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病

  • 中国老年人慢性病及共病模式变化研究:基于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
    共存现象定义为“共病”,老年慢性病共病是指在老年人群中经常同时存在的两个或更多的长期疾病。这些共病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骨质疏松、关节炎、脑血管病变等[1]。2019 年《欧洲流行病学》杂志总结了51 项研究,分析407 种慢性病共病模式,发现心血管代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超重等)、骨关节疾病(关节炎、骨折、跌倒)、认知功能下降(抑郁、焦虑、记忆力减退等)等共病模式较为常见,具有集群特性[2]。老年人由于身

    中国全科医学 2024年11期2024-01-24

  • 基于住院电子病历数据分析HIV感染者的共病模式
    素,HIV感染者共病患病率逐年增高。共病一般指HIV感染者除HIV感染外,同时患有2种及以上的疾病[2],高达90%的HIV感染者合并有1种及以上的疾病,平均1例HIV感染者合并有5~7种疾病[3-4]。HIV感染者也极易合并其他传染性疾病,患病率高达50%,常见的慢性病共病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患病率分布为35%、25%[5-7]。此外,HIV感染者的恶性肿瘤发生率和死亡率也很高,有研究[8]显示,HIV感染者恶性肿瘤的患病率高达4.9%且呈现上升趋势。

    护士进修杂志 2023年24期2024-01-12

  • 老年人共病与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研究进展
    人中约40%患有共病[2]。年龄的增长增加了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on-ST-segmen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NSTE-ACS)患者的共病负担。2020年ESC发布的NSTE-ACS指南[3]明确指出,对于NSTE-ACS患者血运重建策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后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长、老年NSTE-ACS的管理,均需考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23年9期2023-12-09

  • 某院2022年老年共病住院患者疾病构成情况
    0)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是指2种及以上的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个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简称为共病、多种慢性病共存或多病共存[1]。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日趋显著,共病问题已经成为全球卫生领域的一个重大挑战[2]。目前,在我国老年共病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在65岁以上人群中,60%存在共病,80岁以上人群中,共病比任何单一疾病都更常见,共病患病率超过80%[3]。2018年《中国老年疾病临床多中心报告》显示,老年共病在我国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发生率达91.36%[4]。由于不同疾

    河南医学研究 2023年19期2023-10-18

  • 经前期综合征与双相障碍共病探讨
    综合征与双相障碍共病的研究较少,该文就两者共病的流行病学、可能的共病机制、诊断要点以及治疗方面进行综述。【关键词】经前期综合征;双相障碍;共病Comorbidity of premenstrual syndrome and bipolar disorder Liang Xiaolin, Gan Zhaoyu. Department of Psychiatry, the Thir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Sun Yat-sen Uni

    新医学 2023年7期2023-07-27

  • 重叠综合征与单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共病比较
    性呼吸道疾病,而共病是影响COPD预后的重要因素。研究表明,84.5%的COPD患者至少有1种共病[1]。常见共病包括高血压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肺癌等恶性肿瘤、抑郁、糖尿病、血脂异常及胃食管反流病等[2]。当COP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共存时,称为重叠综合征(OVS)。与OSA相关的慢性间歇低氧和片段化睡眠增加炎症因子水平、增强氧化应激导致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并增加高血压病、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3]。有研究证明,OVS患者

    临床内科杂志 2023年5期2023-06-14

  • 基于统计分析及关联规则的住院老龄患者共病规律的研究
     卢思阳关键词:共病共病特点;频繁项集;数据挖掘中图分类号:TP3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3)03-0066-03共病(multimorbidity) 是指患者在同一时间同时或相继患有2 种或2 种以上疾病,即一个患者符合一种以上综合征的诊断标准而有多个诊断,这些诊断涉及患者的全部症状、体征和病程[1]。共病已成为的公共卫生问题,未来几十年医疗行业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共病之间既可以相互关联,相互伴随,也可以是不相关的平行关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3期2023-05-30

  • 陕西成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和共病模式研究
    M5S1A8)共病(multimorbidity)是指一个人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1]。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人群预期寿命增加,慢性病和共病的发生率和患病率不断升高[2]。研究显示,慢性病共病不仅会增加疾病诊断和治疗的难度,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增加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增加患者的死亡风险,加重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3-5]。目前关于共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欧美国家及我国经济发达的地区、中老年人群[6-9],少有研究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3期2023-05-29

  • 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的研究进展
    究发现,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的发生率高,且影响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本文对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的流行病学、影响病情的相关因素和危害、治疗等方面作一综述。1 双相障碍共病焦虑的流行病学早在Kraepelin时代(1921年),焦虑被描述是双相障碍的突出表现,其中将伴有显著抑郁和焦虑者称为“抑郁焦虑性躁狂”,以焦虑为主者描述为“绝望性焦虑心境”[1-2]。双相障碍抑郁相共病焦虑的报道较多,吴志国等[3]研究发现,双相Ⅱ型抑郁相共病任一焦虑障碍为56.0%。Chang等

    浙江医学 2023年2期2023-03-21

  • 老年癌症共病对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进展
    逐年增加[4]。共病(multimorbidity,comorbidity或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共存于同一个病人体内[5],老年癌症幸存者(确诊时≥60岁)是共病的高危人群[6]。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老年癌症病人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共病是生活质量的独立预测因子,有研究发现老年癌症病人的共病状态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存在强相关性[7],并且有研究证实共病是老

    全科护理 2022年12期2022-12-29

  • 双相障碍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的研究进展
    慎逊,李洁精神科共病是指患者当前或者既往任何一段时间内同时出现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精神问题和(或)躯体问题[1]。精神科的共病主要有3种情况:①精神障碍与人格或者发育障碍的共病,两种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可能相互影响;②精神障碍之间的共病,两种疾病先后存在、相对独立,均能达到各自的诊断标准;③精神障碍与躯体疾病的共病。双相障碍与其他疾病的终生共病率为50%~70%,共病影响了双相障碍的临床表现、病程和治疗反应等[1];本文主要对双相障碍与多种精神障碍共病的相关研究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11-23

  • 老年人群共病问题现状挑战与应对策略
    1]教授首次提出共病概念,多病、终生共病等衍生概念也相继出现[2-4]。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共病定义为同时具有多种长期且需要持续性、多样化治疗的健康问题[3]。英国医学杂志(BMJ)最新数据表明,世界高收入国家共病现象主要由年龄驱动,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人口比例正在稳步增加,且这一趋势将进一步持续[4]。伴随我国公共卫生保健政策的不断健全与医疗水平的提高,2019年人均期望寿命提升至77.3岁[5]。因此共病人群比例

    中国全科医学 2022年35期2022-11-21

  • 以社会支持为中介的唐山市共病老年人衰弱与失能的关系
    63210慢性病共病是指2种或2种以上慢性病共存于同一个体的现象[1]。据报道,中国老年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高达65.14%[2]。有研究显示,共病较单个疾病增加了患者失能和死亡的风险[3]。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老年人口失能率高达26.6%[4]。失能老年人不仅给自身和家庭的生活质量造成严重影响,而且逐渐升高的失能率和照顾负担给社会带来了长期的挑战和压力[5]。Choi等研究表明衰弱与失能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6],而衰弱是与年

    医学与社会 2022年10期2022-11-10

  • 共病研究热点及趋势分析
    南 250012共病是指个体患有2种或2种以上的疾病,其发病与年龄增长密切相关[1- 3]。相比于单一病种,共病的危险因素、发病机制更加错综复杂,使诊疗、用药、疾病管理等更加困难[4- 5]。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共病管理已成为全球热点与难点。我国高达 42.4%~81.3%的老年人面临共病的困扰[6- 8],共病可导致老年人更高的失能与死亡风险[9-10],更高的医疗保健支出和资源利用需求[11-14]。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对共病的流行情况、治疗、管理等研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22年4期2022-09-02

  •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
    ,即这两种疾病不共病。但临床上发现,这两种疾病存在许多共通点,即一个患者会同时或不同时出现这两种疾病的典型症状。本文依据既往相关研究结果,探讨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共病的可能性。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双相情感障碍 共病中图分类号:R7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22)09-0031-03引用本文 甘鸿, 文竹, 胡瑶, 等. 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可否共病?[J]. 上海医药, 2022, 43(7): 31-33.Comor

    上海医药 2022年9期2022-07-15

  • 广东省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告显示我国老年人共病患病率为53.4%[4],南方地区老年人口共病患病率为47.5%[5]。受纳入慢性病病种范围及病种大小的影响,共病患病率变化较大。一项系统性文献综述指出,老年人的共病患病率介于55%到98%之间[6]。目前,尚未发现针对广东省老年人口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研究报道。此外,针对慢性病共病影响因素的研究均没有区分共病的慢性病病种数,而2种慢性病共患是慢病共病的初始阶段,分析仅患有2种慢性病共病的危险因素及慢性病共病(慢性病病种数≥2)的影响因素

    中国医院统计 2022年2期2022-06-20

  • 基于实体共现与引用的潜在共病关系发现*
    多的国家,老年与共病密切相关,60岁以上居民中有75.8%被1种以上慢性病困扰[1]。共病与日益增加的不良健康结果相关,如死亡率高、残疾、生活质量差、住院以及医疗资源和支出增加[2]。疾病防治重在预防,我国大力推进的健康中国战略核心在于“治未病”这一预防理念。如果能够发现疾病共患的关联规律、预测潜在的共病关系,对临床诊疗方案有效制定和国家医疗资源合理配置具有参考意义。2 研究现状2.1 概述共病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Feinstein A R提出,英文表达形式

    医学信息学杂志 2022年4期2022-06-06

  • 4238例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的临床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病的临床特点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依据。方法:分析云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4238例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共病情况,总结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病的临床特点。结果: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共病中骨骼系统疾病1929例(45.52%),肺部疾病1555例(36.69%),心血管系统疾病1145例(27.02%),血液系统疾病754例(17.79%),其他疾病:重叠综合征310例(7.31%)。男性肺间质纤维化(21.20%)、肺部感染(6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22年7期2022-05-30

  • 浅议我国结核病共病及管理
    陈秋奇 邓国防共病(comorbidity)又称共同病、共存病[1]。此概念最早由Feinstein于1970年提出[2],并在此后数十年间一直存在争议,有着不同角度的定义。在国外文献中,comorbidity常指具有相似病因的2种或以上疾病,而multimorbidity更多的是强调多病因疾病的共存。由于疾病之间常存在潜在的隐性关系,两者在国内通常都译为“共病”[3]。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

    中国防痨杂志 2021年6期2022-01-01

  • 双相障碍和酒精使用障碍共病特征的研究进展
    宇,杜易珊,夏炎共病是指一段时间内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的现象,是常见的临床问题,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问题。双相障碍(bipolar disorder,BD)和酒精使用障碍(alcohol use disorder,AUD)共病指同时患有BD和AUD,并符合相应的诊断标准。由于缺乏相对明确的、以循证医学证据为基础的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案[1],BD和AUD共病给精神科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患者带来了严重的生活负担。文章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对BD和A

    临床精神医学杂志 2021年2期2021-12-03

  •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糖尿病;高血压;共病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均为内科常见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改变、社会老龄化程度加深,二者发病率均有上升趋势。临床上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现象十分常见,其二者均有发病率高、并发症多的特点,两种疾病在病因、相互影响上具有共通性,均是心、肝、肾等脏器病变的危险因素,二者合并存在可进一步增加心脑肾血管疾病发病的风险。有效控制患者血糖、血压水平对减少大血管、微血管损害、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意义。针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目前临床常用血管紧张素

    婚育与健康 2021年7期2021-08-05

  • 医养结合机构内老年人高血压共病情况及中医体质的研究
    构内老年人高血压共病情况与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方法:选取本机构内居住的66例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冠心病等患者,根据中医体质的相关诊断进行分析,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共病以合并糖尿病、冠心病、脑梗死后遗症为多。高血压共病患者使医疗决策更加复杂、困难。结合中医体质分析,根据不同的体质,结合中医药治疗,有效实现“多病共治”。高血压共病患者以阳虚体质、痰湿体质、气郁体质居多。在改善阳虚,祛湿化痰的基础上,应重视老年人情志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2021-08-02

  • 2010—2019年中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的Meta分析
    日益流行,慢性病共病也为慢性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慢性病共病在我国中老年人群中普遍存在,是指患者同时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慢性病[4]。慢性病共病不仅与患者的死亡率、致残率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医疗卫生资源消耗增加有关,而且给患者的家庭和社会经济带来了沉重的负担[5-7]。因此,近年来关于中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的调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相关研究的患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本研究对近十年来我国中老年人慢性病共病患病率进行Meta分析,以期为我国中老年人慢

    中国全科医学 2021年16期2021-04-23

  • 冠心病和糖尿病“共病”管理中的干预靶点 ——代谢性炎症的作用机制探讨
    善冠心病和糖尿病共病患者的预后提供理念更新、机制探索和临床决策的新思路。1 冠心病与糖尿病的“共病”管理冠心病和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两个慢性病,二者密切相关。冠心病患者中有近35%合并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有近50%死亡原因为心血管疾病[1]。中国2019年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显示,冠心病患者1 100万,心血管疾病死亡占城乡居民总死亡原因的首位,中国心血管疾病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2]。糖尿病发病率逐年上升,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占总人口超过10%,

    中国循环杂志 2021年1期2021-03-28

  • 老年恶性肿瘤住院患者常见慢性疾病共病特点分析
    的住院信息,分析共病特征、分布及种类,为开展恶性肿瘤的有效防治提供证据。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选取解放军总医院2009 ~2017 年9年间所有住院老年恶性肿瘤患者, 年龄≥65 岁,共纳入36 015 人。1.2 方法 住院诊断中任意诊断为恶性肿瘤者均纳入分析,根据ICD-10 编码提取患者的其他诊断。除恶性肿瘤外,伴有其他一种及以上疾病者判断为共病患者。 依据ICD-10 编码对共病的种类进行提取。 分析2009 ~2017 年间所有老年恶性肿瘤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21年1期2021-03-17

  • 老年共病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慢性疾病,也就是共病共病(comorbidity)是指同时合并2种或2种以上慢性疾病的状态[2],这一概念最早在1970年由美国的Feinstein教授提出[3];共病之间既可以相互关联,相互伴随,也可以是不相关的平行关系[4]。共病与老年尤其相关,随着人均预期寿命的持续延长,老年共病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也是未来几十年医疗行业将要面临的最大挑战。共病与日益增加的不良健康结果相关,如死亡率、残疾、生活质量差、住院以及伴随使用医疗资源和支出。如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21年1期2021-01-25

  • 某院2019年住院老年共病患者构成的现状研究
    19年间住院老年共病患者的分布特点,了解老年共病患者患病数量、种类以及不同年龄组患者共病特点,为提高坪山人民医院老年共病患者管理及优化共病患者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坪山人民医院2019年 1-12月住院的年龄≥65岁老年共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电子病历信息,筛选出17种慢性疾病;根据患者年龄将研究对象分为低龄组、中龄组、高龄组,对慢性疾病种类、共病类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所患共病数量为2~10(5.39±0.9)种,其患病率最高5 种依次为高血压(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1年18期2021-01-01

  • 老年癌症患者共病的研究进展
    ,老年癌症患者的共病发生率往往更高[7]。我国对共病的关注较晚,癌症共病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本文对共病的概述、老年癌症共病发生率及模式、老年癌症共病测评工具及共病对老年癌症患者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依据。1 共病的概述1.1 共 病 的 概 念 共 病(multimorbidity,comorbidity 或multiple chronic conditions)最早由美国的 FEINSTEIN[8]于1970年提出。2008

    中国全科医学 2020年7期2020-01-14

  • 老年患者共病现状及其健康管理的研究进展
    慢性疾病[4],共病导致初级保健、专科医生服务、药物使用增加,也因急诊就诊、住院次数增加而导致医疗成本和资源利用率大幅增加[5],逐渐成为备受关注的社会健康问题。本文就国内外老年患者共病现状及其健康管理展开综述,旨在为国内老年共病患者的健康管理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1 老年共病的相关概念1.1老年 按照国际规定,65周岁以上的人确定为老年人;世界卫生组织对老年人的定义为60周岁以上的人群。我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2条规定老年人的年龄起点标准是60周岁,即凡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6期2020-01-08

  • 广泛性焦虑障碍及其共病抑郁障碍的心率变异性研究
    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共病的风险,可能与自主神经控制失调有关[1]。心率变异性(HRV)分析是判断自主神经活动常用的定量指标[2]。较多的研究使用HRV 来评估焦虑障碍和抑郁障碍(MDD)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 障碍。研究显示情绪调节缺陷如负性情绪和焦虑水平较高的个体可能伴随高频功率(HF)的降低[3]。焦虑障碍可见HF 降低[4]。钟意娟等[5]研究表明,焦虑障碍组患者在静息状态下低频功率(LF)/HF(LF/HF)、LF显著高于对照组。所以焦虑障碍患者自主神经功

    中国全科医学 2019年33期2019-11-22

  • 阅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形似同音错字词组的N400研究
    方面的问题,两者共病并未表现出更严重的言语加工障碍。[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阅读障碍;共病;事件相关电位[中图分类号] R749.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9)19-0022-05[Abstract] Objective To design the recognition tasks of word form, word meaning and word sound, com

    中国现代医生 2019年19期2019-09-02

  • 广泛性焦虑症共病抑郁症临床研究
    性焦虑症与抑郁症共病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130例抑郁症患者, 其中97例患者患有单纯抑郁症(非共病组), 33例患者同时患有广泛性焦虑症(共病组)。收集所有患者的人口资料与临床资料, 进行精神病理学诊断, 并安排患者填写艾森克个性问卷(EPQ)、生活应激等量表, 并将两组患者的量表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共病组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分别为(45.52±2.35)、(36.11±3.23)岁;非共病组患者的年龄、发病年龄分别为(45.23±2.35)、(36.5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6期2019-07-01

  • 老年心力衰竭住院患者非心血管共病趋势的探讨*
    有很大的非心血管共病负担,这可能会增加病死率和降低生活质量[2-4]。40%的HF患者有超过5种非心血管共病,显著增加了这些患者的住院天数[5]。在欧洲心脏病学会HF试点调查中,在慢性HF的门诊患者中,74%的患者至少有1种非心血管共病,非心血管共病的数量越来越多,死亡风险越来越大[6]。因HF在临床上定义为一组综合征,它是各种心血管疾病发生、发展的终末期表现,所以因HF住院的患者理论上合并症会更多,病情也应该更复杂。然而,与慢性HF不同,关于HF住院患者

    广东医学 2019年8期2019-05-07

  • 带权疾病网络上的潜在共病关系预测
    络分析法将潜在的共病关系预测转化为复杂网络上的链路预测问题,而现有的基于相似性度量的链路预测方法大多仅单一地考虑某一方面的网络特征,大大影响了预测的准确性. 使用3个不同来源的真实医疗数据集分别构建了相应的带权疾病网络,并通过对不同网络结构差异性的比较,分析了现有的网络相似性度量指标的局限性.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有监督分类的链路预测方法,综合多种局部和全局相似性指标作为输入特征向量,更为精确地评估节点间的相似性,从而实现潜在共病关系的有效预测.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12期2019-01-10

  • 阿戈美拉汀与坦度螺酮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螺酮治疗抑郁焦虑共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方法 将134例抑郁共病焦虑障碍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阿戈美拉汀组67例和坦度螺酮组67例。在基线、8周末均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不良反应症状量表(TESS)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 结果 研究结束后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9,P>0.05)。两组HAMA、HAMD总分与其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P0.05)。

    中国现代医生 2018年23期2018-12-18

  • 老年住院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与衰弱关系浅析
    探讨老年住院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与衰弱关系。方法: 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00例老年住院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根据衰弱量表(FI)进行衰弱评估,进一步根据衰弱评估结果分为:衰弱组(54例)、非衰弱组(46例);然后深入分析两组患者共病及多重用药与衰弱之间的关联性。结果: (1)衰弱组54例患者中,共病数量5种43例(79.63%);非衰弱组46例患者中,多重用药≤5种32例(69.57%)、>5种14例(30.43%)。由数据可知,多重

    健康周刊 2018年15期2018-10-21

  • 甲基苯丙胺依赖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
    赖与其他精神障碍共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12月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广东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委托本单位进行精神病司法鉴定的157例甲基苯丙胺依赖共病其他精神障碍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男性组(n=96)和女性组(n=61)。自制一般资料调查表、吸毒相关因素调查表,应用DSM-Ⅳ-TR轴Ⅰ障碍定式临床检查患者版(DSM-Ⅳ-TR,SCID-Ⅰ)进行调查。结果 男性甲基苯丙胺依赖共病其他精神障碍者受教育年限更短,无业的比例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15期2018-09-04

  • 老年住院病人慢性病共病模式分析
    共病为一个病人同时存在≥2种慢性疾病[1]。国外研究显示,大约有58.1%~72.3%的≥65岁老年人患有共病[2],共病病人的医疗需求增加[3]。老年人共病与许多不良预后有关,如有共病的病人病死率、致残率增高,公共卫生资源消耗增加,治疗或采取干预措施的不良反应概率增加以及总体生活质量明显下降[4]。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剧,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逐渐增多,老年共病状态普遍,但国内目前对于老年人群慢性病共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老年住院病人慢性病共病模式的分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8期2018-08-24

  • 类风湿关节炎呼吸系统共病的初步研究
    A)患者呼吸系统共病(共存疾病)的临床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根据ICD-10编码的电子病历首页出院诊断,统计151例住院RA患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构成比;将RA患者分为RA呼吸系统共病(RA-RC)组和RA无呼吸系统共病(RA-NRC)组,比较一般临床资料、RA活动度、自身抗体、血液学及生化指标等在2组患者间的差异;分析其他非呼吸系统共病在2组患者的分布及其对RA-RC的影响;Logistic回归分析RA-RC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51例RA患者中R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4期2018-06-04

  • 关注风湿病的“多病共存”研究
    表述、常见风湿病共病的流行病学,以及共病研究的意义(包括更新医疗模式、提高医疗质量、改进卫生决策、优化医疗保障)几方面进行介绍与评价,同时就我国风湿病共病的研究提出建议和展望。【关键词】 风湿病;共存疾病/共病;多病共存;流行病学;医疗模式多种慢性疾病共同出现于同一个体,即所谓“多病共存”(multimorbidity或comorbidity),已经日益成为一个广泛流行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健康问题[1-2]。风湿病作為一类病因不明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临床上多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3期2018-03-31

  • 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炎患者共存疾病(共病)的临床特点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住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28例,参照ICD-10标准以出院病例首页为依据记录类风湿关节炎共病的分类构成;进一步对患者一般人口学资料、类风湿关节炎疾病特征和实验室检查参数等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类风湿关节炎共病患者101例(78.91%),共病患病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骨关节炎55例(42.97%),高血压病35例(27.34%),高脂血症26例(20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8年3期2018-03-31

  • 英国共病管理政策对我国的启示
    遍患多种慢性病,共病现象日益严重。主要分析我国老年人口共病率及共病管理现状,并基于对英国最新老年共病管理指南的研究,总结英国共病临床管理经验,以期为我国制定合理的共病管理措施提供依据。关键词:老龄化;共病共病管理中图分类号:F74 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8.06.028“共病”这一概念最早由Feinstein于1970年提出。近年来国外学者对共病进行了多次研究,分别从不同角度进行定义。2008年,

    现代商贸工业 2018年6期2018-03-22

  • 共病概念体系研究分析与设计
    共存的现象被称为共病[1]。随着共病率的攀升,共病领域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但该领域的许多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尤其在其称谓和概念方面。早在1970年,美国FEINSTEIN[2]就对共病进行了界定,随后又有很多学者根据其研究目的对共病概念做出解释,不同角度共病概念的提出导致其概念混淆。由于对共病概念缺乏共识,相关研究概念如并发症、综合征等常被互换使用,同类研究之间缺乏可比性。因此,准确把握和确定共病的本质特征,科学区分共病及相关概念,理清共病研究道路上存在的模

    中国全科医学 2018年3期2018-02-06

  • 全科医师对老年共病病人管理的效果分析
    共病是指2种或2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共存于同一病人中,慢性疾病包括躯体疾病和精神疾病[1]。随着年龄的增长,共病在老年病人中最为常见,在美国从1998年到2008年老年病人患有1种或1种以上慢性病的发生率由86.9%上升至92.2%,患有4种以上慢性病发生率由11.7%上升至17.4%,均呈上升趋势[2]。在中国调查显示,社区成年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22.11%,老年居民慢性病共病患病率为40.02%[3]。全科医学住院病人中共病病人占94.79%,其中老年

    实用老年医学 2018年8期2018-02-01

  • HSP70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合并抑郁的关联分析
    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共病抑郁的关联。方法:收集107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17)对患者进行筛查,收集到32例冠心病共病抑郁患者和75例冠心病未共病抑郁的患者,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PCR-RFLP)方法,对HSP70基因rs2075799的单核苷酸多态性进行检测。结果:冠心病共病抑郁组患者HSP70基因rs2075799位点基因型分布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與冠心病未共病抑郁组患者比较

    中国医学创新 2017年9期2017-05-15

  • 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对老年共病患者的监测价值*
    动力学指标对老年共病患者的监测价值*李想1, 刘兴德1, 袁志柳2**(1.贵州医科大学 内科教研室, 贵州 贵阳550004; 2.贵州省人民医院 干医科, 贵州 贵阳550001)[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血流动力学指标在高血压及其合并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447例老年受检者根据所患疾病分别为高血压组、非高血压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及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与糖尿病组,记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测定各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心指数(CI)、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6年5期2016-06-17

  • 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刘振静 李 璟 李玉焕△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266034 E-mail:zhenjing1976@163.com △通讯作者 E-mail:yuhuen1967@163.com【摘 要】目的:探讨心理治疗对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抑郁和焦虑共病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分为研究组40例(心理治疗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和对照组40例(单用抗抑郁药物治疗),疗程为8周,采用简易精神状态检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6年5期2016-05-03

  • Obsessive compulsive symptoms in bipolar disorder patients:a comorbid disorder or a subtype of bipolar disorder?
    强迫症状:是一种共病障碍还是双相障碍的一种亚型?施慎逊双相障碍;强迫症;共病精神障碍Summary:Over the last decade increasing attention has been focused on individuals that simultaneously meet the criteria of two or more mental disorders. One of these comorbid conditions, c

    上海精神医学 2015年4期2015-12-08

  • Comorbid bipolar disorder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相障碍与强迫症的共病彭代辉,江开达强迫症;双相障碍;共病Summary:Obsessive-compulsive symptoms are common in patients with bipolar disorders. This comorbid condition complicates the clinical treatment of the two disorders, so identifying these individuals is

    上海精神医学 2015年4期2015-12-08

  • Heredity in comorbid bipolar disorder and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patients
    s.双相情感障碍共病强迫症患者的遗传性Amerio A, Tonna M, Odone A, Stubbs B, Ghaemi SN双相情感障碍;强迫症;共病;遗传Partly due to the overlap of symptom groupings in DSM, psychiatric comorbidity is extremely common. One of the most common and difficult to manage c

    上海精神医学 2015年5期2015-12-08

  • 双相障碍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
    相障碍与躯体疾病共病的研究进展☆李喆*杨晓蓉△李涛*双相障碍 躯体疾病 共病全球精神卫生调查(World Mental Health Survey Initia⁃tive)显示,双相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2.4%[1]。目前研究提示,双相障碍患者躯体疾病的共病问题突出[2]。而双相障碍患者的经济负担中40%~70%来自其躯体疾病的治疗[3]。另外,躯体疾病的共病也会导致治疗周期延长,生活质量下降,治疗方案复杂化,死亡率上升,同时疾病严重程度增加[4]。此外,躯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15年2期2015-01-24

  • 酒精中毒与抑郁症共病的家庭护理干预
    酒精中毒与抑郁症共病的家庭护理干预周锡芳 李文(济南军区青岛第二疗养院,266071)酒精中毒与抑郁症共病已成为公众关注的医学和社会问题,建立和落实有效的家庭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患者疗效和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全面康复,改善预后。护士在酒精中毒和抑郁症共病的家庭护理干预中大有作为,值得推广应用。【关键词】 酒精中毒;抑郁症;共病;家庭护理干预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1],酒精中毒与抑郁症有关系,酒精中毒不仅引起抑郁症,抑郁症患者经常伴有酒精的使用,抑郁还可能与

    中国疗养医学 2013年7期2013-01-22

  • 关注老年人个体共病状态的临床研究
    患有多种疾病,即共病(comorbidity)状态。根据1970年美国耶鲁大学Feinstein A的定义,共病是指“同一患者患有索引疾病之外的其他任何已经存在或发生在索引疾病过程中的疾病”。资料显示,超过141万美国人处于1种或多种共病的状态,心力衰竭患者尤其明显,超过 40%的患者有 5种以上慢性疾病。共病尤其是非心脏性共病,耗费大量的医疗资源,与预后不良以及死亡率增高有关。在美国,大约25%的患多种慢性疾病的人群耗费了大约65%的健康投入费用。共病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2年11期20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