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注射剂

  • 中药注射剂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进展研究
    逐渐深入,中药注射剂也逐渐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是随着中药注射剂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其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随之增多,进而使得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安全性也受到了大众的质疑。本文围绕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展开分析,并提出减少不良反应的有效对策,以便保证中药注射剂的效果以及应用的有效性。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 R2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2107-2306(2022)12--01Abstract With t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2年12期2022-06-24

  • 药学干预对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作用分析
    对中医医院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1年8月泰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行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48例。参照组患者实施传统药学管理,研究组则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总体效果。结果  干预后,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药物不合理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住院费用、中药注射剂费用和用药频度(DDDs)均少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中华养生保健 2022年11期2022-06-18

  • 综合护理对门诊输液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预防效果分析
    门诊输液室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月- 2021年3月医院门诊输液室进行中药注射剂注射治疗的13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注射疗程等基本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比较分析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现代养生·上半月 2022年7期2022-06-02

  • 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研究进展
    研究方向为中药注射剂再评价相关技术研究。E-mail:1518579842@qq.com通信作者:李文龙(1980-),男,汉族,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中药质量控制和制药过程分析技术研究。E-mail:wshlwl@tjutcm.edu.cn【摘要】中药注射剂作为一种新型中药剂型,为我国医疗水平的进步贡献了重要的力量。但由于中药注射剂发展历史比较短,且早期国家监管措施不够完善,种种原因导致中药注射剂的质量参差不齐,在临床上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22年6期2022-05-30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研究
    4328张中药注射剂处方为研究对象,依据中药注射剂说明书判定其中254张为不合理用药,175张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分析各处方中不合理用药情况、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累及部位、临床表现及发生时间分布。结果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254张(5.87%)为不合理用药,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4.25%)、超剂量/浓度或过快滴注(28.74%)为不合理用药的主要情况。4328张中药注射剂中175张(4.04%)出现注射后不良反应,其中皮肤及附件(27.43%)、消化系统

    中国医药科学 2022年8期2022-05-01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应用
    圈方法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开展。 方法 收集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一进行活动。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由63.91%提高到86.24%,目标达标率为106.79%;进步率为34.94%。根据工作情况,梳理现有的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制订相应的措施,以期更好地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3期2022-03-09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中的应用
    圈方法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促进医院合理用药工作开展。 方法 收集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2016年12月至2017年1月使用中药注射剂病历,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汇总统计,根据品管圈活动的十大步骤逐一进行活动。 结果 通过品管圈活动,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率由63.91%提高到86.24%,目标达标率为106.79%;进步率为34.94%。根据工作情况,梳理现有的工作流程,完善相关制度,制订相应的措施,以期更好地提高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使患者用药达到安全

    中国现代医生 2022年2期2022-03-04

  • 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
    析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1月到2021年9月中入院的92例采用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其不同种类注射剂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注射用红花黄色素平均疗程均比其他组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其他组高,P<0.05存在差异。结论:应该根据患者病史、选择安全性高的活血化瘀注射液进行治疗,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关键词:活血化瘀;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图分类号】R28             【文獻标识码

    中国药学药品知识仓库 2021年10期2021-12-01

  • 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之道
    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方法。结果:中药注射剂使用具有相应的原则和规范。结论:要根据使用原则和规范,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避免发生不良反应。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安全合理;使用方法调查发现,由于中药注射剂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很多安全问题,因此很多人对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存在抗拒,但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影响因素比较多,而且大部分都是临床不合理使用导致。本文总结了临床中药注射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目的是总结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原则以及规范,希望可以更好的应用中药注射剂。一、树立正确的

    健康护理 2021年10期2021-11-10

  • 浅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200例,对其中药注射剂种类进行分类统计,深入研究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反应,并以此为依据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果:经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复方苦参注射液、紫杉醇注射剂、炎琥宁注射剂、血塞通注射液和丹参多酚酸盐注射液,是本次研究对象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中药注射剂种类。而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后的不良反应,共包括皮肤性反应、过敏反

    婚育与健康 2021年11期2021-10-09

  • 某院2017-2020年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报告
    ]目的了解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7—2020年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不良反应报告信息系统收集到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引起 ADR 发生例数最多的5个品种主要是理血剂中的活血化瘀药,其中以60岁以上人群发生较多,中药注射剂 ADR45%以上的前5个品种发生总例数多达104例,本组中药注射剂的 ADR 发生时间范围较宽,在注射后立即至7 d 后均有分布,

    中国医药科学 2021年24期2021-09-18

  • 抗肿瘤复方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抗肿瘤复方中药注射剂在化疗病人治疗中使用情况分析,为临床提供合理有效的用药指导。方法:从PIVAS审方系统中随机抽取2020年7~9月100例化疗患者的用药医嘱,观察抗肿瘤复方中药注射剂在其治疗过程中使用情况。结果:在100例化疗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抗肿瘤复方中药注射剂的有85例,其中前五位的有参附32例,艾迪27例,苦黄10例,复方苦参8例,康艾5例,其余3例。结论:通过对100例患者的用药医嘱观察,发现抗肿瘤复方中药注射剂在辅助化疗治疗中占很大比重,审方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21年5期2021-07-13

  • 药事管理干预对基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的影响
    层医疗机构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江西省宜春市20个基层卫生院,依托宜春市卫生健康委药政科和宜春市药事质控中心,由宜春市人民医院牵头,对各基层卫生院进行中药注射剂处方评价标准建立、药学服务技能培训、处方及医嘱专项点评、完善管控措施等药事管理干预,并以发放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调查表和随机抽取处方/医嘱进行点评的方式获得各基层卫生院药品使用的相关数据。将2018年1-6月未进行药事管理(干预前)的相关数据作为未干预组,2019年1-6月进行药事管理(

    中国药房 2021年12期2021-07-12

  • 中药配伍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安全分析
    配伍运用和中药注射剂临床运用过程中做好基于有效性层面,以及安全性层面的控制干预工作,对于充分发挥药物制剂的作用效果,支撑中医事业领域长期保持优质良好运作发展状态,具备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文章将会围绕中药配伍及中药注射剂的临床应用安全,展开简要的综述分析。关键词:中药配伍;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安全分析【中图分类号】R28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1-044-01所谓临床中药学,就是借由中药基本理论观点作为基础支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期2021-03-30

  • 中药注射剂临床合理用药探析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用药情况。 方法 抽取2020年1月至2020年7月,靖远县人民医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病例105例进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对所选病例进行医嘱点评。 结果 105例使用中药注射液治疗的病例中,不合理用药77例,医嘱不合格率达到73%,不合理使用的中药注射剂种类居前位的为注射用血栓通(冻干)、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莲必治注射液、丹参注射液、血必净注射液。 结论 定期对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进行医嘱点评,能够及时发现临床用药不合理情

    甘肃科技纵横 2021年9期2021-01-20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防范对策
    分析我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探讨其主要影响因素,制定对策指导中药注射剂的安全使用,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对我院2019年-2020年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11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老年患者发生的不良反应较多(占50.45%);主要累及的系统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2.25%);新的不良反应22例(占19.82%)。结论 临床中应注意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应用,特点是老年患者,减少或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关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15期2021-01-10

  • 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合理用药情况。方法 通过医院信息系统(HIS)对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不合理用药之处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我院2019年度使用的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共计18个品种,其中应用最多的种类为醒脑静注射液、注射用血塞通以及丹参多酚酸盐粉针。1980份处方中,经分析显示不合理处方有254张,不合理用药占比12.93%。处方分析显示不合理用药占比12.93%,主要包括超剂量用药(26.38%)、重复用药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33期2020-12-23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分析
    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的54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不同临床特征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采用多元线性Logistic回归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546例中药注射剂治疗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76%,不良反应药物主要为双黄连注射液、痰热清注射液、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为轻中度,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是否不合理用药、

    医学信息 2020年18期2020-10-29

  • 药学干预在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的实施价值
    目的:探究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药学干预的实施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期间182例使用中药注射剂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划分对照组(n=91,未实施药学干预)和观察组(n=91,实施药学干预),比较两组合理用药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配伍禁忌方面不合理用药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数据比较,具有统计学价值(P【关键词】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适应证;用法用量;配伍禁忌【中图分类号】R969.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10期2020-10-28

  • 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分析及相关药物管理方法的改进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临床不良反应的分析及相关药物管理方法的改进方案。方法:选取从2018年3月-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出现不良反应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加以回顾性研究。结果:对于90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54例患者是皮肤并发症患者,占比60.0%,临床表现皮肤水肿与红疹和瘙痒、12例患者是消化系统并发症患者,占比13.3%,临床表现为腹胀与恶心呕吐、28例患者是神经系统并发症,占比31.1%,临床表现为肢体麻木与脑部旋转;中药注射剂

    健康之友·下半月 2020年4期2020-10-21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的 在临床中药注射剂属于一种见效十分快的药物,但是患者应用就会出现一定不良反应,本文分析重要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方法 此次研究为回顾性分析研究,研究目标全部为我院2016年间收集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在众多报告中选择区中的88例进行研究。结果 通过对所有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产生不良反应最多的注射剂主要包含丹红注射液和痰热清注射液以及注射用血塞通还有舒血宁注射液,在众多不良反应中,其中最常见的则是循环系统损害和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以及神经系统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20年24期2020-10-20

  • 中药注射剂类过敏反应研究进展
    〔摘要〕 中药注射剂(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jections,TCMIs)临床疗效确切,但其类过敏反应频发,日益增多的不良反应事件已成为当前中药安全性研究的热点和难点。类过敏反应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其常规评价标准及风险防控措施还存在一定局限性,亟需建立一套能广泛筛查TCMIs类致敏原、明确类致敏发生机制的TCMIs安全性评价方法。本文对近年来有关TCMIs类过敏反应的机制、物质基础以及评价方法的研究进行综述,旨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年1期2020-10-14

  • 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
    目的 探讨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所致不良反应分析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该院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100例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分析相关原因。结果 100例不良反应中皮肤累及38例(38.00%),肝肾累及24例(24.00%),消化系统累及19例(19.00%),心血管系统累及13例(13.00%),其他6例(6.00%)。21例生脉注射液,占比21.00%最高,13例双黄连注射液(13.00%),参附注射

    中外医疗 2020年22期2020-10-13

  • 某中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上报情况分析
    ,以期推动中药注射剂再评价工作及说明书修订。方法:通过全国不良反应监测系统抽调我院2017--2019年上报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年龄、不良反应类型、药物品种等方面的统计分析。结果:共计116例,其中新的、严重的不良反应52例(占比44.82%);药品品种数22种,前五位为痰热清、喜炎平、血塞通、醒脑静、茵栀黄。涉及全身各系统,其中以皮肤过敏反应(59,46.09%)及药物热反应(27,21.09%)为主。结论:中药注射液说明书内容简略,临床用药的安全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20年9期2020-09-13

  • 本院理血剂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药物利用研究
    討理血剂类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药物利用研究在药品中的风险评估。方法  抽取某医院2018年12月~2019年9月临床使用理血剂类中药注射剂120份,采用药品说明书推荐评价、药物利用研究等综合评价方法,探讨理血剂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的合理性问题。结果  药品说明书推荐评价指标合理性百分比西医辨病(31.67%)、中医辨病(15.00%)、中医辨证(50.83%)3项评价指标合理性百分率相对偏低。4种中药注射剂中血塞通总体用药频度最高,总体用药强度最高

    医学信息 2020年14期2020-08-10

  • 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研究
    类。目前,中药注射剂在生产与研究方面尚存在诸多问题,因此急需对中药注射剂开展不良反应监测活动,以开创中药注射剂安全研究新局面。本文拟以注射用双黄连为例,就双黄连的临床不良表现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因应之策。【关键词】中药注射剂;注射用双黄连;不良反应;因应之策【中图分类号】R28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注射用双黄连,也称双黄连注射液,是一款区别于西药的中医科呼吸内科处方药,其主要成分为金银花、黄芩、连翘,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浅析联合用药与给药剂量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
    给药剂量对中药注射剂安全性的影响。方法:180例各种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进行联合用药与给药剂量干预,比较其干预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前,38例患者联合用药超过5种,占21.11%,干预后,未有1例患者联合用药超过5种,占0,干预前后联合用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联合用药;给药剂量;安全性【中图分类号】R9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中药注射剂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重要药物,其对各种疾病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2020-04-10

  • 数据挖掘技术在评价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中的应用
    析心血管类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状况和临床特点, 以期为心血管疾病患者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提供的2017~2018年1958份心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报告数据, 对涉及的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相关信息进行统计, 并利用数据挖掘算法——Apriori算法建立关联模型以分析不良反应的临床特点。结果 ①1958份心血管疾病用药不良反应中有662份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占33.81%。报告中有264份数据报告的构成比≥0.01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2期2020-03-25

  • 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研究
    讨辨证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急性期脑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收治的急性期脑梗塞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研究组应用辨证中药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辨证;非辨证;中药注射剂;急性脑梗塞;临床研究文章编号:WHR2019031078脑梗塞是一种神经内科疾病,在医学上十分常见,脑梗塞是由于外界因素对大脑的影响,导致大脑内供血不足,引发的脑组织缺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1期2019-12-23

  •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分析与护理对策
    突出症患者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ADR)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总结主要影响因素,从护理的角度,提出防范措施,把好护理安全关。方法:抽取60例ADR病例作为观察组,同时抽取60例使用中药注射剂病例作为对照组,通过病例资料回顾,对比两组患者、药物、护理以及中药注射剂ADR等情况。对进行因素分析用组间比较采用检验,P【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药注射剂; 不良反应; 护理【中图分类号】R681.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22--0

    健康大视野 2019年22期2019-11-27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见的原因分析
    目的:探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常见的原因。方法:选取袁州区芦村镇卫生院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102例因应用中药注射液出现不良反应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性别、年龄与药物品种等情况。记录中药注射剂引发不良反应所涉及的药物品种,同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导致的损害类型。结果:此次研究中,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多为40岁以上中老年群体,其中40~73岁患者共为72例,占比70.58%。中药注射剂引发的不良反应主要涉及葛根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与川芎嗪注

    现代养生·下半月 2019年9期2019-11-12

  •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
    :探讨分析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接受中药注射剂患者共50例,对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和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与药物成分,用药方式和体制差异性等因素有关。本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结论:合理选择药物,掌握药物正确使用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是一种从中药材里提取有效物质,并且利用专业化手段制作为药用制剂。中药注射剂是传统中药应用在现代医学

    健康前沿 2019年3期2019-10-21

  • 我院14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原因探析
    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所致的不良反应进行统计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集的149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49例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的患者90例,占60.4%。注射用血栓通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占首位,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42.95%。结论: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患者、药物本身及临床使用不当等因素相,应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监管力度,提高药品质量,促进合理用药。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9-30

  • 徐州市中医院辅助用药中中药注射剂使用医嘱分析
    助用药中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其医嘱的合理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根据所监控的辅助用药中的中药注射剂目录,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出院患者使用上述药物的病历,对其使用情况及其合理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结果  在5220份病历中,不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有960份,不合理使用率为18.39%;其中超适应证用药最多,为340份(35.42%),其次是溶媒不当和重复用药各180份(18.75%)。结论  医嘱点评显示我院辅助用药中中药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9期2019-09-30

  • 循证医学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再评价的指导作用
    循证医学对中药注射剂临床再评价的指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2月~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10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使用中药注射剂进行治疗,根据循证医学方法的实施前后,分为观察组(实施后)55例和对照组(实施前)5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用药情况,并对中药注射剂进行临床再评价。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45%<20.75%,χ2=5.600)相對更低(P<0.05)。结论:循证医学方法的应用,能够为中药注射剂临床再评价提供重要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10期2019-09-28

  • 重点监控管理对中药注射剂使用的影响
    监控管理对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的影响。方法  通过HIS系统调取我院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的销售数量、销售金额等数据,对DDDs、DDC、B/A值进行统计分析,比较重点监控前后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结果  2015~2017年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DDDs最高为注射用血栓通,最低为红花注射液,且重点监控后,中药注射剂各品种DDDs均低于重点监控前。中药注射剂重点监控品种DDC最高为注射用红花黄色素,最低为舒血宁注射液;B/A值结果显示,注射用血栓通、

    医学信息 2019年16期2019-09-25

  • 中药注射剂的不合理用药情况分析及其不良反应防治
    附属医院的中药注射剂处方5 013张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中药注射剂说明书统计分析其不合理用药发生情况,记录不合理用药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统计发生不良反应的处方所涉及患者一般资料,探索影响中药注射剂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并总结合理用药对策与不良反应防治措施。结果:本研究中存在不合理用药的中药注射剂处方295张(5.88%);不合理用药情况中占比前3位的为超适应证用药(34.24%)、超剂量、超浓度或过快滴注(28.81%)、超疗程用药或无医嘱下长期用药(

    世界中医药 2019年9期2019-09-10

  • 2013-2018 年西安市18家“三甲”医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三甲”醫院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事件(ADR/ADE)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 2013-2018年西安市18家“三甲”医院临床上报的304例中药注射剂 ADR/ADE 报告进行统计分析,包括患者性别与年龄,ADR/ADE发生的时间分布,引发ADR/ADE的药品分布,ADR/ADE累及器官/系统及临床表现,ADR/ADE的分级、转归及关联性评价、合并用药情况。结果:纳入研究的医院同期共上报ADR/ADE 6 683例,其中304 例(4.

    中国药房 2019年19期2019-09-10

  •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点评
    “本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专项点评,为促进临床进一步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2017年1-12月,每月从本院各科室随机抽取10份出院病历,共计3120份,对其中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病历进行合理性点评分析。结果 3120份病历中,有1193份病历使用了中药注射剂,不合理使用病历556份(46.61%)。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单次超剂量用药、溶媒选择不适宜和重复用药等。结论  本院需进一步干预规范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合理使用。关键词:中药注射剂;合理用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8期2019-09-04

  •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分析
    PIVAS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PIVAS 2013年-2018年214组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结果:不合理医嘱类型主要为溶媒选择(43.35%)、用药剂量(27.9%)、溶媒量(18.02%),反馈纠正率100%。结论:严格按药品说明书使用,加强处方审核,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合理医嘱; Pareto图ABSTRACT Objective:To promote the reasonable u

    健康必读·下旬刊 2019年9期2019-09-03

  • 衡阳市中医医院148例中成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热类为主,中药注射剂占全部ADR的87.16%;ADR主要累及皮肤及其附件、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及全身性反应;ADR经处理,痊愈79例,好转65例,未好转2例,转归不详2例。结论:应加强中成药的规范使用,尤其是中成药注射剂的规范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采取有效措施降低ADR发生率,促进合理用药。关键词中 成药;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分析;合理用药中成药是祖国医学的瑰宝,随着中成药不断进入医保报销目录,中成药在临床广泛应用,其药品不良反应(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13期2019-08-31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合理用药本文实验主体选自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在我院临床领域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过的患者12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评价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本文实验主体选自于2018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在我院临床领域使用中药注射剂治疗过的患者120例,依据奇偶分组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在实验组

    人人健康 2019年8期2019-08-29

  • 中药注射剂处方用药合理性分析
    :探究本院中药注射剂处方应用合理情况。方法:择取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本院为患者开具的300张中药注射剂处方,分析其用药合理性。结果:1)本次抽取的300张处方中包括神经内科124张(41.33%),不合理55张(44.35%);心内科102张(34.00%),不合理48张(47.06%);妇科45张(15.00%),不合理15张(33.33%);其他29张(9.67%),不合理7张(24.14%)。2)本次抽取的300张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共12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10期2019-07-16

  • 心脑血管病中药注射剂的研究进展
    疾病之一。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重大成果,它主要是现代药剂学与传统中药相结合而演变的产物。其因功效独特、起效迅速、使用方便及价格适中等被临床医师及患者所接受,其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已经越来越广泛。本文对目前常用的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注射剂从临床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供临床用药参考。【关键词】心脑血管;中药注射剂;研究进展;综述中图分类号: R259;R277.7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2095-2457(2019)14-0197-002DOI:1

    科技视界 2019年14期2019-07-10

  • 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
    】本文基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合理应用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关键词】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临床【中图分类号】R81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851(2019)10-1.22-01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择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77例进行临床观察,观察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8年7月,77例使用中药注射剂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6例,年龄分布在2.1至81岁之间,均值为(55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9年10期2019-07-09

  • 静配中心规范化管理对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 发生率的作用
    管理对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方法:以2016年笔者所在医院静配中心未实施规范化管理选择接受静脉输注的患者1 00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再以2017年笔者所在医院静配中心实施规范化管理后接受静脉输注的患者1 00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分析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以此对比规范化管理对降低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率的作用。结果:对照组1 00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60例,观察组1 000例患者发生不良反应20例;分析对照组与观察组发生中药注射剂不良反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14期2019-07-05

  • 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2014-2017年中药注射剂临床应用分析
    “本院”)中药注射剂的应用情况及趋势,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限定日剂量(DDD)法,对本院中药注射剂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4-2017年,本院中药注射剂使用增长较快,用药金额占比逐年上升;用药金额排序前15位多数为抗肿瘤及辅助类药物,艾迪注射液和鸦胆子油乳注射液的用药金额上升至前2位,丹参川芎嗪注射液居DDDs排序首位;DDDs排序前15位药品多数为DD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9年5期2019-07-01

  • 2015—2017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17年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和趋势,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以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和排序比等为指标,统计性分析医院2015—2017年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数据。结果 医院中药注射剂以心脑血管病用药和补益抗肿瘤用药居多,常用品种基本稳定,但部分药品存在销售金额与DDDs同步性较差的问题,不同品种DDC差距较大。结论 医院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基本稳定,仍需继续加强监督,严格控制医院品种数、规格和药品数量。[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6期2019-06-11

  • 中药注射剂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用药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200例呼吸系统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采用中药注射剂。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0%和82.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和12.0%,观察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呼吸系统疾病;临床用药文章编号: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2019-06-11

  • 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在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32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治疗方案,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入了中医药注射剂的应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心血管疾病;临床治疗文章编号:WHR2018072627心血管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主要是由于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19年2期2019-06-11

  •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分析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的稳定性,以此为临床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以疏血通为例,将中药注射剂分别与临床常用静脉注射液配伍,观察不同溶媒使用后溶液外观变化、pH值,紫外吸收光谱等变化,观察配伍禁忌注射剂配伍后变化。结果 经过配伍试验得出疏血通中药注射剂的配伍稳定变化情况,总结配伍禁忌注射剂。结论 疏血通等类中药注射剂与不同溶媒配伍应用时要注意配伍禁忌,以此减少不良反应发生。【关键词】疏血通;中药注射剂;不同溶媒配伍;稳定性【中图分类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12期2019-05-28

  • 某院临床药师干预前后22种中药注射剂应用分析
    我院22种中药注射剂的具体应用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2017年1~2017年12月接受中药注射剂治疗的550份出院病历为对照组,再选择2018年1~2018年12月550份中药注射剂治疗后出院病历为分析组,对照组接受常规干预,而分析组需要接受药师干预,对两组病历当中出现的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分析组病历当中不合理用药的情况明显少于对照组,相关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意义(P【关键词】中药注射剂;药师;不合理用药;干预【中图分类号】R969 【文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9期2019-05-28

  • 注射用奥美拉唑钠与20种常用中药注射剂配伍稳定性
    20种常用中药注射剂与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严格按照医嘱要求,对注射用奥美拉唑钠成品输液进行配制,分别等比例混合20种中药注射剂成品,观察其稳定性。结果 奥美拉唑钠与舒肝宁、银杏达莫、红花黄色素、银杏叶提取物、丹参多酚酸盐、丹参川芎嗪以及灯盏素配伍后颜色改变明显;同时,奥美拉唑钠配伍20种中药注射剂后不溶性微粒含量增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中药注射剂;注射用奥美拉唑钠;稳定性【中图分类号】R9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年9期2019-05-28

  • 中药注射剂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用药频度及现状探讨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在肿瘤住院患者中用药频度以及现状。方法:回顾我院2015年-2017年进行住院治疗的肿瘤患者并进行研究,分析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频度、中药注射剂用药医嘱、说明書以及相关信息。结果:在肿瘤住院患者使用中药注射剂中,用药频度最高的药剂为康艾注射液和生脉注射液,其次为丹红注射液,使用药剂的时间基本符合治疗规定,但存在滥用、超量等倾向。结论:中药注射剂对肿瘤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用药频度过度、用药超量、重复

    健康大视野 2019年7期2019-04-25

  • 771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所致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的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2月大连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771例中药注射剂ADR报告进行汇总,从患者性别及年龄、ADR发生时间、所涉及的器官/系统、药品种类及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771例ADR报告中,男性368例(47.7%),女性403例(52.3%)。婴幼儿及少儿患者(50岁)占75.7%。引发 ADR 例数最多的药品为舒血宁注射液(129例

    中国科技纵横 2019年4期2019-03-25

  • 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分析
    药学干预对中药注射剂合理使用的影响。方法:分别对实施药学干预前后的322例、391例患者的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药学干预前、后分别调查患者322例、391例,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合理率分别为55.28%、71.87%,干预后高于干预前(P【关键词】药学干预;中药注射剂;合理用药【中图分类号】R28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851(2018)09--01随着中药提纯技术的发展,中药注射剂的种类、数量不断增多。加之中药在某些疾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18年9期2018-11-28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统计分析
    :提高临床中药注射剂使用合理率,减少和避免不良反应(ADR)发生。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统计、分析近年中药注射剂发生ADR品种和数量,整理、分析前10位中药发生的原因。结果:活血类和清热类中药注射剂发生ADR最多,占33.58%和33.20%;前10位ADR中清热类有4个品种(40%);ADR临床症状表现较多的是皮肤系统;前10位中药发生ADR的成分主要含鞣质、绿原酸及蛋白质。结论:中药注射剂应用广泛,医务人员需重视其不良反应,积极采取预防措施,最大限度减少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2018-11-13

  •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情况分析
    目的:探讨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特点与临床合理用药的情况。方法:将中药注射后發生不良反应的患者纳入观察,共72例,总结不良反应特点。结果:经过调查,用药周围局部不良反应最常见,七叶皂苷钠在进行注射时最易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对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将临床用药规范,可使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降低。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临床合理用药资料与方法2016年3月-2017年3月选取在我院使用中药注射剂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72例,男40例,女32例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4期2018-11-13

  • 中药注射剂的探析
    .8摘要 中药注射剂是中药现代化的重要产物,目前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许多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中药注射剂的临床使用中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分析中药注射剂在临床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途径。关键词 中药注射剂;问题;解决途径中药注射剂指饮片经提取、纯化后制成的供注入人体内的溶液、乳状液及供临用前配制成溶液的粉末浓溶液的无菌制剂。与口服药物相比,注射剂的生物利用度更高、起效更快、疗效较好,特别是在一些危重症患者和不能口服给药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发挥了重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5期2018-11-13

  • 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2014—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使用情况分析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方法,对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以下简称“本院”)2014-2016年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本院活血化淤类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在中药注射剂销售金额中占比较高(大于30%),临床应用品种变化不大(9~11种);2016年销售金额年增长率(-5.42%)明显低于2015年(11.63%)。注射用丹参临床选择性高(DDD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8年9期2018-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