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房
- 心脏外科术后阵发性心房颤动合并窦房结隔离一例
V)21 mm,右房(RA)30 mm,射血分数(EF)0.69。术前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血脂、血糖、甲状腺功能、BNP、输血前检查未见特殊异常,国际标准化比率2.28。与患方商量后拟行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术。射频消融术中自发房颤,持续约1 h 后自行终止,房颤终止后为交界区逸搏心律,频率约45次/分;术中反复出现长RR 间期(未做任何操作时仍有长RR 间期出现,可排除迷走反射所致),最长RR 间期大于5.8 s(图2);行环肺静脉隔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3年6期2024-01-04
- 产前超声诊断胎儿右房异构综合征合并体、肺静脉异常连接1例
上型),综合考虑右房异构综合征可能。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及患者家属同意后,对引产后大体标本进行解剖,补充诊断:中位肝,无脾,阑尾位于腹腔右侧,左、右肺均呈三叶肺改变(图2A、B),左、右侧心耳均呈形态学右心耳改变(图2C、D)。图1 本例胎儿产前超声表现讨论:右房异构综合征是由胚胎早期侧分化异常导致身体左、右轴两侧的一些成对结构具有正常右侧结构形态的一组症候群,是内脏异位综合征的一种亚型。右房异构综合征包括右房异构、胸腹腔器官异常,常合并心血管系统复杂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3年10期2023-11-02
- 超声心动图评估右房结构及功能的应用进展
李 巧(审校)右房作为右心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维持右室充盈至关重要。大多数右心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常发生右房结构及功能改变,因此准确评估其变化对患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均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右房结构及功能评估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一、右房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解剖学上,右房主要由上下腔静脉口、冠状窦口、界嵴、右心耳及三尖瓣口等组成;其中界嵴和右心耳是右房的明显标志,当两者出现变化时,右房的电生理和应变特性均会随之变化。病变的界嵴可影响右房应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11-24
- 以心脏粘液瘤为主要表现的Carney综合征2例
6 岁,因“发现右房占位2 年”入院。查体:神清,精神可。下唇多发点状黑色素沉着,舌床左侧见类圆形肿物,直径1 cm,表面呈蓝色。双指末端可见多个咖啡色点状色素沉着。腹部、下肢布满宽大紫纹。唇周、中下腹、双腿毛发增多。心率100 次/min,律齐,未及明显杂音。双下肢无浮肿。既往史:诊断库欣综合征10 年,双侧肾上腺增生切除术后,胸腰椎多处压缩性骨折,给予醋酸可的松片、碳酸钙D3 片等药物治疗。入院后心电图正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内可见一中低回声团块,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22年5期2022-11-06
- 右房转移性侵袭性胸腺瘤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增大,一团状低回声自上腔静脉延伸至右房内,在右房内大小约72 mm×70 mm(图1A、1B),无明显活动度,边界清晰,形态尚规则,其内回声不均并可见液性无回声区,实性部分回声致密,与右房游离壁可见间隙,与房间隔关系密切;三尖瓣瓣膜回声光滑,启闭正常。主动脉及肺动脉前方可见一大小约55 mm×28 mm团状低回声(图1C)。下腔静脉管径增宽,管腔内未见明显异常回声(图1D)。心包腔内探及大量积液。超声心动图提示:前纵隔、上腔静脉延伸至右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0期2022-10-31
- 经胸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耳瘤合并右房憩室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横径57 mm,三尖瓣反流面积14.6 cm2。右心耳及部分右房体部瘤样扩张,失去正常形态,范围约11.2 cm×5.5 cm(图1),无明显舒张及收缩活动,与右房相交通,交通口直径约4.8 cm,未见附壁血栓(图2);CDFI 于扩张瘤体内探及血流信号色彩暗淡(图3)。室壁运动欠协调,右室受压,左心系统未见异常。经胸超声心动图提示:右心耳瘤合并右房憩室。右心声学造影检查:于胸骨右缘非标准切面依次可见上腔静脉快速显影,瘤体和右房同时显影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8-01
- 右房上皮样血管内皮瘤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T-CT 检查:右房见一大小约4.7 cm×7.6 cm×5.6 cm 软组织密度肿块,放射性摄取增高,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18.0。纵隔4R 区见淋巴结,放射性摄取增高,SUVmax:7.2;未予以治疗。今于我院就诊,患者自述既往体健,无特殊病史。体格检查未见异常。肿瘤标志物等实验室检查未见异常。心电图提示:窦性心律,正常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于右房内探及一大小约5.26 cm×4.58 cm×7.50 cm 中等偏低实性团块状回声,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7期2022-08-01
- 右心耳起搏电极附近微折返房性心动过速一例
右心耳发出后,沿右房游离壁向下部传导,围绕三尖瓣环逆钟向激动,激动到达房间隔下部时经冠状窦口向左房传导(图1B);电压图示房间隔中上部,上腔静脉(包括窦房结附近),右心耳根部和尖部疤痕区(图1C)。右心耳尖部最早激动处紧邻右房电极,可记录到双电位(P1、P2),双电位间期约30 ms,P1提前房速时P 波244 ms,拖带标测起搏后间期(post pacing interval,PPI)分别为192 ms,215 ms,拖带时可见起搏脉冲与右房电极的噪声干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2年2期2022-04-27
- 床旁超声心动图诊断起搏器导线活动性血栓1例
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赘生物可能”转入我院。患者9年前因病窦综合征行永久人工心脏起搏器植入术,术后心房颤动仍反复发作,2年前更换起搏器。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病、慢性肾功能不全、下肢肌间静脉血栓形成等病史,曾口服利伐沙班,后因大便潜血阳性,自行停药。入院后体格检查:体温36.3℃,血压122/67 mm Hg(1 mm Hg=0.133 kPa),第一心音强弱不一,节律绝对不齐,心率87次/min,未闻及心脏杂音。床旁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扩大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3期2022-04-06
- 侵袭心脏的静脉内平滑肌瘤超声表现1例
断为静脉血栓累及右房,遂于我院就医。体格检查:心界正常,心律齐,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下腹部稍膨隆,腹软,下腹部轻压痛,无反跳痛,下腹部扪及一大小约10 cm×6 cm包块,边界欠清,质韧,无明显压痛,双下肢无水肿。超声心动图示:心功能1级,下腔静脉增粗,管腔内探及长条状稍弱回声,向上延至右房内,向下在肾静脉平面转向左下至盆腔,三尖瓣口血流通畅(图1)。超声心动图诊断提示:下腔静脉及右房占位,考虑血管平滑肌瘤。心脏超声造影检查:于下腔静脉内见一长条状充盈缺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2年1期2022-02-16
- 右冠状动脉多发瘤样扩张伴右冠状动脉瘤-右房瘘一例
端似可见血流汇入右房,血流束宽约6 mm,频谱可探及连续性分流血流信号,速度约2 m/s;室间隔运动幅度减弱;舒张期二尖瓣口血流频谱:E峰/A峰>1,TDT:e/a>1;三尖瓣可探及反流血流信号达右房顶部,反流面积约为16 cm2,反流速度Vp:3.0 m/s,PG:37 mmHg,据此测肺动脉收缩压:PG:47 mmHg,二尖瓣上可探及反流血流信号达左房中部反流,面积约为6 cm2;左室收缩功能指标降低。心脏及冠脉血管CT成像检查:全心增大,右冠状动脉起
放射学实践 2022年1期2022-01-26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联合血浆游离细胞DNA水平评估心肌梗死患者右房容积及心肌受损的价值
,RVMI)患者右房改变的研究较少。右房在维持右室充盈及调节心输出量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二维超声心动图可以简单评价右房结构和功能,但其对右房功能评估的准确性较差,且观察结果易受操作者主观性的影响[2]。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可以实时、动态地显示心脏三维结构和功能变化,对右房形态和功能的评价具有一定优势[3]。二维斑点追踪(two-dimensional sp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12期2022-01-07
- 二尖瓣外科术后与房间隔切口相关的双房折返性房性心动过速的电生理特征及消融策略∗
[5]。分别于左右房进行三维电激动标测,若标测到双房共同参与且通过心房间连接传导的折返性房速,则诊断为单环大折返Bi AT。为进一步明确三维激动标测结果需在双房折返径路的多部位进行拖带标测。若拖带标测发现起搏后间期(post pacing interval,PPI)与心动过速周长(tachycardia CL,TCL)的差值在20 ms内,则拖带部位位于心动过速折返环内。1.4 射频消融 激动标测明确房速机制后,消融靶点可选择折返环路最窄峡部传导通道,消融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5期2021-11-06
- 超声误诊原发灶不明的心脏转移性肝细胞癌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增大,内可见一大小约7.7 cm×5.0 cm团状稍高回声,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似可见一蒂与右房外侧壁(近房室环处)相连,随心动周期呈往返运动,并于舒张期稍突向右室(图1A)。下腔静脉肝段内径增宽,约2.5 cm,下腔静脉汇入右房处(膈肌平面及偏下)管腔内可见实性团状低回声(图1B),与右房内实性团块相连,突入长度约1.4 cm。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肿瘤(黏液瘤?)突入下腔静脉。胸部+全腹增强CT检查:右心可见一大小约7.1 cm×4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9期2021-10-21
- 超声诊断右室心尖发育不良并室壁瘤形成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扩大,左右径约64 mm;右室流入道上下径发育小,左右径及前后径呈囊样扩张,右室心尖部未发育,右室侧壁近三尖瓣瓣根处心肌变薄,局部呈瘤样膨出,范围约23 mm×17 mm;左室射血分数66%。心包腔内可探及液性无回声区,左室后壁深约34 mm,右室前壁深约12 mm;CDFI于三尖瓣可探及少至中量反流信号,反流压差约16 mm Hg。见图1。超声提示:右室心尖发育不良(right ventricular apical hypoplasi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4
- 超声心动图诊断Raghib综合征1例
内径15 mm,右房内径24 mm),肺动脉增宽(内径15 mm);非标准主动脉短轴切面显示一异常血管汇入左房近左心耳处,向上追踪扫查确定该血管为永存左上腔静脉(PLSCV),右上腔静脉汇入右房。冠状静脉窦及无名静脉缺如。房间隔中份回声失落约16 mm,心房水平左向右分流;大血管水平左向右为主双向分流,分流束宽1.5 mm。见图1 A~E。超声心动图提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继发孔型),双上腔静脉,PLSCV汇入左房,动脉导管未闭(细小管型),肺动脉高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8期2021-09-04
- 经胸超声心动图联合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诊断右房房壁瘤1例
图(TTE)示:右房前外侧可见一范围为85 mm×67 mm囊性肿块,与右房似相通(图1),建议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检查。TEE示:右房前侧壁向外呈瘤样膨出,膨出部位左右径86 mm,上下径144 mm,致使三尖瓣瓣环及右室受压明显,三尖瓣口流速1.1 m/s,右房及膨出瘤体内血流瘀滞,右心耳内梳状肌排列正常,稍增厚,未见明显血栓样回声,房间隔连续性正常,未见分流(图2)。超声诊断:右房房壁瘤,三尖瓣环及右室明显受压。患者行全身麻醉体外循环下右房壁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7期2021-07-30
- 纵隔滑膜肉瘤侵犯右房超声心动图表现1例
超声心动图检查:右房增大,内可见一大小约78 mm×94 mm的团状不均质等回声,形态不规则,边界欠清晰,活动性差,几乎占据整个右房,与心肌分界不清且突向纵隔(图1),三尖瓣形态、回声、开闭正常;CDFI示团块内未探及明显彩色血流信号。下腔静脉上段管腔内血流通畅,未见异常回声。超声心动图提示:右房实性占位,考虑恶性肿瘤。胸部CT检查:右侧胸腔内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14.3 cm×11.8 cm×9.6 cm,增强扫描肿块呈不规则强化,肿块左侧与右心房分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7期2021-07-30
- 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置换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电解剖机制及射频消融*
不同的心房入路。右房游离壁入路术后的房性心律失常机制文献报道较多,机制明确[3]。然而对于其他入路对术后房性心律失常的机制尚不明确。笔者总结一组非右房入路二尖瓣环置换术后房速的电解剖特点、折返环机制及射频消融结果。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入选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本院心内科接受二尖瓣置换术后房速患者,根据外科手术记录确定术式及心房入路。入选非右房游离壁入路且术中未行房颤迷宫术患者17例,其中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55.6±6.1)岁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21年2期2021-05-06
- 房间隔缺损钩形R波伴胸导异常q波误诊急性心肌梗死1例
mm),左房、右房、右室增大,重度肺动脉压力增高,予以降压、纠正心功能不全对症治疗,症状明显好转。考虑患者并存多种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胸前导联异常q波及多导联缺血样ST-T改变,完善相关检查明确冠状动脉(冠脉)病变。冠脉CTA示:左前降支(LAD)、右冠(RCA)近端钙化斑块形成,伴轻度狭窄。患者于2019-8-31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返回病房即刻复查心电图(图2):窦性心律,下壁导联钩型R波切迹程度明显减轻甚至部分导联消失,V1导联PtfV1正常,V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4-05
- 右房机化血栓影像学检查误诊1例
TTE)检查:于右房顶部、房间隔上份、上腔静脉入口处见一大小约4.6 cm×3.1 cm实性团块,呈类圆形,边界尚清楚,实质回声不均质,未见明显活动(图1);TTE提示:右房肿瘤。双下肢血管超声未见明显异常。胸部增强CT:右房房顶见一大小约4.1 cm×3.5 cm团块影,呈类圆形,边界尚清楚,平扫呈等密度,增强扫描病灶内见一结节状强化影(图2);CT诊断:右房内实性团块影,考虑心房肿瘤。心脏增强MRI检查:右房内见一大小约4.6 cm×4.0 cm团块状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3期2021-03-31
- 巨大右房壁瘤合并房间隔缺损1例
心房者较为罕见。右房壁瘤(Right atrial aneurysm,RAA)最早由Bailey于1955年发现并描述[1],以男性较多见,单发为主。多无明显临床症状,部分表现为心悸、气促、肺部感染,严重时可出现猝死、肺栓塞等[2]。我院2019年7月影像检查发现并经手术证实1例巨大右房壁瘤合并房间隔缺损患儿,现报道如下。1 病例资料患儿男,4岁,因突发剑突下疼痛5h就诊。自出生以来频繁感冒,曾于外院就诊行心脏彩超发现右心房增大。查体:肋骨串珠样改变,心界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2021-03-25
- 超声误诊左肾静脉来源并侵及右心的静脉血管平滑肌瘤病1例
明显。超声检查:右房内可见大小约6.1 cm×3.1 cm团块状增强回声,形态欠规则,回声较疏松,其底部似通过带状强回声连接于右房顶部,该团块随心脏舒缩通过三尖瓣在右房与右室间摆动(图1),三尖瓣口血流绕行于团块边缘(图2)。超声提示:黏液瘤可能性大。后行右房-下腔静脉肿瘤切除术+剖腹探查术过程:切开右房,心内探查示右房及右室内可见一直径约2.5 cm条索状新生物,包膜完整,未与周围组织相连;游离端横跨于右房与右室,未与右房、右室壁相连,近端进入下腔静脉,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03-02
- 急性心肌梗死锁骨下静脉置管术后并发右房巨大血栓一例
检查3次,未发现右房异常回声。转入普通病房后继续给予抗血小板治疗,未给予抗凝治疗。转普通病房后第10天,即发病后第33天,患者行心脏彩超检查时,发现右房顶部可见2.3×1.4 cm高回声团,与房间隔关系密切,右房内与三尖瓣前叶瓣根处另可见2.4×2.2 cm高回声团,两者似通过一线样高回声团相连(图1)。超声考虑右房内血栓形成,不除外与深静脉置管相连,故不能贸然拔除深静脉置管,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6天后,复查心脏彩超示:右房内紧贴房间隔上段可见1.2×1.1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21期2020-06-24
- 经胸超声心动图用于风湿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诊断的临床研究
受检者的收缩末期右房纵径、右房横径、右室长径、右室前后径以及左房前后径等,做好检测记录,同时还要观察患者的房间隔是否发生分流以及瓣口反流等现象,在三尖瓣反流束的引导下检测受检者三尖瓣的跨瓣压差以及最大反流流速等,做好记录,并计算肺动脉收缩压以及左室收缩功能等指标。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的右房横径、右房纵径、肺动脉压、肺动脉内径和诊断准确率。以病例血诊断作为金标准,120 例患者中所有患者均为风湿性心脏并肺动脉高血压患者。1.4 统计学分析对所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8期2020-05-19
- 超声造影诊断右房界嵴1例
左室心尖部为著,右房顶及房间隔近卵圆窝处可见多个稍强附加回声,较大者约17.9 mm×12.5 mm。见图1,2。为进一步明确右房内多发占位性病变性质,行超声造影检查示:右房内异常回声随心动周期略有摆动,造影剂无充填,考虑右房界嵴可能性大(图3)。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术中证实右房内异常附加回声为位于上腔静脉入右房处粗大的界嵴凸向心腔所致。图1 超声示心尖四腔心切面见右房顶一稍强附加回声图2 超声示剑突下四腔心切面见房间隔近卵圆窝一稍强附加回声图3 超声造影示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20年2期2020-03-08
- 三维电场引导下双腔起搏器植入一例
统下安装起搏器。右房、右室建模:穿刺右侧股静脉送入6F鞘管,沿右侧股静脉鞘管送入十极可调弯冠状窦电极分别至右房、右室,在EnSiteNavX(St.Jude Medical, USA)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下缓慢轻柔操作十极可调弯冠状窦电极重建上腔静脉、右房(包括右心耳)、下腔静脉、右室模型(图1)。起搏器植入:局麻下穿刺左侧锁骨下静脉,观察抽出暗红色静脉血液后,植入导丝,导丝尾端与EnSiteNavX多导电生理仪接线盒相连,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显示导丝头端经上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4期2019-08-31
- 超声心动图诊断右房血管肉瘤3例
:大量心包积液,右房外侧壁探及等回声团,内见管状回声,心尖部脏层心包普遍增厚,考虑右房壁与心包腔内占位,建议行心肌声学造影检查。心肌声学造影检查示:右房壁占位病变高增强,心包腔未见增强,脏层心包增厚结构高增强(图2),考虑右房壁与心包腔内占位高增强,血管肉瘤不能除外。1周后再次行心包穿刺,心包积液涂片仍未见肿瘤细胞。多学科会诊考虑右心房来源恶性肿瘤考虑,血管肉瘤可能性大,为明确诊断及进一步治疗遂行开胸活检。术中见:心包填塞改变,心包腔内大量血性积液。心包与
医药前沿 2019年8期2019-05-09
- 心房间的传导径路
传导至左房,保证右房与左房、右房与右室、左房与左室、右室与左室的协调活动。可以肯定的说,心脏有四腔,各个腔室激动有先后,时间有长短。研究表明心房间的电传导有多条径路,传导径路的改变或变化或传导时间的延迟,为房性心律失常的发生提供了条件,深入了解心房间的电传导则有助于了解房性心律失常发生的机制。从理论上讲,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都可以进行电的传导,因此,房间传导径路应该包括两种类型的途径[1-4],第一,心脏传导系统途径,由前结间束发出的房间束传导,即由Bac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9年1期2019-03-02
- 经胸联合经食管超声诊断无顶冠状静脉窦综合征一例
径约41 mm,右房横径约38 mm,舒张期室间隔及左室后壁厚度分别约9.4 mm、9.7 mm,舒张期右室游离壁厚度约8.6 mm,左心室功能(LVEF)55%,右心室功能(TAPSE)18mm;左房与冠状静脉窦(CS)之间(紧靠CS开口)见一大小约13mm缺口(图2);彩色多普勒示左房与CS血流经该缺口直接汇合,再经CS口回流入右房(图3),未见左位上腔静脉残存(PLSVC);三尖瓣中重度关闭不全,肺动脉收缩压34 mmHg。超声提示UCSS、三尖瓣中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11期2018-12-20
- 犬高频起搏诱发心房颤动模型心房电活动及神经重构机制研究*
bpm频率起搏右房,因起搏频率短于心房不应期而不能夺获心房,故而可以单独刺激心房内神经丛,制作心脏自主神经单因素诱导的AF模型[6]。笔者通过比较500 bpm和1 000 bpm频率起搏高位右房、刺激右位迷走神经干(RVNT)对AF的诱发和维持,以及对心房肌电重构及神经重构的影响,阐明1 000 bpm频率起搏高位右房在制作心脏自主神经介导AF模型中的作用,以及指导临床干预自主神经治疗AF的潜在价值。1 材料与方法1.1实验动物和麻醉 动物中心提供健康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3期2018-06-29
- 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后并发右室巨大血栓一例
见右室巨大血栓及右房血栓,予低分子肝素治疗1周后复查超声心动图右室血栓明显减小,抗凝治疗有效。心血管病学;心脏起搏器植入;右室血栓;心力衰竭;抗凝;心脏再同步化治疗患者男,60岁,5个月前因“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行心脏双腔起搏器植入术(起搏电极置于右房及右室心尖部),13天前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活动后加重,逐渐出现夜间不能平卧,入院治疗。 体格检查:体温 36.5℃,血压100/70 mmHg,双肺呼吸音弱,右下肺为甚,心界不大。心率62次/分,律齐,各瓣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2018年1期2018-05-04
- 双极射频消融术对风湿性心脏病三尖瓣成形效果的影响研究
心耳内口;垂直于右房切口至房间隔行连线消融,冠状静脉窦至右心房切口下缘行连线消融,下间壁至冠状静脉窦口下缘行连线消融,右房切口下端至下腔静脉连线消融,右房切口至上腔静脉连线消融,右房切口上缘与右心耳连线消融,右心耳消融。射频消融术完成后行人工二尖瓣置换,对三尖瓣行Kay成形术或改良De Vega成形术成形,以三尖瓣瓣口仅能通过二指至二指半(28~32 mm测瓣器)为宜,术前若检查提示左房附壁血栓行成者,先清除附壁血栓,再行射频消融治疗。对照组仅行人工二尖瓣
重庆医学 2018年8期2018-03-28
- 超声心动图诊断房间隔完整的右侧三房心1例
大血管位置正常,右房、右室扩大(内径43 mm、42 mm),右房内见隔膜样回声,将右侧心房分为两部分(图1A、B),一部分与上、下腔静脉相通,形成副房,大小约42 mm×15 mm;另一部分与三尖瓣相通,形成真房,大小约43mm×42mm。冠状静脉窦扩张(内径14mm)且汇入真房(图1C),真房与副房之间可见直径约12 mm交通口回声,收缩期三尖瓣房侧可见大量反流信号;连续多普勒示反流流速453 cm/s,最大压差82 mm Hg(1 mm Hg=0.1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6
- 超声心动图对部分型肺静脉异位引流的诊断价值
连,而与体静脉或右房相连接。其解剖类型较多,术前明确诊断对于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本组回顾性分析40例经手术证实的PAPVC患者的超声心动图表现,并与手术结果相对照,旨在探讨超声心动图对PAPVC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一、临床资料选取2007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经手术证实的40例PAPVC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龄6个月~67岁,中位年龄26岁。其中婴幼儿患者多以心脏杂音来诊,成人多以活动后胸闷、气短来诊,外院超声心动图多提示为房间隔缺损。二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9期2017-09-26
-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估右室心梗患者右心房功能的价值
2DSTE)评估右房功能用于早期监测右室心肌梗死的价值。方法 随机入组左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患者56例,其中单纯左室下壁心肌梗死(INFMI)34例、左室下壁心肌梗死合并右室心肌梗死(INFMI+RVMI)22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及病例组。二维超声心尖四腔观测量右房上下径、左右径及面积;彩色多普勒测量三尖瓣血流图E峰值、A峰值及减速时间(DT);组织多普勒测量三尖瓣瓣环右心室游离壁侧收缩期s′、舒张早期e′及舒张晚期a′;运用2DSTE评价右心房功能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2017年7期2017-09-06
- 超声心动图诊断左冠状动脉右房瘘的临床价值
图诊断左冠状动脉右房瘘的临床价值Clinicalvalueofechocardiography in diagnosisof left coronary artery fistula冉兵 晁玥 安县朝 常永莉左冠状动脉右房瘘是指左冠状动脉与右房之间存在异常交通的一种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在冠状动脉瘘中较少见,仅凭临床症状、体征诊断较为困难,容易漏诊。超声心动图具有简便、准确、安全、无创及重复性好等优点,可实时显示冠状动脉的解剖特征,准确发现心脏异常,已成为诊断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17年2期2017-03-16
-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诊断与鉴别诊断
组织细胞瘤1例。右房转移瘤1例,左室多发黏液瘤1例。11例病例瘤体均随心动周期而上下活动,其活动度大小不一,位于心房者活动度较大,位于心室者活动度较小。结论 心脏黏液瘤的超声心动图虽然比较特异,超声心动图诊断几乎可达100%。但是应想到罕见的心脏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可能。对于右心系统的肿瘤应首先排除转移性肿瘤的可能以避免误诊及漏诊。心脏黏液瘤;超声心动图;诊断;鉴别诊断心脏黏液瘤是最常见的原发性心脏肿瘤,约占原发性心脏肿瘤的50%,常发于中青年,据国内外文献
中国医药指南 2016年27期2016-11-10
- 右房面积及二维右室面积变化分数评价右心功能的价值
涛 高晓军 赵岚右房面积及二维右室面积变化分数评价右心功能的价值宋涛 高晓军 赵岚目的探讨右房面积(RAA)及右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评价右心功能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临床查体具有右心功能不全的心内科住院患者为研究组,选取30例健康者为正常对照组,使用超声设备Toshiba790、Philips IE33测量右房面积及右室面积变化分数。结果两组均成功获得右房面积和右室面积变化分数的数值,成功率达到100%。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右房面积明显增大,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6年6期2016-01-27
- 超声在定位PICC导管头端位置中的作用
)术后导管异位入右房及护理中的作用。方法:60例女性乳腺癌需行PICC置管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在完成置管术后,仅行X线观察导管位置,以排除导管异位入颈内静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实时心脏超声导向,观察导管头端位置。对于导管过长已进入右房,需要拔出部分导管的患者,应用心脏超声测量PICC进入右房的距离计算需拔出的导管长度。结果:试验组仅1例患者PICC导管进入右房,对照组共有10例异位入右房,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对于导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3期2015-10-17
-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房巨大黏液瘤1例
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房巨大黏液瘤1例张秉宜,张郁林,张玲(三峡大学人民医院,湖北 宜昌443003)心脏肿瘤;粘液瘤;超声心动描记术病例男,49岁,因“食欲不振伴下肢水肿3月”就诊。查体:无发绀,伴颈静脉怒张及双下肢水肿。听诊:三尖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二维超声示右房室腔扩大。心尖四腔观示(图1):右房内见一大小7.1 cm×5.9 cm低回声团,形态规整,回声均匀,有一蒂附于房间隔。瘤体可活动,舒张期脱入三尖瓣口,收缩期回至右房。彩色多普勒血流示:瘤体内少量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5年9期2015-10-17
- 利用斑点追踪技术对原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右心房功能的研究
心肌高于对照组,右房整体纵向应变低于对照组。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右房整体纵向应变与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呈正相关,与右心室心肌做功指数呈负相关。结论右房整体纵向应变与右心的收缩功能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可以通过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右房的应变能力进行及早评估,发现扩张型心肌病的右心功能受损情况。斑点追踪技术;扩张型心肌病;右心功能扩张型心肌病的病因不明确,其特征是左心室、右心室或双侧心室出现扩张收缩功能障碍,是一种可能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的严重心脏疾病[1]
中外医疗 2015年35期2015-04-17
- 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高血压对右房几何重构的影响
压发生及进展期的右房几何重构,Dernellis 等[3]研究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右心房功能减低,甚至高血压晚期会引起心房颤动等并发症[4-5],然而迄今为止,针对高血压患者右侧心房几何重构的分级研究,相关报道仍然较少。1.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正常组:15例,男性8例,女性7例,年龄30-60 岁,平均(37.25 ±15.10)岁,均无心血管病史,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均正常。高血压组:选择于2010年1月至2010年7月至昆明医科大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3期2015-03-24
- 先天性左室-右房通道1例病例报告
间隔缺损(左室向右房分流)。(2)全心增大,以右心为著。(3)肺动脉瓣微量反流。术前诊断:先天性心脏病:(1)室间隔缺损并左室右房通道。(2)肺动脉瓣关闭不全。(3)心功能I 级(NYHA 分级)。2 手术治疗气管插管全麻成功后,取仰卧位,背部垫高,常规碘伏消毒手术野,铺无菌巾单。取前胸部正中切口长约25 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胸骨,正中剪开剑突并提起,钝性分离纵隔及胸骨后,用电锯于胸正中锯开胸骨,断面用骨蜡涂抹以止血。纵形切开心包、悬吊,心外探查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年6期2014-04-01
- 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对房间隔膨胀瘤特征及瘤体内血栓形成的观察
,其中18例膨向右房侧,2例膨向左房侧,6例于左右房之间往返。膨出度>23.5%左房或右房横径。②ASA合并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11例,卵圆孔未闭3例,二尖瓣狭窄1例,二尖瓣脱垂2例,三尖瓣反流1例,室间隔缺损2例,其余6例为孤立性房间隔膨胀瘤。③ASA伴有血栓形成,与外周血管栓塞有关,6例血栓形成患者,2例瘤体内存在附壁血栓,3例左房血栓,1例位于左心耳处。临床追踪4例发生脑卒中。结论经食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能直观显示ASA的发生部位、形态、瘤体大小、膨
海南医学 2014年1期2014-04-01
- 高龄危重患者两种中心静脉导管尖端位置与导管相关事件比较
分为上腔静脉组和右房水平组。以气管分叉隆突水平为参考,导管尖端位于其上5 cm到气管隆突水平,或导管尖端在气管隆突水平以下但在右主支气管影以上,认为其尖端位于上腔静脉上2/3,归于上腔静脉组;而导管尖端位于右主支气管影以下的,认为在上腔静脉下1/3或右房水平,归于右房水平组。3 观察指标 观察入选患者一般情况(包括年龄、主要疾病等)、置管深度、临床转归、主要置管相关并发症(导管闭塞和血栓、感染、导管脱出、心脏穿孔、心内膜炎等)、带管时间、导管撤出原因、超声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2013年3期2013-08-27
-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冠状动脉窦瘤破裂的诊断价值
入右室,5例破入右房,起源于无冠状动脉窦6例(26.1%),全部破入右房。合并主动脉瓣中量以上反流12例,主动脉瓣脱垂3例,感染性心内膜炎2例,心包积液9例。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能对冠状动脉窦瘤的起源、部位、大小、血流动力学变化以及合并症的情况做出快速、准确的诊断,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法及预后随访提供重要依据。超声心动描记术;冠状动脉窦瘤;主动脉窦瘤破裂;彩色多普勒冠状动脉窦瘤是一种少见的心血管疾病,一旦窦瘤破裂,病情发展迅速,早期可出现急性心功能不全甚至猝死
中国当代医药 2013年11期2013-01-23
- 非折返房性心动过速P波形态的定位诊断
心电图区分左房及右房房速,以及初步判定异位心房激动起源点的方法。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为天津市胸科医院心内一科2009年1月—2011年5月行导管消融成功的非折返性房速患者37例,男20例,女17例,平均年龄(57.46±13.29)岁,其中有8例合并冠心病,3例为心动过速性心肌病,2例风湿性心脏病,1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腔隙性脑梗死,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所有患者均成功行单点射频消融。1.2 方法 术前分别描记窦性心律和房速发作时标准12导联
天津医药 2012年3期2012-11-28
- 超声心动诊断右房粘液瘤1例
例·超声心动诊断右房粘液瘤1例习云华1 临床资料患者女49岁,主因低热、不适、心悸、气短伴有双下肢水肿入院。入院后查体:神志清楚,语言流利,自动体位,体温36℃,心率102 次/min,呼吸 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查体:颈静脉怒张。听诊:三尖瓣区闻及舒张期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ST-T改变。超声心动示右心房、室扩大,左心内径正常,各室壁厚度正常,运动幅度正常。心尖四腔图及右心两腔图右房内探及异常团块样回声,其蒂附着于房间隔
中国实用医药 2012年21期2012-10-25
- 高海拔地区心脏粘液瘤外科治疗
房粘液瘤30例,右房粘液瘤2例。肿物活动性大,根部有蒂。左房粘液瘤舒张期经二尖瓣脱入左心室致二尖瓣狭窄,收缩期则退回左房;右房粘液瘤1例舒张期经三尖瓣脱入右心室致三尖瓣狭窄,收缩期则退回右房,1例收缩期部分瘤体脱入肺动脉,致肺动脉栓塞。左房粘液瘤附着于房间隔,右房粘液瘤附着于房间隔卵圆窝处。33例患者诊断明确后均在72h内行手术治疗。全组在全麻、中低温体外循环下行粘液瘤摘除术。右房粘液瘤病人,采用上腔静脉直角插管下腔静脉管建立体外循环,均采用右房切口,有时
云南医药 2011年4期2011-08-15
- 右心房脂肪瘤1例
查(图1,2):右房内可见实质性略强回声,边界清楚,略强回声团块附着于右房侧壁,大小为21mm×30mm,可见较长的蒂与右房顶部相连,随心动周期摆动,右房、右室无明显增大,未引起明显的血流动力学改变。考虑为右房内实质性占位性病变,认为黏液瘤可能性大。外科全麻体外循环心脏停跳下行右房内肿物切除,术中可见瘤体质软,色黄如鸡蛋黄,大小为12mm×10mm×30mm,呈球形,薄膜完整,有一蒂部与右房前壁近房室沟处心房壁相连,术中送病理检查,病理结果证实为脂肪瘤(图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1年6期2011-04-16
- 应变及应变率成像评价肺动脉高压患者右房功能的初步研究
和舒张功能障碍,右房功能在右室功能障碍时对维持右室充盈可能起重要作用。研究发现,右房内径是原发性PH患者死亡率和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1]。因此,正确评价PH时的右房功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由于方法学的限制,右房功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应用组织多普勒应变及应变率成像技术观察PH患者右房功能的改变。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正常组33例,男性10例,女性23例,年龄13~57岁,平均(38.09±13.84)岁,均无心血管病史,经一般检查排除冠心病、高血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1年2期2011-03-08
- 超声诊断房间隔膨胀瘤伴缺损及多囊肝、多囊肾1例
声心动图示右室、右房增大,左室、左房,主、肺动脉内径正常,室间隔连续完整。胸骨旁四腔心切面见房间隔中部呈瘤样局限性扩张,宽约1.8 cm,深约1.0 cm,向右房侧膨出,壁薄,基底较宽,收缩期增大,舒张期缩小。并于瘤体中部可见回声失落约0.6 cm,断端回声增强。M型超声:室间隔与左室后壁呈同向运动。CDFI:在右房侧见红黄色、经缺损口左向右过隔血流信号。脉冲多普勒:取样容积置于缺损口右房侧,显示为双期连续性呈三峰状湍流频谱,血流速度1.2m/s。腹部超声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1年12期2011-02-09
- P波形态与局灶性房性心动过速起源部位的相关性分析
P波形态对左房或右房房速的预测价值。方法48例房速起源部位均经射频消融术精确定位,并回顾性分析房速发作时体表心电图房性P波的形态特征,分析二者的关系。结果V1导联P波正向预测左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6.7%和87.9%;而I导联和AVL导联P波负向预测左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分别为40%和53.3%;而特异性分别达100%和97%;V1导联P波负向预测右心房起源房速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81.8%和100%;而心电图与射频消融诊断房速起源的比较,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年2期2011-02-03
- 右房黏液瘤合并中心型紫绀一例报告
声心动图检查示:右房、右室扩大,右心房内可见类圆形强回声团块,大小为5.1 cm×3.2 cm×2.3 cm,有蒂并与右心房后下壁相连,附着点临近下腔静脉开口,其于舒张期随血流抵达三尖瓣孔,在收缩期又返回到右心房,见图1。磁共振造影显示:心房水平存在右向左分流。临床诊断:右房黏液瘤。于2006年7月11日在低温全身麻醉和体外循环下行肿瘤摘除术。于右心房侧壁做纵切口,可见一6 cm×5 cm×5 cm的不规则分叶状、灰白色、半透明肿物,几乎占据整个右心房腔,
天津医药 2010年2期2010-11-28
- 三尖瓣闭锁22例的超声心动图及造影诊断分析
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结果,并分析其特征性改变。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2例患者资料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资料。结果:本组患者二维超声心动图及右房左室造影均有特征性改变。结论:二维超声心动图及超声造影法有助于诊断本症,对本病的治疗以早期手术为主,术前及早诊断尤为重要。三尖瓣闭锁;超声心动图;造影;诊断三尖瓣闭锁(tricuspid atresia,TA)是指三尖瓣在形态学上的缺如或闭锁,使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间无直接交通,是一种三尖瓣先天性闭锁伴右心
中国当代医药 2010年29期2010-08-15
- 超声诊断房间隔缺损合并三房心一例
房颤伴快心室率,右房肥大。胸片:心影向两侧增大,呈球形。超声检查:左房、右房、右室增大,肺动脉增宽,三尖瓣重度返流,二尖瓣、主动脉瓣、肺动脉瓣轻-中度返流。在心尖五腔心切面可见房间隔中段回声失落,间距约2.5 cm,近心底部断端回声稍增强,彩色多普勒记录到左向右红色分流束(图1)。在四腔心切面于右房内又探及一膜状中-高回声将右房分隔为两部分(图2),该膜状回声在心尖两腔心切面可见一间距约2.2 cm的回声失落,彩色多普勒可见多彩血流束穿过。超声诊断:①房间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9期201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