内白髓体积减小,淋巴细胞数量减少;心肌出血,心肌纤维坏死,心肌内散在大量的炎性细胞;表现神经症状的病鸭脑膜充血水肿,大脑皮质部局部坏死,小脑软化坏死,且均伴有神经胶质细胞增生。
2.4 病毒分离与分子生物学检测 结果发现72h无菌收获SPF鸭胚尿囊液。观察可见胚体有颈部、背部、头部有明显出血点,切接种后的鸭胚普遍发育迟缓,较正常鸭胚体积小。经RT-PCR特异性检测为阳性。片段大小为1500bp。
通过综合诊断,证明该鸭场感染坦布苏病毒。坦布苏病毒可自然感染多种品种的蛋鸭、肉种鸭和野鸭等。目前本病的传播途径仍然不完全清楚,在自然条件下,黄病毒属的成员主要经节肢动物传播,其中恩塔亚病毒群的病毒均是虫媒传播。坦布苏病毒在秋季大面积流行,推测可能与蚊虫有关,但是进入冬季之后本病仍有发生,说明其流行与传播并不完全依赖吸血昆虫。临床上,从鸭场内死亡麻雀体内检出坦布苏病毒,提示鸟类在病毒的越冬机制和传播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同时,从泄殖腔可分离到病毒,表明该病毒可通过粪便排毒,污染环境、饲料、饮水、器具等造成疾病的水平传播。其传播途径广泛,对鸭坦布苏病毒病的防控带来困难。
病毒之所以可以传播必须具备病原、传播途径、易感动物三个重要环节。现已有报道鸭坦布苏病毒油乳剂灭活疫苗可对鸭坦布苏病毒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力,该疫苗尚未投入生产,但这也为今后疫苗防控打下基础。现阶段治疗鸭坦布苏病毒最主要的方法就是对症治疗,使用板蓝根、金银花等清热解毒的中草药配以头孢抗菌素、舒巴坦钠等抗菌消炎药共同施治,可一定程度控制病情。最主要的防控鸭坦布苏病毒病的方式就是加强饲养管理人员对该病毒的认识做到提前预防,饲养环境、饲养器具、运输车辆都要严格消毒,杜绝发病鸭场与健康鸭场间不必要的接触,病鸭场的动物尸体一定要生物无害化处理,病鸭接触过的地方一定要全面消毒,消除其作为传染源的可能性。要尽量减少该病爆发对养殖业造成的损失,就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再加以科研辅佐,做到对该病的深了解慎防控。
S858.32
B
1007-1733(2014)06-0048-01
201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