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祭曲

2017-07-04 11:11陈同钢
生活文摘 2017年1期
关键词:祭祀礼制宝鸡

陈同钢

摘要: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两千年多年来,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全市馆藏青铜器,国家珍贵文物2000多件,其中,国宝达13件之多。青铜器本是一种生活、生产用具,由于“藏礼于器”,其自身的价值使其成为礼器与祭物。青铜器上面的铭文,记载着西周时期发达的社会形态。

关键词:宝鸡;青铜器;祭祀;铭文;礼制;饰纹

在宝鸡秦岭鸡峰山下,矗立着两座全国最大的青铜器博物馆和博物院,分别以“平台五鼎”和“巨型铜镜”的造型,向世人显示青铜器庄严、肃穆、厚重、博大的风韵。它是两座巨大的丰碑,展示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文化内涵。青铜祭曲永远在宝鸡市区上空奏响……

古老的陈仓、广阔的周原是一块神秘的地方,文化的圣土。远古时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强大的周秦王朝从这里崛起,创造了辉煌的华夏文明。宝鸡被誉为青铜器之乡。我曾经无数次地走进这两座博物馆(院),那紧紧吸引着我的是那展示在眼前的光彩夺目的青铜重器,经过文博人员的精心研究和周密陈设,件件青铜器复活了,仿佛在向每一名瞻仰者诉说它的来历、自身的价值及未来的作用。在庞大的青铜器群体组合中,又使我感受到艺术天堂的美妙和祭祀神堂的神秘。

从西汉时期出土西周青铜器开始,两千年多年来,宝鸡出土的青铜器数以万计。据不完全统计,历年来共发现周秦时期青铜器窖藏150多个,仅周原遗址及其周边地区共发现青铜器窖藏130多个。目前全市馆藏青铜器,国家珍贵文物2000多件,其中,国宝达13件之多,许多都是宗庙重器和王器,如:何尊、墙盘、折觥、 壶、 簋、 匜、卫鼎、卫盉、 簋、逨盘、逨鼎、逨盉、秦公镈等,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极高。特别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宝鸡地区连续出土了大批精美的青铜器,西周初期何尊的出土、史籍失载的 国墓地的发现、岐山董家村窖藏中37件青铜器的面世、扶风庄白一号窖藏103件青铜器的发掘以及眉县杨家村窖藏中27件全部带有铭文的青铜器重见天日,都一次次地震撼着史学界。2003年1月19日,在宝鸡眉县杨家村厚厚的黄土高坡上,发现有窖藏2700多年前的西周晚期青铜重器,共计27件,并且件件有铭文,总字数超过4000字。这次发现对“西周历史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的检测细化,提供了实物资料”,称为“21世纪第一次重大考古发现”。2012年3月20日至6月22日,在石鼓山上又出土了一批西周早期青铜器,计有:鼎、簋、甗、尊、卣、罍、禁、斗、盘等26件,成为标志性的器物群,其中器型巨大的青铜“禁”,在考古发现中很少见,一共只有五件,两件已不明下落,世存一件在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这次出土的“禁”,更加精美完整,并且显示着出土时的原始状态,有助于学界研究神秘“禁”的功能。闻名于世的属于国宝级青铜重器有大丰簋、大小盂鼎、大小克鼎、毛公鼎、散氏盘、虢季子白盘、何尊、裘卫四器、 匜、折觥、墙盘、 簋、 簋、逨鼎、逨盘等,其古代青铜器出土范围之广、数量之大、精品之多、种类之全、铭文之重要,在全国绝无仅有。在大英博物馆和美国的不少博物馆,都有馆藏的宝鸡青铜器。扶风出土的青铜重器——大克鼎,是上海博物馆的镇馆之物。

曾大批出土青铜礼器的墓葬和窖藏在周原和宝鸡市区一带非常密集,这里的每一寸土地似乎都有可能在每一个瞬间会给世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可见当时周王室在此地聚集着许许多多的世家贵族,拥有宅舍采邑,掌握着巨额财富,死后还葬在那里。一个窖藏的青铜器往往是一个家族几代人的制品,反映出西周早期国家的世族集团和统治机构、礼仪削度已经形成,而且比较完备。

青铜器及器物上的铭文,记载着西周时期发达的社会形态。何尊底部有一百多字的铭文,记述了周成王继承武王遗志,在略阳修建东都成周的历史。铭文中的“中国”二字,也是目前发现最早发现的中国称谓。逨盘的长篇铭文记载了单氏家族8代辅佐西周12代周王的功绩,是西周诸王最权威的排列名号。还有西周最大的鼎大盂鼎、中国最大的铜盘虢季子白盘、传世铭文最长的青铜器毛公鼎,记载中国历史上第一部法律判决书的青铜匜以及纹饰最华丽的青铜器折觥等,一次次印证出西周早期王朝的先进性。

青铜器本是一种生活、生产用具,由于“藏礼于器”,器物自身的价值使其成为一种礼器。这种礼器如:鼎、簋、尊、觯、爵、香、盘等等。在墓葬中的数量和排列,代表着拥有者的身份和社会地位,反映着当时的社会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形态。从某种意义上说,青铜器已经成为一种祭物,成为一个地域国家和民族发达的象征。在大批的青铜礼器铭文中都有制造者向天或祖先的祈求,即对自身和子孙的祝福,这类词语叫作嘏词,反映了西周人在亲教思想方面创造了至上神天(即上帝)的神权思想。西周人向天祈福最为突出,其词汇丰富多彩,有多福、百福、万福、大福等;祈求长寿的有璺寿、寿考、万年、万寿、无疆等;祈求健康安宁的有康古、吉康等;祈求善終的有酃冬(终)、弥生(弥为终、生为结束生命)等词;也有祈求利禄如道录、屯录、百录、利录;天子求福则求“受命”、“受 ”、“永保天命”,求天(上帝)将天下交其统治。这些祭词有的现在仍在沿用。

周公制礼作乐中的“乐”,实质也是“礼”的一个重要方面。礼与乐有别,乐是礼的组成部分。礼典的实行往往配合着一定的乐舞。周公的代表作《大武》共有六场,舞蹈时每场歌唱《诗经·周颂》中的一篇。第一场表现武王率军出征,歌唱《武》;第二场颂扬牧野大捷灭商,歌唱《时迈》;第三场表现周军渡河向南开拓,歌唱《赉》;第四场颂扬南国人民的平服,歌唱《酌》;第五场表现周、召二公分治东西的成功,歌唱《般》;第六场是乐舞的高潮,歌唱《桓》,其主题是安万邦,庆丰收,四方平安,天下太平。场面宏伟,气势磅礴,主题鲜明,很有感染力。周公制礼作乐,规范了人们的社会行为,明确了宗法等级制,强调“明德慎罚”,要求人们注重道德修养,配之以音乐歌舞等文艺熏陶,推进了中国社会文明的进程,使中国发展成为礼仪之邦。

青铜器的代表——鼎,最能反映西周时期的礼制。这种有大有小的器物本是煮牲盛牲以祭天敬祖和宴飨宾客的食具,后来成为代表国家政权的象征和社会等级地位的重要标志。天子享9鼎8簋,诸侯享7鼎6簋,大夫享5鼎4簋,士用3鼎或1鼎。周原遗址大批墓葬曾出土了许多鼎和簋。扶风召李村、云塘南地M18出土铜鼎各1件;岐山贺家村M5出土铜鼎、铜簋各1件;云塘南地M20出土鼎、簋各1件。这些1鼎l簋的典型实例,说明墓主人是“士”一级贵族。但扶风刘家丰姬墓出土有大小相次的鼎3件;扶风白家西南发现一组伯 青铜器,有鼎3件,包括1件圆鼎和2件带盖大鼎。上述墓主人属“元士”一级,用鼎的数量与身份有些不符合。到了西周后期,用鼎的不规范性逐渐明显。岐山董家西周窖藏有3件鼎8件簋(因有遗失,原数应是9件鼎),鼎主人官职为膳夫,按规定只能用7鼎,但却用9鼎,享用了天子之礼。看来,西周后期传统的用鼎簋制已受到破坏,森严的奴隶主等级制度正在崩溃,新的阶层正在崛起。

西周统治者将青铜器制成祭物,最典型的当属编钟。如今出土的编钟就是当时的乐器,其音阶准确,音韵和谐,音质浑厚、响亮,是祭祀时专门用来奏鸣的。特别是在扶风白家村发现的一件五祀害夫钟,是继传世重品害夫钟和害夫簋之后,发现的第三件周厉王时代制作的祭器。这件罕见的西周王室重器,除钟的形体和纹饰极有研究价值外,更为可贵的是上有铭文89字,其文是:“膺命大命,匍有四方。余小子肇嗣先王,配上下,作厥大宝……”经考古铭文专家诠释,大意是说:文王、武王其德昭明善美,承受天命而有天下。我继承先王之业,配合天地,制作了祭祀先王的宝器。文德之人来来往往……我将万年之久统治天下。愿保佑我的天命,永存人间。愿除疾祛灾,福祥降临。厉王五年。

在青铜器精美的纹饰中,有表达西周人对万物有灵崇拜的图腾以及青铜花纹,其中以饕餮纹最突出,另有鸟纹、龙纹、圆满纹、联珠纹、乳丁纹,以及宴乐狩猎,战斗场面纹。浮雕饕餮尤其显得圆浑、凝重、雄伟,造型完美。到了西周中、后期,抽象的线条纹饰反映着西周人艺术的概括力和想象力。新出现有窃曲纹、瓦纹、重环纹、环带纹、鳞纹和双头兽纹等等,饕餮纹成了附饰。这时期的花纹显得流畅、浑朴。

大批青铜器物上有关动物的饰纹。代表着西周人的图腾崇拜。图腾是人的最原始的思想产物,是对自然界和社会的最初的认识形态。每一个从原始社会发展来的民族都曾经经历过图腾制的时代,周人也不例外。从有史记载和青铜铭纹、纹饰上反映出周人的图腾有龙、龟、麒麟、犬、熊等等。周人最早发明了龙,并且也发展了龙。从此往后,中华子孙就成了龙的传人。在青铜饰纹以及往后历朝历代文物遗存中都有龙的图形和雕刻。其形态或人首蛇身或鸟头蛇身或人身鸟翼或鸟首人身,早期龙的形体由于带着浓厚的图腾崇拜,可变性非常大,因而,也包含着无限想象的创造性。龙的形象不断升华,被神化。龙代表着勇猛、奔放、翻江倒海、上天入地的一种气魄,中华子孙发扬龙的精神,才有了豪放、欢腾、率直、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性格,并用龙来表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用龙希冀民族的繁荣兴旺和人民的康乐幸福。

愿青铜器殿堂中的青铜祭曲,永奏长鸣。

猜你喜欢
祭祀礼制宝鸡
给现代人参考的古代礼仪
宝鸡发布城市新形象整体建构与传播行动方案
An Analysis of Hemingway’s Suicide
礼制规范视域下唐代陵户的设置
试论《蛙》中的民间文化
浅析《九歌》祭祀与戏曲之关系
秦腔里的宝鸡人最大的特色是“没有特色
辰河高腔传承谱系与科仪
中国上古礼制中衣服所具功能与灵魂附归问题
千年打造的DNA