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制

  • 北魏平城佛教造像与儒学中“礼”的关系
    会崇尚“礼”,在礼制的影响下展现出了不同时期的文化交融与精神风貌。北魏是佛教初传入中国并尝试融入中国社会的关键时期,佛教作为一种源自域外且带有明显域外特征和文化的信仰,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深受当时魏晋南北朝广为流传的儒学的影响。同时,佛教造像的衍变和发展也受到“礼”的约束。文章试图从佛教传入中国后,传播过程中为保持其信仰的独立性和优先性,在与汉文化中“礼”的矛盾性处境中从造像方面衍化这一内容出发,浅析佛教造像的样式风格、题材与审美意象的衍变。 关键词:美术考

    东方收藏 2023年9期2023-11-09

  • 从唐朝礼制看“天宝争长”的真实性
    述都与相应的唐朝礼制存在矛盾,由此推断“天宝争长”是虚构事件。“天宝争长”的虚构是古代日本型华夷思想的反映,却显示了日本试图建立的华夷秩序是以主动加入古代中国的大华夷圈为前提。关键词:天宝争长;礼制;唐朝;日本;华夷思想大伴古麻吕是第十二回日本遣唐使副使,《续日本纪》第十九卷記载了其归朝报告,内容大致如下:古麻吕一行参加了唐天宝十二年(753年)的元正朝贺,仪式上日本位西畔第二,新罗位东畔第一。对此,古麻吕称新罗是日本的朝贡国,不应处于日本上位。当时的将军

    兰台内外 2023年5期2023-06-01

  • 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现状及对策研究
    147)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数量众多。常州乡村礼制建筑在选址、建筑选材、建造工艺等方面都体现了具有苏南地域文化特色的建筑思想,建筑技艺秉承了中国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式,有着浓厚的江南地域文化特色,在建筑装饰上则以苏式风格的木雕、砖雕见长。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是在中国礼仪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融入了中国传统礼制观念,体现着尊卑等级的社会关系[1]。1 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概况常州乡村礼制建筑遗产包含广泛,不仅有物质形态的建筑遗产,还有非物质形态的建筑遗产。物质形态的

    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2年3期2022-09-19

  • 西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对后世都城建设的影响探析
    周盛行礼乐,所谓礼制是指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依社会规范形成的等级制度。从秦汉至明清,经济、文化乃至城市规划都深受礼制思想的影响。基于此,主要探究礼制思想在城市规划中的体现,以及西周礼制城市规划思想对于后世都城建设的影响。关键词:礼制;城市规划;西周;都城一、相关理论概述(一)西周城市规划思想起源西周最早的城市规划可以追溯到公刘迁豳时期:“笃公刘,既溥既长。既景乃冈,相其阴阳,观其流泉。其军三单,度其隰原。彻田为粮,度其夕阳。豳居允荒。”这段话描写了公刘从邰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2年5期2022-07-05

  • 曲阜孔庙建筑群“礼制”话语表达的空间格局和地理环境
    重、清肃、压抑的礼制建筑画卷,政治表征和文化功用极具扩张性。关键词:天人合一;礼制建筑群;木构;碑石建筑DOI:10.20005/j.cnki.issn.1674-8697.2022.08.0330 引言曲阜孔庙是我国三大古建筑群中“延续时间最长、从未中断、特征明显而稳定、流播范围甚广、有很强适应能力”①的建筑体系,在规模、工程、材质、彩绘、艺术表现等方面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孔庙经过数千年的创造、融合,逐渐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形成了“以木构架房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2年8期2022-06-25

  • 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藏青铜器鉴赏
    :青铜器;鉴赏;礼制;纹饰;铭文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铜、锡、铅的合金,是大地对人类的恩赐,在我国和世界文明史中拥有永恒、独特的魅力。我国的青铜时代一般指夏初至战国末,这是青铜独占鳌头的时代。青铜是人类“童年”的智慧,它们记录了先人的全部生活及思想,既是王权的象征,又是富有生命力的重器。独特、璀璨、神秘的青铜文化揭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是古代文明曙光初露时期的核心与标志。古代青铜器与石器、陶器的发展道路不同,除了注重实用外,更重要的是它承载着古人的精神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20期2021-12-17

  • 等级制度影响下的太师椅形制
    至终地贯穿其中。礼制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抽象的大的观念体系,它是空泛的,然而座椅作为物化形式的载体,又让人看到了礼仪的真实存在性。座椅具备礼仪属性,是礼仪的物化表达。同时座椅还具备礼的功能性,是礼仪的载体。太师椅是古家具中唯一用官职来命名的椅子。由于太师椅,并不是按照外形特征或功能特征来命名的家具,于是它的椅形的发展变化更多的受到当时礼制、习俗文化的影响。本论文意在从太师椅形制为出发点,意在探究礼制等级对于太师椅的造型约束,和其独特设计语言。关键词:太师椅;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7期2021-11-10

  • 《广成颂》与东汉礼制及赋体文学的变迁
    尊君以强国。然而礼制的变迁不仅使马融深为邓氏所忌,也标志着汉赋京殿苑猎题材的写作逐渐失去了存在的土壤。关键词:广成颂;武功;礼制;尊君;汉赋东汉以后之赋家多数具有良好的儒学素养,其所制篇章堪称经典者亦多,推原其由,盖此时赋家将学问与辞章融合无间,得以铸造伟辞,如班固《两都赋》与张衡《二京赋》享誉后世,俱可作如是观。然而,马融作为东汉时期的一代大儒,史称其“才高博洽,为世通儒”①,元初二年(115)仿前贤遗意而作《广成颂》②,彰显校猎之盛事,劝谏朝廷复兴蒐狩

    文史哲 2021年2期2021-04-07

  • 浅析南宋官窑陶瓷艺术创作的影响因素
    从帝王喜好、推崇礼制、理学思想、制瓷工艺等方面浅谈南宋官窑瓷器拥有如此独特风格的原因。关键词:南宋官窑;理学思想;礼制;艺术风格1 南宋官窑的由来靖康之难后,宋高宗赵构避逃东南,定都临安,建立南宋政权。为了满足宫廷的需要,又承袭旧制,集中了南北的精工巧匠,在杭州凤凰山设立修内司官窑,并在乌龟山八卦田郊坛下附近另建新官窑,专门烧造宫廷和达官贵人需要的青瓷。这就是历史上所说的南宋官窑。南宋官窑是北宋汴京官窑的延续,烧造出的瓷器具有北宋官窑瓷器造型古朴典雅的特点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11期2020-12-23

  • 传统礼制中孔庙大成殿建筑形制与空间形式研究
    颜色图案等都受到礼制规定的约束。通过对其研究与梳理,对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关键词:孔庙;大成殿;礼制;建筑形式1.文庙大成殿建筑形制的发展按照礼制建筑的一般要求,文庙的规模、建筑规格等方面,都要遵循礼制“图式”,不得有僣越,自县一级起,方可修建文庙,地方文庙规格不得超过京师文庙规模;地方文庙中,县一级建置中的文庙规模又不得大于州、府级文庙的规模。最初文庙大成殿的样板大多是根据曲阜孔庙的样式仿照修建。但由于曲阜孔庙是在孔子故宅的基础上立庙,规模不

    大众科学·上旬 2020年6期2020-10-14

  •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的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
    年来,中古礼学和礼制研究成果丰硕。传统礼学中,中古从累积进阶发展到登峰造极的三礼义疏之学开始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庙堂礼典则经历了因不同背景的政权或同时林立,或此起彼伏而造成的一次次重构,这重构在曲折反复、内容变异的同时,也在丰富乃至改写着中古吉凶军宾嘉五礼的内涵,这方面成果迭出,个案累积丰富;乡里礼秩在中晚唐首先出现,出现了最初的“礼制下移”趋势,私家庙制、敦煌书仪、乡饮酒礼等均是此脉络中不同侧面的构成点,改革开放以来研究稳步推进。关键词:中古时期;礼学;

    文史哲 2020年5期2020-09-22

  • 试探刘基对明代初期礼制建设的贡献
    者的重视。在明初礼制创设之时,刘基广泛参与。他对于明初礼制既有理论思考又有创设实践。在明初诸礼制中,籍田礼、百官朝会之礼等国家礼制由刘基负责或参与厘定。这些礼仪制度是明初国家礼制的重要部分,也对明代乃至后世礼制产生了重要影响。关键词:刘基;明初;礼仪;礼制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105(2020)01-0051-04On Liu Ji'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2020-09-14

  • 影堂源流考论
    的影响。关键词:礼制;影堂;祠堂;影祭;北影南祠所谓“影”,即祖先画像,年节时悬影设祭。影祭的传统,由来已久,大体而言,发端于唐,形成于宋,经明清演变而流传于今天的北方地区。历史上影祭最成熟、最发达的形式是影堂制度。理清影堂的脉络,就能昭显影祭传统形成与变迁过程。有关影堂的研究成果较少。目前国内已公开发表的与影堂相关的论文(含介绍性文章)共有10余篇,真正进行影堂文化研究的只有4篇。陆锡兴《影神、影堂及影舆》一文对影堂的发展脉络作了整体勾画,在史料勾辑方面

    文史哲 2020年4期2020-07-27

  • 论中国古代“器以藏礼”造物思想
    ;造物;青铜鼎;礼制在整个商周这段动乱的历史时期,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战乱与纷争,人类远离了和谐,此时对自然和某种力量的崇拜与恐惧导致青铜鼎的社会地位产生了很大的转变。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致使贫富分化加剧,礼便由此产生。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辉煌时期。贵族阶层按等级制度列鼎而食,青铜鼎既成为政治权力的化身,又是传递礼制与等级思想的载体。一、器以藏礼,礼制之道的展现(一)旌功记绩,颂扬祖德“礼”的兴起是对“致其敬于鬼神”的肇始。殷商晚期,随着专制制度的进一步确立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27期2020-07-20

  • 从“周礼”到“汉制”
    排,也体现了儒家礼制设计无悖自然规律的基本精神。汉代实行的亲蚕礼,是汉儒结合阴阳、时令等观念的再创造,体现了帝国对儒家“天子之制”的追求。经文主张的“北郊说”,因与“汉家月令”不符,终未付诸实施。西汉的东郊行礼,是《吕纪》《月令》等“东向”行礼的变体,可以更直观地体现春令与东方的对应关系,但因悖于“阴阳对应”,最终让位于东汉的西郊行礼。西郊行礼入注,既改变了亲蚕礼的经文阐释格局,也为汉代以后亲蚕礼的制作提供了新典型。关键词:亲蚕礼;汉代;经学;礼制DOI:

    古代文明 2020年3期2020-07-14

  • 商周时期青铜盘的发展与衰落探析
    ,至战国晚期,在礼制演变以及被其他水器淘汰等因素的影响下,青铜盘的使用趋于衰落。文章以南京博物院藏品素面青铜盘为例,探讨铜盘的发展演变及最终的没落衰败。研究商周时期青铜盘的发展变化,是对历史的回顾,也是为青铜器的研究和新发展做好准备。关键词:青铜盘;水器;礼制;衰落;前瞻一、商周时期青铜盘及与其组合功用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器均有自名为盘的。青铜盘,在有的铭文中自名盥盘,为水器。水器多指盘、盉、匜、盂、鉴、盆。《说文解字》曰:“盘,承盘也。”《礼记·内则上》

    大观 2020年1期2020-06-27

  • 象征艺术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必要性研究
    建筑;象征艺术;礼制;民居建筑是文化衍生的产物,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最具象的表现之一,世界上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有着面貌完全不同的建筑,原因在于它们的文化有差异,人们通过文化就能了解一个民族的建筑风格,同样,通过建筑也能知晓一个城市的文化。城市化进程中,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的灵魂是在历史长河中逐渐铸造的。城市灵魂是一座城市文化价值的重要表现,从人文环境到自然景观,从传统的技能到社会的民俗,从历史街区、古文化遗迹到地方民居,物质的或非物质的,人们从中都能感

    大观 2020年5期2020-06-22

  • 宾礼用乐研究综述
    关键词:礼乐;宾礼制度;宾礼用乐;礼制注:本文系温州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魏蕾铮清代宾礼用乐研究”(3162018020)研究成果。宾礼是五礼之一,是中国礼乐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宾礼主要用于处理天子之国与诸侯之国之间的关系。秦汉以降,随着国家制度及中央王朝与外部边疆关系的变化,宾礼内容与形式也不断产生变化,开始从处理天子之国与诸侯之国的关系,转变为处理中央王国与王府、藩镇、外国以及君臣等关系,因此,宾礼具有丰富的内容与历史内涵。郑樵《通志》曰:

    大观 2020年3期2020-06-22

  • 呈坎传统村落中的礼制体现
    突出地反映了儒家礼制的民间形态,呈坎古村落是人们了解和认识儒家文化的一个范本。以呈坎为代表的徽州古村落,是徽州地域文化最重要的物態遗存。它是镶嵌在皖南名山秀水之间的灿烂珍宝,是先民勤劳智慧构筑的理想人居环境,保留至今的百余处古建筑,各式私宅民居、祠堂、社屋、更楼、桥梁等建筑密布其间,蔚为大观。古村落的营造智慧、宗族生活的传统图景以及三街(五街)九十九巷的布局巧思,处处反映了儒学礼制的民间形态。关键词:呈坎;礼制;街深巷密;礼让先行1 呈坎徽州许多古村落是徽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7期2020-06-21

  • 从酒礼中的醴柶浅谈爵柱的功能意义
    青铜爵柱;醴柶;礼制;饮酒文化1 引言先秦时期是华夏文明形成的最初阶段,此时已经具备一整套成熟的制器体系,小到食器、水器,大到兵器、车马器等,都具备相应的生产技术与标准。这些器物发明创造的初衷都起于一定的功能性,或是为了实用,或是为了礼仪,或是为了权力,或是为了祭祀,所以不同的器物能够展现出不同的文化需求。先秦时期酒器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不仅具有饮酒功能,同时受阶级的影响,还具备深层的礼仪功能。2 我国先秦时期的酒文化酒最本质的成分是酒精,即乙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0年7期2020-06-21

  • 奉天法古与西汉儒生的更化善治运动
    制君权;一是好言礼制的法古派,通过古今对比揭示王朝更迭、治乱兴衰的历史规律,以古礼准今制,确立礼教先行、刑罚为辅的治理模式,抨击时弊,移风易俗。西汉末,王莽利用奉天派的灾异论取代刘氏政权,推行新政,将法古派的礼制论付诸政治实践,从而将西汉儒生的更化善治运动推向高潮。由于王莽一朝对灾异论的滥用以及对礼制论的拘泥不化,在导致新朝覆灭的同时也宣告了复古更化运动的失败,但这场运动为此后中国的政治文化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关键词:奉天法古  西汉儒生  更化善治  灾异

    孔学堂 2020年1期2020-06-01

  • 人本与礼制:孔子人际交往的制度设计
    在人际交往中遵从礼制,以礼对人进行德性培育,用礼乐符号来创造交流和对话的空间,同时用礼乐来规范和引导人际交往行为,以此保障个体乃至国家的权益和尊严,这是孔子注重“人事”,以人为本的传播观念的体现。在这种观念中,人际交往双方以主体间性的关系出现,也就是说,人们在礼制规范下能够充分进行对话、相互尊重,在沟通中相互理解,并在实践中体仁践德,以至“成人”,从而在有德君王的感召下实现社会秩序的有序和统一。总而言之,在人本与礼制的制度设计中推进和谐人际交往。【关键词】

    教育传媒研究 2020年3期2020-05-26

  • 周公礼治思想体系探析
    在内的文化体系。礼制产生于中华民族的发轫期,囊括了社会生活的不同方面,到周公发展成一整套以宗法制为主的礼制体系。周礼以道德为核心,以尊尊、亲亲、贤贤、男女有别为基本原则,以礼制为基础,德治、礼治为本,刑罚为末,相互配合。影响所及,历代王朝都重视重建礼制,通过礼治治国理政,使古代中国成为一个礼治社会。今天礼治在重塑道德风尚,重建伦理秩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过程中仍然有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关键词]周公;礼制;礼治;伦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20年3期2020-05-20

  • 浅析孔子的正名思想
    “正名”思想;礼制;孔子一、孔子正名思想的发端孔子正名思想首次出现是在《论语·子路篇》中,之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于孔子正名思想的解释越来越很多。但是理解孔子的正名思想要结合这一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1、正名思想的词义考察“正名”是由“正”和“名”两个部分组成。“正”“名”两者最早的解释都来自“甲骨文”中。其中第一部分的“正”的本义是作为形容词,其次作动词用:有使正;整理、整治;正德(端正自己的德行)、正己(端正自己的思想、言行);纠正;改正,匡正;决定等用

    新西部·中旬刊 2020年3期2020-05-13

  • 儒家思想对我国法制建设的影响
    远影响。关键词:礼制;德治;专制;儒家思想1、儒家的基本法律观儒家思想中的法律观以“礼治”和“德治”为出发点。“礼治”是对西周政治传统的继承和发展,以建立家庭为本位的大一统的宗法制秩序;“德治”表现在法律就是以德服人,先德后刑,德主刑辅。1.1由“礼治”延伸出的法律观“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儒家思想由“礼治”延伸出的法律观包含三方面内容:一,重伦理,正名分。伦理是宗法家族制度下人与人关

    神州·下旬刊 2020年2期2020-03-27

  • 春秋时期郑国礼乐文化与国家礼制冲突
    展,与周王朝国家礼制的要求产生冲突,郑音的形成与流行是时代发展的产物,郑声是孔子对郑音的贬斥性的称谓,目的是为恢复周礼及周乐。孔子独斥于郑国,乃是因为郑国与周王室血缘关系更亲近,带有树立典型,匡正礼仪规范,警醒世人的目的。关键词:郑声;郑国;郑音;礼制中图分类号:K2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9)10-0119-06春秋时期,随着周王室对诸侯国的控制松弛,地域文化发展迅猛,各有特点,有些地域文化与周朝礼制产生冲突,如中原腹地的郑

    中州学刊 2019年10期2019-12-06

  • 《资治通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
    一统的价值观,重礼制的价值观,重仁爱的价值观,重文明的价值观。关键词 《资治通鉴》 价值观 政治 礼制 大一统 仁道 文明分类号 K204.3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9.09.001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Aid Government and the Valu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Abstract Comprehensive Mirror for

    新世纪图书馆 2019年9期2019-11-05

  • 传统住宅空间格局的阶级性文化浅析
    要:中国传统的礼制与官本位的思想赋予了中国封建社会文化中的阶级性,虽然在当代它的社会意义具有了反人权性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批判。然而不可置否的是,在这种阶级性的存在下,它不仅利于了国家统一,增强了民族认同感,而且对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乐舞、绘画、诗词、建筑等等都具有了深远的影响,使传统文化彰显出了与众不同的特色。本文就从传统阶级性文化对中国古代住宅空间以及建筑发展变化的影响简要的阐述传统建筑与阶级性文化的关系。关键词:阶级性;礼制;建筑;空间格局1  中国

    装饰装修天地 2019年18期2019-10-14

  • 浅析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礼仪的变化
    唐代;岳镇海渎;礼制岳镇海渎祭祀源于上古对山川河流的崇拜,这种崇拜可追溯到周朝,《礼记·王制》有云:“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诸侯祭名山大川之在其地者。”①从汉代起,岳渎祭祀逐渐成为国家最高的山川祭祀,至唐代已形成较为完整的岳镇海渎祭祀礼仪。1 唐代岳镇海渎祭祀的确立岳镇海渎一般是指五岳、五镇、四海、四渎这些岳渎山川的统称。唐代岳镇海渎祭祀大致继承前朝礼制,并发展出五方镇山祭祀格局。据《通典》记载:“东岳岱山,祭于兖州;东镇沂山,祭于沂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9年12期2019-09-12

  • 老子“礼制”思想下的政治理想
    阐发了其独特的“礼制”思想,在无为而治的基础上追求一种“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关键词:老子;礼制;小国寡民一、老子对“礼”的思想老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社会动荡,政治混乱的局面加剧,社会稳定有序成为遥远的梦。当时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围绕礼的存废问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他们中的多数人像儒家孔子一样,认为社会混乱是由于礼崩乐坏,礼之废。但是,道家老子则将之归结为礼治自身,礼之存。老子独辟蹊径,以“道”为准绳审视和省察“礼”,几乎全盘否定礼存在的必要性以及治世之功能,并

    鸭绿江·下半月 2019年5期2019-09-09

  • 从“周因殷礼”到“周文郁郁”
    关键词] 周礼;礼制;乐制;礼器[中图分类号] K89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1763(2019)04—0114—07Abstract:Ritualmusical civilization in the Western Zhou Dynasty was an allencompassing political, educational and cultural system. The construction proc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4期2019-08-30

  • Contents and Abstracts
    itution(礼制) have got rid of the subordinate character as part of the study of classical Rites books(礼经学) to be an independent historical research field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With the cont

    古代文明 2019年3期2019-07-11

  • 改革开放40年以来的先秦礼学与礼制研究
    先秦时期,礼学和礼制高度混融,保存于“三礼”之中,后代的礼学训诂考据某种程度上等同于先秦史研究。改革开放40年以来,乾嘉考据学的传统在礼学研究中不绝如缕地传承,礼制研究则在20世纪现代人文社科方法传入后,摆脱了作为礼经训诂附庸而存在的状况,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历史学研究,并且因为社会学、文化人类学方法的传入,研究方式趋于多样化。民国时期开始使用的“礼俗”概念自改革开放以来内涵日益丰富,但亦有模糊的地方。考古资料日新月异,其中的出土文献为礼学研究注入了活力,实物

    古代文明 2019年3期2019-07-11

  • 从大礼仪之争看政治权利与礼制之间的互动
    田尧摘 要:宗法礼制是一种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等级是礼制的核心内容之一,礼制中的等级具体地体现在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礼乐制度不断发展,终于成为了规定人的社会地位和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重要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正德十六年(1521)到嘉靖三年(1524)之间的大礼仪之争,围绕着新即位的嘉靖帝朱厚熜的父亲的封号等问题,用礼制证明自己的政治主张的正确性,开了激烈的争论,淋漓精致地体现了礼制与政治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关键词:礼制;大礼仪之争;建筑等级

    青年时代 2019年11期2019-06-15

  • 康乾时期服饰与洛可可服饰的比较
    〔关键词〕儒学;礼制;矫揉造作;甜美风格清代康乾盛世是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鼎盛时期,专制主义中央期权在清代发展到了顶峰。与此同时,同时代的法国同样进入了封建社会的顶峰时期,路易十四加强了法国的君主专制,法国在路易十四的带领下,成为欧洲最强盛的国家。六位同时代的君主有着相同的生活年代有着相似的艺术氛围,但是深究其服饰却有差别,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一、君主深受所处的文化氛围影响奠定康乾盛世的康熙皇帝虽是满族血统,但是其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汉武帝“罢

    艺海 2019年4期2019-06-13

  • 从“三年之丧”看儒家的天道、人情观
    : 儒家    礼制    三年之丧    天道    人情從早期文献看,《仪礼》对士丧礼有详尽记载,主要叙述整个丧礼的制度仪式。但从《论语》与《礼记》可以看到自孔子以来,儒家更倾向于阐释丧礼背后天道、人情的普遍性,从而探讨礼制背后承载的伦理价值与秩序。“三年之丧”是礼制丧期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主要以《论语》和《礼记》为例展开论述。一、《论语》中孔子对“三年之丧”的基本立场《论语》记载了孔子明确肯定“三年之丧”的礼制,并且认为具有“天下之通丧”的普遍性。

    文教资料 2019年7期2019-05-08

  • 汉族传统裙装的语言结构及其身体话语研究
    作为一种渗透中国礼制精神的服饰现象,其形态变迁是反映民族审美意识发展规律的文化指征。当前研究以汉族传统裙装的客观物象及其社会学根据的还原为主,对服饰符号与身体审美意识的内在关联的研究相对薄弱。文章采用符号学美学的研究方法,对汉族裙装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能指与所指、系统内部构成及组合段进行了梳理与分析,在其历史性的语言结构中揭示出礼制社会身体话语的历史内容,并提出汉族裙装传统文化的传承应立足于积极的服饰价值观,即通过服饰去实现身体的和谐存在之审美理想。关键词:汉

    丝绸 2019年12期2019-03-30

  • 史记中所见楚国宗教祭祀习俗
    ;楚人重占卜以及礼制性宗教,极可能来自中原,是楚文化的北方因素;楚人祭江河神灵、信巫鬼,则与楚国开疆拓土的地理环境有关,其中有楚国南扩时与苗蛮文化融合后产生的一种原始宗教形式。关键词:楚国;史记;宗教祭祀;礼制中图分类号:B9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61-1487-(2019)22-0104-03由于近些年来长江中游考古发现较多的先进的史前文化,以及文明起源多中心论的发展,楚国所在的长江中游的历史日益受到重视,学界也对楚国进行了研究。目前

    西部学刊 2019年22期2019-02-06

  • 荀子“礼制”思想浅疏
    调道德。二、重构礼制的基础——性恶论人性问题,是先秦不同学派的哲学家普遍关心的问题。就荀子而言,对人性问题坚持性“恶”的立场。他认为人性本来是恶的,用心险恶、行为不正、犯上作乱等不符合封建社会统治的行为是人的行为本性。首先,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篇》)人性本恶,所谓的“善”,都是人为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善恶,并不是从人的自然天性角度说的,人的自然天性是没有善恶属性的。所以在荀子看来,“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

    大众文艺 2019年12期2019-01-27

  • The Hands
    . 仪式;惯例;礼制 adj. 仪式的;例行的, and I put my hand in front of his.Even though there was a glass window between us. It was almost as if we were actually touching each other, my small hand in his bigger one. For a moment we were connected

    意林(绘英语) 2018年2期2018-11-29

  • 议《谏太宗十思疏》的题名问题
    。关键词:文体;礼制;十思疏;题名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8)07-0099-03《谏太宗十思疏》是唐人魏徵上书唐太宗李世民的篇章。该文对王朝如何才能长治久安的思考,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1945年黄炎培和毛泽东在延安论述历史周期律问题,即源于此。其提出的“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等总结,在当今新时代背景下依然不失其重要价值。作者魏徵,祖籍馆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年7期2018-11-02

  • 先秦时期礼制的发展演变
    先秦时代的变迁,礼制既贯穿于思想方面,又贯穿于生活方面,在政治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关键词:先秦;礼制;演变中图分类号:K8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8)05-0121-02“礼”,自古以来都是维护社稷江山,安定百姓的重要存在。关于“礼”的记载,最早更是可以追溯到神农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社会的进步,“礼”从原始社会人们简单的意识,转变为夏商时期用来祭祀的制度,经历了西周的发展与完善,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

    学理论·下 2018年5期2018-10-23

  • 《大戴礼记·投壶》独特的礼制内涵探讨
    投壶中蕴含的独特礼制内涵。关键词:投壶;礼制;内涵《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是一部先秦至秦汉时期的礼学文献汇编。其《投壶》篇为记载大夫士与宾客燕饮之时用投壶以乐宾的礼仪。投壶与射为类,于五礼宜属嘉礼。既为古礼,其蕴含丰富的礼制内涵,因为投壶可以“寓射节”,所以射礼的“观德”、“君子之争”、“反求诸己”的内涵也被投壶继承,并演变出自己独特的内涵。一、尊宾投壶的整个过程中都对宾客表现出了相当的尊重之意,不管是主人对宾的态度、投壶的人员分配还是投

    青年时代 2018年24期2018-10-13

  • 上博简《鲁邦大旱》小议
    意,又是孔子崇尚礼制的行为反应,而不能认为这是迷信活动,同时,也要注意出土文献对文本思想解读的局限性。关键词: 鲁邦大旱    神道设教    礼制    出土文献上博楚竹书《鲁邦大旱》共六简,残存208字。此简长度和文字书法与上博竹书《孔子诗论》和《子羔》完全一致,可能属于同一编的不同内容。简文主要记载鲁国发生大旱,哀公以此请教孔子御大旱之策,孔子提出建议并同弟子子贡进行了分析和讨论。这是孔子如何应对天灾的一个很重要的见解。《鲁邦大旱》虽然文字不多,但在

    文教资料 2018年36期2018-04-22

  • 礼制对传统领缘造型结构的影响研究
    和装饰手段来体现礼制与划分阶级。本研究以领部的缘边为着眼点,基于传统礼制对服饰的影响,追溯传统服装中领缘的功用性、装饰性与阶级性三个方面在历史中的结构造型变化,通过对博物馆藏品实物、各代舆服志等资料的研究,以交领领缘、圆领领缘和“厂”字大襟衫等领缘为例,归纳和总结了不同历史时期礼制对传统领缘造型结构的影响,为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应用提供合理依据。关键词:缘边 礼制 颜色 结构 装饰中图分类号:TS941.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069

    设计 2017年7期2017-10-30

  • 衣冠之治与华夏文化
    包袱,服饰是国家礼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服装穿戴进行社会管理,维护等级秩序是衣冠之治的内容;古代帝王的衣着要处处表现信奉的伦理教化,官员们用冠服表达职业理念和道德崇尚,衣衫在质料、色彩、款式、花纹等方面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服此服而思其理是衣冠之治的道德教化功能;孙中山创制的中山装注重卫生、方便、经济等理念,结束了传统的衣冠之治观念,应该成为汉服运动中关注的重要理念。关键词:礼制;伦理教化;等级秩序;道德教化;社会管理中图分类号:T

    长安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7年3期2017-07-29

  • 青铜祭曲
    器;祭祀;铭文;礼制;饰纹在宝鸡秦岭鸡峰山下,矗立着两座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和博物院,分别以“平台五鼎”和“巨型铜镜”的造型,向世人显示青铜器庄严、肃穆、厚重、博大的风韵。它是两座巨大的丰碑,展示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内涵。青铜祭曲永远在宝鸡市区上空奏响……古老的陈仓、广阔的周原是一块神秘的地方,文化的圣土。远古时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强大的周秦王朝从这里崛起,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我曾经无数次地走进这两座博物馆(院),那紧紧吸引着我

    生活文摘 2017年1期2017-07-04

  • 浅析青铜鼎与列鼎制度的若干相关问题
    。【关键词】鼎 礼制 列鼎制度 “札崩乐坏”一、鼎与鼎文化概述鼎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出现的一种独特的器物,无论是其实用功能、象征意义还是于后世文化符号功能上都产生过重要意义,并且一度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一种象征”。许慎《说文解字》中解释鼎为“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段玉裁注曰:“三足两耳,谓器形,非谓字形也。”从器形上讲,“三足两耳”未必能一概而论,而其对鼎“和五味之宝器”的功能界定则是极为恰当的。“和五味”体现了鼎的炊具与餐具的本质,“宝器”则直接指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7年1期2017-05-06

  • 对于儒家“中庸”思想的几点思考
    词:中庸;时中;礼制儒家思想,是先秦诸子百家学说之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以此为基础逐渐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体系,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孔子的思想中有三个内容最为重要,即“礼制”思想、“仁爱”思想和“中庸”思想。尽管孔子大力倡导“仁”,但在以后影响大的却是“礼制”和“中庸。”“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方法论。他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论语·雍也》)以“中庸”为最高的道德,可见孔子对“中庸”

    魅力中国 2016年40期2017-04-21

  • 经典诠释与制度重建
    ,以及汉代经师的礼制性诠释,“母以子贵”遂成为世所公认的《春秋》大义,不断地为庶出皇帝加极尊称号于其妾母提供经典制度的支持。这种将本不合先秦礼意的观念写入经典之中,并通过经师的合礼性阐发而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经典诠释行为,既体现出公羊学诠经积极与政治互动的取向,也揭示了古代礼制变革的内在机理。关键词:母以子贵;公羊传;经典诠释;经典化;礼制中图分类号: K8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7)03-0144-09作者简介:邹远志,

    社会科学 2017年3期2017-04-14

  •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有具体标准。这些礼制规范在唐后期也基本得到因循,但陵户设置上的尊崇逾制在有唐一代经常出现。唐代陵户设置的等级差别和变化反映出唐代礼制与政治的紧密关联。一方面,其等级差别是唐代政治地位和尊卑等级的体现,其调整变化则鲜明地带有为现实政治服务的特点。另一方面,唐代陵户设置在唐后期乃至五代宋初的因循说明,礼制在为中国古代政治统治提供统治依据、提高君主地位以及调节各阶层政治关系上不可或缺。不过,唐代统治者在陵户设置上也经常有任情之举,这反映出君主凌驾于礼制规范之上的

    求是学刊 2016年6期2017-01-07

  • 企业社会责任披露行为思考
    摘要]本文探讨了礼制背景下我国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主要原因。对于企业而言,象征性行为作为一种组织文化,帮助企业融入大的社会结构,并与社会和经济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进行不断互动。在一个更公平的商业环境和更有效的法律体系维持的健康社会中,需要决策者和企业的双向互动。[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披露 政治成本 企业行为 礼制[作者简介]郭曼(1977-),吉林长春人,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助理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制度经济学。政治成本理论认为,企业社会责

    开放导报 2016年4期2016-11-25

  • 基于布与帛对比视角下布衣服饰文化的考辨
    质前提、以服制为礼制载体的基础之上。布衣指代的演变,伴随着纺织科研和人文语境的变化。关键词:丝帛;布衣;葛麻;礼制;服饰文化中国素有“衣冠王国”的美誉,中国人将礼乐文化、生活习性、审美爱好等积淀在服饰文化之中,形成了礼乐之邦下的华美服饰。棉花没有大面积在中原大地种植以前,中国服饰面料所使用的主要纤维,以原料可区分为蚕丝、葛麻、貂裘及棕榈等。这些不同纤维所构成的面料在外观、质感、舒适度上存在极大的不同,另外在取材和生产的难易程度上也存在着差异,这样面料本身就

    丝绸 2016年4期2016-08-11

  • 唐代先蚕礼探析
    的变化反映了唐代礼制之间的继承与沿革。先蚕礼还是政治角逐中的有力工具,往往被干政欲望强烈的皇后用来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宣示权威。关键词:先蚕礼;唐朝;礼制在中国古代,男耕女织是百姓的日常生活图景,历代统治者都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农桑。唐朝的强盛,与经济发展而形成的坚实的物质基础是分不开的。唐朝的许多制度也体现了以农为本的精神,诸如天子籍田,皇后亲蚕这些国家性的典礼仪式都郑重举行,并被史官纳诸典籍以示后世。先蚕礼是国家性的祭祀典礼,象征着统治者对神灵的敬仰和农桑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4期2016-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